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05|回复: 2

清风雅韵老师 第六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31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青三期楹联二班第六讲讲义  讲师 清风雅韵
第六讲 对课
通过几节课我们对课的练习,看出大家对这样的练习的目的还不明确,这节课我们来说说对课的目的和做对课该注意什么。
对联的特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间、意义相关。 好,明白这一点,下面来看什么是对课。
所谓对课就是对对子。
这是汉语独有的一种语言教学形式,大概从北宋时期开始纳入教学体系。北宋的《京兆府小学规》就有“属对”的安排,“属对”就是对对子。
从那时起,对课绵延近千年。凡是进过私塾的,都学习过“对课”。对课是中国传统文字教育的精华,其内容就是学习怎样对对子,学习作对联。
从宋代开始,对课己经是同句读、声律相提并论的一种基础课程,主要以“属对”方式开展,属对是由老师出上句,学生对下句,字数由少到多,内容由简到繁。
古时候对课是私塾读书的必修课。今天我们从古典名著中可以经常看到古代文人雅士对对斗句的场面。正如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所说:“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音、语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
注意几个关键词哈,这里。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和逻辑训练
这种教学手段具有三个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启发如何运用文字、组合文字积极思维的兴趣;
二是打下辨析字音、字义、词性和活用典故的基础;
三是逐步学会组词造句的技能。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写道:“我早上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给我读的书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老舍先生在对天津市文学青年的一次讲话中也曾谈道:“我们小时候念书,得对对子。老师说“风”,我们对“雨”......要写对子,就要很仔细地分析每一个字,风是自然现象,雨也是自然现象,性质相同;风是平声字,雨是仄声字,声音不同,恰好平仄相对。这样慢慢地学习,就逐渐掌握了文字的运用……对对子,只有汉字才可以这样做,七个方块字对七个方块字,五个方块字对五个方块字,整整齐齐,声音、字数、字的性质,都是对着的。”
从以上这些我们可以看出对课实际上是—种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训练,同时也包含了修辞和逻辑等训练的因素。
所以我们做对课练习对发展语言智能大有裨益,因为“我们的汉语是一种诗性的语言,是诸如对联这样的文学形式之所以生成的最肥沃的土壤;反过来说,又是对联等文学形式把汉语的特殊优越性发挥到极致”。汉语有着内在的文字之美、声律之美、意境之美。
一个对子,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想,从不同的角度去对,如“水帘洞”一联,大家先对一下
水帘洞==
可以对“花果山”、“火焰山”、“风雨亭”、“烟雨楼”...等多个下联。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时甚至没有答案,这也是对掌握近义词、反义词的一种训练。
对课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古典诗词中的对偶句,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在反复的诵读后可以使我们形成一种对偶感,这是进入古诗词审美的一把金钥匙。
对课的练习,我们从“一字对”开始,逐步加深到“七字对”
“一字对”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如天对地,风对雨,红对绿等。 “二字对”,训练我们运用主谓、动宾、偏正、联合等几种基本的组词格式。如天高对风急,东海对西湖,凤尾对鸡冠,“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等,积累对仗工整的成语,如心旷神怡、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走马观花、天长地久、山光水色等。
“三字对”和“四字对”,训练运用造句的格式积累对仗工整的成语。到五字对“风高秋月白”对“雨霁晚霞红”,七字对“壮士腰间三尺剑”对“男儿腹内五车书”时,我们会逐步和古诗词结合起来,感受到古诗词中的对偶句之美,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等。
所以,对课,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语言基础训练,我们对诸如词性、平仄声韵的认识,就是通过做对子完成的。
不但名词要对名词,静词要对静词,动词要对动词;而且每一种词里面,又要取其品性相近的。
不但名词要对名词,静词要对静词,动词要对动词;而且每一种词里面,又要取其品性相近的。
这也是我们做对课首先要注意的。明白了这些,我们在以后的对课中就会有的放矢了。
下面,我们做些对课练习:
桃李==
杨柳==
东风==
秋雨==
长春==
秋雨==
西湖月==
绊脚石===
吹鼓手==
附骥尾==
安乐窝==
杯中物==
春夏秋冬==
五湖四海==
青红皂白 ==
梅雪争春==
==桂馥兰香
第六讲作业:
悠扬笛破云中月 [长啸临风]
秋风卷起残香远 [长啸临风]
放眼千山心海阔 [长啸临风]
室有兰香清逸远 [长啸临风]
晓月弓弦满 [长啸临风]
发表于 2012-6-4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7-23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1 19:15 , Processed in 0.1002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