| 
 | 
 
上周我们讲了绝句的章法结构, 
我们讲了,如果绝句的前两句在写景,后两句分别是在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这四种章法结构 
曾经有朋友问过我,说我们的讲义出自哪里? 
其实我们以前讲绝句的章法结构,多是借鉴台湾林正三先生的诗学概要一书 
去年我在徐州开办最后一期诗词写作班的时候,改变我们的讲义。借鉴清康熙年间金圣叹先生评唐代才子诗一书中分解律诗的方法,得来的我们诗班的讲义。 
经过去年班里的实验,发现这种讲课的方法比较实用,于是就形成了我们二期三期班的讲义 
今天我们继续讲解绝句的其他章法 
我们知道诗的内容有写景,抒情,叙事议论。根据这个我们把绝句的一二句,叫做绝句的上半部分,三四句叫下半部分。 
上部                           下部 
写景                           写景 
抒情                           抒情 
叙事                           叙事 
议论                           议论 
全屏看,比较直观于是我们得出了,绝句的十六种章法结构 
我们讲过了绝句的前两句在写景,后两句分别是在写景,叙事,抒情,议论。这四种章法结构。今天我们接着介绍其他章法结构 
5、抒情+写景 
上节课我们讲了,绝句上部分写景,下部分抒情。颠倒过来也是可以的。区别是,上写景,下抒情,要从第三句开始转入到抒情。那么上部分抒情,下部分写景。要从第三句开始承接情感,把竟敢(情感)寄托于景物中表达出来。也就是说用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抒发的情感我们来看下例诗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我市诗坛名宿年近八旬的黄新铭老师,年轻的时候和王力老师书信往来时,曾有一片绝句。《离京南下途中口占》: “布衣蔬食走天涯,处处行吟处处家。 北国风沙南国雨,雪花写罢又桃花。 
我记的我在呱呱班讲这个章法的时候,引用过金庸先生的作品,金大侠不精通诗词格律,但是在书剑恩仇录一书中,以陈家洛的口吻也用这种章法写过一种诗。携书弹剑走天涯,瀚海天山处处家。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这种章法,前人使用频率比较高。一二句抒情,三四句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抒发的情感。这样写的诗,韵味比较足。6、抒情+抒情 
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若个:谁,那个);这个全篇都在抒情。使用频率不高,大家了解下就可以。 
7、抒情+叙事 
明谢榛《怨歌行》:“长夜生寒翠幕低,琵琶别调为谁凄。君心无定如明月,才绕楼东复转西”。 
先抒情后叙事,这个要求通过叙事要温婉含蓄的情感升华。不能简单的句是叙事。 
8、抒情+议论 
明解缙《赴广西别甥彭雪路》:“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我们再来看首例子 
明王儒卿《寄吴郎》:“旧事巫山一梦中,佳期回首竟成空。郎心亦是浮萍草,莫怪杨花易逐风”。 
绝句的前两句在抒情,后两句在写景的时候要注意,景物是用来渲染抒发的情感的。后两句在叙事或者是议论,这个时候一般是在升华情感。 
我们接着讲其他章法9、叙事+写景 
朱淑真【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诗的上部分不管是在抒情还是在叙事,甚至是在议论,下部分在写景的时候,这种手法,很值得大家玩味。写景多是在承接上部分,用景物来把情感抒发到位,或者是把提出的观点,进一步阐述明白。这样让我想起了一句话“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予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 
  
10、叙事+抒情 
这种布局方法,多是以事引起的情感抒发。事和情不能分离。否则这诗写的不成功。 
这个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一样,前两句不管是写景还是叙事,只要后两句是抒情,那么这个写的景和叙事,一定不能和抒发的情感分离开来。因为写景或者叙事是在为抒情而铺垫我们来看下例诗:明刘铉《题沈孟渊所藏王叔明竹》:“烟雨苕溪忆旧游,画图遗墨见风流。不知黄鹤飞归后,又是山中几度秋。” 
其实这种手法最出名还是李白的那首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再看首例子 
“山水千重复万重,少年相别老相逢。春风亭下一杯酒,山色不如人意浓”。 
我们来说下,不管是因景生情,还是因事生情,这个抒情要注意多使用我们讲过的化虚为实。也就是我们说的诗词写作技法赋比兴之比这个方法此外,我们以后还要讲移情和移觉的方法。 
11、叙事+叙事 
绝句上部分在写景或者抒情再或者叙事,那么绝句的下部分也就是三四句在叙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叙事不是单纯的叙事而是间接的抒情或者议论。 
如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个是在间接抒情。 
这种方法比较出名的例诗是 偷得浮生半日闲一诗 
登山一诗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我们再来看下明归有光的诗初发白河 
胡风刮地起黄沙,三月长安不见花。却忆故乡风景好,樱桃初熟正还家 
12、叙事+议论 
这个是因某事产生了议论或者是感叹。 
刘克庄 莺 梭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我们在上节课说过,一般来说这个绝句的三四句在议论,表达的是一种理趣或者是意趣。拿这首诗来说,说的是莺穿梭于树枝之间,就好像在织梭,然后接着表达阳春三月繁花似锦,这个要多少工夫才能织成。13、议论+写景 
韦庄【金陵图】: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这个写景,就是在用景物的描写来渲染主题情感。 
14、议论+抒情 
七绝 偶 感 
荣枯聚散有谁知?富贵繁华能几时? 
花落皆因昔日好,春残莫怨燕归迟。 
这个议论就是先抒发一些感叹,然后再抒发情感。 
白居易《后宫词》:“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前两句是议论,说明皇帝只是一人,怎能把他的宠爱施及宫廷中数千宫女呢?其后两句举出三千宫女虽然是红粉佳人,但一年到头得不到皇帝的宠幸而时时哭泣的事实,来证明他的论点,这就言之有据了。 
这个就是议论+叙事。 
先提出论点,然后通过叙事来证明论点 
这个是第十五种绝句的章法 
我们来看下16、 议论+议论 
《金缕衣》 作者: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个不解释了,这个诗大家都熟悉 
今天就只简单的介绍下绝句的章法结构。 
下节课,我们来讲解下诗法。 
然后再综合讲解下绝句16种章法。布置作业:七绝  中秋  限韵十三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