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79|回复: 10

[其他] 联学管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9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发现本版多是对句,成联很少。大家有待于提高对联知识,为写出好联来做些积累。(对对子也是为了以后写好成联做准备的。)现转些资料来共同学习。
联学管窥    (刘太品)
正名第一

    明晰的概念是学术理论建构的基石。为了正确评价对联艺术的历史并客观地描述其现状,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而严密的对联学理论体系。首要的工作是将楹贴、楹联、对联、对子、联语等等通常被混用的概念进行严格的界定。

    笼统的对联概念应被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对联,即一种适用于特定场合、词语对仗、音调和谐、上下联完整地表达出某种含义的文体形式。它的核心是形式上的“对”和内容上的“联”,能自由地用来写景、抒情和说理。二是所谓的巧对,它是一种只注重对仗奇巧的文字游戏,上下联内容一般没有连贯性,通常被穿插在“对联故事”的情节中。同属这一类的还有:无情对、诗钟、内容不连贯的集句、技巧型征联。三是属于“对仗练习”性质的句子,它只是对仗工整的两句话甚至两个词。

    对子和巧对的核心是“对”,注重的是技巧性,一般不用来达意,所以不属于思想性和艺术性并重的对联的范畴。清代梁章钜对它们之间的分野讲的很清楚,《巧对录·序》云:“余辑《楹联丛话》,多由朋好录贻,而巧俪骈词,亦往往相连而及。余谓是对也,非联也,语虽通而体自判。”后人没有真正重视这一主张,却把本属“小道”的对子和巧对笼统地与文学体裁之一的对联相提并论,影响了对联艺术的发展。

    “楹联”一词的原意仅指那部分“贴挂于楹柱上的对联”,就不甚严格的习惯用法而言,基本上等于对联的概念。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起源第二    对仗是一字一音的汉语所独有的一种个辞手法。先秦的诗文谣谚中偶见采用,汉赋运用渐广,通篇对偶并讲求声律的骈文经魏晋南北朝至中唐,主导文坛五百年之久,而迅速崛起的近体诗又把对仗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    在偶句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达到鼎盛的六朝至盛唐期间,“对子”这一对联的初级形态曾广泛存在,随代杜公瞻曾有“专以对语成书”的《编珠》。因为其只是为较高级的诗文创作服务的“基础训练”,所以无法自足地演化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至中晚唐古文运动兴起,骈文迅速没落,格律诗也从巅峰跌落下来,此时偶句文学需要一种新的文体形式来连续,“对子”便获得了提升自己形态的机遇。    从现实的角度考察:文人有摘取诗文警句吟咏欣赏的习惯,警句虽是原作中的一段残片,但摘出后在审美感觉上会产生趋向于完整的微妙变化,这会使人意识到单独一联也可以独立成章并表达出一个完整的含义,这便是对联意识的最早显现。    敦煌史料上有以偶句书于桃符的记载,但未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对联。上述因素通过桃符这一契机,最终孕育出对联最早出现的形式——春联。上下联分书左右并严格对仗的春联应在中晚唐出现,并在某些地域形成一种新的桃符习俗。后蜀孟昶嗣位时仅15岁。距唐代不过27年,“每岁除降命学士为词题桃符”必源于地域习俗,春联形式的产生理应上溯到“无体不备”的唐王朝的中晚期。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流变第三    对联介于抒情文体与实用文体之间,实用性和趣味性使这一雅俗共赏的文体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拘于形式技巧的两句式结构,必然导致造语的牵制和行文的局促。这使得对联创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规律,形成了民间之后,没有迅速地光大于一代之间。一千年来,对联一直在民间文学和高雅文学的夹缝中生存,文人多把巧对连同对联视为逢场应景或游戏笔墨的“小技”,很少有作者严肃地以全部学力投入对联创作并以对联名世。这便是对联难以跻身正统的文体论和文学史的原因。    对联自中晚唐萌生之后,五代两宋及元是对联的“发育期”,继春联之后,婚联、寿联、挽联、述志、抒怀的书斋联及口头联语相继出现,对联初步奠定了独立文体的地位。    明代,朱元璋出于恢复汉族文化传统的目的而大力倡导春联,使对联文化进入蓬勃发展期,对联艺术开始进入“自觉”的阶段。    大部分传统文体至清代已难辟新境,而对联却存在着有待开拓的创作空间。于是,部分学力深厚的文人专注于对联艺术的创作,大量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把对联艺术推上了全盛期。    “五四”以后,随着古典文学到新文学的更替,对联进入一个调整期,新时期对联艺术的复兴,可以视为调整的最后一个阶段。如何在继承优秀传统的项目基础上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对联艺术特征,即如何完成对联艺术从古典到现代的蜕变,是每一位对联家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对联是一种处在发展中的而非僵化了的文体。对联艺术必须也必然面向一个新的世纪。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结构第四    对联艺术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一个品类繁盛的大家族,传世联作可谓洋洋大观。这些种类和联作是依照一定秩序组合而成的条理井然的“大系统”,绝非无序的堆积。通过某一特定的视角,我们可在某一轴线上描述联作的分布状态,并给每副作品确定既定的坐标点。    以种类来说,各类联作均分布在由自我到自然的一条轴线上,大致划为三类:自然人文景观类,社会人际交往类和个人情怀志趣类。    从句式和语言风格上区分,可以看出对联的发展就是不断融合各类文体特点的过程:庄重的五、七言源自律诗;典雅的四、六句式源自骈文;铺叙者源于赋;雅丽者源于词;流畅简洁并常带语助词者源于古文;并有以古今口语入联的俚语联和白话联。可以说,对联实际上是由各种文体特点复合而成的边缘文体,它们共同遵循对联的艺术特点,使对联最终形成“别是一家”的独立文体。    对仗是对联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判定联与非联的最终标准。在对仗这一轴线上,联作的分布可分为三部分:一端是工对,中间是宽对,另一端过渡到“似对非对”的形态。如果抛开形式主义的偏见,对仗的宽严从形式上讲是等价的,并非对仗愈工联愈优,反之联作愈劣。    对联系统中任意选定的轴线,均存在类似的有序分布,如声律、词语结构的对应等等。全面而透彻的分析之后,自然会对对联这一系统的内部结构了然于胸。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声律第五    声律原指律诗中平仄声调运用的不可移易的格律限制。在适于吟咏的文体中,声律的运用确能达到“声转于中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的艺术效果。但声律能否做为对联艺术不可缺的格律,还值得商榷。    如果认为对联脱胎于律诗,并一直处于律诗的“衍生文体”的地位,声律无疑应视为对联的格律。若视对联为各类文体复合而成的“边缘文体”,声律便不应称不可逾越的对联格律。由于对联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各类文体的特点,句式节奏语气风格穷其变化,源于律诗的严格的声律限制因不适应这种变化而一直处于被淡化的趋势中。事实上,在古文及口语节奏的对联中,所谓声律,已经宽泛到仅注意末字平仄的地步。声律只能视为有必要运用的最重要的一种“对联技巧”,若仍视为必须遵守的对联格律,便是一种理论上的滞后。    在对联系统的声律轴线上,一端是严格的律诗平仄可知式,中间是灵活掌握音节点的声调以达到大致和谐的形式,另一端则仅仅照顾到尾字的上仄下平。单就形式而言,它们之间不应有优劣之分,如同不讲平仄的古体诗并不比格律诗劣等。在应该注意平仄的诗歌节奏的短联上倡导声律有一定必要,以宽容的理念充分尊重作者创作与探索的自由则更有必要。见联不论内容先看平仄,动辄强行“诊治”,正是联坛形式主义倾向的集中体现。对联是发展中的文体,从历史上看,声律联无疑是最具魅力的对联部分;面向未来,非声律联或许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对联种类。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第六    形式问题澄清之后,评价一副对联优劣的唯一标准乃是联作内容的表达。如果真存在病联的话,内容的不完善才是真正的“联病”,如果总在形式上纠缠不休,将无法触及对联艺术的本质。    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是对联艺术的最高境界。对联是作者文字功底,艺术素养和思想情操的综合体现。机械的思想说教,直白的感情发泄、空泛的景物堆砌,均不属于上乘的对联创作。    多元化的对联艺术将为新的世纪里对联向主流文化靠近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雅俗共赏”仍是对联发展的大道。为时代所接受的鲜活生动的语言是对联生命力的基础,一个时代的文学必须体现该时代的语言特征。陈言、俗语、古奥生僻的词汇应是对联创作的大忌。乘法、新奇生动、流畅自然才是新时代对联语言的特征。    浮浅的吟风弄月、歌功颂德、嗟老叹卑不应成为现代对联表现出的思想情感的基本格调,对联的风格即是人的风格,鲜明的对联个性和实力严整的风格流派是对联艺术跃上新境界的标志。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与现代人生的情感之间,在古典意境与新诗情味之间,应该产生出一批有传统文化特色、有时代生活特色、有对联艺术特色的传世精品。    没有对传统的继承,对联将是一棵无法成活的无本之木,离开了时代的精神,对联只能是侏儒型的小巧盆景,甚至斑驳成一尊丧失生命力的根雕。有可能的话,我们为什么不把它培育成傲立于时空的拄天大木呢?                                                                                                                    1995年5月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宁心 发表于 2012-8-10 06:40
学习了。

欢迎,只要喜欢,慢慢浸染,相信自己也会成为楹联大家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曼曼 发表于 2012-8-10 13:03
谢谢庐斑斑  学习了

欢迎,非常高兴看到你们来学习。共同交流切磋,争取写出好的成联作品。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睡莲 发表于 2012-8-11 17:22
学习了!
谢谢版主!您的名字好拗口!有何来由吗?!

欢迎,人境庐拗口么,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好像大家都知道还有黄遵宪的人境庐,他曾有副联题人境庐曰有三分水, 二分竹 ,添一分明月;

从五步楼, 十步阁 ,望百步大江  。亦有莫非联友曾送我一联,发在这里可以更好的理解此名的意义。非常人当得此名,一寸剩诗心,问何时陶令安闲、黄公革命;
是前世修来之福,几根皆傲骨,为今日相争春早、笑在梅先。【莫非】亦可领略联语之美。

发表于 2012-9-5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2-9-1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11-15 00:58 , Processed in 0.0547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