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9|回复: 0

[文心阁公告] 文心阁第二十七讲 通过时间来提升诗词的意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3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心阁第二十七讲    通过时间来提升诗词的意境
上节课,我们将学诗九章作为我们写作练习课的第一讲了
今天我们来讲写作的第二课
通过时间来提升诗词的意境
我们在第一课的时候简单讲了下意境
那什么是意境呢?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
提起意境,大家就会想起另一个词汇---意象。
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它是由意象组成的
这个呢是我们第一课的时候,讲过的内容
那么我们今天来讲解如何提升诗词的意境
我们今天就来讲解通过时间的演变,来提升诗词意境的方法
具体有四种方式,但是我们今天只讲三种
一、时间的延展
从某一特定时刻出发,或向前追溯到往古,向后延伸到未来,造成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和画面的广阔感,从而使自己某一时刻的特定情绪得以扩展,涵盖面更为深广,社会意义更加普遍,


杜甫的《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处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一年将尽的岁暮。此时的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西川的军阀又相互混战,烽火不断,吐蕃也在不断的侵袭蜀地。不仅是国计民生让诗人忧心不已,自己也在蜀地漂泊了七年,“此生哪老蜀,不死会归秦”,家国之情也一直萦回在诗人的心头,再加上好友郑虔、严武、李白、苏源明、高适等相继去世,世无知音,更让诗人沮丧。这一切不幸和沮丧,在年关将近之时,集中喷发了出来。
从时间说,这首诗有两次向上推移:第一次是从眼前的年关“岁暮”上溯到离开成都准备东下以来,乃至整个西南漂泊时期。前一年的四月,因好友也是上级严武去世,诗人在成都失去保护人,诗人因此买舟东下,经嘉州(今乐山市)、戎州(今宜宾市)、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忠县)、云安(今云阳),与大历元年夏到达夔州(今奉节市),受到夔州都督柏茂琳的照顾,暂时打消出川的念头,在夔州的西阁安顿下来。诗中所叹息的“野哭千家闻战伐”,即是指不久前发生的剑南西山都知兵马使崔旰在成都叛乱一事,以及随后的军阀混战,也包括尚未平息的安史之乱八年来给百姓带来的种种苦难。
至于“夷歌”则是指代宗广德二年(764)以来,吐蕃对奉天、凉州一带的不断进犯。第二次时间上推得更远:诗人在联想到三国时的诸葛亮和西汉末年的公孙策。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公孙策是西汉末年在蜀称帝,建白帝城,“跃马”是借用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从地理位置上看,夔州西郊有诸葛武侯庙,东南有白帝庙,杜甫在夔州西郊极目远眺联想到这两位古人,是很自然,但也是经过精心选择的:一来这二人都在蜀地建立过一番功业,二来都在夔州留有胜迹。这样就与自己在夔州乃至整个漂泊西南的遭遇构成对比。
这个对比,表面上是自我排遣:像诸葛亮、公孙策这样一代英杰都成了一抔黄土,我在漂泊之中所遭遇的故人凋零、音书断绝又算什么呢?实际上这种自我安慰比直抒伤痛显得更加哀怨感人!由于经过这样两番时间延展,其伤痛更加深沉,覆盖面也更加广阔,已不是一己一时一事的伤痛,而是时代、百姓、家国的深哀巨痛!
杜甫是唐代比较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后世人称为诗史。
杜甫哀国一身愁,说明杜甫是一个现实主义的诗人。所以我们才会详细的讲解杜甫的诗。如果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诗呢,我们就会一带而过。例如:
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也是由眼前的岳阳楼将时间推移到安史之乱发生以来的这段岁月,由此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思亲怀乡的悲苦情怀!
这些都是时间向前推移的,也有时间向后推移的作品。例如
陆游的绝笔诗《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临终前写了这首示儿诗,来表达他终生不能实现其理想壮志的悲愤。其方法就是将时间向后推移,设想有那么一天,北方的失地收复了,国家统一了。这个时候后人在祭祀的时候,不要忘记将这个大好消息告诉我。这种表达方式,不仅符合这位时称“小李白”的浪漫特征,也暗中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这里说一下,陆游希望看到统一,真的实现了。
可惜不是赵宋王朝统一了全国,而是宋代的灭亡,元朝的成立哈
陆游的这首诗影响是比较巨大的。因为,宋恭帝德佑二年(1276)年正月,元丞相伯颜率大军进逼南宋都城临安,南宋太后率幼帝和百官投降,南宋灭亡。作为不能屈节仕元的遗民林景熙,在国破家亡之际重读这首《示儿》,真是感慨万分,写下这首同样著名的
《书陆放翁诗卷后》
青山一发雨蒙蒙,干戈天南地复东。
儿孙已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利用时间往后推移的作品还有很多。柳永著名的雨霖铃词
下片就是一段联想,他想的是别后的场景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下面我们来讲第二种利用时间的演变来提升诗词作品意境的
二、时间的凝聚
这种手法和时间的延展相反,即把几年、几十年或千百年的经历、时态在铺叙、抒怀中突然来个凝聚,让无限的时间和无限的情怀浓缩在一个典型的场面或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之中,类似电影中的定格或特写,实际上是截取时间流程中的一个横断面,只不过它比一般场面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代表性而已。
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诗中所体现了一个特写的画面”如
宋之问的《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句就是一个特写的镜头。又如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结尾处用了一个镜头特写,一位久别归来时意味深长的人生感慨,而这正是所有游子返归故乡时共有的一种情感,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当然此诗成为人们吟诵不衰的名篇,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将几十年来对故乡深长的思念浓缩到踏上家乡土地这个特定的时刻,家乡儿童将这位归来的游子当成异乡来的客人这个特定的场面。通过这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特定场面,通过这个让人唏嘘不已的特定时刻,将诗人对故乡的感情,对人生的感慨,通过浓缩显得更加凝重,也更加深沉。
人总是爱他的故乡的,尽管他乡的水更绿、山更清,他乡的少女更多情。然后人却更爱他的故乡,爱他的粗茶淡饭,爱他的乡音入耳、、。所以这两首诗才会千古流传。
三、时间的变形
佛家说,境由心造。人们在生活中都会有这种经验:同样的时间,在高兴时会觉得很短暂,忧愁时会觉得很漫长,所谓“欢愉嫌时短,忧愁觉日长”。中国古典诗人们即利用这一生活常识,创造出许多美妙的诗篇。于心境不同,时间变长的诗例,如
南朝乐府中的《子夜歌》: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这首歌表达的是一位女性对情人的思念。情人是因为约会没来,还是外出不在身边,这不得而知,总之情郎不在身边,辗转难眠,黑夜会觉得分外的漫长。诗人的高妙之处在于他把社会生活中这种常见的现象处理的很巧妙:
这位女性明明是思念情郎而辗转难眠,她却怪夜太长,怪月亮太亮,这都让她心烦意乱,都让她难以入眠。下面两句更是精彩:冥冥之中好像情人在敲门,在呼喊她,于是她不由自主地答应了一声,但只是这位女性的悬想虚拟,因为诗中点破是“虚应”,是“想闻”。产生这种幻觉的原因是深度的思念,是“想闻”,才会出现“虚应”。而这美妙的种种变现手法都基于这个前提——“夜长不得眠”。篇首的“夜长”二字正是领起全篇的关键,而这个“夜长”恰恰是时间的变形!
在现实生活中,不止是忧愁会使时间变长,悠闲也会使时间变长,如
陆龟蒙的《王先辈草堂》:
松径隈云到静堂,杏花临涧水流香。
身从乱后全家隐,日较人间一倍长。
奉旨填词柳三 21:07:53
诗人笔下的这位前辈是位隐士,诗人夸羡其隐居环境的清幽:静谧的堂前是条白云相偎的松径,堂旁的山涧开满杏花,使流水也带着芬芳。环境的清幽再加上隐者特有的清闲,所以给诗人的感受是:时间在这里仿佛已经凝滞,岁月显得格外漫长——“日较人间一倍长”。当然,诗人对这位前辈隐居环境的夸羡,也暗含自己的人生追求。陆龟蒙也是位隐者。

以上的作品呢是说时间在变形中,变长了。也有的变短的。与友人相聚、与情人相会,也都会有这种感受,时间好像变的好短暂。
面这首南朝乐府《子夜变歌》说的就是这种感受:
打落长鸣鸡,弹走乌桕鸟。
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只一晓。

两人好不容易结合到一起,共度春宵,但天亮得太快了,转眼之间就又要分手。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它不说时间过得太快,而是抱怨公鸡不该报晓,鸟儿不该晨啼,似乎鸡不叫、鸟不啼天就不会亮了。最后说出自己的希望:“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只一晓”。这种看似无理的荒诞表达方式,却反映了一种真情:两人结合如此之难,希望永远结合在一起。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这种由于心情和主观愿望使时间变短的例子还很多,如同属于南朝乐府的《子夜歌》:“岁月如流迈,春尽秋已至。荧荧条上花,零落何乃迟”,诗人对时光的无情流逝,青春的苦短伤叹,使本来同样长度的时光变短了。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更是以高度的夸张将时间变形。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时间变形,除了上述的形式外,还有种时间上的回环,即由某一特定时刻出发,经过一番延展,最后又回到初始,如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
与公京口云水间,问月何时照我还?
邂逅我还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
诗人与友人在京口(今镇江市)分别,当时的明月为友谊作证。经过一番人生颠簸,诗人又回到京口这个初始之地,再往下延展就是归隐钟山。
杨万里《听雨》:“
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蓬听到明。
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蓬声”,
亦是采取同样的手法。所不同的是王诗是昔——今——未来;杨诗是昔——今。在时间的延展上,王诗的时间延展更长。
从时间上的转换会提升诗的意境,诗诗的厚重感,增强。用现代的话说,会使诗歌具有立体感。这样的诗歌才不会形成大白话,也是我们写诗的人,应该学会使用的技巧。
通过时间的演变来提升诗词的意境,其实就是增加了诗词的厚重感。
这个呢,大家要好好的领会。
提升诗歌的意境不仅仅是从时间上的转化,也有从空间上的转化,也有从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感而产生的变化。这个呢,我们以后会逐渐讲解。需要说的是一点,这些提升诗歌意境的方式不是我原创的哦,是从台湾一学者叫陈友冰先生的一些文章中借鉴过来的。
按照惯例,借鉴了别人的文章,我们就的来讲下这个人

陈友冰:1944。11。11生,安徽省肥东县人,中共党员,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唐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台湾大学客座教授,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四个一批”拔尖人才,享受高级知识分子特殊津贴。
不晓得陈先生会不会写诗。但是陈先生的一些关于诗的文章还是有很多借鉴的。
今天是盂兰盆节。我们佛教说是盂兰盆节哈。
大家要早点休息,今天也不适合留作业,晚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8 10:44 , Processed in 0.0592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