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93|回复: 0

[文心阁公告] 文心阁第四讲讲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9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心阁第四讲
诗家语和起承转合在绝句章法里的运用
上节课我们讲了七绝的章法,这节课,我们要讲下诗家语和起承转合在绝句章法里的运用。
“诗是语言的艺术”,写诗要有写诗的语言,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写诗的语言,这样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用心。也能更好的理解诗词。那么我们来看下诗家语的几个特点:
(一) 形象性。写诗词要用韵文,属于艺术语言;其思维多用形象思维,寄情于景物,状物抒怀。用形象表现概念,是诗词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所谓形象语言,应该是具体可感的形象,来牵动读者从对形象的体味和感受中,领悟诗的思想并接受美的熏陶。如李商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说明爱的真与深。这个形象性就是说我们写的诗中要有突出的形象。而诗中这突出的形象就是最能吸引读者眼球的地方。
(二) 精练性。诗高度概括,言简意丰,用极少的字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如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仅十个字,就把诸葛亮的卓绝功绩及其卓越军事才能概括出来了。诗呢和文章不一样,受字数的限制,所以在叙述上,无关的话,不要描写。并且叙述上还可以有一定的跳跃。
(三) 跳跃性。诗为了精练,可以省去的话就不必说,叙述可以有跳动。如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了诗人去年清明“寻春遇艳”和今年清明“重寻不遇”两件事。但两件事之间似缺少交代,结构上呈现大幅度的跳跃。然而绝句只能写四句,其中的连接部分要靠读者去联想补充。
(四) 含蓄性。诗多用形象思维,意思和情感多不直接道出,往往寄寓在具体的物象之中。有人说诗词与其它形式的文体在语言上最大的区别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理解这一点是解读诗意、领悟诗情的又一个层次。
(五) 反常性。诗词语言是一种最不科学、最不规范、却最具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诗家语最明显的特征是不肯受逻辑和语法的约束,常常有悖于常理。如“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和“晓来谁染霜林醉,说是离人泪”这样的句子。但却因此而为之叫好,乃无理而妙、藏有别趣。
(六) 生动性。“诗家语”要让形象给人以动感,巧妙地运用动词,能使全诗生辉,产生魅力。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都堪称巧妙运用动词的典范。
(七) 流畅性。诗词语言要自然流畅。如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语言自然流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八) 色彩性。诗是抒发感情的文字,诗的语言也带有感情色彩,而色彩本身也能有力地表达感情。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读来使人胸襟豁达,清心明目,这与它巧妙地显现黄、翠、白、青四色是分不开的。
(九) 音乐性。诗词要寻求节奏的和谐,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声调、音节、平仄、押韵等。我们说声情并茂,声是声音,情是情感,可见音乐在诗词创作中其地位之重要。总之,形象、准确、鲜明、生动、含蓄是对“诗家语”的基本要求。
总的说来诗家语要具备三个主要的特点:第一:语言需要凝练,不需要多说的话不说,有适当的跳跃;第二、含蓄;第三、诗里必须要有突出的形象。
好多人会奇怪,说我们讲解绝句的章法,怎么没有讲过起承转合。大家知道起承转合这词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么?
“起承转合”出自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平直是说起句可以简单些,写的平实点。舂容是说,承句要弥补起句的不足。把事件的过程描写充实。转要变化是说,转句是诗的关键,如果说起句和承句是铺垫,那么转句是从铺垫进入到主题情感抒发的关键。合要渊水,这是说结句要深远。也就是说结句要有韵味。不能结的太直接。
我们通常把绝句的第一句称为起句,第二句为承句,第三句为转句,第四句为合句,多叫结句。把律诗的第一联叫起联,第二联叫承联,第三联叫转联,第四联叫合联。
但是起承转合未必要都用在诗里,这个很重要,好多人就是认为绝句的每一句应该对应着绝句的四句。其实不然。
那么我们先来讲解一下起承转合四句的写法。
一、 起句    如何起句,如何承句,如何转句,如何结句。起句,有很多种方式,有明起,暗起,兴起,陪起等等,
1、 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些许做作。
王勃的【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题为【九日】,而下笔即直接将题面写出,此法最便于初学。又如杜甫之【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题为【虢国夫人】,而下笔即直接将题面
2、 暗起-暗起者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焉。如于谦之【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
题为【咏石灰】,然却不直接道出,只暗中点出题意。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而造成无穷之意味。
【菊】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为【菊】,然却不直接道出,只暗中点出题意。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而造成无穷之意味。
3、 陪起-先借他种事物,以引出本题来,一般是借景起的比较多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首句不言【相思】,而言「红豆春发」由眼前之景况,而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陪起也。又如韩翃之【寒食】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 景起。这个还的重点讲下,如果借景物起句,或者我们给换个名字,叫做“意境深远阔大”,这种方式一般有4个表现形式:境界阔大,即景生情;刻画气氛,用做烘托;也有的是用典故,来烘托氛围;大气包举,笼罩全篇的境界阔大,即景生情的,如:“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又如“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又如“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这里需要讲下,诗的起句,未必是第一句,不管是律诗还是绝句,起句有时候可以是两句。如七绝有一种布局方式是并列转结,那有可能起句是前两句。我们讲过情景相生,先景后情。那么这个景一般就是在刻画情景来烘托氛围。运用典故的,也是用来烘托氛围……这几类起句的方式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往往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未成曲调先有情”,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个是我们起句的目的之一,尤其是绝句,绝句篇幅短小。要在起句的时候就奠定了全篇的情感基调,大气包举,笼罩全篇的。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犹尚存。
这是老杜的《丹青引》的开头,这样的开头手法呢一般用在排律和古风。这个起句的手法大家简单的了解下,我们会在以后的课程中有详细的介绍。
5、 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而从反面引出本题如钱起【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题为「送归」,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以引出本题,此种起法,即称之为「反起」。
司空曙之【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
题旨为“喜”,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荒居寂寞之景况叙起,而点出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
6、 引起或者叫兴起引起,是说以眼前的景物,即景生情,两种手法可以同时用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兴起—--心中怀想引出题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两种手法可以同时用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如明高启【梅花】诗: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古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以引出题面,这个和前面的景起略有不同。这种是即景生情,另一种是把情感加到了景物的描写之中。关于情景相生里的有我无我之境,以后还会介绍,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二承句的两种方式
起句呢,绝句和律诗的起句大都一样。下面我们来看下承句。
诗的承接,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
其实说到底,承句就是补起句的不足
承句的作用:承接起句,弥补起句之不足。要和起句承接,不可脱节。如,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这是李白的一首古诗,既然题目是《古朗月行》,那么开头先写月,我们看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那么这种起句其实描写并不完整。用白玉盘来形容月亮,形象太单薄了。所以承句就要把月亮这个形象写完整,所以后面紧跟着描写“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那么这样的描写,月亮的形象就丰满了。
承句讲起来比较复杂。绝句和律诗的承句写法不同。起句的写法转句和结句的写法雷同,但是承句写法不同。
下面我们来介绍下绝句和律诗的承——我们今天来讲下绝句的承句的二种方式
1、 承句和起句并列例如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个时候,起句和承句属于并列出现。
这样的情况比较多见,前两句并列。这个呢,我们马上还要讲解。
2、 起句和承句以互文的形式出现。我们先来讲下什么叫互文。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例如七绝 初春随感
塞北风寒雪未匀,江南水暖嫩芽新。
蓝桥折柳声声问,可忆深闺月下人?
起承句互文,点题初春。我们来看下承句和起句以并列形式出现,一种方式是使用互文的方式,第二种方式是起承句都在描写同一类事物:例如都在写景,或者都在感叹。刚才的杜甫的绝句就是都在写景。
那么我们知道了承句,下面要讲解承句的两种体现方式:
第一直接进行补充,要求承接要紧密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个时候承句就是在起句的基础上继续描写也就是弥补了起句的不足,因为诗句受字数限制,不可能一句中表达很多的意思。
下面我们来看下直接承接起句的例子,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这就是继续描写,弥补起句描写上的不足。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风华正茂时离开家园,回家时虽然口音没改,但已经两鬓苍苍。这就是继续描写,弥补起句叙述上的不足。其他例子还有: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朝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第二种方式是间接的进行补充,要求承句承接起句的时候舒缓。一般情况下,承句这个时候是在造境,为营造氛围而进行铺垫。例如:
且将情思寄瑶琴,花吐清香月拂襟。
一点诗心悄相问,当垆可愿效文君?
花吐清香月拂襟。这句就是在造境。
总之,承句要和起句有一定的联系,弥补起句的不足。诗的承接,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
二、 转句的四种技法
1、 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如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故第三句即从「潜入夜」进一层着笔,转为以不觉中感知,谓之进一层转法。
2、 退一步转法——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如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却下」二字既能呼应上文之「生白露、侵罗袜」,又能照顾下文「玲珑望秋月」句,此退一步转法之例。
3、 反转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如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题目本意为喜会故人,而于「欢笑情如旧」中,却感叹年华老去,鬓发斑白,由喜转悲矣。
【春思】
唐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
起承「草青柳黄,有色有香」,乐趣丛生。而转句忽言有愁,是全反上文之意,即为反转法。
4、 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如杜甫之【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本诗题旨在一「忆」字。由「白露明月」转而忆及分散于四方兄弟,即为扩转法。
第四、结句的两种方法:结句又称断句或落句。在绝诗为第四句,于律诗则为第四联。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即为收束结句。要不着迹,或就题作结、或题外作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1、 景语结句。要点:景语结句首先要结的深远《乌衣巷》作者: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从前燕子飞来,总是在王、谢等豪门世族宽敞的宅子里筑巢。如今旧世族的楼台亭阁荡然无存,这里住着的都是普通的百姓。燕子也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诗人在第三句开头特地用“旧时”两字加以强调,巧妙地赋予燕子以历史证人的身份。在第四句中再以“寻常”两字,强调今昔居民截然不同,从而有力地表达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晋代豪门世族的覆灭,暗示当代的新贵也必将蹈此覆辙。结的有韵味,结的深远。
2、 情语结句。要点:要注意结句不能写的晦涩这样大家看不懂不成,要做到“言浅情深意远”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这就是用情语结句的典范
总结下,结句。景语结句的要点:形象、深远。情语结句的要点:言浅意真深远
景语结句无须多讲。情语结句要讲下,什么叫言浅,意思是说情语结句的时候,要注意,一定要少用冷僻的典故,一定要让人看的明白。
意真,是说我们要抒发的情感一定要写出它的真实性。即使这个情感是虚的,也要表达出真实的感觉。
深远呢,不管是情语还是景语来结句,做到结的深远是必须的哦。
起承转合呢,我们讲到这里。具体的呢,我们还会在讲评作业里继续讲解。
起承转合和我们讲过的绝句十六种章法如何结合使用这里要告诉大家,起承转合只是写诗的方法之一,不是全部下面我们继续讲解这个,请大家耐心听。今天是将两节课融合在一起,因为我们下两节课要上讲评课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个就是典型的将起承转合全部运用到了诗里。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承接起句,第三句转入抒情,第四句合句点睛。
那么我们都知道,承句是弥补起句的不足,因为起句只是描写了一个大概,然后承句进一步描写进行补充。转句、合句呢,使用了一设问的手法。自问自答,彰显情趣。
我们再来看一首例子: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个时候,我们把绝句的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三句为转,四句为结。那么要求起,可平一点;承,要紧一点;转,要奇一点;合,要新一点。
我们来看下这首凉州词,起句在写景,承句在补充写景,使起承两句描写出一个完整的景色。转句,根据前面景物的描写进行转入抒情。转不可以脱节,意思是说转句不能和起承句脱节。起承句是转合的铺垫。合要点睛。
这个就是说,绝句的结尾很重要。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说诗不怕起的不好,就怕尾结不好。结的要新奇。
我们经常举例的一首诗金昌绪的“打起黄莺儿”也是使用的起承转合的方法。
第一种方式就是  起承转合用在绝句的四句上,要做到“起,可平一点;承,要紧一点;转,要奇一点;合,要新一点。”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运用第二种方式-起承承合法
【贫者】:
不羡邻墙屋宇轩,庭前自爱小桃园。
枝头一日看三遍,唯恐春风不过门。
在绝句中承句接起句,转句补充承句的不足,不转,这个也是一种长见的方法。所以很多人喜欢写诗就用一个起承转合,看到绝句中第三句没有转折的,就喜欢说,没有转句就没有章法。这是不对的。
绝句的第三句不转的,可以补充承句的不足。有些绝句在承接的基础上,需要更进一步地发挥,也可以不转,仍然继续承接。
这样的手法是需要承句补起句的不足,但是没有补充全面,还需要转句继续补充。所以转就不存在了,它和结就合在一起了。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运用第三种方式-并列法只有起句,不见承转合句。这个有人叫做并列方法。一首绝句中的四句,分别写四个事物或分别写一个事物的四个方面,而使用这个方法最好是兼用对仗,以示工整、优美。例如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全诗看来是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画,而使其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当我们为了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而选取的题材基本上没有主次之分,就可以使用这个方法。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运用第四种方式-前两句起承,后两句并列。看不到转句与合句这种方法上看不到转句和合句。
承接法时,有的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有的在逻辑上有因果关系等;用并列法时,一般要用一组对仗句。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其第一句,说现在不能一起登楼而恨,第二句说因为两地相隔之远,这用的是承接法;末两句写登楼之所见,用的是并列法。全诗采用了先承接,后并列的布局法。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第五种运用方式-前两句并列,起承关系不明显,后两句转合王勃的《江亭夜月送别》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此诗的前两句,从江山两个方面写来,用的是对仗句:“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这也是并列法。
从眼前见到的想到的写来,感情激越,气势阔大。第三句写离别的地点与时间:“津亭秋月夜”;第四句写离别时之悲泣:“谁见泣离群?”
这个就是我们要讲的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第五种运用方法---前两句并列,起承关系不明显,后两句转合。我曾经也写过类似的绝句:
偶感
荣枯聚散有谁知?富贵繁华能几时?
花落皆因昔日好,春残莫怨燕归迟。
前两句并列的形式出现,后两句转合,一般来说,前两句使用互文的方式,也是这样的手法。例如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蓬君。
也是前两句先并列,后两句转合。其实在以往我们讲解章法的时候,也举过这样的例子。
以上五种方式,就是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具体运用。曾有人问我“那我们写的时候遵循哪一种章法呢?感觉古人怎么写都有章法”我当时回答说“我们炼笔的时候,要每种运用的方法都要练习。
等我们熟悉掌握这些运用的手法之后,写的时候,无需去考虑运用哪种手法,而是考虑如何能把主题情感刻画的更到位。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掌握,而不是去了解,如果只了解的话,永远学不会掌握哦,看人挑水不吃力,自己挑水压断肩。
我们试想下,我们小时候学习写作的时候,是不是记叙文,议论文都要学。但是考试的时候未必都要考。
练习的时候,肯定要每种方式都要掌握下,当我们掌握熟悉后,在以后的写作中才能熟练运用。写作是在不断的练习当中才能进步,而不是不断的听课中才能进步的哦。
我们虽然讲了那么多的章法结构。但是我们写一首绝句的时候,不可能同时运用16种章法哦。
这个也是学习写诗的两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学习阶段,要面面俱到,但是写作的过程中,却不可能把所有学过的东西全部运用上去。所以说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化简为繁的过程。
从不知道,到初步了解,然后再逐步锻炼。但是写作的过程却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那是因为写作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如何能把要表达的东西,更好的表达出来,而不去考虑运用哪种章法,哪种修辞手法了。
再次重申下一青的学诗九点之前三点:初学写诗首先要明确主题情感,然后采用合理的章法结构,再者要写好作品里的关键句。绝句中的第三四句,尤其是第四句;律诗里的对仗联;词里的中心句这个是我们这一阶段的重点!
今天呢,我们留两作业:第一、咨询阅读下我们所讲的绝句的章法包括今晚的课。充分理解下。
第二读渔父有感 ,要求七绝,韵部不限制。附: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8 07:14 , Processed in 0.0552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