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44|回复: 10

转载经典散文原文及赏析——郁达夫《故都的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4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都的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北平




三分秋色,一分愁
——《故都的秋》赏析  
中国的诗文里,写秋的文字可谓盛矣,但多悲秋。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却独出一格,偏偏以颂的笔调,出神入化、声色俱现地描画了具有独特神韵的秋色。
背景:从1921年9月到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6年2月,离开杭州赴福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的游记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本文。
主题:“故都”两字指明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故都秋的景、秋的物却又是作家在现实中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的折光和反射,作家正是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特有的自然风物,反映了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寂寞感。
分析: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写景抒情。开头(1-2)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分写部分(从“不逢北国之秋”到“才感受到底”)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哀”这一特色上的联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议论部分,从中外诗文作家共同感受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最后总结全文,与总起的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如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的秋无比眷念之情。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几个重要时期。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读书人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漓,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清”“静”“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虽体验到生活的许多悲苦与忧愁,但他没有消沉,依然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与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自然景观和人生景观的美好的一面,充满眷恋和哀婉。他不写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员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表现出郁达夫的平民意识。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受文化气息,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人赏秋文化的珍爱,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文的关怀。
艺术特点: ①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作者只用了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光和反射。 ② 语言明白晓畅,简洁清丽。作者精心锤炼,认真琢磨,在细腻、清新的叙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优美的画面,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琅琅上口。
发表于 2014-9-1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很朴素,情感很真切。言简意远。
 楼主| 发表于 2014-9-16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客 发表于 2014-9-14 17:33
语言很朴素,情感很真切。言简意远。

谢谢,找来与大家分享的。
发表于 2014-9-18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客 发表于 2014-9-14 17:33
语言很朴素,情感很真切。言简意远。

同感
发表于 2014-9-18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峰心寒 发表于 2014-9-16 18:57
谢谢,找来与大家分享的。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4-9-18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山客 发表于 2014-9-14 17:33
语言很朴素,情感很真切。言简意远。

问好南山兄
发表于 2014-9-1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9-19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9 07:18 , Processed in 0.0774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