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睥睨”一词,人们并不陌生,但它音、形、义的复杂性则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睨”读“nì”,各种工具书对它的注音都是相同的,而“睥”,则不然。《辞海》(修订稿)1977年第一版时注之为“bì”,1979年在“三卷本”第一版时又改之为“pì”。《新华字典》对“睥”的注意也摇摆不定。1979年12月修订第5版时注为“bì”,1995年重排本则注为“pì”,但又另页注为“bì”,给人的感觉是“睥”作单字时读“pì”,“睥睨”中则要读“bì”。而事实是:在现代汉语里,“睥睨”是个单纯词,“睥”几乎不作单字使用。1998年5月第9版《新华字典》便不再分页别注,直接把两种读音按先后顺序排在字后。这又似乎表明没有限制条件,两种读音都可以。只有《辞源》和《现代汉语词典》始终不渝地注之为“pì”。而国家标准总局1981年5月1日起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80)中偏偏把“睥”编入没有读音规定的第78区中备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委等1985年重新修订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又恰巧没收此字。另外,《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本为1996年第三版修订本,比最新版本的《新华字典》晚了两年。基于上述情况,笔者以为虽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第283页特意注明“睥”读“pì”,但读作“bì”,目前还只能也认作正确。 “睥睨”一词在当代人的语言交流中,其意义是单一的。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汉语叠韵词,它的书写和意义都是较为复杂的。该词较早的出处,大约是西汉时淮南王刘安招集人编写的《淮南子》一书了。该书的《修务训》说: 王嫱、西施,天下之美人,若使之街腐鼠、蒙猬皮、衣豹裘、带死蛇,则布衣韦带之人过者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 这里的“睥睨”是厌恶、不屑一顾的意思。而比刘安小34岁的司马迁,在写《史记·魏公子列传》时,则把“睥睨”写作“俾倪”: 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这段内容,一直易名为《信陵君窃符救赵》选入高中语文教材。课本对“俾倪”是这样注释的:同“睥睨”,斜着眼睛看(表示旁若无人的高傲态度)。但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司马迁又将这个词写作“辟倪”: 魏其、灌夫日夜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不仰视天而俯画地,辟倪两宫间,幸天下有变,而欲有大功。 司马贞《史记索隐》释“辟倪”为“邪视”,这就有窥探、用心叵测之意了。 由此可见,西汉时,这个词至少已有“睥睨、俾倪、辟倪”三种写法、可以表示“斜着眼看、不愿多看、偷偷看”三个意思,能够表现“厌恶、高傲、觊觎”三种神态了。但它们的义根还是相同的,都在一个“看”字上,而魏晋以后,这个词渐离本意,有了表示事物名称的作用。郦道元《水经注·谷水》说: 城上西面列观,五十步一睥睨。 这里的“睥睨”,实际上是指城上有孔的短墙。这与南朝梁人王筠《和新渝侯巡城》:“罘罳分晓色,睥睨生秋雾”中的“睥睨”是一个意思。需要说明的是,“睥睨”作“矮墙”用时,本应写作“埤堄”,这在汉朝以前是相当明了的,如《孙膑兵法·陈忌问垒》:“发者,所以当埤堄也。”《墨子·号令》:“其两旁高丈为埤堄”,而魏晋以后,文人误书,于是两种写法便通用起来,不再区分了。至于《急就篇》写作“俾倪”作“车杠”解、《宋史·仪卫志》用作“仪仗”之意等种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和用意,此不赘述。 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睥睨”的诸多义项已经退出了语言交际舞台,因此保留在现代人的语言库储中的,只剩下了“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四册、第111页《屈原》:“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中的“睥睨”用的就是这个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