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愁情愫,是宋词中常见的表现主题。宋人,特别是南宋词人,仿佛比任何时代的人都多愁善感,那一颗颗敏感的诗心有如注满了沉郁之水,稍一动摇,便会飞溅出忧愁的水花。无所事事时愁,百务缠身时愁,情人分别时愁,友人离散时愁,在朝为官时愁,隐居山林时愁;更有春去时、秋来时、思亲时、落第时、登高时、饮酒时、对月怀人时、困窘不堪时、谪官落职时、国破家亡时,可谓“无时无处无愁”。又有闲愁、清愁、情愁、羁愁、别愁、新愁、旧愁、诗愁、古今愁,真是“数不清愁恨万种”。宋代词人用他们贯注了灵性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忧愁情愫的独特的精神世界,其比物属意,张扬生发,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总结。因此,本文对宋词忧愁情愫的表现手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纳,现分五个方面分析、论述之。 一、以人的体貌、器官写愁 以人的体貌、器官写愁,首先提到的应是“目”。《孟子·离娄(上)》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眸子能否掩其恶,尚可讨论,然而心中的情感可以通过眸子反映出来,则是人人都承认的。泛而言之,心中的忧愁之思最容易从目中流露出,因而以目写愁自然也就不奇怪了。葛郯《念奴娇·和人》:“凭栏搔首,为谁消遣愁目”、谢逸《江神子》:“恰似犁花春带雨,愁满眼,泪阑干”、周密《三姝媚·送圣与还越》:“一样归心,又唤起故园愁眼”等都是以眼中之愁表现心中之愁。一窗之内,览尽园中风物,这也是简洁、省事的办法。至于抓住眼神写愁,自然又比笼统地用眼睛写愁又进了一步。陈克《谒金门》:“愁脉脉,目断江南江北。烟树重重芳信隔,小楼山几尺?”水远山阔,烟树重重,思念的人儿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主人公举目远眺,那焦虑、思念、期盼的眼神,笼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那凝视着的盛满了忧思的神色里该有多少难以言明的话语!“愁脉脉”,似乎能让人感受到那愁思迷茫、痴痴凝视的目光。 然而,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宋人似乎更喜欢以眉写愁。如: 1.香尘隐映,遥望翠槛红楼,黛眉愁。(韦庄《河传》) 2.强攀桃李枝。敛愁眉。(牛峤《感恩》) 3.兰桡飞取归来,愁眉待得伊开。(张元幹《清平乐》) 4.叹故友难逢,羁思空乱,两眉愁,向谁舒展?(吴文英《绕佛阁》) 5.应是雁柱调筝,鸳梭织锦,付于两眉愁。(陈允平《酹江月·赋水仙》) 6.露痕双脸泪,山样两眉愁。(石孝友《临江仙》) 以上诸例,都是实写。愁在心里,现在眉上,以双眉皱而不展,来表现内心愁思的郁结。而化实为虚,用典设喻,则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写“愁眉”的方法,如: 1.远山愁黛碧,横波慢脸明。(毛熙震《南歌子》) 2.愁娥浅,飞红零乱,侧卧珠帘卷。(寇准《点绛唇》) 3.但翠黛愁 横 ,红铅泪洗。(洪 瑹《齐天乐》) 4.瘦玉倚香愁黛翠,劝人须要人先醉。(李石《渔家傲·赠鼎湖官伎》) 5.一缕情深朱户掩,两痕愁起轻山远。(吴文英《倦寻芳·花翁 …… 赋此词》) “远山”,就是指眉。《西京杂记》卷二云:“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如芙蓉。”以后人们便用“远山眉”形容女子眉毛秀丽。而“黛”实际也是指女子的眉,因为“黛”是一种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妇女多用以画眉,陶渊明《闲情赋》中就有“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的用法。“远山”显形,“黛碧”摹色,尽管同是写眉,但镶一“愁”字于中间,不仅不显得累赘,反而把“愁”字写活了。“娥”也是指眉。《楚辞·大招》云:“ 嫮 目宜笑,娥眉曼只。”扬雄《方言》释曰:“娥、嬴 ,好也。”那么娥眉也就是轻描淡画的美眉了。这种“愁眉”的虚写因为多伴有借喻或用典,自然就多了一层意蕴,显得含蓄而蕴藉。 李易安《一剪梅》写道:“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眉上之愁,人能见之,而心上之愁真正是“自作自受唯自知”了。冯延巳《罗敷艳歌》:“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陈允平《绮罗香》:“滴入愁心,秋似玉楼人瘦”、汪元量《莺啼序·重过金陵》:“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等,真使人愁不堪读,憔悴支离之状如在目前! 然而,宋人以人体器官写愁,用的最多的不是目、眉、心,而是肠。例如: 1.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御街行》) 2.此去济南为说,道愁肠不醒犹醉。(晁补之《水龙吟》) 3.学书但写鸳鸯,却应无那愁肠。(李 廌《清平乐》) 4.须信情多是病,酒到愁肠还醒。(沈子山《剔银灯》) 5.长安古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辛弃疾《木兰花慢》) 6.念远愁肠,伤春病思,自怪平生殊未曾。(陆游《沁园春》) 7.折得垂杨寄与,丝丝都是愁肠。(李彭老《清平乐》) 8.满目飞花万点,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肠。(葛长庚《水调歌头》) 以上例子表明,宋人对肠的文学性取用,远比今人要广泛得多,也大胆得多。“愁肠”一词多与饮酒的意象相伴,使愁肠多用在描述男性上,这一点,与“愁眉”的性别取向有明显的不同。 除此之外,还有写“颜”愁的,如柳永《雪梅香》:“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写“鬓”愁的,如陆游《南乡子》:“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惹御香”等,也都多有所见。 以人的体貌、器官写愁,并不仅仅就上述七个方面,而这七个方面以足以说明,宋朝词人借体貌、器官表现忧愁之思已不仅是化抽象为形象的偶然用之,而是把它当作了一种必不可少的诗歌表现技巧、从修辞学的角度加以普遍应用的。其运用之多、成就之大,笔者尚未看到有哪一个朝代的哪一种文学体裁里存在与之相颉颃的此类用例。 二、愁的夸张性表述 愁的夸张性表述,意象鲜明,形式多样,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构成夸张性表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不用具体数字言愁多,而夸张之意已在其中,构成暗示性夸张。如: 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不知供得几多愁?(石延年《燕归梁》) 愁几许?寄凤丝雁桂。(周邦彦《垂丝钓》) 天际两蛾横黛,愁与恨,几时极?(韩元吉《霜天晓角》) 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程垓《水龙吟》) 2.用数量词构成夸张。如: 天生百种愁,挂在斜阳树。(徐俯《卜算子》) 有限弦声无限意,沦落天涯幽独,顿唤起闲愁千斛。(陈纪《贺新郎》)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杨炎正《水调歌头》) 早白发缘愁万缕,惊飚从卷乌纱去。(吴文英《霜叶飞》) 3.以水流不尽构成比喻性夸张。如: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赵师侠《谒金门》) 无限离愁,谁知就里,滔滔比似西江水。(张翥《摸鱼儿》) 4.赋无形之愁以重量,构成夸张。如: 棹沉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高观国《玉楼春》) 恰是怨深腮赤,愁重声迟。(史达祖《风流子》)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张炎《绮罗香》) 5.用“无际”、“无限”、“无极”等构成夸张。如: 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风泪。(周邦彦《点绛唇》) 无限江山无限愁,两岸斜阳,人上扁舟。(周紫芝《一剪梅》) 欲待忘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愁无极。(赵鼎《满江红》) 病酒心情,唤愁无限,可奈流莺。(黄简《柳梢青》) 6.予愁以飞的能力构成夸张 江南人去路杳,信未通愁已先到。(周邦彦《伤情怨》) 楼儿太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蒋捷《虞美人》) 帘外愁容人共老,雁与愁飞千里。(王梦应《念奴娇》) 甚无居!谁信一霎春愁,莺声留不住。(吕渭老《祝英台近》) 三、忧丝恨缕织成愁 任何一种文学表现手法的出现,无不是文学作品内容的本质的反映,这种内容本质又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吃饭、穿衣是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生活所需,而制衣从某些方面说比做饭要烦琐得多。因此,宋人就此取譬,在表达忧愁情愫,多取纺线、织布为喻。如果说程过《谒金门》“愁似游丝千万缕,倩东风约住”中的“丝”是自然中的丝,那么僧祖可《菩萨蛮》“新愁知几许?欲似丝千缕”里的“丝”定是织女手中的线了,而程垓《玉漏迟》“愁万结,凭谁为我,殷勤低说”中的“结”就是用线或绳打成的扣。丝也好、线也好、结也好,前面冠以千、万等数词,无非是借以比喻愁多,这并不难理解。何以又借用织布之喻来写愁呢?因古代的织机均是手拉脚踏的人工操作,一寸布成,不知要耗去多少人力和时间。“织梭两手倦,踏茧双足趼。三日不住织,一匹才可剪。”(文同《织妇怨》)就可见到织工的艰难。正因为织布费时费力又十分枯燥,这种痛苦而又难熬的劳作便被宋人拿来比喻心中的愁思及愁思的长久。如: 暮云碧,佳人不见愁如织。愁如织,两行征雁,数声羌笛。(秦观《忆秦娥》) 海山浮碧,细风丝雨,新愁如织。(张元幹《柳梢青》) 楼上卷帘双雁入,断魂愁似织。(卢炳《谒金门》) 无记相留情话,只别愁如织。(洪适《好事近》) 今天的文学作品,似乎没有人再用“织”来比喻自己的忧愁了,在手工织机早已退出人们生活舞台的今天,检读宋人词作,我们可以断言,“忧思恨缕织成愁”这是当时的“倚声者”普通使用的一种表达忧愁的写法,其通俗、明了,在当时任何一个阅读者的心中都不会产生什么理解上的阻碍,因为它就直接来自于当时的生活。 四、借物言愁的高妙 诗词之作最忌平直浅露。宋人在表现忧愁情愫时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曲尽其妙。他们在该内容的描述上除了最大程度地继承前人写作技巧外,还大胆开拓,将写愁的笔触伸到了非人的区域,给天地万物以人的灵性,表现它们的悲怨凄惋。这种借物言愁的写法,在宋人笔下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而且林林总总,类别多样。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 1.写山雨风烟等内容的 征鸿断,归去乱,远峰愁。(无名氏《乌夜啼》) 吴越两山相对愁,长江不尽流。(章丽真《长相思》)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飞沙迴旋平野。(姜夔 《探春慢》)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周邦彦《锁春寒》) 垂阳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晁补之《临江仙》) 芳草连天远,愁杀斜晖。(汪莘《八声甘洲》) 2.写花草树木等内容的 怨草迷南浦,愁花傍短亭。(杨适《南柯子》) 雁过菰蒲远,山遥梦寐通。一林枫叶堕愁红。(吕渭老《南歌子》) 竹外斜穿,柳间深映,粉愁春怨 ( 晁端礼《水龙吟·杏花》) 一山红叶为谁愁?供不尽相思句。(吕圣求《一落索》) 草脚愁回,花心梦醒,鞭香拂散牛土。(史达祖《东风第一枝·立春》) 江水苍苍,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史达祖《秋霁》) 河桥,柳愁未醒,赠行人又恐越魂消。(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 春初败秋风起,红兰绿蕙愁死。(孙光宪《思越人》)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 3.写鸟兽虫鱼等内容的 红莲相倚深如怨,白鸟无言定是愁。(辛弃疾《鹧鸪天》) 燕子归来愁不语,故巢无觅处。(卫元卿《谒金门》) 幽谷,烟村晚莺,诉经年愁独。(李莱老《惜红衣》) 碧纱窗外黄鹂语,声声似愁春晚。方千里《齐天乐》 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吕渭老《薄倖》) 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吴文英《高阳台·丰乐楼》) 除了以上这些例子以外,连丝织品(孙光宪《上行杯》“绮罗愁,丝管咽”)、窗子(鹿虔扆《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鬼怪(张炎《声声慢》“天空水云变色,任愔愔山鬼愁听”)甚至时间、空间也能生出愁来(康与之《诉衷情令·长安怀古》“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真是无物不可愁,无时不能愁!当然,这些自然物象不具备人的思维和情感,并不能生出如此多情的愁思,说到底,万物之愁也还是人之愁!当词人以一种忧愁的心绪、哀戚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时,周围的一切东西也就沾上了愁苦,变成了与作者心心相通的生命个体。不言人愁,偏说物愁,这便增加了一层表现上的含蓄,而“隐之为体,义主文外”(《文心雕龙·隐秀》),这种写法所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不是抽象无形的“旨”,而是形色兼备的“象”,自然比直抒其臆增加了感染力。 五、“愁句”中的问答格 以水喻愁,古已有之。李白云:“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秦观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南唐后主李煜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这以水喻愁的几个例句中,尤以后主之句最为高妙,俞陛云评述说:“就词而论,李、刘、秦诸家之以水喻愁,不若后主之‘春江’九字,真伤心人语也。”(《南唐二主辑述评》) 后主的这句词不仅写出了愁思的范围大,程度深,关键是它以问答的形式凸写忧愁,最先成功地启用了问答格,宋代词人于此广为运用,名句迭出,蔚为大观,使问答格成为表达忧愁情愫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例如: 谁遣鸾笺写怨?翻锦字叠叠和愁卷。(沈会宗《清商怨》) 怀抱几多愁?年时趁欢会幽雅。(方千里《塞垣春·和周清真》)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燕翎谁寄愁笺?天涯极望王孙草。(周密《水龙吟》) 春愁几许?似春云蔼蔼,连空无数。(黄機《酹江月》) 春愁怎画?正莺背带绿,酴醾花谢。(蒋捷《绛都春》) 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冯延巳《罗敷艳歌》) 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葛胜仲《点绛唇·县斋愁坐》) 睡起愁怀何处著?无风花自落。(张辑《花自落》) 为问新愁愁几许?酒边成醉,醉边成梦,梦断山前雨。(吴潜《青玉案》) 这些问答格的愁问,或有疑而问,若人若己,亦问亦思,节奏缓而提顿轻,然后从容道出,余味悠然,不仅咏者愁,就是闻者也仿佛受了感染,浓郁之思,从心头的一角悄然泛起;或无疑而问,诘语突发,让人一怔之后,涣〃然释怀,一如作者之心,顿感几分清爽;更有一句愁语从口中悠悠道出,不给解释,不给答案,将那满腹心思都埋在自然物象中,春云漫漫,芳草萋萋,青山隐隐,绿水悠悠,芭蕉上是滴不尽的雨点,花香中是飘不尽的烟蔼,剪不断,理还乱,眉头心头,似乎永远也挥它不去,摆脱不掉,那不是“萦愁”又是什么?许慎《说文》云,萦者,缠绕也。被缠的恐怕已经不仅是作者,怕是连读者也难以走脱了。更有甚者,连发数问,急切焦躁,让人思不暇接,如宋时德祐太学生《祝英台近》下阕: 叹离阻。有恨流落天涯,谁念泣孤旅?满目风尘,冉冉如飞雾。是何人惹愁来?那人何处?怎知道愁来不去? 此虽无答,而三句连问,答案已在问句之中了。这是问句的组合。还有一种形式,一问之后,不是一答,而是一股脑推出数句,这种问答格怕是要数贺铸的《青玉案》最有代表性了。其下阕道: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就提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问之后,连设三答,且三答又用比喻的形式:你想问我的闲愁共有多少吗?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的烟草,被风吹拂的满城飘飞的柳絮,梅雨季节里如雾似烟的小雨——你能数得清他们的数量吗? 另外,这三个答句实问虚应,还有一层含意,即我这闲愁情恨本来已经够多了,偏偏又赶上这暮春初夏撩人情思的季节风物,岂不让我更生闲愁、更增情恨?这便使愁又多了一层意蕴。《蓼园词选》分析这几句话说:“言幽居肠断,不尽穷愁,唯见烟草、风絮、梅雨如雾,共此旦晚,无非写其境之郁勃岑寂耳”只看到了写愁,却未点示出这样写愁的妙处,这种词评也便落入了泛泛空言一类。 一问三答已是新奇,且又兴中有比,虚中有实,“不特善于喻愁,正以琐碎为妙”(沈谦《填词杂说》),真可称得上是问答格中一问多答的范例。 忧愁情愫的描述不是宋词内容中的个别现象。朱彜尊、汪森编选的《词综》是旧时规模较大的词选集,收词共2252首,其中写忧愁内容的词作竟有622首,占全书词篇总数的27.62%。词人多写愁,这自然推动了该内容写作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性、规律性的东西,有很多艺术经验值得人们总结。当然,有些技巧、手法或许并不是宋朝词人首创,然而将其大量运用并进一步推向成熟,使之成为规范,则无疑是宋人之功。词主情。情是宋词的生命,而忧愁情愫则是这个生命的灵魂。还没有哪一种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裁能比宋词更便于人间愁苦情绪的抒发。这个愁的王国,千姿百态,缤纷万象,笔者不想驻足国门之外,指点它的远山近水,亭台楼阁,只想进入这个王国的内部去欣赏它的瑰丽奇异、去领会它的华瞻丰富、去感受它的精妙绝伦。当笔者从一个个尘封的个案中去寻觅宋人的情感之梦时,忽然觉得触到了一个充满了生命涨力的鲜活的世界——忧愁情愫不仅有丰富多彩、感人至深的内容,更有美仑美奂、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而这一点,仅靠笔者五个方面的论述又怎能说尽呢?探究宋词忧愁情愫的表现手法,揭示其艺术魅力的原因之所在,对于我们继承古代文学遗产,提高对宋词的鉴赏分析能力,润泽当代诗歌的表现技巧,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2000年8月3日一稿
2001年7月6日二稿参考书目: 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清.侯文灿.十名家词集.亦园刻本影印本. 清.朱彝尊.汪森编.词综.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李庆甲校点本1978. 曾昭岷等.全唐五代词.北京:中华书局,1999. 唐圭璋.全宋词.北京:中华书局,1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