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的故事背景是宋代,但是所描述的社会生活状况应该是作者当代的情景。比如作者必须明确说明街上的无赖在宋代叫作‘捣子’。另外,缠足在宋代是否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普及也值得怀疑。书中的下等人如秋菊等,也缠足能让脚小到足以和潘金莲的脚比大小,证明作者所处的时代缠足应该是普及的。几乎所有女人,无论穷富和社会地位,都风行缠足。在当时,女人的脚的大小,是女人的性征之一。虽然缠足的结果是整个脚被缩小了,外表上穿上一双鞋好看,可是脚毕竟有五个指头,压缩起来的五个指头毕竟很难看。因此缠足的女人即使在睡觉时也必须穿上鞋,大概是为了保持脚的形状。而且即使在全身都是一丝不挂的时候,脚上的鞋必须还要穿着。第二十七回的故事就有一部分与潘金莲在于西门庆在葡萄架下面性交时丢掉的一只鞋有关系。 《金瓶梅》中的女人们穿的是裙子。书中对裙子里面的内裤没有过多描写,但是至少有的时候某些女人是不穿内裤的。无论男女,当时的衣服都应该是宽衣大袖的,人们装东西都是放在衣袖里。出门在外和在家里时候穿戴都有所不同,比如西门庆出门时都戴上帽子。在家里不戴帽子或者只戴小帽是不能会客的。 西门庆出门时经常戴上面纱。这种面纱到底是什么我一直都没有弄清楚。宋代的人出门戴面纱么?或者明代的人才戴面纱?戴面纱是为了防风还是为了掩盖面目?山东一带,并不是风沙很大的地区,因此戴面纱应该不是为了防风。可是如果戴面纱是为了掩盖面目,则又有点欲盖弥彰。西门庆出门经常骑马而且带着仆人。如果仆人不戴面纱,而且马被人认出来,西门庆怎么能用棉纱掩盖自己?关于西门庆的面纱,是我读此书最为不解的问题之一。 另外,女人们出门却不戴面纱。如果女人们坐在轿子里不必担心风吹的话,至少当时的女人们不必在公众场合遮盖自己的脸。 除了性之外,《金瓶梅》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离不开‘吃’。当时人们,无论男女老少,似乎每饭必酒。酒几乎就是唯一的饮料,即使是怀孕的女人也都不忌酒。当然,当时的酒可能就是低度米酒,但是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度数能让人脸红的。西门庆常喝的好酒有金华酒,大概产于浙江金华。书中除了描写吃饭的场景之外,还详细介绍了很多食物的烹饪细节和成分。如今竟然有人依照这些描述做出了完整的菜谱,也算是《金瓶梅》对现代人的一大贡献了。 当时人们送礼以送食物为主。如果有可能的话,大礼一般都包括一口整猪,外加好酒和其他稀罕事品,如鲥鱼。小一点的礼也会有些猪肉或羊肉等。当时人们互相送食物似乎很流行。街上大概经常有人抬着食盒,因此当西门庆需要把李瓶儿的财务拿到家里的时候,为了掩人耳目,银子是装在食盒里的。 大户人如西门庆都有大院子。院子里有多间房子,甚至有很大的花园。不然的话西门庆和潘金莲就不会明目张胆的在光天化日之下脱光了性交。穷人则只能租只有一两个房间的小房子住。书中写的韩道国和常峙节居住情况就是。况且这些人并不是最穷的人,因此更穷的人居住情况应该更差。 书中描写的娱乐活动虽然很多,但是局限于下棋,打双陆,赌酒等等。 佛教和道教虽然流行,但是真正信佛的人并不多。《金瓶梅》中的和尚尼姑道士等等几乎没有一个是正正经经的信徒。这些人只不过把佛道作为一个生存的方式。即使败家子陈敬济后来也做了一段道士。书里唯一一个真正信佛的人就是吴月娘,而吴月娘是西门庆的女人们中唯一一个活了下来的人,作者这样安排似乎还是对佛教有一定的尊敬。在明清许多其他的小说和故事中,佛教和道教都没有作为真正的信仰来处理。许多的故事都是关于和尚尼姑道士等人如何做坏事的。因此,明清的佛道两家似乎已经被贬低到了社会最底层。此书中对佛教和道教则没有任何显著的贬低。 作者所描述的阴阳算命以及其他迷信活动都已经基本上世俗化了。人们没有真正相信算命的,因此当周守备给西门庆送来一个算命先生时,众人都只是把这作为一个娱乐活动。人们虽然也看黄历,但是当时即情况需要时,阴阳先生都会找出合适的办法让人满意。 火葬在当时应该已经是很流行的。大概只有富人才能有钱买的起墓地,穷人只有火葬了。 《金瓶梅》虽然成书于明代,写得是宋代的故事,书中所描写的日常生活,吃喝,穿戴,以及其他衣食住行等活动都与近代已经非常接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