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08|回复: 3

[三期律诗讲义] 一青三期律诗班第十三讲 如何处理诗词中的情景问题的(下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5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讲  :院长柳三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讲解下,如何处理诗词中的情景问题的下篇。有人说,写诗要多运用形象思维,少用逻辑思维。其实这话最早是毛主席与陈毅元帅的书信中的,陈帅在书信中问主席如何写好古典诗词。毛主席当年和陈毅元帅讨论古典诗词写作的通信中,曾也提过这个。说写诗应多采用形象思维。一般说来这个形象思维包括两种:第一描写的景物和情感有必然的联系,王国唯在人间词话里也说了下,就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另一种就是在传统的写作形式中加入了象征注意的元素和印象派手法(当然这是无意识的),用具体可感的物象表达抽象的情感,情感和物象之间有时没有必然的联系。写作形式中加入了象征主意的元素和印象派手法——而这第二种手法,现在多叫作意识流。
       我们先简单的复习下,我们过去讲过的情景相生。古人使用情景相生一般有三种手法:
一是上句侧重写景,下句侧重抒情。二是上文抒情,下文用景语铺垫。第三就是情景交融。
使用情景相生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写景不是随便写的,而是把情藏在了景里。抒情也不要单一的抒情,最好把景藏在情里。这个我们叫作情景互藏。
2、情景相生一般要虚实结合。情和景要互为虚实。
3、情景相生的目的是要把情感升华到一定的境界。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写诗填词的工具来使用。或者公式来使用。
以上这些是我们律诗班第四讲的内容。
      那么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解下,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而这事物和情感之间缺少直接的联系,我们叫这种手法为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有三种运用的方式,我们先来看下:
(一)光写形象,从形象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二)主要写思想感情,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从抒写的思想感情中含蕴着具体形象,从而感到诗中所写的思想感情不是抽象的,是跟唤起的具体形象结合的。(三)既写形象,也写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表达。
我们来具体分析下,
(一)光写形象的如虞世南的《咏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的《咏蝉》,写蝉饮露水,在高树上叫,所以声音传得远。作者的思想没有说出,只是从咏蝉中透露出来。“居高”的“高”有两方面,一方面跟“饮清露”联系,一方面跟疏桐联系。露是清的,桐是高洁的,所以沈德潜批;“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古代本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所以这个“高”不光是地位高,还要品格高。品格不高,非常丑恶,即使地位高也不行。品格高而地位高,他的声音的影响才大。
     这个是形象思维中只写形象的手法运用在咏物作品中的例子,那么这手法同样还可以运用到写景中
如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写空山,深林、日光返照青苔,还听到人语,作者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写出。显出环境的幽静,作者心情的安闲,所以他才会注意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从写的景物中透露心情,也就是用形象来表达情思的形象思维。
     从这两首诗看,作者写的是形象,但作者选择这些形象来写时,主要不是要写蝉的形象,不是要写空山、深林、月光、青苔,作者对这些形象产生了思想感情,借这些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才构成形象思维。所以说,诗中描写景物不能只是单一的描写。
王维从空山、深林和返照中,体会到一种幽静的境界,反映出作者爱好这种境界的心情,这就构成形象思维。这种心情,就是从空山、深林的形象中产生的,并不是作者从生活中体会到某种逻辑思维,再把它同生活中的某种形象结合而产生的。
作者从景物中发现艺术美,这是形象思维,但这种艺术美怎样表现出来,这还有赖于逻辑思维。
所以说,写诗不能只用逻辑思维,同时也不能把逻辑思维全部抛弃,仅使用形象思维。
要二者结合。
(二)主要写思想感情的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这四句一点具体的形象都没描写。试看“前不见古人”,只是一般地提到古人,没有具体地写某一古人的形象。“后不见来者”,来者也没有具体写。“念天地之悠悠”,这个“天地”跟“悠悠”结合,指对宇宙无穷所发的感叹,这里也没有具体的形象。只有“独怆然而泪下”,“泪下”勉强算是形象描写。“涕下”就是指泪下。要理解这首诗,就的从作者的自身际遇着手。
作者在深受打击的情况下登上了这幽州台,据说是黄金台,他想起了前人,想到燕昭王在台上接待四方来的人才,像乐毅等人。
      古代文人投身抱国想的是得到一番抱负,施展才华,这样的多了呢,李白也是这样的,可惜都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当他登幽州台时,即使真有这样的“来者”,他也碰不到。
因为在出现象燕昭王这样的伯乐,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即使出现了,作者也不知道身处何地了
因此,从幽州台和“古人”里面,可以接触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唤起黄金台、昭王等的具体形象,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于是作者的感情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形象思维了。
今天的课比较抽象。
     但是我还要问个问题,我们刚讲了说形象思维第一种方式,是只写形象,那么这个和我们讲过的情景相生里的无我之境是否雷同呢?“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自暇”
这个是无我之境的例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个是形象思维中,只描写形象的例子。大家分析下,他们之间的区别?
      我们来分析下。这个两种手法很容易绕人的,也很容易让人迷糊。先来说下无我之境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直觉中的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这个时候呢,景物和情感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虞世南的《咏蝉》呢,其实是单写形象,从形象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这个景物描写其实和情感抒发,没有直接的联系。     虽然也是用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情感,但是这个情感和事物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个是两种情景关系的本质区别。(三)既写形象,也写自己的思想感情,
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诗,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大家看,前三联写的具体景物并没有直接发现出具体的情感。所以历来对这首诗的诠释各有不同。
包括李商隐的无题诗,历来也是解释多多,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才子,对其解释最为客观,就是纪晓岚。
       不过,我们今天会用钱中书先生的解释和纪晓岚的解释,共同给大家做一个理解
这首诗前六句是写形象,即写锦瑟,后两句是写自己的感叹。“锦瑟无端五十弦”,指锦瑟有五十弦,“思华年”,兼写锦瑟在名手里弹奏出各种曲调,中四句写锦瑟的曲调,有适、怨、清、和。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栩栩,自得之貌,是奏出使人感到舒适的音调。
望帝化为杜鹃鸟,他的悲哀托杜鹃啼鸣,是弹奏出哀怨的音调。
     南海外有鲛人,他的眼泪化为珠,指音调像珠的清圆。蓝田出玉,比喻音调像玉的和润。但这六句又不光写锦瑟,也在写他自己的创作。“无端五十弦”,盛叹自己已经接近五十岁了。“思华年”回想过去的盛年,作者一生经历在诗里有反映。“思华年”正是结合一生所作来回想过去。“迷蝴蝶”写他的诗也有写舒适的心情的。“托杜鹃”写他的诗也有像杜鹃的哀鸣的,写怨恨的。“珠有泪”写他的诗精莹如珠,但珠是死的,他的诗却是有感情的,像珠的精莹而带有热泪。“玉生烟”写他的诗像玉的和润,但玉是死的,他的诗却是含有蓬勃生气,像玉生烟。这样前六句既是写锦瑟,又是写他的诗篇,把对诗篇的评价同锦瑟的音调结合起来,构成形象思维。
这首诗李商隐的诗集第一首,李把其放在第一首是有用意的。纪大才子认为,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结合了李商隐的一生,而去剖析这首诗的。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个是说自己年近半百,对过去的回忆。中间两联主要是体现出两个字 ,一个是“ 迷”,一个是“悔”。因为李商隐呢政治上一直处于夹缝中。李商隐本身是令狐楚一派系的人,后来又被另一派系的王茂元所赏识,并将女儿嫁给了他。从此,他就生活在两派的斗争中。两派人都对他排挤。
       我们利用剩下的时间,来讲解下,李商隐的无题诗。清朝人纪昀把李商隐的诗集中的《无题》诗全面看了一下,按诗的内容分为五类。指出对李商隐的《无题》诗,应该按照诗的内容来看,不要一概认为有寄托,作穿凿附会的解释。
      有寄托的如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纪昀批:“此亦感遇之作。”感叹的是自己怀才不遇。而不是历来文人所说的君臣遇合。
      另一首“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这首是题目是《无题》四首的第一首。
      第四首是“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空长叹。”这四首《无题》诗的用意,在第四首里点明白了。第四首说,贵族的溧阳公主十四岁就出嫁了,而东家女没有地位已成老女却还嫁不出去。这是感叹自己像东家老女嫁不出去,即在仕途上的不得意。结合这一首,可以看到前一首“相见时难”的用意,“百花残”“云鬓改”都是指老女说的,托青鸟去探看,为老女出嫁的事,即为自己出仕的事,蓬山是自己想望的地方。当然,李商隐的出仕,是想建功立业的,所以有“春蚕到死”的比喻,即目的不能达到死不甘心。把老女嫁不售的意思跟“来是空言”联系起来,可能是希望有力的人的提拔,像令狐綯那样的人原是跟他有交往的,但“来是空言去绝踪”,不和他交往了,他去信求情,只给他留下梦想而已。
     还有一类是戏为艳体而没有寄托的,如《无题》:“近知名阿侯,住处小江流。腰细不胜舞,眉长惟是愁。黄金堪作屋,何不作重楼。”李商隐也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文人,唐代文人多好写艳笔,尤其是和李商隐齐名的温庭筠最好此道。
      还有一类是确实有本事的,即不是有寄托,是反映自己的生活的,如《无题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这些是记录了李商隐的一些生活而已,没有寓意。也没有寄托。
      还有两类一类是,题目丢失了,后人给冠以无题诗名。如《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报主,阿童高义钲横秋。人生岂得长无谓,怀古思乡共白头。”这首诗的用意在最后两句,怀古就是怀念“益德冤魂”“阿童高史”。“益德”是张飞,他在起兵攻吴时,被部下将官所杀,所以只有冤魂报主。“阿童”指晋国将军王濬,他在任巴郡太守时,“巴人生子皆不举,濬严其科条,宽其徭役,所活数千人”,所以称高义。“思乡”指上文的“忆归”。“忆归初罢”,当指他去东川当幕僚时,想到张飞、王濬的报主建功,“人生岂得长无谓”,希望也有所作为。所以这是感怀一类的诗,不是《无题》诗。
      古人没有网络,也没有超强的印刷传播行业,所以经常会出现题目丢失,作品失传的现象
所以这样的感怀类作品,也因为题目丢失,被冠以无题之名。
      第五类就是,有与《无题》诗相连,失去本题,偶合为一者。这个是说内容上接近,因为题目丢失了,或者是作者写诗的时候就没有题目,被后人也冠以无题之名了如《无题二首》:“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露花终裛湿,风蝶强娇娆。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
      这里第一首写一个女子是《无题》,第二首写幽人的赏玩景物,竹碧池清,露花风蝶,不是《无题》诗,是失了题,和前一首《无题》诗混在一起了。我们讲李商隐的无题诗分类,其实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并不是写所有的诗词都要有一定的寄托的。没有寄托也未必不是一首好诗。
      我们还是回到形象思维的讲课中。我们来总结下:
      毛主席当年和陈毅元帅讨论古典诗词写作的通信中,提到的写诗应多采用形象思维
其实就是情景相生和形象思维。情景相生就是描写的景物和情感有必然的联系,王国唯在人间词话里也说了下,就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形象思维就是在传统的写作形式中加入了象征注意的元素和印象派手法(当然这是无意识的),用具体可感的物象表达抽象的情感,情感和物象之间有时没有必然的联系。写作形式中加入了象征主意的元素和印象派手法。这个呢,现代叫做意识流。
形象思维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
(一)光写形象,从形象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主要写思想感情,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从抒写的思想感情中含蕴着具体形象,从而感到诗中所写的思想感情不是抽象的,是跟唤起的具体形象结合的。
(三)既写形象,也写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表达。
今天的课难懂些,不过不要紧,大家了解下就可以。因为使用这种形象思维手法的作品很少,不如第一种情景相生的多。因为我写诗使用情景相生的频率要比形象思维高的多,不仅仅是我这样,好多诗友都是如此。但是我们了解多一点,也是好事。未必要把所有学习到的东东都会熟练使用的哦
今天不留作业了,我们下节课继续点评。


发表于 2014-8-16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静云 发表于 2014-8-16 12:05
老师辛苦了!班长辛苦了!

老师辛苦,同学用功
发表于 2014-10-9 16: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7 13:50 , Processed in 0.0699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