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叶嘉莹讲《古诗十九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青青河畔草》 《今日良宴会》     
在《古诗十九首》中,有些诗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表达了一种不十分正当的感情。然而我以为,看一首诗,切忌只看它的表面。杜甫写过《曲江二首》,那是在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肃宗刚刚回到长安时写的,诗中说,“朝回日日典春衣,每向江头尽醉归”。许多人对此很不以为然,杜甫怀有“致君尧舜”和“窃比稷契”的理想抱负,何以竟在朝廷百废待兴之时写出这种及时行乐的话来?然而如果你根据这两首诗就说杜甫把理想抱负都放弃了,想要及时行乐了,这是你不了解杜甫!因为人性本来就有软弱的一面,你说你从来就没有过任何软弱或失望的时候,你说你自己永远是一个高大完美的形象,那是骗人!如果你总是说这种虚伪的话,形成了骗人的习惯,那么你就堕落了。如果整个社会都染上这种虚伪和说谎的风气,那么整个社会也就都堕落了。真正伟大的诗人从不避讳说出自己的软弱与失意。比如杜甫,他眼看着肃宗朝廷的腐败和唐朝国力的衰落, 自己不但无可奈何而且不久也就被贬出京,他怎能不产生失望的情绪?《曲江二首》实在是表现了诗人那时心中十分复杂的感情。如果大家想更详细地了解这两首诗,可以参考我写的《迦陵论诗丛稿》一书中的《谈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古诗十九首》中有的诗也是如此。现在我们就来看《昭明文选》中排在第二首的《青青河畔草》。我曾说过, 《古诗十九首》善用比兴,这首诗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 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 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 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写的是春天到来时的景色。“青青”,是草木的颜色;“郁郁”,是草木盛多的样子。这两句是感发的起兴,就如同《诗·关雎》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样,也是由大自然中的生命与人类生命间相近似之处引起共鸣,因而产生了由物及心的联想。春天,是花草树木一生中最美好的季节,当你看到这些美好的生命如此欣欣向荣,就会在内心之中也产生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之情。我可以再举另外的一个例子。唐朝的王昌龄有一首《闺怨》说: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这个年轻女子本来不懂人世间的忧愁,可是当她春日登楼远望,看到路边杨柳那青青的颜色,忽然就思念起外出求官的丈夫,心里就产生了忧愁。这种忧愁,是由春意的感发而引起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也是如此,这两句写的是楼外的景色。接下来就引出了楼里的人——“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盈盈”是形容这个女子的仪态之美,而“皎皎”则是形容这个女子的光彩照人。另外你还要注意这“窗牖”两个字:楼外景色如此美好,楼上女子也是如此美好,而当他写到“当窗牖”的时候,这两种生命的美好蓦然之间就打成了一片。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之善用比兴——把感发一点一点的引出来,然后再一下子使它们结合。下面他说,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这个女子不但长得美,梳妆打扮也很美。“娥娥”,也是美丽的样子;“纤纤”,是说她的手指细长而洁白。而且你看,他所用的形容词“娥娥”、“纤纤”和前两句的“盈盈”、“皎皎”,都是叠字,因此进一步增强了那种美丽的姿态。同时你要知道:“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还不仅仅是写美丽的姿态,还有很多暗示在里边。中国古代有一句成语叫作“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一个人的一生,总要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国的传统中,男子生命的价值就是得到别人的知赏和任用,很多人终生都在追求这个理想,包括像李太白那样不羁的天才。而女子一生一世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就在于得到一个男子的赏爱,所以女子的化妆修饰都是为赏爱自己的人而做的。“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这个女子把自己打扮得如此美丽,而这种做法也就暗示了她的心中有一种对感情的追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指出的是,诗里边有感发的生命,但这种生命有品质和数量上的种种不同。下一次我要讲十九首中的另一首《西北有高楼》,那首诗所写的也是一个楼上女子,也是写她有一种对于知己的向往与追求,但这两个人物在品质上就有很大的不同。《西北有高楼》的那个女子是矜持的、高洁的,她所追求的乃是一种理想;而这首诗中的女子是炫耀的、世俗的,她所追求的仅仅是一种感情。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只追求感情上的满足,而有的人宁可忍受感情上的孤独寂寞,所要追求的乃是理想上的满足。这话很难讲,可事实上确实有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现在我们看诗中的这个女子,从她一出场,诗中就用了“盈盈”、“皎皎”、“娥娥”等词语,这些词语所表现的都是一种向外散发的、被大家看到的美丽和光采。尤其是“纤纤出素手”的“出”字,更是隐约含有一种不甘寂寞的暗示。对于一个有才能的男子或者美丽的女子来说,当得不到别人赏识时,总会产生一种寂寞的感情,而这时候往往也是对品格操守的一个重要考验的时刻。李白被请到翰林院去做待诏,那是一个很高贵的地位,但李白认为这不合乎自己的理想,因此辞官而去。杜甫在华州做司功参军,他觉得这违背了自己的理想,因此也弃官而去。一个有才能的人必须耐得住寂寞,不能够接受那些不正当的或不够资格的赏爱,这在人生中是很重要的考验。以后我们会讲到陶渊明,那也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伟大诗人。他之所以耐得住寂寞,是因为内心之中有自己真正的持守。他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不在乎那些世俗的名誉地位,不在乎别人对他说些什么,甚至也不在乎生活的贫穷潦倒。而现在我们所讲的这首诗,在描写这个楼中女子时用了很多美丽的、外向的词语,所有这些词语中都含有一种不甘寂寞和善自炫耀的暗示。为什么会这样?原来这个女子“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所谓“倡家女”就是歌妓舞女,这样的女子平生过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往往是忍受不了寂寞的,更何况她现在又嫁给了一个“荡子”。所谓“荡子”,不一定是现在所说的浪荡之人,而是指那种经常在外漫游,很少回归故乡的人,这种人一出去就再也想不起回来,把妻子一个人孤零零地抛在家里,所以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所谓“难独守”,是说这个女子现在还是在“守”,只不过她内心之中正在进行着守与“不守”的矛盾挣扎。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看, 《古诗十九首》实在是很微妙的。这首诗仅仅是写一个倡家女心中的矛盾挣扎吗?不是的,这“难独守”三个字,实在是写尽了千古以来人性的软弱!写尽了千古以来人生所需要经受的考验!仅仅是女子要经受这个考验吗?也不是的,任何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都面临这样的考验。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是干事业还是做学问,都需要有一种勤勤恳恳和甘于寂寞的精神。但有些人是耐不住寂寞的,为了早日取得名利地位,往往不择手段地去表现自己,所谓“尽快打出一个知名度来”,而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有时候就会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结局。所以,这一首诗所写的乃是人生失意对你的考验,当然这也属于人生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很多人认为这首诗不好,或者根本就不选也不讲这首诗,我以为那是不对的。  
上一次我曾讲到,与“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相类似的被视为不正当的感情还有“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这是《今日良宴会》中的两句,现在我们也简单地把这首诗看一下。 
今日良宴会, 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唱高言, 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 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何不策高足, 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 撼轲长苦辛。      
这首诗本来是写一种人生经验与失意不得志的哀伤,但开端几句却写得意气发扬。先写“宴会”是“良宴会”,“欢乐”是“难具陈”。又写“弹筝”的音乐演奏,而奏出的乐曲是“逸响”和“新声”。“逸响”二字既表现了发扬之意,而所谓“新声”者,则是还没有在大众之间流行,还没有被世俗所接受的曲子。所以你看,它表面上是写宴会上的弹筝,但实际上并非只写弹筝,甚至也不是只写音乐,它还含有一种很幽微的意思在里边。然而,它又不是以一字一句争奇斗胜的,它的每一个形象、每一个词语和整个一首诗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感发的力量。什么是“新声妙入神”?杜甫曾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那个“神”,是写一种造诣的境界。有的人写诗非常死板,一个字一个字摆在那里都是死的。但有的人就不同,他写的每一个字都是可以跳起来的,都像生龙活虎一样。你读他的诗,就觉得自己的心灵好像跟整个茫茫宇宙都结合起来了。有这种感发力量的,才是真正达到了那种“神”的境界的好诗。音乐也是一样,好的音乐也可以有这样的造诣,达到这样的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的“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也是用音乐来作比喻的。“令德”这两个字,在过去的注解中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在《五臣注文选》中吕延济的注解说:“令德谓妙歌者。”他的意思是,“令德”指的是那个唱歌的人。但是还有人认为, “令德”指的是人生的富贵显达,就是说,这些人在这个宴会上所歌唱的内容乃是追求人生的富贵显达。具体讲就是指后边的“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我个人以为,·吕延济的注解是按一般的文法来做解释,即动词“唱”的前边是施事的主语,后边是受事的宾语。这在文章中一般是对的,但在诗歌里就不一定如此。因为诗歌里可以有倒装的句法,可以把受事的宾语放到动词前边去。那么,这个“令德”就不是歌唱者而是歌唱的内容了。在这一点上,我同意后一种解释方法。然而后一种解释认为“令德”的内容就是指人生的富贵显达,这我就不同意了。我以为,这个“令德”不是反话而正面的意思,它直接指的就是人生中一种美好的理想和德行。因为,这首诗整个所表达的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两句是与前边几句接下来的。“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写得一直是意气发扬,而且既然说是宴会,就一定不只是两个人,一定有许多性情、理想都比较相近的朋友聚集在一起,所以才这么开心,这么欢乐。我们可以设想,这是一群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他们聚会在一起高谈阔论,意气风发,弹奏的是“新声”,歌唱的是“令德”。“令”,是美好的意思。“令德唱高言”是说,我们把我们美好的德行和理想都通过歌曲唱出来。“识曲听其真”是说,你就会听得出我们弹奏这音乐、歌唱这曲子时内心真正的感受。大家都知道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志在高山,钟子期听了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弹琴的时候志在流水,钟子期听了就说: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就叫做“知音”,他听音乐时不是只听那外表声音的美妙,而是能够听出弹奏者内心志意之所在。 
那么,假如真的有一个人能够“识曲听其真”,能够听懂这些年轻人在弹奏和歌唱时心中所存的志意,则他所听到的是什么呢?是——“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这句写得真好!不过,你一定要把“令德”两个字按我所讲的这样理解,才能够贯通下来,才能够看出这两句的感发。否则,全首诗就是支离破碎的了。这些人,他们的弹筝“奋逸响”;他们的新声“妙入神”;他们在曲子里所表现的是“令德”和“高言”的美好理想;他们说真正理解我们的人能懂得我们的追求。所以,从“今日良宴会”到“识曲听其真”,这首诗一直是飞扬的、追求的。可是现在,他们失望了;因为他们这一群人虽然有着共同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成这种理想。这真是一种典型的“衰世之音”——战乱还没有兴起,生活还相对安宁,所以这些读书人还可以有自己的理想,还可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社会正一天天走向下坡,任何美好的理想都无法实现。而且,不是你一个人没有实现,也不是我一个人没有实现,而是我们这些“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的人都没有办法实现那些理想。那么,这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了!所以,你不要看到他写的都是宴会、弹筝、唱歌等,就以为这首诗只写及时行乐。其实,他写到了社会,也写到了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一次我说过,《古诗十九首》所写的感情基本上有三类:离别、失意、人生的无常。这也可以说是它的三个主题,而实际上,在一首诗里往往是结合两个或三个主题一起来写的。在这里,从“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起,就转入了人生无常的悲哀。其实,我上一次讲的《行行重行行》虽然是离别的主题,但也不是单纯写离别,也是结合了人生无常一起来写的。“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就是写人生无常的悲哀。然而那一首诗所写的心理状态却与这一首不同。那一首说:我虽然得不到我所期待的东西,我虽然受到人生无常的威胁恐惧,可是我不放弃,也不改变。而现在这首诗所写的则是另外一种心理状态,他说,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世间就如同一个过客在旅店里住一晚一样,一夜的时间是如此短暂,到明天你就该离开了。“奄忽”是非常快的样子;“飙”是疾风。你就像一粒小小的尘土一样,被那强劲的风一下子就吹走了。很多古人都说过类似的话。李陵对苏武说:“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曹孟德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既然人生这么短暂,是否还需要如此认真对待呢?你的那些“令德”、“高言”之类,难道就不可以改变吗?于是他就产生了一个疑问,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要不要赶着你的快马,抢先去占据一个高官厚禄的地位?需要注意的是这乃是一个疑问,并不是一个行动。不是说他现在就去走那条路了,而是他在人生的三叉路口上产生了困惑和犹豫。人非圣贤,每个人在人生选择的紧要关头都难免产生困惑和犹豫。当然,有的人就走上了富贵显达的那一条路,为了享受人生的快乐而牺牲了原来的理想,出卖了自己的人格。而如果坚持走你原来所选择的那一条路呢?说不定你就会遇到很多忧患和不幸。“无为守贫贱,辖轲长苦辛”——为什么你不去享受人生的快乐反而要自找痛苦!不过,你们一定要注意他这几句的口气:“何不”是为什么不那样做,凡是说这种话的时候,是因为你还没有那样做;“无为”是不要这样做,而这也恰好证明你现在还正在这样做。想一想对不对?  
所以,这首诗的结尾和《青青河畔草》那一首的结尾一样,都不是表现真正的堕落而是表现一种在人生歧路上的徘徊。这两首诗好就好在它们提出了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失意的情况下,面对短暂的人生,还要不要坚持你的理想?这个问题实在是古往今来一切人都很难回避的。然而作者又没有直截了当地把这个问题说出来,它所含蓄的这种幽深委婉的情意,读者必须很仔细地去体会才可以得到。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十九首》写得实在很妙。有的时候,你可以对两首诗里边所写的情意进行比较,它们往往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就像我刚才所说的,《青青河畔草》和《今日良宴会》所写的主人翁截然不同,却同样面临着在人生失意的情况下内心所产生的矛盾;而《行行重行行》与《今日良宴会》虽然一个是写离别,一个是写失意,但也同时引发出在短暂的人生中是坚持理想还是放弃理想去追求富贵与享乐的问题。前者表现出一种坚贞的德操,而后者则表现出一种迟疑和困惑。下一次我还要讲一首《西北有高楼》,这首诗也可以和已经讲过的几首诗作一个比较。《西北有高楼》写了一个始终没有出现的、寂寞孤独的女子,她和《青青河畔草》中那个急于表现自己的女子形成了一个对照,从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品格和境界。在表现手法上,《青青河畔草》是直述的, 《西北有高楼》是象喻的。而《西北有高楼》的象喻,又可以和《行行重行行》的那种在语意和语法上含混模棱的特色形成另一种对比。我上次曾经讲到:《行行重行行》在语意和语法上有很多地方是多义的,因此造成了后人很多不同的解释。但比较而言, 《行行重行行》的多义终归能够把握,你可以从文字或语言上去推求,或者引出一些古书来印证你的解释。而《西北有高楼》则不同,它所给予读者的乃是一种象喻的联想,这种联想可以是多方面的,它的好处完全在神不在貌,你根本就无法从表面的语言文字去推求。这首诗,我们下一次讲。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叶嘉莹讲:《西北有高楼》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古诗十九首》中的《西北有高楼》。这首诗在艺术上比前边那几首更富于曲折变化,而且带有一种象喻的意味。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 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中国旧诗有一个传统:它的文字本身往往就能引起人向某一个方面的联想。上次我说过, 《青青河畔草》那一首中所用的“青青”、“盈盈”、“皎皎”、“娥娥”等词语,在诗中培养出一种外露的、不甘
  寂寞的气氛。而这首诗与那一首不同,它的开头第一句“西北有高楼”,就把人引向一种脱离世俗的高寒境界。因为,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是寒冷的,东南是温暖的。所以在中国的旧诗里,一提到北方或西北,就给人一种高峻、寒冷的感觉。同时,高楼形象的本身,也往往代表着一种孤高并与世隔绝的环境。李商隐有—首诗说: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当秋雁开始从北向南飞的时候,叫了一夏天的蝉也就停止了喧哗。诗人也许是真的听到了雁声,从而内心就产生了一种从喧哗到凄清,从炎热到寒冷的感受,而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一种摆脱了世俗喧嚣的境界。高楼浸在如水的月光之中,不但高寒,而且晶莹皎洁。“青女”是霜神,“素娥”即嫦娥,都是居住在高寒境界里的人物。她们不但能够耐得住寒冷、孤独和寂寞,而且越是寒冷、孤独、寂寞,越是能够显示出她们的美丽。
  尽管我们已经有了这么多联想,但“西北有高楼”这几个字毕竟还只是一个理性的说明,这是不够的,他还要给你一个更具体的形象,那就是“上与浮云齐”。 “齐”是平的意思,那西北的高楼和天上的浮云一样高!这真是一开口就把人的目光引向半天的高处。这里这种境界,与《青青河畔草》的那种气氛显然不同。古人写诗的时候,如果是写一个女子,往往先写她出现的背景和气氛,而这些是和人物的品格结合在一起的。李商隐写一个女孩子说“碧城十二曲栏杆”,你想一想,居住在这样美丽环境之中的女孩子,她的内心应该有多么美丽、委婉!而现在我们这首诗中还未露面的女子,她所居住的环境不仅有“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的高寒,而且也有“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的美丽。“疏”,有“通”的意思,是怎样的“通”呢?就是“刻穿之”。中国旧式房屋的窗户都是木头的,上边有窗格子。讲究的木窗,上面的窗格子往往雕刻出弯弯曲曲的花纹。这花纹当然是刻通的,而且互相交叉,所以叫作“交疏”。 “绮”是“文缯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丝织品,没有花纹的是素绢,有花纹的就叫文缯。那么“结绮”是什么意思呢?李善的注解说是“刻镂以像之”,就是说,那木窗棂上刻出来的花纹就像丝织品上织出来的花纹一样美丽精致。但也有人认为,这个“结绮”是指用有花纹的丝绸制做窗帏系在窗前。诗歌可以有多义,这样讲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 “交疏结绮窗”这五个字给人一种精致、美丽的印象,而这里边实际上也就包含了对人物形象品格的暗示。
   “阿阁三重阶”的注解比较复杂,李善引了《尚书中侯》里的一句话“凤凰巢阿阁”,又引了《周书》里的一句话“明堂咸有四阿”。明堂是一种很高大的建筑,古代各种重大的典礼活动都在明堂中举行,而明堂一般都是有“四阿”的。郑玄《周礼注》说, “四阿”就是后来的“四柱”。其实,我们也可以不必做这么详细的考证,总之凡是能够称为“阿阁”的,必然是那种很高大的建筑,而且不会只有一层。这个 “阿”字,就是极言其高大的意思。秦始皇曾经盖过一个很高大气派的宫殿就叫作“阿房宫”,那么什么是“三重阶”呢?中国古代建筑是很讲究的,它不让你笔直地一口气走上去,而是走上一些台阶之后就有一个平台,你可以休息一下再向上走。而且,古人说到三和九这两个数字的时候常常不是确指,而是极言其多。“阿阁三重阶”,并不一定只有三层,它可以有很多层平台,所以这五个字给人的印象是极其高大雄伟、富丽堂皇。现在你看,楼中女子还没有出现,她所居住的环境已经渲染出一种背景和气氛了。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写得非常好。那悦耳的声音是从“上与浮云齐”的高楼上飘洒下来的,你要知道,越是那种高远渺茫、难以得到的东西,才越容易引起人们的追求与向往。音乐,本来就是一种内心感情的真实流露。古人常说:“闻弦歌而知雅意”,所以才有“知音”的说法。“音响一何悲”,说明楼下的听者已经受到“弦歌声”的感染,和楼上的歌者产生了共鸣,在心境上打成了一片。下边他说:“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你要注意,这《古诗十九首》有时候写得实在很妙,像这个地方,就发挥了一种不受拘束的想像。因为,这首诗里一共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歌者和一个听者。但是——真的有这个歌者吗?其实她完全是由听者自己想像出来的,她的孤独寂寞也完全是听者自己想像出来的。事实上,是由于听者自己感到孤独寂寞,所以才想像高楼之上的弦歌者也是一个和他自己一样孤独寂寞的女子。其实他是把自己一分为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杞梁妻”是什么意思?古代有一本书叫作《琴操》,相传是东汉蔡邕所作,书中说,在琴曲里有一首曲子叫作《杞梁妻叹》,是齐邑杞梁殖之妻所作。殖死,妻叹曰: “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将何以立吾节?亦死而已!”援琴而鼓之,曲终,遂自投淄水而死。崔豹《古今注》也记载了这件事,说法稍有不同,说是杞梁战死,其妻曰: “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亢声而哭,杞都城感之而崩,遂投水死,其妹悲姊之贞操,乃作歌,名曰《杞梁妻》。后来,这件事又演化成了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民间故事。总之,这里之所以用“杞梁妻”这个典故,是着重在“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这几句话。古代女子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总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倘若既无父,又无夫,又无子,那就处于极端的孤独寂寞之中了。这首诗是说听者以为一定是这样一个人,才可以弹出如此悲哀的曲子来。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两句写得也非常美。我在讲词的时候讲过,古代的音乐叫“雅乐”,南北朝时流行的音乐叫“清乐”,也叫“清商乐”,所以“清商” 指的是一种曲调。但古诗中的“清商”却不是指“清商乐”,而是泛指那种给人一种凄清哀伤之感的曲子。为什么呢?因为五音之“商”在四时里边代表秋,而秋在中国传统的“五行”里边属于“金”。 “金”是兵象,刀枪剑戟等武器都属于“金”,所以说,秋有一种肃杀之气,到了秋天,葱茏的草木遇到这种肃杀之气就都摧败凋零了。因此欧阳修《秋声赋》说: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清商”之曲是悲哀的,而“清商随风发”之所以写得好,还不仅因为它写出了那种凄清和悲哀,与此同时还写出了一种美丽的姿态。难道声音还有“姿态”吗?这真的很难解释清楚。大家都知道,听音乐是不宜坐在喇叭跟前的,一定要有一个空间传送的距离,经过一种空气的振荡,那声音才美。唐人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是一种远远地传过来的声音,因而显得悠扬好听。而且还不止如此,越是从很高很远的地方传下来的声音,越是你不能够看见,不能够接触,就越能够激发你的想像。王国维写过一首很好的小词《浣溪沙》,上阕是: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他说:天已黑下来了,山顶上有一个寺庙在落日的一点点余辉之中看得不很清楚。那地方那么高,高得鸟儿都飞不上去,而且半山之下已经昏暗了,你已经没有办法上去了。可是从那个地方远远地传来了孤独的磬声——磬是用玉石做的,声音可以传得很远——那声音不但对人是个诱惑,连天上的云彩都被它感动,经过那里的时候都停下来不走了。当然,王国维这首词接下来讲的是哲理,我们且不去管它,我的意思是说,从高远之处飘洒下来的那种声音,总是具有一种对人诱惑和吸引的能力,它促使你想像,促使你追求。而且, “清商随风发”就更妙。因为如果没有风,声音的振动就不发生变化。如果有风呢?顺风的时候声音就大,背风的时候声音就小,你所听到的那个声音,随着风的变化时远时近、时大时小,是捉摸不定的,这就更增加了声音的美感和对你的吸引。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曲正徘徊”,徘徊者,是指曲调那种低回婉转、抑扬顿挫的声音在徘徊;“中曲”,就是曲子的中间,或者说中间那一段曲子。前边我说“清商”给人一种凄清悲哀之感,而现在所说的“低回婉转”,就不仅是简单的凄清悲哀,而是在凄清悲哀之中还有一种缠绵婉曲的姿态。而且,人的内心与音乐有很密切的关系,这一段曲子的徘徊,同时也就是人的内心的徘徊。所以下面他说“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楼中那个女子,她每弹一个音符的声音都传达了那么多的哀叹。我们常说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三个月不知肉味,脑子里总是回想着那美妙的声音。这里所谓“余哀”也是说,在音乐的声音结束之后,仿佛还留下说不尽的悲哀,使你继续感到激动。我们今天使用“慷慨”这个词,一般是说某人在金钱方面很大方,但古人所说的“慷慨”不是这种意思,而是内心感发激动的一种感觉。《史记·项羽本纪》写到项羽在垓下和虞姬告别时说,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这里的“慷慨”,就是指一种悲哀之中的感发激动。“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是说,歌者如此投入地歌唱当然很辛苦——不但有歌唱的劳苦,而且有感情的悲苦——但那种苦算不了什么,如果听歌的人真能够欣赏她的歌,那么即使再辛苦也值得。但作者说,我所感到悲伤的不是她的辛苦,而是真正能够听懂她的歌、体会她的感情的人实在太少了。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哪里?在于有人真正认识你的价值。《水浒传》里吴用到石碣村去找阮氏三兄弟,让他们入伙同劫生辰纲,阮小五和阮小七听吴用一讲,就用手拍着脖子说:“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不要以为只有当强盗的这么说,孔子不是也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吗?人们常说“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由此可见,活在世上却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欣赏,那才是最悲苦的事情。
  结尾两句“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有的本子不是“鸿鹄”,而是“鸣鹤”。要想分辨这两个词用哪一个更好,你就必须熟悉中国文化的传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 “鸣鹤”和“鸿鹄”这两种鸟的形象含有不同的寓意,因而可以产生不同的意境。我们先说“鸣鹤”的含义, 《易经·中孚》的爻词说: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是说有一只鹤在山阴的地方呜叫,而它的一个伴侣就在旁边和它互相应答,这是一个大自然外在形象的比喻,代表了一种和谐的欢聚,所以下边就联想到,假如我有一杯好酒,我当然也要和你一同享用。因此,如果是“愿为双鸣鹤”,其含义就是我愿意和你做一对可以互相应答的知音伴侣。联系前边的内容,这个意思是可以讲得通的。 “鸿鹄”也有出处,《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想要废掉太子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请来了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邦看到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不肯辅佐自己却肯辅佐太子,就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他在同戚夫人饮酒的时候作了一首《鸿鹄歌》说: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徼,尚安所施。”意思是,太子的翅膀已经长成,他已经像一只高飞的鸿鹄跨越四海,我们虽然想害他,但他已经不是弓箭所能够伤害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这里如果是“愿为双鸿鹄”,则除了成双成对的含义之外,还含有高举远骛,不再受尘世伤害的意思。古代诗人经常作这种高飞远走的想像,李白有一篇《大鹏赋》,想像他自己变成一只大鹏,遇到了一只“稀有之鸟”,于是就“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两个人有共同的理想境界,一起飞向辽阔高远的天空,把那些尘世之间的龌龊卑鄙都抛得远远的。其实杜甫也有这种想法,他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在述说了那些“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落魄失意之后,在结尾时说,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意思是:我要变成一只白鸥,消失在那烟波浩荡的大海上,离开这个使我失意和痛苦的尘世。杜甫是一个人飞走,李白是找一个知音两个人飞走。总之,远走高飞,离开这个龌龊的、勾心斗角的尘世,这是千古以来很多读书人共同的向往,或者说是一种共同的心态。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自命清高、自视不凡的心理。其实,人在心灵和品格上是有区别的,不能一概而论。我以为,具有这种心理的人起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不管别人还辗转在泥土之中,我只管自顾自地飞去。第二种是:尽管他会飞,但能抱着深厚的爱心降落下来与泥土之中那些凡俗的人们共处,而且不会沾染上那些污秽。第三种人是最了不起的:他不但自己能够高飞,而且要教会那些辗转在泥土中的人们,带着他们一起飞。然而,我们怎么可能要求每一个人都这么崇高呢?一个人如果在心灵上能有一种向高处飞去的向往,那已经是很好的了。实际上,这种想法还不仅仅存在于诗人、士大夫之中,我还可以举出另外的例子来说明这是古往今来很多人共同的想法。大陆作家告然是农民出身,只受过三年小学教育,从小就参加了游击队,后来又参加过土改。他写过一部小说《艳阳天》,男主角叫萧长春,书中还有一个女孩子叫焦淑红,她对萧长春发生了爱慕的感情,却又不能够确知对方是不是也爱她,在一个有月光的夜晚,两个人在路上一边走一边谈话,焦淑红就说:看到月光这么好,我真想变成一个什么飞到月亮里边去。所以你们看,不只是诗人士大夫,即使是从事革命工作的人,当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很多挫折和烦恼的时候,也会产生失望的情绪,也会产生这种高飞远走的想法。所以,这实在也是人类一种基本的心态,我们不宜对这种心态作过分求全的责备。
   因此, “鸣鹤”的重点在于成双成对,以此比喻人世间的幸福生活;而“鸿鹄”,则包含有一种高举远骛的理想境界。再者,“双”字已经包含了成双成对的意思, “愿为双鸿鹄”则不但是愿结成伴侣,而且这一对伴侣还有着共同的高远理想。所以我个人以为, “鸿鹄”比“鸣鹤”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1-2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有一位学者叫陆时雍,他说这首诗所写的感情是“抚中徘徊,四顾无侣”。“抚”,是用手接触的意思;“中”是内心;“抚中”,就是你自己反省回顾,亲自领会你内心深处的那种感觉。“四顾无侣”是说,当你向四方观望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原来是那么孤独。陆时雍对这首诗还有几句评论说:“空中送情,知向谁是,言之令人悱恻。”就是说,如果你要传达你的感情,就必须有一个对象,但这首诗里边的对象完全是假想的,实际上并没有这样一个可以把感情投注进去的知音女子,可是,作者却把这种内心中最难传达的感情通过一个假想的歌者和一个假想的听者传达出来了,写得真是令人十分感动。所以,我以为这是《古诗十九首》里写得很好的一首诗,它的好处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情意方面,另一个是表现方面。现在我先谈它在情意方面的好处。这首诗的主旨是对于一个知音的向往,这是干百年来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因为人生在世总是想要追求一些完美的、能够使自己真正满足的东西。我的一个学生对佛学有些研究,她认识一位女法师,这位法师很年轻,还在美国念了PHD的学位,可是有一天她遇到一位佛教法师,仅仅通过很简单的几句问答她就觉悟了,后来就剃度皈依了佛法。我的学生和她很熟,有时候两个人谈起来,这位法师就讲,她从很早的时候就总觉得自己内心在追求向往一种什么东西,她在香港工作了很久,也在美国读过书,那时候她的生活是浪漫多彩的,然而总觉得没有得到一个真正的满足,内心总在渴望寻找一种真正完美的东西。其实,还不仅仅是信仰宗教的如此,自古以来,凡是有理想的人心中都有这种感情,就好像一种本能一样,也许他自己并不十分清楚到底要追求什么,但总是觉得宇宙之间应该有这种最完美的东西,并且把满腔的热情都投注到对完美的追寻之中。从《离骚》开始,在中国的诗词里抒写得最多的,就是这种向往和追寻的感情。

我以前写过一本《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王国维这个人在性格上有很多特色,其中有一个特色就是对完美理想的追求。在人生社会中,什么叫作理想?有些人认为,一个年轻人努力完成他的学业,然后有了自己的事业,将来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就是他的理想了。我以为,这个不是真正的理想。中国古代的儒家,教训年轻人要“扬名声显父母”,主张“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这个是不是理想?我以为这也不是真正的理想。凡是你要追求一种名利上的成功或是一种现实的收获,凡是你一开始就存有一种利害比较的念头,那都不是真正的理想。真正的理想既不为功名利禄,也不为扬名声显父母,也不为立德立功立言,而是属于你的一种本能,是你自己都拿它无可奈何的。例如陶渊明就说过“性刚才拙,与世多忤”,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之类的话,那并不是为了某种道德的教条,而是他本身对某些邪恶的、污秽的、不完美的事情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还不是说为了某种利害的计较或为了维持一个清白的名声,而是一旦违背了内心这种本能,就会感到比挨冻受饿的滋味还要痛苦。一个人可以从很年轻的时候就有这种本能,就看你将来把它投注到哪里去了。它可以成为一种宗教的信仰,可以成为一种政治的理想,也可以成为一种学术的事业。而且,同样是追求理想,又有不同的两种类型。第一种人一定要追求完美,如果追求不到,他情愿以身殉之,即如屈原《离骚》所说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种人热情而且固执,往往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第二种人其实也可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那就是像苏东坡那样的人。这种人对世界有一个通达的看法,知道从来就没有所谓真正的完美无缺,任何人和事总是有美的一面也有丑的一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问题在于,你要多看人家好的那一面,鼓励人家向好的那一面发展;对于现实中的不完美,你要“自其变者而观之”,树立一种通达的、洒脱的人生观。有人认为,中国文学里一直存在这样两种类型,在早期文学作者里,屈原可以代表热情执著的那一类型,庄周则可以代表通达洒脱的这一类型。
发表于 2014-1-21 0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_^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就要说回来了——如果你把你那种本能的追求和向往的感情投注给宗教、哲学或者政治,那当然很好,但这种投注是单方面的。因为你作为人是有知有情的,而对方作为一种信仰、一种哲理、一种主义,是无知无情的,你的感情不能马上得到回答和共鸣。天下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把你的感情投注给另一个与你有相同理想的知音,你马上就可以得到回答,感受到一种温暖。所以古人说人生如果能得一知己,那真是死而无憾了。所以,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这种对知音、知己渴盼追求的感情,其实也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感情的基型。这也就是《西北有高楼》这首诗之所以在情意上写得十分动人的缘故。
  这首诗之写得好还在于它的表现方法。从表面上看,这首诗的句法很简单,叙述也很直接,外表是很朴实的,但实际上它有好几种表现方法用得非常好,例如背景的形象、感受和气氛、象喻的联想、若隐若现的人物等等。从“西北有高楼”到“阿阁三重阶”这四句,没有一个人物出现,整个是写背景,但从这些背景的形象中就渲染出一种气氛,给你一种感受。这是很重要的,好诗和坏诗的区别往往就在这里。有的诗里所提出来的形象没有完整统一的气氛,因此也不能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些人他自己都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写诗的时候心里并没有什么想说的东西,只不过是拿一些漂亮的文字在那里拼拼凑凑而已。作者自己本来就没有什么感受,又怎么能够给读者以气氛和感受?一个好的诗人,他不但自己确实有深刻真切的感受,而且还能够找到恰当的形象把他的感受传达出来。《西北有高楼》开头四句的背景形象所提供给我们的气氛和感受是什么?刚才我说过,一个是高寒,一个是美丽,这是建筑物的形象。接下来他还有声音的形象,从“上有弦歌声”到“慷慨有余哀”是声音的形象,它起了一种交往和传达的作用。这曲调为什么如此悲哀?因为弹唱它的人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独寂寞的女子。这个女子与《青青河畔草》中那个女子显然不同,那个女子是“皎皎当窗牖”,从一开始就是很鲜明地站在那里让大家观看的,而现在所写的这个女子根本就没有出现,只是听到了她弹奏音乐的声音。事实上,不管建筑的形象也好,声音的形象也好,都未必是现实的,作者只不过是用这些形象来传达他的感受和气氛,从而提供给你一种追求向往的象喻的联想。而且他没有到此为止, “不惜歌者苦”两句是写听者与歌者的共鸣,“愿为双鸿鹄”两句是把听者与歌者合一。这真是很妙的一件事,因为楼上那个女子只是诗人的想像,而所有那些建筑的美好、声音的美好、中曲的徘徊,都是诗人自己的描写,写的是他自己内心之中的境界。过去有人给《古诗十九首》作注解,考证《西北有高楼》可能是指洛阳城里的哪个楼,这实在是把这首诗讲得死于句下了。作者制造的完全是一种气氛和感受,他所写的楼上那个女子好像是一个“对方”,其实就是他自己。建安诗人曹子建写过一篇《洛神赋》,形容洛水中的那位女神“神光离合,乍阴乍阳”,说她身上有一种光采,一下子你就看见了,一下子又隐没看不见了。而这首诗的妙处,也完全可以用这两句来形容,在叙述的主体和被叙述的客体之间就是这种“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的关系。在一开始它们是分开的,到最后它们就合起来了,而实际上这种分与合是在若有若无之间,因为他在说对方那个女子的时候,其实也是在说他自己。这真是很微妙的一件事。以前我们讲过的《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今日良宴会》虽然也很好,不过比较起来,这首诗的变化显得更丰富些。
   下一次我们要讲另一首变化很丰富的诗《东城高且长》。
发表于 2014-1-21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叶嘉莹讲:《东城高且长》

  今天我要讲的《东城高且长》也是一首能够给读者提供丰富联想的好诗。不过在讲之前我先要说明一个问题,虽然这首诗能够给我们很多象喻的联想,但它的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果然就一定有如我所说的这些意思吗?不一定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国文学作品,往往能够给读者很多联想的可能性。由于读者的性格不同,造诣不同,学问不同,修养不同,读诗时所得的感受也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常常讲,凡是真正的好诗,都有一种感发的作用,富有一种感发的力量,因此这种诗都是含蕴丰美的,具有多种联想的可能。然而作者在创作时却不一定曾经想到把这些内容都放进去,至少在他的显意识中不一定想得到。这么说好像很奇怪,其实这正是中国文学作品与西方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那天中国的几位作家到温哥华来,我们这里搞当代小说研究的学生就向中国作家谌容提了一个问题说,你的短篇小说《周末》里写几个人在一起打扑克,最后一个人出的牌是一张红心的“K”,为什么你要讲那张牌是红心?谌容女士回答说,我也不知道,我当时只觉得出个红心才好。——这就是一种类型的中国作家,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就是凭一种感发力量作用的本能。当然,中国现在也有了受到西方影响的新派作家,像台湾的白先勇就是。白先勇是研究西洋文学的,他的脑子里有一大套西方的文学理论,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每一个景象都有他的含义,比如他写今天下雨,那下雨是有含义的;他书中主人翁的门前种了一棵松树,那松树也是有含义的。在西方,很多小说家和诗人在写作时,都很明确地意识到他要用哪一个形象进行一种什么样的象征。但中国的传统不同,像李后主的词“林花谢了春红”,我说他是用落花的形象来表现有生之物对无常和苦难的共同悲哀,可是李后主当年是这样想的吗?完全没有,他就是以自己内心那种深挚的感受能力凭直觉写出来的。中国的小说也是一样。可西方人在分析这些东西的时候常常不能理解,总是想给它加上一点儿什么。这样做对白先勇那一类作家是可以的,对中国旧传统中成长起来的那一类作家则不行。我说这些是为了说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未必意识到那么多象征的或暗示的含义,但这些诗本身的感发力量却产生了这种潜力。这是读中国诗歌必须注意到的一点。下面我就来分析这一首《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 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 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 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 弦急知柱促。驰情整巾带, 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首诗,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认为从“东城高且长”到“何为自结束”是一首诗,从“燕赵多佳人”到“衔泥巢君屋”是另外的一首诗,一共是两首诗,我不赞成这种说法。因为他们只看到这首诗的前半首和后半首写的是两件事情,就以为是两首诗,却没有看到,这首诗的好处,也正在于它的转折变化。前边讲过的《行行重行行》,感情的发展是连续的、一直向前走的;而这一首的感情一直在跳动变化,前一句和后一句的关系经常难以确指。“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这“东城”在哪里?有人说是洛阳的东城。其实你先不用去考证,作者只是提供给你一个形象,从而使你产生一种感受。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是从远处看到整个一片城墙的远镜头的全景。城墙的形象给人一种什么感受?是阻碍隔绝的感受。一片墙,如果不高,你可以跳过去;如果不长,你可以绕过去。可是你远远地  就看到东城的城墙是那么高,那么长,哪里存在一个可以让你走进去的缺口?卡夫卡有一篇小说叫《城堡》,写一个人要进入一个城堡,但却始终没有能够进去。当然,卡夫卡是有意要用城堡来表现现代人内心之中的隔绝感和孤独感,而《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则不见得是有意识地这样做,他只是提供了这么一个形象,而这个形象就制造出这么一种气氛。“逶迤”,是连绵不断的样子。“属”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归属的意思,读作shC;一个是连接的意思,读作2hoo在这里,主要是连接的意思,但也隐含有“归属”的言外之意。因为,十九首里边的句子,有时候可以互相印证,《青青陵上柏》那一首中说“驱车策驽马,游战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他说洛阳城里虽然那么繁华热闹,虽然有那么多达官贵人,可是他们自相往来,结成了一个仕宦的群体,或者说一个官场的大网,你并不归属于他们那个圈子,作为一个外来的读书人,是无法打进去的,那个圈子里的人不接受你。你看,一个是“冠带自相索”,一个是“逶迤自相属”这口气和句法多么相像!倘若这城墙有一个缺口,也许还可以挤进去,可是你看不到任何缺口,它不但又高又长,而且连绵不断,连一个缝隙也找不到,城市,代表着繁华和名利的所在;连绵不断的城墙,对你来说就是一种隔绝和排斥。在《古诗十九首》中,类似这种可以互相印证的句子很多,例如“东城高且长”和“道路阻且长”这两句的句法也是一样的,其感情和口吻也十分相似。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是这首诗中的第一个跳动变化。“回风”,就是旋风。在我小的时候,北京大多还是土路,每到春天就刮大风。由于风卷起了土,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风的形状,看到它是怎样旋转着刮过来的。前几年有一个电影叫作《p可拉伯的劳伦斯》,其中有沙漠上刮大风的场面,那风真的是动地而起,挟着黄沙远远地席卷而来。所以,这“回风动地起”的形象真是既刚健又萧条。那风挟带有十分强大的摧伤力量,整个大地顿时就都被笼罩在它的摧伤范围之中了。当然,这景象的视角仍然在城外,城里不会有这么大的风,但你进不去,你现在所处的地位就是这样四无遮蔽、空旷悲凉。诗人的感觉有时候会有相似之处,柳永《少年游》说,“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 目断四天垂”。他所感受到的,也是这么一种空旷、悲凉的感觉。   “秋草萋已绿”似乎有些难解。因为在一般人的印象里,秋天草就黄了,为什么还说“绿”?杜牧之有两句诗说“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有人就认为 “未”是错字,应该是“草木凋”,因为“秋尽”是秋天已经过完了,草木当然就都凋谢了。不过,这仅属于一般的常识,而杜牧之要写的是什么?是那种凄凉背景下的美丽!秋天已经过去了,江南的草却还保持着绿颜色,在这种凄凉美丽的环境之下,才有接下来的两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秋草萋已绿” 也是如此, “萋”,是草木繁茂的意思,但在古代,这个字有时候也可以和“凄”字通用; “已”字在这里并不是“已经”的意思,而是和“以”字通用,含有“而且”之意;“萋已绿”,是凄凉和绿色两种情调的结合。这种结合未免有点儿奇怪,和凄凉情调结合的一般应该是代表生命衰老的枯黄,为什么现在却是代表生命繁茂的绿色呢?其实,这种因绿色而产生的悲哀我们早就举过不少例子,比如《诗·小雅·苕之华》的“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李商隐《咏蝉》诗的“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韦庄《谒金门》的“断肠芳草碧”等。那都是一种对比或者反衬,通过无情草木的碧绿美丽,更衬托出有情之人的憔悴悲伤。有的时候,那悲哀之中也带有一种对未来的推想。如杜甫有一首《秋雨叹》,写了一株决明草在秋雨之中保持着美丽而饱满的绿叶黄花,但接下来敏感的诗人说:“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因为,这株美好的生命在秋风的摧伤中绝不能坚持多久,很快也就要枯萎凋零了。不过,以上我所说的都出于一种理性的解释,其实它还可以有另外一种更简单的解释,那就是:它纯属一种直感——碧绿的草在强大的秋风之中摇动,那形象就给了你一种直接的感发。陶渊明说“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你说他是什么意思?那不过就是大自然中的一种动态给予诗人内心的感发,即《文心雕龙·物色》所说的“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诗人和一般人的不同就在于他比一般人感情敏锐。冯延巳说“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吹皱一池春水与他冯延巳何干?杜甫说“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凉风起天末又与他杜甫何干?但那一阵风吹过,就忽然引起了诗人内心的一阵动荡,这种动荡通过诗的感发又传达给了读者,这就是感发生命生生不息的传播。所以我们在欣赏诗的时候,必须把它看作一个活泼的生命,绝不能把它搞成僵死的教条,就好像分析一个活生生的人,你千万不要把它搞成一具尸体解剖的标本,那样一定会使人们望而生畏。 ’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边接下来说,“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四时”,就是春夏秋冬四季;“更”,是更迭转换的意思。春夏秋冬一个季节接着一个季节更换得如此迅速,一年的光阴马上就要过完了。“一何速”,同《西北有高楼》中的“一何悲”一样,都带有一种加重语气的含意。古人一提到光阴的消逝,很快就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屈原《离骚》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底下马上就接着“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所以你看,《东城高且长》这首诗虽然跳宕,其实很有层次。诗人的感发从城墙、回风、秋草、大自然的四时变化,一步步地就引到了人生的短暂无常。但他接下来仍没有直接说到自己的感发。“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两句,可以有深浅两个层次的理解。从表面看起来这两句很容易懂:由于秋天到了,早晨的风很凉,所以使人的内心也产生一种光阴易逝、生命短暂的悲苦;秋天的蟋蟀叫不了多久就要死了,这也能使人感受到生命所受的局限。这种理解与诗的主题是相合的,而且也能够给你一种打动。但在中国古诗中有一件事情是很奇妙的,那就是有一些语言的符号能够引起你向某一个固定方向的联想,西方语言学的符号学把这种符号叫作“语码(c。de)”。“晨风”和“蟋蟀”就是两个语码,因为它们正好是《诗经》中两首诗的篇名。“晨风”是一种鹞鹰类的猛禽,出于《秦风·晨风》的“驮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说是晨风张开它的大翅膀,一下子就飞到北边的一片树林中去了,这是由鸟起兴,由此而想到了心中所思念的那个“君子”。这“君子”是谁?当然,我们可以不管汉代经学家的说法,可以把这个思念对象解释为一种理想或一种追求。不过从作者的角度着想,中国读书人从小念《诗经》读的都是牦传》。《毛诗·序》说这是秦国人讽刺秦康公不能继承秦穆公的事业、不能任用贤臣的一首诗。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穆公时代是秦国最美好最兴旺的时代,后来到了康公时期,政治十分败坏,于是人们就怀念起秦穆公来。所以, “未见君子”的“君子”指的乃是秦穆公那样的贤明君主。联系这个背景, “晨风怀苦心”就含有一种对国家政治的感慨了:为什么我所生活的时代如此黑暗?为什么我就没赶上那种君圣臣贤的好政治? “蟋蟀”出于《唐风·蟋蟀》的“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意思是:蟋蟀已经躲进屋子里来叫了,说明时间已经到了九月暮秋,一年很快就要结束了,如果你还不及时行乐,你的一辈子很快也就这样白白过去了。《毛诗·序》说,这是讽刺秦僖公“俭不中礼”,认为应该“及时以礼自虞乐”的一首诗。联系这个背景,则“蟋蟀伤局促”除了感叹生命的短暂之外,还包含一层何必如此自苦、不妨及时行乐的意思在内。这种含义,我们也可以用十九首中其他的句子来加以印证,如《生年不满百》中即有“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其实,这和前边讲过的“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以及“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一样,也是表现了一种挣扎和矛盾的心情。既然你不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无法实现你的理想,而人生又是那么短暂,为什么不可以及时行乐呢?所以自然就有了接下来的两句“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从这里念头一转,又是一个感情上的跳动变化。“荡”是放荡;“涤”是冲洗,冲洗什么?冲洗那一切加在你身上的拘束和限制!人生如此短暂,你何苦给自己加上这么多约束?你何苦总是要说的不敢说,要做的不敢做,要追求的不敢追求?确实有这样的人,他总是在想,我要是这样做人家会说我什么?我要是那样做人家又会说我什么?做起事来畏首畏尾。可是,你自己跑到哪里去了?别人的意见虽然也应该考虑,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你自己——你自己真正的感情,你自己真正的意愿,你自己所真正要做的事情。如果你实现了这样一种觉悟,也可算是达到了人生的一种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18 23:48 , Processed in 0.07613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