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这首诗以咏隋宫为名,实是讥讽隋炀帝杨广的荒淫亡国,既可作吊古诗看,也可作咏史诗读。
隋宫,指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所建的江都宫、显福宫、临江宫等。此题或作隋堤。 诗的首联,作者就以形象、凝炼的诗句,揭露隋炀帝恣意游乐的本性。京城长安,本已是宫楼连云,富丽堂皇,然而荒淫无度的隋炀帝却仍要远行江都,把那里作为纵情声色的内廷宫院。据《隋书》载,隋炀帝即位以后就征集了十万民工开凿运河,由洛阳西苑可以乘船直达江都。又沿运河修筑离宫别馆四十余座,而江都的行宫尤为豪华壮观。在位十四年中,隋炀帝三次巡游江都,乘的龙船高达四十五尺,长二百余尺,船楼高耸,分为四层。每次巡游江都,随行人员多达一、二十万人,大小船只数千艘,迤逦不绝,长达二百余里,挽船民夫就有八、九万人,一日之费,动辄万金。这沉重的经济负担,必然转移到人民头上,以致民劳财竭,国步日蹙。烟霞,烟霭云霞。这里写烟霞笼盖宫殿,烘托了宫殿的高大雄伟。而“烟霞”一词与“紫泉”照应,设色取义,华艳浓丽;“锁”字下得沉重有力,实为一句之骨。宫楼玉宇,寂然冷清,只有烟霞空锁千门万户,君王哪里去了?原来他正在江都寻欢作乐,根本就不想回长安了。颔联紧承首联,作推断语,实以虚出,为古今以有涯之生殉无涯之欲者痛下针砭。江都之乐有限,而淫暴之欲无厌,试想李渊不起,江都厌腻,隋炀帝又怎么可能不“锁”芜城而再取他处呢?的确,据《隋书》载,隋炀帝不仅开凿了大运河,多次巡游江都,还开凿了八百余里的江南河,准备到会稽一带淫游。正因为诗人把握住了隋炀帝纵情游逸的本质特征,所以“锦帆应是到天涯”的虚拟推想虽夸张却不荒诞失真,实为敏妙深婉之笔。“日角”与“天涯”相对工巧而新奇;“不缘”和“应是”跌宕生动流畅。而“玉玺”、“锦帆”置于句首,弃常句而用倒装,又在盘旋之中显示了流转之势。 颈联的上句,诗人抓住隋炀帝荒淫腐朽生活中较有典型意义的“萤火”之事来写,设象寄兴,将读者的阅读思维从颔联的事属虚拟、情出必然的推想假设中拉回,在读者眼前设置了一幅无景之景;江都、长安及全国许多地方再也没有萤火虫了。他们全被搜捕灭绝,然后诗人浓笔泼墨,一幅《暮柳寒鸦图》展现在读者面前,真是舳舻锦帆没逝水,黄昏唯有乌鸦飞。诗人将一个醒目的黑色命题,高悬在“无萤火”和“有暮鸦”之间,这一“无”一“有”有何内在关系?它引导读者通过景象、物象的领会进入诗理的顿悟:正是由于隋炀帝的娇奢淫逸才导致了身死国灭的可悲结局!小小一联,不过两句景语,却将杨广生前侈纵、死后荒凉一一托出,却将千古兴亡之理、盛衰之变重重推出,且又无使事之迹、无论断之痕,实在是典型的老杜笔法! 生前荒淫误国,九泉有知,真应面对垂杨暮鸦之荒败景象幡然悔悟,痛改前非!然而,他梦游吴公台见陈后主仍念念不忘《后庭花》,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放荡昏君!诗人不是停留在对某些荒淫误国的现象的揭露和抨击上,诗笔所指,入木三分,径将人物的灵魂、性格放在光天化日之下解剖,实为深刻,而对荒淫纵乐的晚唐统治者来说,也无异是当头棒喝。 尾联诗料出自《隋遗录》。《唐诗选派笺释会通评林》引顾璘语,以为篇末用小说家言,“并古作者法律”、“结语亦俗”,其实诗人取料,唯诗理所需而已,又何必管它是稗官野史、故事小说?顾璘的识见是太拘牵、保守了。 在晚唐的诗坛上,李商隐是被公认为“长于咏史”的诗人,这篇《隋宫》造意幽深,寓慨深广,诗法精密,苍凉沉郁,是李商隐咏史、吊古诗中难得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