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有诗一卷,词则传世较少,眼下能见到的,就是他的《好时光》了: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上片画像,下片寄语。开篇由发型写起,此女留的是宫中最流行的发式,“偏宜”,偏偏合乎,“偏”有出乎意料的味道,由此可以断定,该女子在并不是早已入宫的宫女,否则,“偏宜”便无法坐实,成了让人莫名其妙的话。脸型似莲,着一“嫩”字,突出其青春年少,“体红香”是沐浴后的特征。南朝人极少用“红”写女性的体肤,唐人就更鲜见了。因此“体红”不是平常情况下的体征。黑色的眉毛自然地长及鬓角,并不是因画使然。从整个上片的内容看,此女不施粉黛,素面待君,是一位长相美丽而又充满自信的女子。 下片写的不能算很成功,因其语体风格已经不像韵语的了。他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叮嘱晚辈,长相好靠不住,还是寻个重情义的男人,好好去享受生活吧!四句浅白,句句说教,已没有诗词的含蓄蕴藉了。这首词的水平不高,白雨斋主人说它“俚浅极”,诚不诬也。 《好时光》有南朝宫体的影子,它与李隆基诗词创作的主体风格是一致的,该是国乱之后写于晚年的东西,已经不在看重“铅华”了。《尊前集》等将其定为李作,《词谱》等以为赝作。是者必有所据,非者据无所出。为何不复归文本去作一番考察呢?归于一,便化繁为简了。 另外,“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到成了很多有志青年彼此勉励的格言,这恐怕是千年以前的这位皇帝老儿所未曾想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