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37|回复: 15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姜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4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姜夔
      姜夔是得到过很多人赞美的。张炎在《词源》中说:“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还有人说他的短处,词学批评家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姜白石清劲知音,亦未免有生硬处。”这是因为姜夔早年学过江西诗派作诗,有所谓“脱胎换骨”,把别人说的话,变一个方法说出来,让它新奇,不庸俗,不平凡,他也用这种方法来写词。姜白石词的好处在于他的不庸俗,只是他有心要出奇制胜的意思太多了,直接的感发的生命反而受了损伤。我在南京大学讲课,有些同学问我:“老师你讲课用中国传统的理论还是用西方的理论?”我告诉他们:“你先不要存有这一点成见,要好好去学习,深深地沉潜到中国的传统里边,而且一定要有所得,得到你自己的受用,这才可以。对西方也是如此,你真的能够有所得了,不要先存心说我要用西方还是东方,自然而然说你自己的感受体会。你若先存了一个见解,说现在我可是得用点新学说了,我现在说出的话一定要与众不同,一有此心,便要落到第二乘,一定是第二流,一定是第二等。人惟有真诚,这才是最重要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石的词当然是写得很好的,其中也有对政治,对国家的关怀。他的一首比较流行的词上半片说:“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扬州慢》)宋高宗建炎初年,金人一度占领扬州,焚杀掳掠,扬州经过战争变得十分荒凉。除此以外,在他的词里表现得更多更鲜明更强烈的是他的一段爱情往事。姜白石早岁孤贫,平生没有仕宦的踪迹可寻。但他洁身自好,以诗文词采得到诗人萧德藻的欣赏。萧德藻把侄女嫁给他,为他安排一个安居地。还介绍他认识杨万里,由杨万里认识了范成大,然后又跟张镃,张鑑两位词人来往,而当这些人相继死去后,他贫困得无以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夔二十几岁在合肥遇到一位女子,经过十几年,二十几年一直没有忘记。就在他马上要去结婚的路途上,他写的还是怀念这个女子的词。对国事的悲慨和对过去爱情的怀念,是他词里主要的两种感情。要掌握了这两种感情,才能懂他的词,否则便不知所云了。先看他的四首《鹧鸪天》,都是在正月十五前后写的。因为他跟合肥女子最后的分别是在灯节前后,分开后多少年他都不能忘怀这一份感情。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因为那个女子住在合肥,他对她的相思就像肥水的东流,永远不断。“当初不合种相思”,“不合”就是不该,说他当初不应留下这段爱情。为什么叫“种相思”呢?南国有一种植物叫红豆,也叫相思子,是鲜红的颜色,而且完全是人心的形状。种下一颗相思,生根在那里,永远存在。词题是“元夕有所梦”。他正月十五做了一个梦,梦见了那个女子。他说如果一个人只有一张画像在,已经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了。而梦中的见面比图画更可悲,因为图画还可以长久地悬挂在那里,可是梦呢?转眼就消失了。在魂梦之中,鸟声把我的梦给惊醒了。“春未绿,鬓先丝”,正月十五春天还没有来,草木还没有绿,我的两鬓已有了像丝线一样的白发。我和这女子刚分别的时候,有强烈悲哀的感情,几十年过去了,当年那激动的感情都被消磨了,人间是“别久”就“不成悲”。然而悲哀是更深,更久远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谁想到,每年点着红色莲花灯的元宵节的时候,我在怀念她,我相信她必然也怀念我,“两处沉吟”。“沉吟”,是怀想,是沉思吟想,当你寂寞,你就沉思,有时人在集中精神想的时候,就不知不觉地念念有词,这是一种很深切的怀想。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满市,月侵衣”,装点元宵的花彩满街都是;十一的月亮也相当亮了,照在我的衣服上,浸透了我的衣服。“少年情事老来悲”,我少年时的爱情往事,留给我的是老年这样的悲哀。“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早春正月还有浅浅的春寒,我看了别的游人,那些少年男女,他们歌舞欢笑的游赏,我一个人孤独寂寞地回来了。这是正月十一的晚上,等到十五那天晚上他没有出去,他写了: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鹧鸪天》元夕不出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今正是欢游夕”,我“却怕春寒自掩扉”,今天晚上是那些少年男女欢笑游乐的时候,我已经衰老了,害怕春天的寒冷,所以关起门来没有出去。推说是寒冷,他十一就出去了岂不寒冷?他是不愿意看到别人男女相爱的欢乐的对比。帘子垂下来,月亮低低地斜照过来,旧日的一段感情只留在歌词的记载中。等街上的人都把自己的莲花灯带回去了,街灯暗淡下来,三更天以后,我躺在床上听见隔壁的女孩子欢乐地回家了。他没有去逛花灯,当天晚上做了一个梦,他说我“当初不合种相思”。
        等到正月十六晚上,他又出去了,他说:


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鹧鸪天》十六夜出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边的珠帘垂下来,蜡烛的光焰飞舞。一样的春风,一样的元宵节日,还是这么清楚地记得跟那个女子在一起游赏的情景。东风历历,在一个红楼之下,有谁知道我就像当年的杜牧一样。往事像三生以前一样了,而我却不能忘怀。明天,春天会把桃花的花枝染成红色,游人都散去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也渐渐远去了,只有天上的月亮知道我感情的寂寞。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暗香》,《疏影》是姜白石自创的曲调,这两首词是咏梅的,得名于北宋诗人林和靖两句有名的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辛亥之冬”,辛亥这一年是南宋光宗的绍熙二年,即1191年。当时姜夔大概四十上下。“石湖”就是诗人范成大。姜夔在这些风雅富贵的达官显宦之中做门客。大家对他也很敬重,因为白石相貌清奇,诗词,音乐,书法都好。范石湖让他写新的曲调,于是他就“作此两曲”。石湖拿着不断地欣赏,使家妓学习演唱他的歌曲。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今天晚上的月亮像当年一样美,我算一算这样美丽的月亮曾经多少次照见我在梅花树边吹起笛子。“唤起玉人”,我叫唤那如玉的美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不怕外边的寒冷,为我折下一枝梅花来。“何逊而今渐老”,何逊是南北朝时候的人,写过一首《早梅》诗。此处白石是说,我现在老了,当年浪漫风流的事,跟我所爱的人赏梅花吹玉笛时写词的才情没有了。“但怪得”,因为我的感情跟当年不一样了,我所爱的人也不在这里了,所以我就怪梅花。“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那竹外开得稀疏的梅花,在我这样孤独寂寞的时候,把它那种寒冷凄凉的香气,吹到我的坐席上面。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国,正寂寂”,隔着江水,怀念远方的人,“寂寂”,没有消息,没有踪迹。“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要折一枝梅花寄给我所爱的女子,我就叹息了,因为相隔“路遥”,只有徒然的怀念。半夜下雪,满树的梅花上都是白雪。“翠尊易泣”,每当我在梅花前饮酒的时候,一端起翠绿的酒杯,就很容易地流下泪来。“红萼无言耿相忆”,红色的花瓣寂寞无言,引起我心里永远不能熄灭的相忆怀念的感情。“长记曾携手处”,我永远记得我们携手同游的地点。“千树压,西湖寒碧”,在西湖的旁边有多少的梅花树,我们当年有多少欢乐,现在只剩下忆念了。“又片片吹尽也”,今年的梅花又一片片地吹落了。“几时见得?”,我所怀念的那个女子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呢?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人赞美姜夔的词,说他是“清空”的。“清空”是什么呢?是要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苔枝缀玉”,写得真是好。有一种梅叫苔梅,它的枝干上都长着绿色青苔,青苔的美丽就好像是翠玉的颜色。梅花树上有一对翠色的鸟,是“翠禽小小,枝上同宿”。这句词有一个典故,隋代赵师雄曾于天寒日暮中与一美人相遇欢饮,有一绿衣童子歌舞助兴。师雄醉卧至破晓,起视梅花树上有翠羽刺嘈相顾,盖美人即梅花所化,绿衣童子则翠禽所化也。这不必是完全写实,而是写他怀念的往事,一段爱情故事。“客里相逢”,他现在是住在范成大家里,又看到梅花了。在一个篱笆的墙角,黄昏的时候,“无言自倚修竹”。他用了杜诗《佳人》的典故,“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说一个女子在战乱中父母都死了,丈夫另结新欢,把她遗弃了。在寒冷的日暮,她穿着一件翠色的衣服,衣袖是那样单薄。一般翠色是代表寂寞寒冷的。词人心里的梅花树,就像诗里的女子,寂寞孤独地靠在竹子旁边。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他仍然不是写直接的感发,而是思索有关梅花的事典。他联想到了唐朝王建写的《塞上咏梅》:“天山路边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江南的梅花,流落到北方黄沙黄云的地带了,美丽的昭君,流落到北方的胡地了。后来的人说这首词是慨叹随徽钦二宗被俘虏北去的那些后妃,这不是不可能的。但事实上白石只是在用一个典故。昭君是汉地的女子,她应该不习惯北方胡沙这么远的地方。她心中应该永远地怀念江南江北的大好河山。现在姜夔看见的是江南的梅花,所以他说沦落到北方的那个昭君,是梅花象征的那个昭君回到江南来了。“想佩环、月夜归来”,想这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浑身戴着环佩的装饰,在半夜的时候魂魄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变成了今天我在这里看到的梅花树。它显得这样的幽雅和孤独。“佩环夜月归来”用的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中一首怀念昭君的诗“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他说当权的人就知道看看画本,把谁画得好就选择谁,所以有才的最美的女子昭君因为没有贿赂画工就流落到胡地。这是千古怀才不遇之人的悲剧,是坚持不走后门之人的悲剧。现在姜夔用这两句诗只是写一个美女。他是说天山的梅花应该常常怀念它的故乡江南江北,所以魂魄就装饰着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了。这是借用昭君的故事暗喻梅花的美丽。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梅花应该还记得在深宫之中的往事。是什么往事呢?“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南北朝的寿阳公主有一天睡在梅花树下的时候,有一朵梅花落在她的前额上,留下了花印,怎么洗都洗不去了。“蛾绿”就是青绿色的蛾眉。“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是说你应该爱惜花,不要像春风那样不懂珍爱花朵。春风不管美丽的花,花就零落了。怎样爱惜?“早与安排金屋”。从表面看来他是写爱惜花,但他也可能是说当年我所爱的合肥女子,居然没有得到她,现在后悔我当时没有把她保存下来。就“还教一片随波去”,于是落花就随水流去了。“又却怨玉龙哀曲”,等到花落了,我们听到“落梅花”的曲子,就满心的哀怨,等到花都落完了,“等恁时”,等那时,你“重觅幽香”,再想找芬芳幽香的梅花,哪里去了?“已入小窗横幅”,只剩下画幅上画的梅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19 01:50 , Processed in 0.07514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