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公告] 惠淇源《婉约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慎

鹧鸪天
元宵后独酌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①秋千翦翦②风。
鱼雁③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④子,翠斝⑤清尊莫放空。

  【作者简介】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明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举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著有《升庵集》八十一卷。《外集》一百卷,《遗集》二十六卷。其《丹铅杂录》等最为著称。其词风颇富丽婉曲。
  【注释】
  ①落索:冷落萧索。
  ②翦翦:形容风轻微而带寒意。
  ③鱼雁:指书信。
  ④金陵子:歌女。
  ⑤斝(jiǎ):古代酒器。
  【评解】
  此词写元宵节后的独酌思乡。“迟迟月”与“翦翦风”,点缀出早春夜晚的清寒,也烘托出怀乡的愁绪。末两句以歌酒故作宽解,更见乡愁的深挚婉曲。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俞彦

长相思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①花开人共卮②,开时人去时。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作者简介】
  俞彦字仲茅,江苏上元(今江宁县)人。明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寺少卿。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已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注释】
  ①准拟:打算,约定。
  ②卮:酒杯。
  【评解】
  这首小令从花枝写到人间的相思。上片写折花枝、恨花枝,因为花开之日,恰是人去之时,已见婉折;下片谓怕相思却已相思,旦其情难言,惟露眉间,愈见缠绵。全词清新淡雅,流转自然,富有民歌风味。
  【集评】
  王士甡《花草蒙拾》:俞仲茅小词云:“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视易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谓此儿善盗。然易安亦从范希文“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语脱胎,李特工耳。
  明《词综》卷五引《词衷》云:少卿刻意填词,工于小令,持论极严,且以刻烛赓唱为奇,不无率露语。至其备审源委,不趋佻险而遵雅淡,独见典型。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夏言

浣溪沙
庭院沉沉白日斜,绿阴满地又飞花。瞢腾①春梦绕天涯。
帘幕受风②低乳燕,池塘过雨急鸣蛙。酒醒明月照窗纱。

  【作者简介】
  夏言字公瑾,江西贵溪人。明正德十二年进士及第,世宗(朱厚熄)朝参预机务,居首辅。为严嵩所嫉,诬陷而死。以词曲擅名。《桂州集》、《近体乐府》六卷。
  【注释】
  ①瞢腾:睡梦迷糊朦胧。
  ②受风:被风吹动。
  【评解】
  庭院日斜,绿阴花飞,帘低乳燕,池塘鸣蛙。正是春深夏浅,宜人天气。作者扶醉一梦,梦觉已月上纱窗。其中“瞢腾一梦绕天涯”一语,透露出渴望摆脱世务羁绊的心情,但写来曲折委婉,余韵不尽。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以智

忆秦娥
花似雪,东风夜扫苏堤①月。苏堤月,香销南国,几回圆缺?
钱塘江②山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谁攀折,西陵渡③口,古今离别。

  【作者简介】
  方以智字密之,号鹿起。安徽桐城人。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官检讨。为江南四公子之一。入清为报恩寺僧。有《浮山词》。
  【注释】
  ①苏堤:苏轼为太守时,筑杭州西湖苏堤。
  ②钱塘江:浙江西流至萧山以下称钱塘江,经海宁住入杭州湾。
  ③西陵渡:在今浙江杭州对江萧山县境。
  【评解】
  作者生当明季,少年时参加复社,与侯方域等有“明季四公子”之称。此词写风扫苏堤,香销南国,月有圆缺。继写钱塘潮歇,江柳无人攀折,有一时群芳俱歇之慨。可以看出作者之寄意。“西陵渡口,古今离别”,抒发了无限感慨,也给全词增添无限情韵。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子龙

点绛唇
春日风雨有感
满眼韶华①,东风惯②是吹红去。几番烟雾③,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④。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染胭脂雨⑤。

  【作者简介】
  陈子龙字人中,号大樽,松江华亭(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清兵入关,他坚持抗清,被俘后,不屈而死。他的词在缠绵宛转中寄托了爱国深情。龙榆生《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中说:“词学衰于明代,至子龙出,宗风大振,遂开三百年来词学中兴之盛。”著有《湘真阁》诸稿,词风婉丽。
  【注释】
  ①韶华:指春光。
  ②惯:照例。
  ③烟雾:这里形容春雨潇潇,烟雾茫茫。
  ④王孙路:指归路。 王孙:泛指宦属子弟。
  ⑤“杜鹃啼”二句:鹃啼凄厉,能动旅人归思。又传其啼至哀,能至血出。
  【评解】
  此词借惜花怀人,叹亡国之哀痛与复国之不易。可能作于南京陷落,转战于江浙期间。上片写大好春光遭受风雨摧残。下片抒发亡国的哀痛与复国的愿望。词中东风吹红,几番风雨,春花难护,暗喻明朝江山大势已去;而梦中相思,故国难归,杜鹃啼血,则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情感。全词选用比兴,风格婉丽。
  【集评】
  《古今词话》:大樽文宗两汉,诗轶三唐,苍劲之色,与节义相符,乃《湘真词》一集,风流婉丽如此。传称河南亮节,作字不胜罗绮;广平铁石,赋心偏爱梅花,吾于大樽益信。
  《倚声集》云:词至《云门》、《湘真》诸集,言内意外已无遗义,柴虎臣所谓:“华亭肠断,宋玉魂销。”所微短者,长篇不足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画堂春
雨中杏花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①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③寂寞淡红飘,无那③今宵。

  【注释】
  ①青门:汉长安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其色青,故俗呼为青门。
  ②玉颜:指杏花。
  ③无那:无奈。
  【评解】
  此词写雨中杏花,全篇不露一个“杏”字,却处处见出杏花的特征和精神。上片传其神,下片绘其貌,神貌兼备,风神绰约。全词工丽婉媚,风雅多姿。
  【集评】
  《陈忠裕全集》王士禛云:嫣然欲绝。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诉衷情
春游
小桃枝下试罗裳,蝶粉斗遗香。玉轮①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②。
风乍暖,日初长,袅垂杨。一双舞燕,万点飞花,满地斜阳。

  【注释】
  ①玉轮:犹华车。
  ②“半面”句:史载梁元帝徐妃以帝眇一目,故每以半面妆迎驾,帝见则大怒而去。
  【评解】
  桃下试裳而至蝶粉斗香,可见其春服艳丽。所绣花朵几能乱真;轮碾芳草而红妆半露,情态如画。风暖日长,垂杨袅袅,正是纵情逸兴之时;双燕飞花,满地斜阳,又暗示良辰难久,美景不长。全词工丽婉媚,情景交融。
  【集评】
  《陈忠裕全集》王士禛云:清真能作景语,不能作情语。至大樽而情景相生,令人有后来之叹。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谒金门
五月雨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①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注释】
  ①平芜:平原。
  【评解】
  词题为“五月雨”,正面着墨不多,而以景物变化与人的感受从旁映衬,写得洒脱自如。结尾点出薄暮之时,恍见花影微露,正是春夏间雨霁转晴特征。
  【集评】
  《陈忠裕全集》邹祗谟云:“缥缈澹宕,全见用笔之妙”。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基

菩萨蛮
水晶帘外娟娟①月,梨花枝上层层雪。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月华今夜黑,全见梨花白。花也笑姮娥②,让他春色多。

  【作者简介】
  杨基字孟载,号眉庵,明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洪武中,官至山西按察史。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以诗着称,兼工书画。著有《眉庵集》。
  【注释】
  ①娟娟:形容月色美好。
  ②姮娥:即嫦娥。
  【评解】
  这首小词即景抒情。上片写月光与花色相映,如白雪莹莹,但隔窗望去,隐隐约约,难以分辨,美在扑朔迷离之中。下片写夜黑梨白,花色独明,美在对比分明中。末二句,设想花笑嫦娥不如己多占
春色,更见逸思天外之妙。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上巳
软翠冠儿①簇海棠,砑罗②衫子绣丁香。闭来水上踏青阳③。
风暖有人能作伴,日长无事可思量。水流花落任匆忙。

  【注释】
  ①软翠冠儿:指用花草编成的头饰。
  ②砑罗:光滑的丝绸。
  ③青阳:春天。《尔雅·释天》“春为青阳。”
  【评解】
  农历三月三日为古上巳节,是时倾城于郊外水边洗濯,祓除不祥。《论语》谓“暮春者,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晋时曲水流觞,至唐赐宴曲江,倾都修禊踏青,均是此意。此词所写,正是这一古老风俗沿袭至明代的情况。全词情景交融,自然流畅。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完淳

婆罗门引
春尽夜
晚鸦飞去,一枝花影送黄昏。春归不阻重门①。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更阶前新绿,空锁芳尘。
随风摇曳云。不须兰棹朱轮②。只有梧桐枝上,留得三分。多情皓魄③,怕明宵、还照旧钗痕。登楼望、柳外销魂。

  【作者简介】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上海松江)人。清兵南侵,完淳坚决抗清。被俘,就义。遗作甚多,有《代乳集》、《玉樊堂集》、《夏内史集》、《南冠草》等。其诗、词、文均有较高成就。
  【注释】
  ①不阻重门:即不为重门所阻。
  ②兰棹朱轮:指游船游车。
  ③皓魄:指月亮。
  【评解】
  在明末文坛上,夏完淳是一位少年诗人,抗清志士。其诗词作品多寓时事之叹,慷慨悲壮。这首以“春尽夜”为题的词,表面全是写景,但联系明朝将亡的形势,细味“辞却江南三月,何处梦堪温”诸句,工丽婉曲,语极含蓄,当是有所寄托。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卜算子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①。
十二玉阑干,风有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注释】
  ①同心结:古人用彩丝缠绕作同心之结,以喻两情绸谬之意。
  【评解】
  这首小词,通篇抒写闺怨,而香草美人,却寄托遥深。“立尽黄昏泪几行”,寄寓着国破家亡的身世之感。全词委婉凄恻,曲折含蓄。
  【集评】
  沈雄《柳塘词话》:夏存古《玉樊堂词》……慷慨淋漓,不须易水悲歌,一时凄感,闻者不能为怀。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大烈

阮郎归
立夏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①横塘,蝶衣晒粉②忙。
茶鼎熟,酒卮③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作者简介】
  张大烈生平不详。
  【注释】
  ①点:点缀。
  ②晒粉:蝴蝶在阳光下扇动双翼,如晒翅粉。
  ③酒卮:酒杯。
  【评解】
  绿阴遍野,风暖昼长,横塘新荷,花丛蝶忙,一片初夏时节的景象宛然在目。仰看雏燕惜花,双衔归梁,恍觉物各有情,不禁酒后诗兴大发。词以写景为主,而作者兴会,亦在其中。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小鸾

浣溪沙
初夏
香到酴醾①送晚凉,荇②风轻约薄罗裳。曲阑凭遍思偏长。
自是幽情慵③卷幌④,不关春色恼人肠。误他双燕未归梁。

  【作者简介】
  叶小鸾字琼章,明代吴江(今江苏吴江)人。工诗词,多佳句,能模山水,写落花,皆有韵致。十七岁许昆山张立平为妻,未嫁而卒。著作有《疏香阁词》。
  【注释】
  ①酴醾:一种初夏开花的观赏植物。
  ②荇:荇菜。《诗经·关睢》:“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③慵:懒散。
  ④幌:布幔。此指窗帘。
  【评解】
  初夏傍晚,酴醾飘香,荇风轻约,词人曲阑凭遍,情思悠长,以至忘了卷帘,耽搁了双燕归梁。全词着墨纤细,抒怀曲婉,表现出女词人体物的精微和咏物的巧思。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夫之

清平乐
咏雨
归禽响暝①,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迸,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②鱼儿。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作者简介】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明亡,应南明桂王之召,授行人。后隐居衡山石船山,杜门不出,学者称船山先生。生平著作甚多。有《船山遗书》三百二十四卷。
  【注释】
  ①暝:指空濛灰暗的天色。
  ②赚杀:赚煞。意谓逗煞。言雨滴水面,鱼儿疑为投食,遂被赚接喋。
  【评解】
  此词题为咏雨,而通篇均由景物从旁烘托,不露雨水两字,而又处处见出雨水,是其高妙处。归禽响暝,有山雨欲来之势;垂杨泪迸,荷声千顷,正见风狂雨骤;鱼儿逐波,浮萍满池,写尽池水渐长之势。末两句故设一问,亦对雨常情,颇具雅趣。全词清丽雅洁,意境极美。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漏子
本意
斜月横,疏星炯①,不道秋宵真永②。声缓缓,滴泠泠③,双眸未易扃④。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

  【注释】
  ①炯:明亮。
  ②永:漫长。
  ③滴泠泠:指漏壶滴水之声。
  ④扃:门上钮环,喻闭门,引申为闭眼。
  【评解】
  作者借“更漏”以抒情怀。词中写长夜不能入睡,为更漏声所恼。眼看着“斜月横,疏星炯”,感到“秋宵真永”。辗转反侧之状,溢于言表。末三句感怀家国身世,更觉情意深挚,含蕴不尽。
  【集评】
  《清词菁华》:夫之词语深辞隐,故国之思,贯串始终。《更漏子》“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语愈隐而意愈显。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继儒

浣溪沙
初夏夜饮归
桐树花香月半明,棹①歌归去蟪蛄②鸣。曲曲柳湾茅屋矮,挂鱼罾②。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作者简介】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明代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绝意仕途,隐居昆山,专心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极有风致。又善书画。著作有《眉公全集》、《晚香堂小品》等。《明史》有传。
  【注释】
  ①棹:船桨,此指船。
  ②蟪姑:蝉科昆虫,初夏鸣。
  ③鱼罾:鱼网。
  【评解】
  这是一首记游小词。初夏之夜,月色溶溶,桐花飘香。词人驾一叶扁舟,驶过曲折的柳湾和挂着鱼网的茅屋,听棹歌声远,蟪蛄幽鸣,愈显出夜色静谧柔美。下片以设问句点出有一池荷叶的桥边,从竹林中透出灯火和读书声的地方,正是词人结庐之处。画意浓郁,诗情荡漾,将读者引入优美淡雅、动静谐处的意境。全词清新柔和,流丽自然。
  【集评】
  沈雄《柳塘词话》:眉公早岁隐于九峰,工书画。……其小词潇洒,不作艳语。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汤允勣

浣溪沙
燕垒雏空①日正长,一川残雨映斜阳。鸬鹚②晒翅满鱼梁③。
榴叶拥花当北户,竹根抽笋出东墙。小庭孤坐懒衣裳④。

  【作者简介】
  汤允勣字公让,濠洲(今安徽凤阳)人。工诗词,为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十才子之一。官至指挥佥事。后带兵分守孤山堡战死。著有《东谷集》十卷。
  【注释】
  ①燕垒:燕窠。 雏空:谓乳燕已经长成,飞离燕窠。
  ②鸬鹚:一种能捕鱼的水鸟。
  ③鱼梁:捕鱼水堰,又称鱼床。
  ④懒衣裳:谓时已天暖,无须多添衣裳。
  【评解】
  此词借景抒怀,清雅别致,独具风格,古人作诗填词,多重锻字炼句。有时一字见新,全篇为之生色。此首“榴叶拥花”的“拥”字,也甚为人称道,以为表现出榴花的真面貌。其与杜甫《返照》诗:“归云拥树失山村”,方岳《梦弄梅》诗:“黄叶拥篱埋药草”,虽同用“拥”字,却能各臻其妙。
  【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清润入格,“拥”字炼,能写出榴花之精神。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徵明

青玉案
庭下石榴花乱吐,满地绿阴亭午①。午睡觉来时自语,悠扬魂梦,黯然情绪,蝴蝶过墙去。
骎骎②娇眼开仍殢③,悄无人至还凝伫。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④。不受些儿⑤暑。

  【作者简介】
  文徵明,字徵仲,号衡山居士,明代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以贡生入都,授翰林待诏。诗文书画皆工,而画尤胜。诗以娟秀见称,其词与诗风格近似,但也偶有雄壮之作。著作有《甫田集》。
  【注释】
  ①亭午:正午。
  ②骎骎:形容眼光急迫不安。
  ③殢:滞涩。
  ④苎:苎麻,多年生草本。
  ⑤些儿:一点儿。
  【评解】
  此词着意描绘夏景,抒写闺中人的生活情态。夏日亭午,如火的榴花和满地绿阴给庭院带来特异的气氛,使人如痴如醉。闺中人午睡刚醒,娇眼朦胧,喃喃自语,情困意慵。一阵清风吹来,扇不摇而自凉。翠竹白苎亭亭玉立,摇曳多姿,丝毫没有感到暑意。作者工画,故以画家之笔,勾勒人物景象,确是词中有画。全词纤丽娟秀,抚媚多姿。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3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世贞

忆江南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①,淡黄衫耐藕丝风②。家在五湖东③。

  【作者简介】
  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自称弇州山人,明代太仓(属江苏)人。嘉靖十六年进士及第。官至刑部尚书。诗文与李攀龙齐名,同为明代文坛“后七子”领袖。晚年诗词以平淡自然为多。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续稿》。
  【注释】
  ①梅子雨:初夏江淮一带连续阴雨,因时值梅子黄熟,故称梅雨或黄梅雨。
  ②藕丝风:喻风力纤细如藕丝,太湖多莲藕,故以之作比。
  ③五湖:太湖。
  【评解】
  此词着意描写梅雨时节太湖日落前的秀丽景色,色彩淡雅优美,尤具水乡情调。其中“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一联,对仗工稳,造语清新,极堪吟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6-3 05:07 , Processed in 0.14623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