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4|回复: 3

[文心阁公告] 文心阁试讲讲评讲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8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心阁试讲讲评课
今天是讲评课,所谓讲评课,就是要先讲下这诗的题材,该如何写。然后在引用学员的作品来剖析


首先想问下大家是否了解过古典诗歌的分类呢?
古典诗歌的分类,以诗词的内容来分,按内容分类:
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其实在古代诗歌中的山水和田园是两个分类,但是现在都归纳到一个里面了。从这个分类可以看出送别诗,其实是占据一个很大的范围的。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著名的代表人物有李白,王维,王昌龄等。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一般是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有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诗歌题目通常以"赠、别、送"等字眼。
送别内容有写夫妻之别、亲人之别、友人之别,也有写同僚之别,甚至写匆匆过客之别。所用的手法常常是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其艺术特点,有的格调豪放旷达,有的委婉含蓄,有的词浅情深。
古人的送别诗有时候所谓的相思其实不仅仅限于男女之间的。
广义上的相思其实也包括男人和男人之间的哦
例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其实就是一首送别诗,最早是王维送别李龟年的一首诗。
所以说写送别诗要知道如何来写,一般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写的

第一、托物寓情 形象生动。
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来表达某种情谊或情怀。情谊是一种无形的东西,要把无形的东西变成形象的东西,就需要施展多种艺术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名家赞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此外,比较有名的托物寓情的诗句还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这是托劝酒表达对友人的情谊。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这是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这比通常的带口信报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

第二、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
好多送别诗,表面上看犹如一幅幅秀美的风景画,没有什么情谊。但仔细一品味,便可以从中体验到一股浓浓的、深沉的情愫。典型的句子,莫过于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这首诗写的是诗人送灵澈返竹林寺,虽不长,却句句如画。虽然字面上找不出一个情字,但从画面中仍可感受到诗人的情意。
首先,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的情谊。如"青山独归远"这句,"青山"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则显示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之情。其次,这首诗勾勒的是一种闲淡的意境。这种意境又是和诗人当时官场失意、萌生归意的心情吻合的,或者说是当时诗人心情的写照。由此可以说,该诗看似无情却胜有情。

宋代苏轼写过一首新郎君去马如飞,不知道大家还记的么?
送蜀人张师厚赴殿试二首其一: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晖。

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马如飞。

这首是一首送别诗。不是说所有的送别诗,都要有离情别怨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也是,都是寄情于景 情景交融的典范作品。
一般说了古人送别,多分为恋别,壮别和阔别

例如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将要去荒凉之地的友人深深的依恋和牵挂。
壮别呢,其实多是用一些大的场景来写分别的。由于时代问题,唐代出现了很多边塞诗,
那么地处边塞的人送别友人去内地繁华之地。因而会出现一种送别的惆怅和羡慕
例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惆怅之情,但因友人要去的地方是繁华的京城,因而更多的是对友人的羡慕
这诗太长了,就不发了。

阔别呢其实就是一种别离别看的比较洒脱的作品,诗里以格调高昂,气象壮阔,雄浑豪放来彰显离别之情的

例如 我们所熟悉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还有李白的送孟浩然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西辞,是说孟浩然向东去还是向西去呢?
中国诗词大会上说是向东。按照地理位置来看,武汉在东,扬州在西。武汉地处于战国时候的楚国。中国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所以叫南下北上,西上东下。另外武汉在长江上游,扬州在下游,所以叫下扬州。而楚国的最西是我们这里徐州是楚国的最西部,扬州离徐州很近的。

我们上节课留的练笔,就是写一首送别诗,限韵一东
第一呢是想看下大家的整体水平,第二也是想看下大家的写作习惯

通过大家的作品,可以看出大家的写作习惯有两点

第一、过于满足于平仄规则了。有时候对诗的逻辑性不足

晴烟的作品
绝句
  送别
平水一东
溪边被雨杏花丛,只为离人泣泪红。

点滴轻声传不去,何能唤得再相逢。

泣声,传不去。这个不形象,逻辑性也不通过
这诗本该是表写雨后的杏花,用哪雨滴比作离别之泪。但是这诗缺少主体,是谁离别呀,这个没体现出来
七绝《送友还乡》

慕梅
送行直到石桥东,苦欲相从奈转蓬。

羁我俗身缘底事,累君说与丈人翁。

到底是因为什么,牵绊住了我,到底还是没说出来。所以说他的这诗逻辑上存在了问题。苦欲相从奈转蓬,转蓬是说人如穿上的蓬一样,不停的来去。后两句写空了。

第二,是符合了格律的要求,但是写的作品不够自然,过于存在于字句上了。这里要说一点,诗要先有篇,后有句的。什么是篇,是说这诗从写法上符合法度,但没有惊人的句子出来。诗要先有篇的哦。这个我们叫做成篇。
我曾讲过成篇,当时是举例。说是画一棵树,不管是聊聊数笔只勾勒出树的轮廓,还是画的枝繁叶茂。前提是要让人看出这是一棵树。这个就是成篇,哪怕你这一个叶子画出了神韵,哪也只是一片叶子,不是一棵树。
幼时看过一个笑话,说伯乐相马,伯乐告诉他儿子,这千里马呀,要四肢有力,弹跳力远,声音宏亮,结果他儿子很快就抓了只青蛙来,说这就是千里马。虽然是个笑话,但也可以看出,不管是千里马还是普通的马,首先它是一匹马才可以。我们写的是诗,不是句子。单独一两句精彩,是没用的。要全篇精彩,再有这一两句出色,那绝对是一首好诗,前提是全篇要精彩

轻沙漫水折堤柳, 清荷出芽泪满流。

久聚必因离别苦, 不知何日再相留。
墨锋的诗
前两句不错,很见诗味的。可惜第三句不通,久聚必因离别苦,这个表达上有误。
长久相聚和离别哭没有因果的关系的哦
七绝.赠远

文/离烟  

尽日街边思远道,几回笔底话新红。

故人一别难相见,春草萋萋绿旧丛。

离烟的作品,这个是为写而写。要知道每篇作品都要有情感的,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呢?其实这个不是你一人的错,是大家普遍的错误。今天点名的几个学员,不是故意让大家难堪。而是说这种普遍的现象。所以大家要适应我的点评风格。第一对诗不对人,第二不存在轻视贬低的哦
如果因为这个而生气就不值了哦,改天我专门发一组不好的作品在论坛里,专供大家来砸
我们这个班从下周三正式开课,从基础写作讲起,从诗的写作技法,诗法,章法,讲到修辞手法等等。这次练笔大体就分这两种现象。
有一个人的作品,单独发的
文/果冻
多少纯真多少梦,一张白纸画难同。
光阴牵我向前走,我自相陪到夜终。
这首不错

送别
文·松原
残阳映照疏窗赤,
煮酒谈心玉盏空。
此去梅关途漫漫,
离亭细柳雨蒙蒙。
以后我们发练笔,要求用正规格式
诗题
文/作者
下面是正文

以松原的作品为例,以后交作业的格式是这样的
送别

文/松原
残阳映照疏窗赤,煮酒谈心玉盏空。
此去梅关途漫漫,离亭细柳雨蒙蒙。

发表于 2022-6-8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瑶辛苦啊
发表于 2022-6-8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师辛苦!玉瑶老师辛苦!学习有礼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4-20 12:25 , Processed in 1.0706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