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3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数谜诗数谜诗:顾名思义就是数字猜谜诗,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数字计算类谜语,似趣味数学。它犹如今的一道趣算数题,文字表达则采用古典诗可咏可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生动。清人徐子云著《算法大成》,其中有这样两首数谜诗: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三人供食一碗饭,四人同吃一碗羹。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小小寞湖有新莲,婷婷五寸出水面。孰知狂风荷身轻,忍看素色没波涟。渔翁偶遇立春早,残卉离根二尺全。借问英才贤学子,荷深几许在当年?第二种是用一至十作为谜面,,其中多是打油诗般的诗化的民间语言,颇耐人寻味:如:一字生得奇,共唱四出诗:第一出霸王举鼎,第二出王婆骂鸡。第三出武松打虎,第四出吴汉杀妻。谜底是“捌”字。又如:大姐尖尖,二姐圆圆,三姐打伞,四姐捏拳,五姐红带紫,六姐紫带香,七姐遍身疮,八姐双对双,九姐穿红袍,十姐满身毛。谜底分别是笋、番薯、芋、蕨、苋菜、紫茄、苦瓜、豇豆、南瓜、冬瓜的诗谜:再如:自小生来十兄弟:四个上天朝玉帝,两个磨地磨过世,一个红心红过世,一个黑心黑过世,一个白心白过世,一个口水流过世。当然最出名的一首,是传司马相如去长安谋官,后拜中郎将,竟把卓文君淡忘,五年后,给卓文君一信,信中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13个数字,卓问文君阅后,心知其意,诗中缺“忆(忆)”,知司马相如欲与自己分离的那个,可惜不是诗,所以不算。谜底是星斗、门斗、熨斗、墨斗、灰斗、水斗,第三种是谜底是数字,最出名的是下面两个:相传宋代女诗人朱淑贞,在她丈夫变心后曾巧制了一首《断肠谜》: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这首词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连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面这首词,作者是清爱新觉罗.弘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下珠帘焚香去卜卦,问苍天,侬的人儿落在谁家?恨王郎全无一点真心话,欲罢不能罢。吾把口来压!论文字交情不差。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抛得奴力尽手又乏。细思量,口与心俱是假。据说,这首词出自乾隆皇帝笔下,看似一个女子的绝情词,实际每句都含着一个数字,十句话从一写到十。第一句“下”去掉“卜”就是“一”;第二句“天”落下了“人”就是“二”字;第三句“王”“无一”是“三”;第四句繁体“罢”去掉“能”是“四”;第五句“吾”去了口是“五”;第六句即从“文”和“交”析出“六”;第七句染黑了就去掉了白色(皂:黑色), “皂”去“白”是“七”;第八句“分”割了下部是“八”;第九句“抛”去了手(扌)是“九”;第十句“思”去了“口”和“心”是“十”。从一到十共十个数字,就这样被巧妙地安排在一首情辞俱佳、通俗易懂的情诗里。另外,清代禇人获《坚瓠九集》载有一首诗谜:百万军中卷白旗,天边豪富少人知。秦王斩了余元帅,辱骂将军失马骑。吾被人言欠口信,辛苦无干夜自嗤。毛女受到腰际斩,分尸不得带刀归。一丸妙药无人点,千载终须一撇离。此诗每句隐一字,运用减损法,得出谜底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三、数谜诗
以诗歌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谜语,我们称谜诗,如果再嵌入数字,形成诗、谜、数字三者的巧妙结合,我们便可称之为数字诗谜。因此数字诗谜有三个要素:诗的形式、谜语的性质以及数字的因素。
谜语在我国起源较早,《易经•归妹•上六》的卦爻辞、相传为黄帝时的《弹歌》等已有谜语诗的萌芽。后来的《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中的隐语、廋辞也可视为诗谜的源头。汉魏时的离合诗更为数字诗谜的产生奠定基础。从现存史料来看,南朝宋鲍照,首创字谜,他将诗、数字与谜语结合起来。他有《字谜三首》,其中的两首以数字诗谜的形式出现:
二形一体,四支八头,四八一八,飞泉仰流。(井字谜)
干之一九,只立无偶;坤之二六,宛然双宿。(土字谜)
隋唐诗谜大盛,将咏物诗与诗谜结合,像李峤的《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但也同鲍照的字谜诗一样,数字在诗谜中,还不是整齐或有意识的。再如唐代的冯翊子(严子休)的《桂苑丛谈•班支使解大明寺语》载:令狐绹与班支使等游大明寺,见西廊的有一首诗:“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点去冰旁,二人相连,不欠一边,三梁四柱烈火燃,添却双勾两日全。”此诗班支使解开谜底是“大明寺水天下无比”。这两首诗谜,都将数字嵌入诗句之中,但数字并不按序数的顺序来排列。自隋唐以后,数字诗谜有很大发展,形式多样,嵌入诗中的数字,有的就以序数的形式出现,如谜底分别是笋、番薯、芋、蕨、苋菜、紫茄、苦瓜、豇豆、南瓜、冬瓜的诗谜:
大姐尖尖,二姐圆圆,三姐打伞,四姐捏拳,五姐红带紫,六姐紫带香,七姐遍身疮,八姐双对双,九姐穿红袍,十姐满身毛。
这首诗谜是将数字从一按顺序排至十。还有的则是先说总数,后分叙,如:同等生来五兄弟,大家同姓不同名:大哥天上管日月,二哥凡间断米粮,三哥河边管水路,四哥房内管衣服,惟独五哥不长进,被人打得气腾腾。谜底是星斗、米斗、水斗、熨斗、糯斗。
还有:自小生来十兄弟:四个上天朝玉帝,两个磨地磨过世,一个红心红过世,一个黑心黑过世,一个白心白过世,一个口水流过世。(谜底是星斗、门斗、熨斗、墨斗、灰斗、水斗。
数谜诗有三种形式。第一种就是上面所说的谜面为包含数字的诗。其中多是打油诗般的诗化的民间语言,颇耐人寻味:
譬如:一字生得奇,共唱四出诗:第一出霸王举鼎,第二出王婆骂鸡。第三出武松打虎,第四出吴汉杀妻。谜底是“捌”字。也算是字谜诗了。
当然最出名的一首,是传司马相如去长安谋官,后拜中郎将,竟把卓文君淡忘,五年后,给卓文君一信,信中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13个数字,卓问文君阅后,心知其意,诗中缺“忆(忆)”,知司马相如欲与自己分离的那个,可惜不是诗,所以不算。
第二种则是谜面是诗词,谜底是数字,最出名的是下面两个:
相传宋代女诗人朱淑贞,在她丈夫变心后曾巧制了一首《断肠谜》:
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这首词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连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下面这首词,作者是清爱新觉罗.弘历:
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珠帘焚香去卜卦,
问苍天,侬的人儿落在谁家?
恨王郎全无一点真心话,
欲罢不能罢。
吾把口来压!
论文字交情不差。
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
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
抛得奴力尽手又乏。
细思量,口与心俱是假。
据说,这首词出自乾隆皇帝笔下,看似一个女子的绝情词,实际每句都含着一个数字,十句话从一写到十。第一句“下”去掉“卜”就是“一”;第二句“天”落下了“人”就是“二”字;第三句“王”“无一”是“三”;第四句繁体“罢”去掉“能”是“四”;第五句“吾”去了口是“五”;第六句即从“文”和“交”析出“六”;第七句染黑了就去掉了白色(皂:黑色), “皂”去“白”是“七”;第八句“分”割了下部是“八”;第九句“抛”去了手(扌)是“九”;第十句“思”去了“口”和“心”是“十”。从一到十共十个数字,就这样被巧妙地安排在一首情辞俱佳、通俗易懂的情诗里。
还有一首无名氏的如下:
好元宵,兀坐灯光下;
叫声天,人在谁家?!
恨玉郎,无一点直心话;
事临头,欲罢不能罢。
从今后,吾当绝口不言他;
论交情,也不差。
染成皂,说不得清白话;
要分开,除非刀割下。
到如今,抛得我才空力又差;
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
谜底亦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这一首比起前面的那两首,也并不逊色,尤其是“染成皂,说不得清白话”,“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实在令人叫绝。
另外,清代禇人获《坚瓠九集》载有一首诗谜:
百万军中卷白旗,天边豪富少人知。
秦王斩了余元帅,辱骂将军失马骑。
吾被人言欠口信,辛苦无干夜自嗤。
毛女受到腰际斩,分尸不得带刀归。
一丸妙药无人点,千载终须一撇离。
此诗每句隐一字,运用减损法,得出谜底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类似的还有下面两首:
百篇斗酒多白话
天下无人休惊怕
秦风古意余不下
任江山豪气去愁煞
吾本狂狷口莫开
飒立下随风徘徊
皂白分明人不解
真心意直教人难猜
旭日东升自伤心
华景此时化做梦里关情
谜底还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理发行业也有一首数谜诗:
百万军中无白旗(一),
夫子无人问仲尼(二),
霸王失去擎天柱(三),
骂到将军冇马骑(四),
吾今不用多开口(五),
滚滚江河脱水衣(六),
皂子常时挂了白(七),
分瓜不用把刀持(八),
丸中失去灵丹药(九),
千里送君终一离(十)。
人们理完发,内行的一听这首打油诗,就明白交多少钱了。
以上均为谜面是诗,而谜底为数字,且都是用析字法减损字的笔画得出谜底,还有一种更奇妙的则是诗意中暗含数字:
如清孙原湘《艳体二章》,其一:
吹箫桥畔月如环, 亚字栏干对照间。
写过乌丝三页满, 弹来雁瑟一弦闲。
清波双现金钗影, 和气全飞玉管斑。
漫说荷花共生日, 十年不减丽娟颜。
此诗句句暗藏二十四。 1.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江苏扬州有“二十四桥”,传说即吴家砖桥。2.亚字栏干:用横竖木嵌成亚字(整体字)形图案的栏干.繁体“亚”字为十二划,两个“亚”字相对,为二十四划。3.乌丝:古时精美的绢纸上,有织成或画成的黑线,当作行格的叫乌丝栏,故信笺也称乌丝。每页八行,三页共二十四行。4.瑟;瑟有二十五弦,其中一弦闲着不弹,只拨弄了二十四弦。5.金钗:俗有“金钗十二行”之说,照影水中即有二十四只金钗。6.玉管:杜甫《小至》诗:“吹葭六琯动飞灰。” 琯,历家用以“候气”之物,以玉做成。《后汉书•律历志》云,候气之法,为律管,以葭莩灰实管内,“气”至则灰飞管通。律是校正乐器之器,以管之长短,分测音之高低,有阳律六,阴律六,共十二支,每支两端开口.共二十四口。又《周礼•春官》:一年有二十四节气。7.荷花共生日:俗传荷花生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内观历疏》:“六月二十四日为观莲节。”8.丽娟:《洞冥记》:“丽娟,汉之宫女,武帝所幸,年十四。”十四再加十年,就是二十四。
其二:
十二栏干花四环,美人二八倚中间。
蛾眉那厌重新画,象戏刚抛一半闲。
两唐界笺书锦字? 更番排卦炙香班。
嬉游二九还初二,生过乖儿尚玉颜。
此诗句句暗藏十六。[1]“十二”句:十二加四,等于十六。[2]二八:十六岁。L3]娥眉:女子八字眉重新画,二八也是十六。[4]象戏:中国象棋,共三十二颗棋子,一半即十六。[5]界笺:即前注之乌丝栏信笺纸,一页为八行,两度则为十六行。[6]卦:八卦排列两次,也是十六。[7]二九:十八天,减掉二天,还有十六天。[8]乖儿:“乖”字和繁体“儿”字都是八划,加起来是十六划。
再如清蒋春霖《沁园春•赋二字》:
有女同居,燕燕莺莺,才兼艳兼。爱杏花开候,春风似剪;
床棋对处,妙弈疑仙。看去双文,配个人儿想见怜。
休抛撇,怕形单影只,各自萧然。鹣鹣。兰夜灯前,算过了、初更漏正添。忆洲分白鹭,水流无迹;
台荒铜雀,春锁何年?茧样同宫,鱼般比目,嘉耦宁从怨耦怨。
厮相并,莫较长论短,两小生嫌。
这首数名词,它只赋“二”字。但整首词字面上不着一个“二”字,而是将“二”字隐藏在词句的意思中。每句词无论是比喻、描写,还是用前人的诗句,都与“二”有关:如“杏花开候”、“春风似剪”都指农历二月,“算过了初更”说的是二更;“燕燕莺莺”、“鹣鹣兰夜”、“茧样同宫”、“鱼般比目”写成双成对;“洲分白鹭”、“台荒铜雀”则在所化用的原诗句中都含有“二”字。这种写法生动有趣,含而不露,耐人玩味。
再如蒋春霖的另外一首《沁园春•赋三字》:
怅望神山,天风泠然,吟湘路遥。只题缄岁久,墨痕未灭;湔裙春暮,别恨重撩。石上因缘,命中奇偶,六幅罗裙色半销。尊前恨,恨阳关叠后,酒盏长抛。无聊偶弄檀槽,拨不到、鹍弦第四条。算扬州月色,那容分占;灵和柳影,惩地生娇。擘岂双双,添仍一一,画手休夸颊上毫。相思苦,便频年蓄艾,心病谁疗?
这首词赋“三”字,全篇不见一个“三”字,但句中却无处不隐含“三”字,如三神山、泠从三点、三湘、如隔三秋、暮春三月、三生石、奇偶相加为三、六幅去半则三;再如:阳关三叠、檀槽三弦、三分明月、柳影三眠三起、颊上三毫、三年之艾、心字头上三点等等。引经据典,触处皆是。细细寻绎,别有趣味。全诗内容是写闺怨。
第三种是数字计算类谜语,似趣味数学。它犹如今的一道趣算数题,文字表达则采用古典诗可咏可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生动。清人徐子云著《算法大成》,其中有这样两首数谜诗:
其一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
三人供食一碗饭,四人同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如果用现在的代数方程来解答,设寺僧为X,则可以列出如下算式:x/3+x/4=364,可得出x=624,即寺里六百二十四个和尚。
其二
小小寞湖有新莲,婷婷五寸出水面。
孰知狂风荷身轻,忍看素色没波涟。
渔翁偶遇立春早,残卉离根二尺全。
借问英才贤学子,水深几许在当年?
有兴趣可以自己算算。
还有在诗词中进行计算的,暗藏数字的:
清沈起风《谐铎》载,扬州女子葛九,早年为妓,后洗心涤行,孝养父母。忽二老继逝,无力殡葬。同里程振鹭负侠气,有奇文,为之拈“九”字作《金缕曲赋九字》一阕,葛九饰以画屏,好事者争相传播,捐款者无数。几乎句句含“九”,其曲如下:
廿四桥头步,怪东风,等闲吹过,良宵十五(24一15=9>。欠好梦、十年一度(10—1=9)。数遍巫山峰六六,第三峰、留作行云路(6十6—3=9)双星照,七襄渡(2十7=9)。
三三径里三生谱(3十3十3=9)。倚花前、阑干六曲,三弦低诉(6十3=9)。弹到六幺花十八,一半魂销色舞(18÷2=9)。添一缕、谢娘眉抚(10分眉抚一1=9,眉,同媚)。卅六鸳鸯周四角(36÷4=9),更二分明月五更鼓。且莫把、四愁赋(2十3十4=9)。
民间还有《避九歌》的传说,也是如此:
传说钱九公的孙女钱六姐,非常懂事,从来不在爷爷跟前提“九”字。一天,张老九、李老九趁钱九公不在家时,找到六姐,让她给爷爷留下话:
张老九,李老九,相约明天九月九;
炒上九盘青韭菜,九公去喝九盅酒。
然后,他们偷偷躲起来听。不久,九公回来,六姐便跟他说:
姓张姓李二七公,(二七为九)
相约重阳喜相逢。(重阳即九月九)
扁葱炒上三六盘,(称韭菜为扁葱,三六为九)
邀爷去喝四五盅。(四五为九)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
《巧媳妇传话》说的是某村有个姓王名九的老头儿,脾气怪,忌讳多,尤其不准别人在他面前说他的名字“九”和九的同音字。多亏老人有个聪明伶俐的儿媳妇,会传话,从没在老头儿面前犯过忌讳。
王九有九个老朋友,决意要给王九搞个恶作剧,非冲冲他的忌讳不可,同时要亲耳听听其儿媳妇如何传这些忌讳的话。一天,他们趁王九外出,一齐来到王九家,让其儿媳转告王九:
明天就是九月九,九个老叟来会友,
带烟带肉带生韭,相聚这里喝盅酒。
来人说完即离去,然后到附近躲起来,专等王九回来时听其儿媳妇如何传这些忌讳之语。
王九回来了,儿媳准确地把来人的留话传报了,这九个老汉也亲耳偷听到了,没有一个不对其儿媳的传话本领所折服的。原来,王九的儿媳是这么说的:
叫声爹爹仔细听,有四对加一老公公,
要带肉带烟带扁葱,趁着明天重阳节,
齐来我家会父翁,欢欢喜喜喝几盅。
诗或作
八位叔叔加一翁,手里拿把扁叶葱。
请您重阳去赴宴,准备敬你三三盅。
下面这两个也是: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一天与丈夫赵明诚正在家中研究古籍。这时来了一位女友,要借一件用具,她说:“我借一朵花,要能闭来又能发,不知花叶在何方,却见花根手中拿。”李清照随口答道:“我去拿座亭,没安窗和门;水在亭上流,人在亭下行。”说罢进里屋去拿出了女友要借的雨伞。
有一天,“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扬州街头卖画,遇上大雨,就到临近的一位朋友家避雨。饭后,雨还是下个不停。朋友笑道:“我作一谜,你如能猜到,便把它送给你。”说罢吟道:“全身皮包骨,终生精神抖擞,乐与游子作伴,敢同苍天打斗。”郑板桥笑道:“我现在正需要这把伞啊!”
可见谜语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谜底也总是人们身边的事物。比如下面两个故事。
传说,蒲松龄得罪了王大官人,王大官人的独眼管家便出鬼主意借请客为名来羞辱他。
这一次,王大官人把蒲松龄让到了上座。独眼管家斟酒,先从上座开始,可偏偏把蒲松龄闪下,还把壶嘴儿朝着他。在以前这是最忌讳的。王大官人好象没看见一样,端起酒杯来说:“蒲先生,喝呀!”酒杯里没有酒怎么喝呢?蒲松龄却笑着说:“大家先别喝酒,我先说个笑话助助兴吧。临来时,家里的正缝衣裳。现以针为题作首诗。”说完念道:
一头尖尖一头扁,扁头只有一个眼。
独眼只把衣衫认,听凭主人来使唤。
“你们说这事可笑不可笑?”
这一问,大家不禁一齐朝独眼管家望去,忍不住都笑了起来。王大官人只得把独眼管家打发走了。
“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揭尽见精华(黄斗浸水)。一轮磨上流琼液(磨斗),百沸汤中流雪花(煮浆)。瓦缸浸来蟾有影(凝聚”),金刀剖破玉无暇(划成成品)。个中滋味谁知道,名在僧家与道家。”这是明代苏平的一首豆腐诗谜,概括了制作豆腐的全过程。
药名不仅嵌入诗中,构成药名诗,而且还派生出药名诗谜、药名楹联与药名酒令。以药名为谜底的隐语诗最多。
用药名做隐语,早在春秋时就已出现,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还无社与司马卯言,号申叔展。叔展曰:‘麦麴乎?’曰:‘无。’‘有山鞠穷乎?’曰:‘无。’”麦麴、山鞠穷均为药名,而且都是御寒的药物。叔展用御寒药名打探对方有无御寒衣物,但这不是药名诗。战国时的屈原,他的《橘颂》,是最早的咏物诗。古代咏物诗,诗面多不直接露出所咏之物,所以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咏物诗无寄托,便是儿童猜谜”。因此橘(陈皮)可入药,《橘颂》也可说是最早的药名诗谜。
汉代已有隐语人名诗,传说,一次曹操想考考医术高明的华佗文才如何,写了一首诗送给华佗,每句隐一药名。诗曰:“胸中荷花,西湖秋英。晴空夜珠,初入其境。长生不老,永远康宁。老娘获利,警惕家人。五除三十,假满期临。胸有大略,军师难混。医生接骨,老实忠诚。无能缺技,药店关门。”华佗阅后,知道曹操是在出谜,就写出了诗意中的十六味中药名:穿心莲、杭菊、漫天星、生地、万年青、千年健、益母、防己、商陆、当归、远志、苦参、继新、厚朴、白术、没药。“曹操见了,赞道:”华佗果真名不虚传啊!”
这类药名诗谜,不可能出现在汉末,是后人伪托。魏晋南北朝时,已有字谜诗、药名诗。由于早期的药名谜语诗同咏物诗混在一起,南北朝时咏植物的诗如咏花、咏树也就会一部分咏药物的诗应时而生。像南朝梁简文帝的《咏栀子花诗》:
素华偏可意,的的半临池。
疑为霜里里叶,复类雪封枝。
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北齐谢睡的《咏兔丝》:
轻丝既难理,细缕竟无织。
烂漫已万条,连绵复一色。
安根不可知,萦心终不测。
所贵能卷舒,伊用蓬生值。
同简文帝萧纲的《咏栀子花诗》比较起来,后者的《咏兔丝》更接近谜语诗了。咏药名的诗在唐代较多。像韦应物的一首咏物诗:“曾为老茯神,本是汉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我们看诗题《咏琥珀》,才知所说的是琥珀,这可视为药名诗谜。此外刘禹锡有咏枸杞子的诗。
唐以后,文人也有不少喜咏药物,如苏轼就写过咏人参、地黄、枸杞、黄精、鹿茸的咏物诗。还有的诗人咏百合、薏苡等。如宋梅尧臣的《薏苡》:
叶如华黍实如珠,移种官庭特葱旧。
但蠲病渴付相如,悟恤谤言归马援。
元人陆厚《咏芡实》:
绿叶深藏鹊首尖,紫苞微破猬毛纤。
旋烹金鼎供银碗,嚼出明珠齿颊甜。
宋以后诗谜还以词的形式出现,如无名氏的《忆江南》:
才相聚,又作玉关游。纵、使绿杨千万缕,也难系住君归舟,转眼雪盈头。”
这首词每句含一个药名,谜底是合欢、远志、垂丝柳、王不留行、何首乌。
明代诗人的咏物散曲,也具有诗谜性质。如马步瀛有隐曲牌二首,隐《诗品》、古乐府各一首:
曾记听箫廿四桥(忆江南),寒蟾桂影二分娇(秋夜月)。良宵一叶扁舟泛(夜行船),远岸声来晚欲潮(江儿水)。
钓船谈笑复闻歌(渔家乐),数点疏星在水波(渔家灯)。稚子敲针拟学钓(渔父家风 ),王侯不换一烟蓑(渔家傲)。
杖藜徐步小桥西(幽行为迟),夹岸垂杨转绕堤(柳阴路曲)。数叶钓船烟水外(隐溪渔舟),桃园再访路全迷(如不可知)。
金陵赋别(燕歌行)
萧萧落叶满征驹(秋胡行),三叠阳关夕照行(西洲曲)。聊把数杯休告醉(饮酒),好劳严冷此番经(苦寒行 )。
再如下面的两首咏丹桂、栀子花的小令:
元卢挚《双调蟾宫曲咏丹桂》:说秋英、媚嫵嫦娥。共金粟如来,示显维摩。月下幽丛,淮南胜韵,招隐谁呵?管因为清香太多,这些时学我婆娑。纵览岩阿,抚节高歌,时到无何。
明杜子华《南商调黄莺儿咏栀子花》:最喜雪封枝,玉京来香更奇。花分六出为琼树,梅雨沁肌,轻黄点脐。久从毗舍园中住,粉淋漓,问伊开处,迎茉莉送荼蘼。
这两首曲子,咏的是丹桂、栀子,不看题面,读者只得去猜测。除这类咏药名的诗外,明代李时珍有两首药名诗,是以正式的谜语诗的形式出现的,如:
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山间不在岸。
始因风絮逐东风,冷梗青青飘水面。
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
选甚瘫风与大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豆淋酒化服三丸,铁镤头上也出汗。
此诗见于《本草纲目》,是咏浮萍,并说:“此药晒干,捣成细粉,和蜜糖一起炼成弹子大小弹丸,可治多种疾病。”他的另一首是:
一株空心树,独生东篱边。
病人膏肓久,九死一生还。
这首诗共说五种药名,它们是浮萍、木通、黄花、没药、独活。
清代至近现代,有不少人创作药名诗谜,如:“一幅花笺决不欺,相烦寄与我亲儿。休图自己营生计,须念高堂白发稀。”(见清•钱德苍:《解人颐广集》)此诗每句含一个中药名,它们是信实、附子、独活、知母。再如:“露滋时滴岩中乳,雨过长流涧底泉。”(见清•佚名:《支颐集》)这两句诗含两个中药名:石膏、泽泻。今人林祖炳医师的《思念台胞药名谜语》是很出色的一首药名诗谜,诗云:
岁岁中秋夜,清辉洒满天。一湾遥阻隔,两岸本相连。
游子恋乡井,高堂闾里牵。何时回故土,畅饮团圆筵。
诗的谜底为桂心、千里光、川断、一条根、熟地、相思子、当归、合欢。特别是一些无名氏,创作了不少药名诗谜。
传说从前,有一个女子的丈夫离家三年不归。三载春秋,恶风扑门,冷雨敲窗。已到融融天气了,才想到窗纸早该裱糊了,可怜这痴情的妇女,巴心巴肠地悬望着京城里的丈夫,算计着他离家的时节,做着团圆的美梦。等啊,盼啊,盼来的却是一纸无言的嫌弃!
四月将近五月初,刮破窗纸重裱糊,
丈夫进京整三年,捎封信儿半字无。
这首诗谜面上写的一个怨妇,实际上隐射四位中药名:半夏、防风、当归、白芷。
其余如“菖蒲”的诗谜是:“一位姑娘本姓仓,一住住在河边上。若要姑娘来进房,要等五月初头上。”“浮萍”的诗谜是:“有根不带沙,有叶不开花。有风随风去,无风停在家。”这类诗谜很多,多是民间无名氏的创作。
除此还有专门的咏谜之诗,如下两首:
黄模,字相圃,清乾隆时人,曾做《灯谜诗》:
高揭元霄谜,猜灯入静坊。迷藏如捉影,漏泄岂偷光。
类把行人戏,偏夸夹路香。哑辞难打破,欲觅定齐商。
顾震涛,字默菴,清道光时人,也曾做《打灯谜诗》:
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
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历代文人也有不少这样的隐语诗,谜面是诗,隐藏谜底。初读,我们会以为它们是在写景抒情.其实它们是一首首谜语诗,下面列举几首:
明代王恭的《春雁》: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又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五代孟贯的《归雁》:
春至衡阳雁,思归塞路长。
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
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
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
这两首诗,都写的大雁,却隐含其中,全篇不见一个雁字。
唐白居易《问鹤》:
乌鸢争食雀争窠,独立池边风雪多;
尽日踏冰翘一足,不鸣不动意如何?
唐斐夷直《鹦鹉》:
劝尔莫移禽鸟性,翠毛红嘴任天真。
故今漫学人言巧,解语终须累尔身。
宋梅尧臣《黄莺》
内家初上翠微宫,树里窥人在半空。
笑语渐高无约束,侍臣偷望向云中。
清沈绍姬《杜鹃》:
年年啼遍欲残春,午夜枝头血满唇。
不尽羁魂悲蜀道,何来处士感天津。 谜底:
这些诗都诗都是如此,其实在历代很多诗都是隐语,把要表达和要描述的东西隐藏在诗句中。其中绝妙之辞,精彩绝伦,如千古传诵的北宋林逋的《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欲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也是历代文人的自觉追求,作品数不胜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