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04|回复: 0

一青诗社9.21开课复习一首成功的诗词所具备三个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青诗社9.21开课复习一首成功的诗词所具备三个要点

讲师:柳三老师

我们前段时间呢,主要是让大家熟悉写古典诗歌的三个基本要点

第一首先要确定下来情感主题,第二要使用合理的章法结构,第三呢,要写好关键句。一首古典诗词的情感主题只有一个,诗词内所有的字句都是为这个主题而服务的。古典诗词和现代文体如小说,散文,记叙文等,行文方式不同。古典诗歌有其固定的章法结构。我们学习过绝句的章法,学习过律诗的章法,同时也学过中调小令的章法结构,用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来写古典诗词的话,那就会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关键句呢,我们讲过,关键句就是我们讲过的绝句中的结句,律诗中的中间两联,词里的中心句。
那么可能会有人问,我们写诗,什么样的诗是好诗呢?或者说好的诗词有什么标准。
我们掌握了刚才我们说 的三个要点,还是不够的,大家觉的什么样的诗是一首好的作品?
有影响力的作品这个是一点,可以让读者产生共鸣,也算一点。但是要做到我们说的这些,很难。古人也很难。
是哈,我们对好的诗歌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但是大家想过么,古人都未必可以全做到哈

夕阳欲下少行人,绿遍苔茵路不分;
修竹万竿松影乱,山风吹作满窗云。    这诗大家觉的如何?是的,这诗是元代诗人的作品,从文字上我们并没有引起什么共鸣,也没发现这诗有什么影响力呀。难道说古人的作品都是好的?
七绝 初春随感
真如奠玉礼威神,日月星辰景命新。
夜雨东南阴岭秀,初寒可是降生辰。
那么这首呢?我给大家解释下:奠玉是指下的雪,威神呢是指雷,天空打的雷。那么前两句只是说春天到了。大家发现了么,不仅仅是这诗,现代好多人的诗也是如此,我们费了半天的劲才看明白,他写的是什么。可是明白后他写的什么,反而觉得他其实什么也没写 。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呢 。
其实这个是现代写手的通病,我们写古典诗歌要知道一首好的诗词,具备三个要点
G03梦蝶:插一句:我觉得好的作品应该是能引起读者共鸣,或引发人美好的想象,或启迪人的思想,使人顿悟或促人深思的吧?请问老师对不对啊?
恩,我们写古典诗歌要知道一首好的诗词,具备三个要点:第一要做到,易懂,流畅,自然;易懂是说,可以让大家看的明白。
古时白居易就常常把写好的诗作,读给老婆婆听,如果连老婆婆都可以听懂,那么他才会保留下这篇作品。
我们现在可以读到的古人诗歌,都是可以读懂的作品。有些诗词呢,内容里有一些,需要看注释,但不影响我们整体阅读。
例如,苏轼水调歌头 ,“千里共婵娟。”这个呢注释里说,这个是化用 前人的句子,隔千里兮共明月。那么没这注释,我们也可以看明白。
李白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诗大家觉的难懂么 ?流畅是说,语句流畅,语序流畅,保留着诗歌的节奏,音乐美。
自然呢是说我们使用的写作技法,不让人看出斧凿的痕迹,诗词都可以唱的,我们讲诗词的写作,其实诗词还有吟唱,吟哦。咱们不讲这个,是因为网络上不好教。
有机会我给大家放下诗词的吟唱吟哦给大家听下。我们写古典诗歌要知道一首好的诗词,具备三个要点:
第一要做到,易懂,流畅,自然;
第二、情感真实,这个很重要,我们用真情实感去写作,但是不代表表达出来的情感是真实的。我们说的情感真实,是说表达出来的情感,所以很多朋友都奇怪,我们写诗写的时候,绝对是有真实的情感的,但是就没表达好。
去年我在台湾那边的论坛里和一些诗友一起交流。那边有个老先生给大家提出的写诗词的一些比较宝贵的经验中,就有这点。说写诗词呢,要做到情感真实。我在那边论坛上给我们一青也开了个专版,里面都是大家的平时的作业。人家看了咱们的作业,也楞了。认为大陆的诗词并不像他们原先认为的那样,都是老干体哈。
我们大陆的诗友呢,都有这样的认识,认为台湾的诗词一定比咱们大陆好,其实未必呀。只是大家平时交流的少,对台湾诗承不了解而已。有点跑偏了哈。
我们继续我们的讲课,我们说的这个情感真实,不是说你写诗填词时候的个人情感问题,而是说表达出来的情感要真实。这里要求大家,要牢记着一点:永远不要写一些虚无缥缈的情感。歌功颂德的也不要去碰。
“鱼跃练江抛玉尺,莺穿柳丝织金梭 ”这是前人的句子,大家看下这一联,大家认为这一联写的如何?两句大意是:江水像白色的绢带,鱼儿跳跃像抛起的玉尺,柳条像缕缕丝线,黄鸯穿来穿去像金梭在忙着织丝。

这两句诗中虽也用了不少比喻,如练江、丝柳、玉尺,金梭等等,但没有说明在怎样情况下鱼跃莺穿,况且把鱼跃比作抛玉尺,这样的描写有没有问题呢?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只是在词汇上下功夫,用练、玉、丝、金进行涂饰,而不注意表现事物的特色,所以显得雕凿而不自然,成为写景状物写得不好的著名例句。
这是写景状物失败的例子。因为作者呢,没有对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写这景物的时候呢,并没有明确的情感在里面,那么这个时候写出来的句子,就是死句。句子没有生命力,那么全诗会好么?所以这就是典型的以文造情。情感虚无。
诗句并不是因为使用了比喻而优美,比喻只是一修辞手法而已。 这两句是写景状物上的一个反面例子。
E14渔舟唱晚:如果是一副对联是不是还可以?

    不可以,对联也不可以。对联也和诗词一样,都要表达出一个完整的内容。对联以前有四要素,其中一点就是上下有机成一体。
我们下面来讲个故事。当年李白游览黄鹤楼,看到了崔颢的题诗,说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难道李白真的才力逊于崔颢么?未必呀。因为一个写手,首先要不写以文造情的诗,要做到情感真实。
黄鹤楼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还,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诗大家都熟悉。严羽在《沧浪诗话》认为崔灏的这首黄鹤楼为七律第一。原因是:前四句是写登临怀古,后四句是写站在黄鹤楼上看的景物所引发的乡愁难抑之情。前四句诗人围绕黄鹤楼的由来反复吟唱,似脱口道出,语言俗白,一气呵成,文势贯通;一座空空的黄鹤楼因而呈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次偶然的登临却变成了追古抚今的感叹:白云千载,遐思悠悠;
后四句写站在楼上的所见所思。眼前美景如画,内心乡愁难抑。“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形象而直观的描绘:晴朗的大地,远方汉阳的绿树历历在目,鹦鹉洲上,萋萋芳草如茵。开阔的视野,生机勃勃的明媚风光,作为远景衬托出黄鹤楼远眺汉阳、俯瞰长江的挺拔气势。“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即景生情,江上薄雾的柔美与楼上诗人思乡的幽怨交织在一起:把乡愁依附在江上的雾霭中,形成情景交融,日暮烟波与白云悠悠形成对照从而达到了一个悠远渺茫的意境。全诗不遵守平仄对偶的束缚,笔随意转情感真挚而气势奔放,物象与情感交融在一起,使诗的意蕴丰满而自然。诗中巧妙的镶嵌地名,山川风物更觉的具体可感。
从写作的角度上讲,利用古风和律诗节奏上的不同,从而达到了气韵上的曲折起伏。 利用古风和律诗的不同,前四句将情感挥洒到位,后四句按律写来,将情感收束的自如。这个也就是沧浪诗话里为什么推这首律诗为唐人七律第一的缘故。
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并不是学识高水平高的人写的诗一定比别人好,李白才力上确实比崔颢强上很多,但是偏偏在这一首诗前而低头。也说明了文无第一的道理哈。
从李白看到这诗后,李白以后的律诗作品多借用了崔颢的这首诗的写作上的优点。我们来看下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歌:
登金陵凤凰台歌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赏析:诗人写登台所见 ,赞美了长江两岸的壮美风光,感叹了大自然的永恒和社会人事的迅速变迁,并由历史的兴衰之叹,引出了对浮云蔽日月国事日非的忧虑。全诗将社会与自然,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和个人的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论这首李白借鉴了崔的黄鹤楼的写作技法,写出了和崔功力悉敌的作品。
清代曾有人指责李白,说李白抄袭了崔颢的作品,认为李白在剽窃,最近网络上也有人写了一篇故事来判定这两人的诉讼。
宋代也有不少出名的诗人,例如王安石,苏轼等人,和王安石同科及第的人中,也就是当时的状元 郭功莆。郭这人呢,从小就有李白转世的名头,因为其母生他的时候,梦到了李白。加上郭这人呢,才思比较敏捷,按照我们网络上的说法就是擅长临屏,所以才有李白转世的这个名头。
他与王安石等人同游凤凰台,当场也即兴来了一首律诗:
登凤凰台歌  北宋 郭功莆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
    舞罢青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吹行棹,湖拥新沙换故洲。
    结绮临春无觅处,年年荒草向人愁。
当时同游的人都是赞不决口,唯有王安石暗自摇头,大家觉的郭这篇律诗如何呢?我们来看下郭的这诗。
“高台不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这是实写,登上了凤凰台看的景象,中间两联呢:
舞罢青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
    风摇落日吹行棹,湖拥新沙换故洲。
第二联是虚写,第三联也是虚写,但是已经从虚往实而转换了。
结绮临春无觅处,年年荒草向人愁。
最后一联是收尾感叹,章法上处理的很好,但是内容上比较空洞,用我们现代人的说法是比较浮空。这也说明了,真情实感来自作者的真实感受。文字拼凑,只是一种游戏,好的诗词还是需要真情实感的。
这个故事没讲完,后来苏轼成了当时的文坛领袖,当时在杭州上班,任杭州太守哈。郭这人呢慕名去拜访,当时给苏轼呈上了自己的诗作,想让苏轼提下意见。就在苏轼在看的时候,郭等不及了,于是高声诵读了自己的作品,等苏轼看完后,问自己的作品如何?
苏轼给了个评价,说可以给十分。满分呀,郭功甫很高兴,于是就问苏轼为何?苏轼回答的也很妙,观君诗作可以给三分,听君诵读之情呢,可以给七分,两者加一起,正好十分。这个是故事,我也曾在全宋诗里去找了郭功甫的作品来看。说实话,为什么后代人并没有过多的提过这个宋代有李白转世的诗人。
因为他的作品,多是即兴而来,写完就完了,也不过多的推敲。很多作品情感都很虚,内容很空。所以呢,在宋代诗坛上,他确实没有多少位置。
这个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即兴写作,我们网络上叫临屏,我们一青为什么不提倡呢? 我是怕大家的诗路走偏,认为写的快就是好。其实诗歌写作不是短跑,快未必好。有人说了,能做到又快又好,不是更好?这个很难,写好要学识,写快要才思敏捷。这两个条件都溶于一身的诗人呢,古代不多,李白算一个,

有人说李白的作品多是如此,脑子里想到,张口就来,出来就是一篇名作。这个夸大了,如果大家看过李太白诗集都会知道,原来未必如此哦。
一首好的诗词具备的三个要点,我们今天讲了两个。第一要点--易懂,流畅,自然。那么第二要点是什么呢,情感真实。要写出真实的情感。第三点,我们下节课来讲。回顾下。

一首成功的诗词,首先具备三个要点:
第一、要做到易懂,流畅,自然。要做到就必须,少用冷僻的字,冷僻的词汇,冷僻的典故。不过于追求诗句的华美,注意句子之间的衔接。
第二、情感真实。
一首成功的诗词,首先要做到易懂,流畅,自然。
做体现这三点,我们要从以下四点着手,我们初学写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然流畅,且条理清晰。这个要求大家做到四点:第一、用词不要过于生造,
第二、用的典故或者词汇不要过于冷僻,
第三、要注意诗的语感节奏,
第四、写出来的作品,要让大家看懂。如果大家都看不懂的话,那么这篇作品,即使写的再好,也是不成功的。第二我们讲了,情感真实。不写一些虚无的情感,不过多的写一些老干体,即歌功颂德,要注意用景物的描写来抒情。   诗的特点就是“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要学会用景物的描写去体现情感的表达,即用意象来“说话”、传情。尽量不要直接表达出来。写出的句子要有生命力,不然在好的修辞,再好的词汇,也不会写出好的诗句的。
下节课我们来讲解第三点,如何写出诗句的生命力,这个是下节课的内容。我们今天就到这

今天没作业,大家开心玩吧
明天,柳三老师补上今天的开课,请大家明天晚上同一时间来听课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20 19:11 , Processed in 0.0703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