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82|回复: 0

[其他] [辅导讲座] 对联鉴赏的内容和方法(李文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6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辅导讲座] 对联鉴赏的内容和方法(李文郑)
  
  对联鉴赏的内容和方法(李文郑) 本文转自李文郑楹联博客 http://lianrenlwz.blog.sohu.com/
  落叶特别说明:原文是四个方面:对联内容、表达手段、书法艺术、对联的撰写方法。为了适合网络学习,在转进教室时删减了书法艺术一节。
  
   鉴赏,顾名思义,包括欣赏和鉴别两层意思。欣赏应该在前,看得多了,能比较充分地理解对联的含义及其所使用的艺术手法,也就基本完成了欣赏;而鉴别就复杂一些,如对联中所包含的精华或糟粕,两副主题基本相同的对联的优劣等等,这就需要有着比较深厚的功底。我们这里所说的鉴赏,主要是欣赏。
  对联鉴赏,大致也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的鉴赏一样,应分为内容和形式两项,从这两方面去欣赏;所不同的在于对联往往与书法艺术相结合,所以,对联鉴赏应有对联内容、表达手段和书法艺术(限张贴及悬挂联)三个方面。
  一 对联内容
  对联的内容应是对联鉴赏的最主要部分。我想,是否从这么几个方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看对联的内容:
  第一,先看对联的句子是否顺畅。我们阅读小说、朗诵诗歌、欣赏戏剧、看电影电视,都有这个问题。句子不顺畅,直接影响到表达。前面说过,有人在创作对联时,为了某一个字或几个字对得工整,有时会照顾不到整句话的连贯性,以至使对联的句子出现或晦涩、或牵强等情况。如果是比较长的对联,还必须先断句;如果连断句都解决不了,就会直接影响到对其内容的理解和领会,根本谈不上什么鉴赏了。光是句子通顺还不行,还要考虑其句子之间的层次是否清晰,上联和下联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有没有次序颠倒、言语矛盾之处。一旦遇到连句子都不通顺,或者前言不搭后语、令人莫名其妙的对联,我看还是不再欣赏的好。——这应该是对联鉴赏的第一步。
  第二,再看对联要说的内容。如名胜楹联,是写风景的,还是写人物的?是写历史的,还是写传说的?是褒扬,是贬斥,是歌颂,还是批评?是叙述,是描写,是议论,还是抒情?其中寄寓了作者的感慨,还是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情感?如果欣赏历史名人纪念地(如武侯祠、关帝庙、岳飞庙、韩愈祠等)的楹联,就要对这位历史人物有所了解,如他的出身、经历、主要业绩、功勋、历史上和现在人们对他的评价等等;如果是欣赏佛寺的楹联,还要懂得一些佛教常识、佛学术语,以及这个寺院不同于其他寺院之处(如登封的少林寺,因北魏时达摩在此面壁修行。被认为是禅宗祖庭;洛阳的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所寺院)等等;如果是欣赏道观的楹联,还要有一些道教的常识,懂得一点道教术语,以及这所道观的独特之处(如鹿邑太清宫,是老子家乡为纪念他而建的道教建筑)等等;如果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则要对该名胜有个大概的了解,如名胜所处的位置、开发的年代、名称的缘起、有何著名景点、历史上有哪些名人到过、现在还有哪些遗迹(如辉县百泉,因泉眼众多而得名,泉水注入卫水,故有“卫源”之称。隋代始建卫源庙,以后陆续建殿阁亭台、水榭石桥,成为湖光山色并美的旅游胜地。历代有皇帝、高官、文人、学士来此游览、隐居、讲学。现存有纪念晋代隐士孙登的啸台、纪念北宋哲学家邵雍的邵夫子祠、纪念明清之际学者孙奇峰的孙奇峰祠、民国间为纪念冯玉祥在此兴修水利而建的冯泉亭等诸多景点)等等……一句话,凡是与此名胜有关的一切东西,都有了解的必要。不然,就会直接影响到对名胜楹联的鉴赏。
  如洛阳市北吕祖庙后殿一联:
   东南瞻崿岭,千层翠黛朝凤阙
    西北听洪水,万丈波涛出龙门
   这是一副写当地风景、地理位置的楹联,从中可知该庙处于黄河岸边的山上。而与吕祖却没有什么关系。
  如百泉邵夫子祠击壤亭一联(清末光绪间辉县知事康曾定题):
   精义入神,著皇极经世六十卷
    同声相应,有夏峰继轨五百年
   上联“精义入神”,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用于哲学家,十分恰切。“皇极经世”,是邵雍的主要著作之一。下联则是说从北宋邵雍以后,大约500年,有孙奇峰来这里继承其事业。“同声相应”,出自《周易·乾》,比喻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与前面的“精义入神”一样的当。“五百年”,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闻名于世的人)。”
  看来,要读懂一副对联,特别是名胜联,理解其内容,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怎么办?我建议:一方面,平时要注意留心对相关知识的积累。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到某地旅游,事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这算是应急吧。如要去少林寺,有关的书很多,可事先了解一下其历史渊源(建于北魏,公元495年)、有关历史人物(如达摩从南朝梁过江而 来,面壁十年,传授佛教禅宗,后将衣钵法器传给了二祖慧可)、历史事件(如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嵩山少室山下,西北是洛阳,东北是郑州)、 其独特之处(禅宗祖庭、少林武术、最大的塔林)等等。这样,在那里若遇到有关的名胜楹联,就不会束手无策。
  如少林寺山门外西石坊一联:
   心传古洞,严冬雪拥神光膝
    面接高峰,静夜风闻子晋笙
   上联说达摩在寺后的山洞里修行,神光在雪地里求法。“神光”,人名,俗姓姬,洛阳人,博览群书,尤其精于玄理。一年冬天,赴少林寺向达摩求道,在雪地里侍立一夜,至雪深没膝,达摩仍不为所动。他用短剑斩断自己的左臂献上,达摩见他如此诚挚,这才授以《楞迦经》并衣钵法器,赐名慧可,成为禅宗二祖。下联说少林寺面对嵩山少室山,西北有缑氏山。“子晋”,周灵王太子。传说他喜欢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之间,后于缑氏山(在今偃师市境内)山顶乘鹤升仙。
  此外,还要看对联中的用典是否恰切得当,这一方面也是应该要特别注意的。
  如辉县百泉清晖阁民国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张斐然一联:
   逝者如斯,曾无日夜
    尽心为耳,以有邦家
   可以参考联前的《序》:“民国二十五年春……余北来,偶于工余小憩百泉苏门山,见有子在川上遗址,遂感而书此。”上联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意思是凡过往时事正如这川之流水,不可回复,且不因昼夜交替而停息。这个典故就非常恰切。下联“尽心为耳”,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尽心力而为之。”
  我们常见到的名胜楹联,往往都含典故,或人物(如籍贯、经历、官职、业绩等等),或地理,或史实,或传说,不可不详察。如果对其中的典故解不清,恐怕就谈不上什么欣赏了。再如上面少林寺山门外西石坊一联,也含几个典故。
  可以说,对联的内容能读懂,能理解,对联鉴赏也就完成了一大部分。
  
  二 表达手段
  前面说过对联的基本格律、对联的对仗形式、对联的修辞手法、对联的用字技巧等,这都应是表达手段的范围。其中,基本格律最为重要。就是说,首先得看它是不是对联。
  如灵宝市北函谷关犹龙阁一联;
   未许田文轻策马
      | |— — —| |
    愿逢老子再骑牛
      | — | | |— —
   内容上,简短明快,切地,切人,切事;对仗上,工整,严谨,“未许”和“愿逢”分别是状语加动词,“田文”与“老子”为人名相对,“轻策马”与“再骑牛”都是状语加动宾词组,尤其是“马”与“牛”之对,令人叫绝;声律上,上联的二、四、六字分别为仄、平、仄,下联的二、四、六字分别为平、仄、平,上联结尾是仄,下联结尾是平,上联没有三仄尾、下联也没有三平尾。
  再如浚县浮丘山碧霞宫一联:
   门邻卫水清流绕
    ——| | — —|
    户接行山积翠来
    | | — —| | —
   这是一副写景的对联,点出了该景点所处的位置:在卫水河边、太行山下。“门”、“户”之对、“水”、“山”之对,都极为工整、恰切。
  清代楹联家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提出了楹联鉴赏的几个层次:分别是“工”、“工切”、“工巧”、“工敏”、“工丽”、“工雅”、“工妙”、“工绝”,以“工绝”为极致。
  我们平时欣赏文学艺术作品,都讲究意境。楹联欣赏也不例外。我在开头就说:楹联是汉语言文学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所以,楹联也必然要有形象,有意境。我们在评比各次大赛的作品时,都强调:标语口号式的“对联”不是文学,当然不能得奖;如果这样的“对联”得了奖,人们不服气,还会被大家耻笑。正因为我们每次都能坚持较高的评选标准,所以获得了全国楹联界的赞许和肯定。
  前面提到的梁氏关于楹联鉴赏的层次,就包含着意境;如果不讲意境,那仅仅是“工”,根本谈不上什么“切”、“巧”、“敏”、“丽”、“雅”、“妙”、“绝”。这些东西,正体现着楹联作品或激昂、或壮丽、或阔大、或庄重、或奇伟、或隽永、或凄婉、或超脱、或天然的美学风格。如果能够在对楹联的鉴赏中,明白其中含义的基础上,看懂其对仗形式及用字技巧,进一步领会到作品的风格特点,便能从中得到较高层次的艺术享受。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或重修古代建筑,或新开发的景点,大多知道用名胜楹联来点缀。这一点还是应该予以肯定的,起码人家知道用我们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来作装饰、作宣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各地的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就是新制的名胜楹联问题相当明显,甚至相当严重。
  如郑州黄河游览区极目阁的一副对联: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一诗中开头的几句:“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这本是一首古风,内容上当然很切合黄河。若做成碑刻、屏条或其他形式的艺术品,立于黄河岸边,并无不可。但刻为对联,悬于楹柱,就成问题了。因为它根本就不是对联。其对仗、结构、声律无一可取之处,仅仅是凑够了字数。具体来说:上联“何”为副词,而下联的“擘”却是动词;上联“壮”为形容词,下联的“两”却是数词;上联“哉”为虚词(语 气助词),下 联“山”为实词(名词);上联“如丝”为动宾结构词组,下联的“喷流”却是两个动词;上联“天际来”为名词加动词,是2—1 结构,下联“射东海”为动宾结构词组,是1—2 结构;上联“河”、“丝”、“来”都是平声字,下联“波”、“流”、“东”全是平声字,尤其“黄河如丝天际来”一句,仅“际”一个字是仄声;上联末尾“来”是平声字,下联末尾“海”却是仄声字。——恐怕这正是不少地方的名胜楹联出问题的原因之一:用名人(包括古代名人、当代“名人”)的句子做楹联,也不管这名人(或“名人”)所写是不是楹联,或他懂不懂楹联。像此处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如果是选用律诗中的颔联、颈联,加上内容切合,并无不可。但古风与律诗不是一种体裁。
  再如登封嵩阳书院一联:
   满院春色催桃李
    一片丹心育新人
   从内容上说,此联意境平平,与古老书院凝重高雅的气氛极不谐和。从对联格律上说,“桃李”为并列结构,“新人”则是偏正结构;“院”与“色”都 是 仄声字,“心”与“新”又都是平声字;“院”与“片”为仄声相对,“桃”与“新”为平声相对。
  洛阳白马寺毗庐阁的一副对联也同样不像样子:
   金人入梦,白马驮经
    读书台高,浮屠地迥
   此联显然用的是当句自对手法,但问题仍然是很突出的。首先,上联末尾的“经”是平声字,下联末尾的“迥”却是仄声字,这是联作者没有基本的对联常识的表现。其次,下联“书”应为仄声字,这里却是平声字,故与上联“人”、与下联“屠”的声律都产生了冲突。再次,“读书台”是个专有名词,而“浮屠地”却显得勉强,应属生造词;另外,上联“梦”字的位置,应是平声字,下联的“高”的位置,则应该是仄声字。
  我们在整理《中国对联集成·河南卷》的过程中,还发现有其他地方的一些名胜楹联问题相当突出,如汝州风穴寺、淮阳太昊陵、安阳长春观及黄龙洞、镇平菩提寺等。据说,有些是当地“名人”(如党政领导)的大作,而有关部门又不好驳他们的面子,只好让他们在这些地方露一下“脸”,出一次“名”。我说得不客气(但我以为实在):“你出的是什么‘名’知道吗?人家最文明的评价恐怕就是‘没文化’,如果直率一些,骂人的话就脱口而出了!”因为我们现在刻出来、挂出来的对联,从横向说,是要给五湖四海甚至海外游人看的;从纵向说,是要流传到以后的。如此的“对联”,让外地人如何评价,让后人又如何评价
  对联的撰写方法
  对联的创作过程通常分为四个步骤:
  (1)确定主题:主题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核心,因此在对联创作之初,先要确定对联的中心思想,即确定对联所要表达的感情,或所要描述的事物,或所要说明的哲理等。
  (2)选择创作方法:对联的创作方法多种多样,几乎所以的文学写作技巧,都可以应用到对联写作上来。下文仅作简单介绍。使大家有个粗略了解,然后在实战中去学习领会,并选择一些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创作出好的对联。
  (3)组织文字
  (4)调整平仄。
  对联的创作方法
   一、集句式
   集句,就是把别人的诗词、文章中符合对联特点、意思连贯的现成句子,组成一副对联。集句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
   举杯邀明月(李白句)
   放眼看青山(白居易句)
   二、摘句式
   摘句,也是对联创作方式的一种,就是直接摘取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如:
   江作青罗带
   水如碧玉簪(韩愈的《送桂州严大夫》)
   三、脱化式
   脱化,又叫翻新,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关诗词文章中的句子,略加改动,表达出新的主题,而作成新对联。如:
   不明才主弃
   多故病人疏
  这是纪晓岚将孟浩然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稍加改动而成的。
  四、创新式
  
   创新式是用自己的话写成的对联。这是对联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方式。有扩联创新式,对句创新式,定题创新式,自由创新式。最常用的是自由创新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完成整联。
  对联写作技巧:
   (一)、遣词技巧
   1、比喻法: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根据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反喻、互喻等,如:
   勤是摇钱树
   俭为聚宝盆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2、比拟法: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即故意把物当成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当成乙物。如:
   稻草捆秧父抱子
   竹篮装笋母怀儿
   3、夸张法:即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如: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铁汉三杯软脚
   金刚一盏摇头。
   4、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如: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
   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淅江绍兴上虞虞姬庙联)
   5、对比法
   心清水浊==山矮人高。
   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
   6、反对法: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飞墓前联)
   7、正对法:即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即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分别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或从不同角度写同一事物内容相关的两个方面,以便更深刻、更全面地描述某种情景、表达某种感情或说明某种哲理,例如:
   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
   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下两联都是讲摩天岭的高峻。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两联的意思是互为补充。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即为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以记事。
   水以长流方及远,
   山因积石始成高。
   即为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以说理。
   8、自对法: 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而且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如:
  
   闲云野鹤翩翩去
   万水千山得得来
   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9、串对法: 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即上下句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如长沙岳麓山联: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
   “登”是为了“看”,“看”是“登”的目的。这副对联不过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上下联意思是顺连的。还有四川白马关庞靖侯祠联:
   明知落凤存先帝,
   甘让卧龙作老臣。
   这副对联上联写庞统的牺牲精神,下联交代牺牲的动机。也是一副很好的串对。
   10、借对法: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借对分借上与借下两种。借下联的词语以适应上联的,叫借下。例如: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这副题明成祖观灯的对联中,下联的“永乐”就是用“永远快乐”的联意的同时,借其表明成祖年号的意思来与上联的“大明”相对。又如:
   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
   红白指两种酒。这副联中,下联的“东西”就是在表明物件意思的同时,借其意思来对上联的“南北”。同理,借上联的词语来对应下联,叫借上。例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副对联的“沧”本意是“寒”的意思,因与“苍”同音,这里便借以表示颜色的“苍”(深绿色)同“蓝”相对。由于借对有较高的技巧性,因此也是难度比较大的巧对。大家多看、多练自然熟能生巧。
   11、双关法:利用同音字,使语带双关。例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
  再如: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第二层意思是: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
   12、用数法:对联中巧妙地运用数字,以增强对联的表现力,显得生动活泼。如: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孤庙独宿一将军,单枪匹马
   对河两岸二渔翁,并钓双沟。
   13、用典法:借历史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明问题。例如: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这是赵朴初先生为岳飞庙题的对联,用了五典。“老柏”指岳飞墓前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都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文心雕龙——丽辞》说“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就是指用典。用典之所以难,是因为文意两方面都不易配合妥当。赵先生的这副对联用的自然而贴切,即使没有读过《满江红》的,也照样可以理解。当然,用典冷僻,晦涩难懂,是不宜提倡的。
   还有同异法、增语法、分总法、置换法等等,就不一一介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18 21:04 , Processed in 0.0584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