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31|回复: 58

《诗学概要》 林正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8 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林正三 《诗学概要》
目 次
序言
?  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究所所长考试院考试委员张序
?  中华民国传统诗学会理事长蔡序
?  台北市诗人联吟会会长蔡诗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学习古典诗词之准备—排除音韵之障碍
  第一节:中国历代音韵之沿革
  第二节: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
  第三节:平上去入四声与现行国音之关系
  第四节:如何自现行国音中去分辨原来之入声字
  第五节:根本解决之道
第三章:平仄
  平仄格律之主要原则
  拗与拗救
  特拗之例
  折腰体
  四声递用法
  兼论古体诗之平仄
第四章:押韵
  押韵之作用
  目前通行之韵部与押韵之规则
  特殊之押韵法
  押韵之戒忌
  兼论古体诗之押韵法
第五章:章法(结构)
  起承转合
  历代诗家之论章法
  时下通行之击钵诗章法
第六章:命意
  命意之要
  初学要旨
  各体诗之立意方向
  第七章:炼字
  炼虚字
  炼诗眼
  炼迭字
  重出字法
  历代诗家之炼字故实
第八章:修辞
  修辞析论之修辞法
  字句锻炼法中之代字法
第九章:造句
  句型
  句法
  历代诗家之论造句
第十章:对仗
  对仗之种类
  对仗之方法
  历代诗家之论对仗
第十一章:用典
  用典之功用
  典故之种类
  典故之来源
  用典之要领
  历代诗家之论用典
第十二章:古典诗之创作与欣赏
  诗之创作
  诗之欣赏
  古典诗之时代性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张序
    论语阳货篇,孔子谓门人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意谓学诗可以兴发人之志气,可以考察时政之得失,可以知交友立群,可以处离怨而无怒;近可以事父母而尽孝,远可以事君上而尽忠。此足以明诗教之有裨于世道人心,而达化民成俗,厥功匪浅。今之倡言心灵改革者,实亦何莫昌夫诗!
    唯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学术思想剧变,新文学兴起而旧文学式微。尤以古典诗之规律既严,加以文字简炼,且必讲求平仄协韵,又每多托寓用典,更非今日习用白话文者,所能领略其妙。故欲昌明诗学,弘扬诗教,真是谈何容易。目前大学中文系,虽开设有古典诗、词之课,教者多只能讲析,习者亦止于欣赏,欲求师生唱和之作,或培植青少年诗人,真如凤毛麟角也。
    余任教上庠,讲授诗学有年,深知初学为诗者,以诸生自幼习国语而无入声字,每以平仄协韵为苦。坊间出版之「诗学入门」、「诗学浅说」类书,亦多讲「平、上、去、入」四声,而少为习用国音者作一指引开导,以是有志学诗者,欲求音律雅正,亦颇难矣。
    本所研究委员林正三先生,有鉴于此,益以其夙耽诗学,雅好辞章。才既富赡,学亦渊博。近着【诗学概要】一书,对于初习诗词者,如何辨识平仄及四声,尤多所诠释,至于命意遣词,炼字用典,与夫诗之创作与欣赏,均有深入浅出之叙述。既为有志学诗而初入门径者之最佳读物,亦学有小成而欲更求深造者之指引南针,即任教上庠讲授诗学者,为指导学生习作,亦可获其一助,实坊间不可多得之作,而有裨于诗学之昌明,与诗教之弘扬也。兹索序于余,因乐赘数言,用弁卷首。
    中华民国八十七年夏至前一日张定成序于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
蔡 序
    诗之作用亦大矣哉!子夏云:「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历代明王圣哲,莫不以诗教为政教之一环。而造成数千年来,诗运绵延,诗道昌炽,更使数以万计之诗篇,蔚成我中华民族之文学主流,使我中华民族成为诗之民族,历久而不衰。惜乎民国以来,社会风气,竞崇西学,科技与经济挂帅,价值观物化,于有关美善性灵之艺术文学,则付之阙如,其中尤以诗道为甚。影响所及,造成功利抬头,世风颓敝。以是知果欲正人心,恢世道,则舍诗教实无以为功也。
    虽然,诗之陶冶性情别有风旨,非可以诗法论。第初学者不由其法,则茫然无所依归。观诸目前之青年学子,其有心于古典诗学者伙矣。唯不得入门之法,更视平仄音韵为畏途。吾友正三兄,公余沉浸于诗学领域,穷极爬梳,黾勉不倦。于声韵一门尤所专攻。且夫学而优则教,先后担任松山慈惠堂诗学研习班,基隆中原正音班,台湾歌仔学会诗学研究班讲席。于诗教之推展,不遗余力。正三兄之论诗也,以意为尚,主张诗以言志,平素服膺白太傅「诗合为咏时咏事而作」之诗旨;杜工部「汪茫万汇,忠厚恻怛」之诗心;王船山「游于兴观群怨四情之中。而各以其情遇」及「奋发于为善,而通天下之志,群而贞,怨而节,尽己与人之道」之信念。更感于诗教宜为政教之先,立德宜为学诗之本。尝戒其门弟子曰:「欲学为诗,须先学立品」,则其为人可知矣。于今将其历年来教授诗文之心得,裒为一册,颜之曰【诗学概要】,以飨初学。其为诗教之热诚,肃然可敬。欹欤!生乎今之世,而具古人之风者,吾于正三见之矣。际此世道凌夷,诗教不彰,此书之面世,或可为初学者之津梁,并导诗道于正轨。骚坛石友,宁不翘首而盼乎?前承来电,乞序于余。余忝长传统诗学会,固不能辞,而亦乐为之序。
    中华民国八十七年蒲月桃城蔡中村
前言
    诗者,乃是我中华民族之文学主流。翻开中华民族之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诗之历史,自唐虞三代以还,诗即是民族生活之点滴记载,【礼记经解篇】云:「入其国,其教可知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大凡陶冶性情,转移风气,敦励品德等,莫不以诗教为先务。更由于诗的本身,具有和谐之声调,吟诵起来,特具抑扬顿挫之旋律美。能于潜移默化中,导人心于敦厚和平。故得以历久而不衰。
    降及季世,功利之风乍起,淳古之情渐失;世道日见浇漓,人心益趋凉薄。未尝非一二人不注重诗教之缘故。所幸目前社会上,尚见诸多有志之士,??孜孜,为振兴诗道而奔走传薪。然因历代以来,有关诗学书籍,非偏重于理论,而失之深奥抽象;即唯攻于实作,而流于敷浅虚泛,无法适合时下有志于诗学者之需求。故笔者不揣谫陋,爰就历年来学诗心得,及从事教学之经验,作一整理,而集结付梓,期能对志于学诗者稍与助益也。
    处此工商时代,事事讲求效率,长篇巨论已非所宜,本书秉持精简原则,对于有关诗学源流、派别,及古体诗等,因目前坊间此类书籍,如汗牛充栋,满架琳琅,故尽量从简,仅就五、七言近体诗详为阐发,读者基础既具,自可隅反。而音韵一门,乃是现阶段研究古典诗词者,最大之困扰,由于目前之国音无入声,致使今之学子,视学诗为畏途,且亦无从领略诗中抑扬顿挫之旋律美感。反之,闽南读音,则仍然保有唐宋时期之中古音声调,最能将声韵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故本书所论四声,乃以闽南读音之声调为准。为指导初学者,排除音韵之障碍,特立专章以阐发之,俾读者能正确辨别平仄与四声。至于其它使用粤语、客语、吴语、湘语等语系者,亦可由各地区原来之语音或读音中,去辨别平仄,即可突破声韵之困扰。
平仄格律方面,因受传统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观念之影响,已是根深柢固。为矫正此一观念,特举出几个原则,期能因势利导,以正此谬误。读者详加玩味,自有所得。至于四声递用一说,乃是声调之最高境界。近世诗人,已鲜能发之,唯清人董文焕之【声调四谱】论之甚详。今特揭出,以飨读者。其它押韵、章法、立意、炼字、修辞、造句、对仗、用典诸章,大部引述历代诗家之立论与著述,其中如近人张正体先生之【诗学】,黄永武先生之【中国诗学】、【字句锻炼法】,董季棠先生之【修辞析论】,朱文长先生之【唐诗浅探】等,更多所引用,于此一并致意。由于作者本身才识有限,不囿于己见,故一本述而不作之信念,以免造成误导。
    诗本为我中华民族最优美之文学主流,由于五四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之风潮,及目前之国音无入声之缘故,致使有志于声诗之青年学子,不得其门而入。眼看此一文化奇葩,濒于凐灭之地步,故甘冒梨枣之讥,期能抛砖引玉,深望博雅君子,不吝指教。
    揆诸吾人,既能知诗矣,复需知何为好诗;既能为诗矣,复需能为好诗。故本书虽为初学而者作,然对于学诗有成,而欲更深入研究者,亦或可作为参考之用。
    本书乃十年前之旧稿,而重新增补者,其中引用前人著述,有漏其出处者,于此一并告罪,敬祈鉴谅。
    书成之日,辱承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所 张所长定成(前考试院考试委员)署端暨赐序;中华民国传统诗学会 蔡理事长中村赐序;台北市诗人联吟会蔡会长秋金赐诗;以光版面。复承挚友 陈呈生兄指导排版事宜;复承 张宜民世兄代为设计封面。高谊隆情,永铭五内,于此并申谢忱。
    自年初着笔以来,数易其稿,兼之缮打、校雠、排板,在在费时。故公余辄孜孜于斯,其间承内人丹然,多所帮忙,一并致意。
    中华民国八十七年仲夏林正三于惜余斋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绪论
    何谓诗?古人云:「文有声韵,可以吟咏者谓之诗」,笔者则认为尚须加上「以最简洁之文字篇幅,表达最丰富之情感者」。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于此可知诗之产生,实系反应吾人之情感。此情感乃是人类对于天地、山川、风云、雨露、鸟兽、虫鱼、草木、花果及家国社会、人类群体等万事万物之情感。有真实之情感,才有美善之篇章。翻开整个中国文学史,可以看出诗在中国文学上,实居主流之地位,也有其光荣之历史,更是一束灿烂之奇葩。历代之名篇隽句,仍留传于你我之口语之中。由于我国文字为独立之音节,对于声调韵律易于控制,吟诵出来,铿锵悦耳,故能形成此一独特之文体,历数千载而不衰。民国以来,虽有新体诗之产生,然因未有平仄与押韵。是以无法展现出声韵之美,与抑扬顿挫之情致。直与一般散文无异。故其地位无法取代古典诗。
    考诸诗之起源,实肇始于民间之歌谣谚语。古人有云:「言为心声」。又云:「诗以言志」。大凡吾人心有所感,而发为语言,由于远古时未有文字,语言既出,为求易诵易记,需注重谐声合韵。故六经诸子,大都有韵之文,尤以诗经一书,更是篇篇用韵。盖无韵即不成其为诗也!尔后语言发生变化,古音渐失,是以吾人今日诵读诗经等古诗,于押韵之处,总觉扞格不入,此盖因诗经时代,乃是上古音之范畴,无法以今音求其谐韵也。至于大家耳熟能详之唐诗宋词,当时所使用之语音,乃属中古音之范畴,故于今唯有用中古音之读法,方能展现其韵味。由于闽南汉语仍保存中古音之声调,读起来铿锵悦耳,是以本省之教习古典诗者,率皆以闽南汉语之读音为准之缘故。
至于历代诗学之源流,元人傅与砺(若金)于【诗法正论】一书中,论之甚详,于今摘录于下:
    夫诗权舆于击壤、康衢之谣。演迤于卿云、南风、载赓之歌。制作于风、雅、颂三百篇之体,此诗道之大原也。周官诗有六义,风、雅、颂为之经,而赋、比、兴为之纬。风、雅、颂各有体,作诗者必先定是体于胸中而后作焉!风之体如后世歌谣,采诸民间而被诸声乐者也。其言生而达事情、通讽喻。二南为之始,纯乎美者也,故谓之正风。诸国之风兼美刺,故谓之变风。豳风则诗之正而事之变,故亦以属之变风焉。雅之体如后世之五、七言古诗,作于公卿大夫,而用诸朝会燕飨者也。其言主于述先德,通下情,事有大小,故有大雅焉、有小雅焉。成康以上之诗专于美,故谓之正雅,成康以后之诗兼美刺,故谓之变雅。变风、变雅皆因正风正雅而附见焉。颂之体如后世之古乐府,作于公卿大夫,而用诸宗庙,告于神明者也。其言主于美盛德,告成功。其正则商颂、周颂,而鲁颂则不当作而作,比诸风雅盖亦变之类也。姜尧章云:「守法度曰诗,放情曰歌,体如行书曰行,兼之曰歌行,述本末曰引,悲如蛩螀曰吟,通俚俗曰谣,委曲尽情曰曲」。观于此言,可以得风雅颂各体之义矣。然其言犹有未尽者,盖诗有体、有义、有声,以体为主,以义为用,以声合体。如今人之慢词小令之类,体制固殊,音律亦异。义之用则存乎人尔!自乐书不得传其体制,失其音律,是可惜也。若其义则朱子之传详矣。诗亡而离骚作,亦国风之变也,朱子集注以屈原所作为首,而附学骚者于后,是亦夫子删诗,而附诸国风于二南之意。自汉以来,由骚之变而为赋。故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李陵、苏武始为五言诗,当时去古未远,故犹有三百篇之遗意也。
    魏晋以来,则世降而诗亦随之。故载于文选者,词浮靡而气卑弱,要以天下分裂,三光五岳之气不全,而声诗遂不复振尔。刘禹锡有言八音与政交通,文章与时高下,岂不信欤?其间独渊明诗,澹泊渊永,敻出流俗,盖其性情然也。后世皆称陶、韦、柳为一家,殆论其形而未论其神者也。
    唐海宇一而文运兴,于是李、杜出焉。太白曰:「大雅久不作」,杜子美曰:「恐与齐梁作后尘」,其感慨深矣。太白天才放逸,故其诗自为一体,子美学优才赡,故其诗兼备众体。而述纲常系风化为多。三百篇以后之诗,子美集其大成也。昌黎后出,厌晚唐留连光景之弊,其诗又自唯一体。老泉所谓苍然之色,渊然之光是也。唐人以诗取士,故诗莫盛于唐。然诗源于德性,发于才情。心声不同,有如其面。故法度可学而神意不可学。是以太白自有太白之诗,子美自有子美之诗,昌黎自有昌黎之诗,他如陈子昂、李长吉、白乐天、杜牧之、刘禹锡、王摩诘、司空曙、高、岑、贾、许、姚、郑、张、孟之徒,亦皆各自为体。不可强而同也。
    自五星聚奎,而启宋之文治,欧、苏、黄、王等,出其文章之余,犹足以名世。后山、简斋、诲翁、诚斋亦其杰者也。然宋诗比唐诗气象敻别,今以唐诗宋诗杂而观之,虽平生所未读者,亦可辨其孰为唐,孰为宋也。大概唐人以诗为诗,宋人以文为诗。唐诗主于达性情,故于三百篇为近;宋诗主于议论,故于三百篇为远。达性情者国风之余,立议论者雅颂之变。固未易以优劣也。诗至宋南渡,末而弊又甚焉,高者刻削矜持太过,卑者模仿掇拾为奇;深者钩玄撮怪至不可解,浅者杜撰张皇有若俳优,至此而作诗之意泯矣!然陷溺其中者,方以能诗自负,见其有深于理致,如诲翁之作者,则指之曰此儒者之诗也。见其有涉于俚俗如诚斋之作者,则指之曰:此村学究之诗也。吁!此岂特不知诗哉,尤不足以知诲翁诚斋矣!盖诲翁诗如蒸民、懿戒诸作,不害其为二雅之正。诚斋诗如竹枝、欸乃之作,不害其为国风之余也。
    猗欤!本朝有亘古所未有之混一,故有亘古所无之气运,一时文人如刘静修、姚牧庵、卢疏斋,元复、赵子昂诸先达,固已名世矣!大德中,清江德机先生,独能以清拔之才,卓异之识,始专师李杜,以上溯三百篇。其在京师也,与伯生虞公,子昂赵公,仲弘杨公,曼硕揭公诸先生,倡明雅道,以追古人。由是而诗学丕变,范先生之功为多。曼硕尝语人曰:「近年诗流,善评者莫如刘会孟,能赋者仅见范德机」。熊锡峤曰:「范诗如绝色妇人,净洗脂粉与人斗妍,故无有及之者」。周静之谓余曰:「范公践履不愧古人,故其词翰亦不愧古人」。要皆自其胸次流出,不可强学而能也……
    上论已将自诗经以来,而至于蒙元之诗学源流及衍变,作一概括性之介绍,其递嬗之迹,昭然明矣。而明清二代,亦各有其风格与面目。王钧卿于【历代诗评注】序云:
    朱明代元,高(启)杨(慎)山林之作,蹑迹孟韦;溥荣(杨溥 杨荣)台阁之章,抗衡燕许(宋 张说 苏颋)越成弘而至嘉隆,七子五子,坛坫交峙。梦阳、景明、于鳞、世贞辈,高掌远跖,倡言复古。一篇跳出,少陵复生。虽矜许过情,而体格要为不远矣。降及季世,宁人元孝,怆怀故国,语多商音……有清一代诗学鼎盛。梅村贻上树其先声,瓶水(舒位铁云)、两当(黄仲则景仁)昭其后劲。其间诗人辈出,为汉魏之诗者有之,为三唐之诗者有之,为两宋之诗者有之。分派异趋,超颠诣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格律之严整,神韵之渊雅,字句之研炼。即起汉魏唐宋诸贤而质之,当亦自叹为弗如。变而能化,吾于清诗中数数遇之矣!萧子显曰:「不有新变,何能代雄」。清诗之雄雄于此哉。嗟乎!国粹凌夷,风雅凋丧。矜尚新学者,至斥韵学为不急之物。瞻望前途,殷忧耿耿,剥极而复或其时矣。
    以上就傅、王二氏所论,于诗之源流与衍变,已得其梗概。至于诗之做法,将于往后诸章,陆续揭出。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学习古典诗词之准备──排除音韵障碍
    由于现行之国音无入声,且无法辨别平仄,致使有志于古典文学者,难以一窥唐诗宋词之门径。本章乃根据笔者十余年学诗之经验,提供读者作为学习之参考,以排除音韵之障碍。文共五节,挈叙于下:
第一节:中国历代音韵之沿革──泛论自三代以迄于目前国音之沿革状况。
第二节:上古音中古音与近古音──介绍各时期代表性之标音方法及韵书。
第三节:平上去入四声与现行国音之关系──说明中古音之平上去入四声与现行国音一、二、三、四各声之相互关系与演变规律。
第四节:如何自现行国音中去分辨原来之入声字──引用当代声韵学家陈新雄教授之【锲不舍斋论学集】(一九八四年学生书局版)中【万绪千头次第寻】一节之八个原则所整理出来辨别入声字之方法。另外陈慧剑先生所著【入声字笺论】(六十六年白邻书屋自印本)则从声符之分析去辨别入声字,亦不失为可行之方法,本节亦稍作介绍,以提供读者另一认识入声字之方。
第五节:根本解决之道──介绍如何去认识中古音之四声与平仄,以为学习古典诗词之准备。
第一节:中国历代音韵之沿革
    中国文字历代相沿未变,而语言、字音等则随时代之推移、地域之相异、及其它客观因素,而时时在演变之中。由于诗是一门最讲究声律之文学,故凡为诗者,莫不以声韵为第一要务。据宋邵博之【闻见后录】所载:李方叔云:「东坡每出,必取声韵、音训、文字诸书复置行箧之中」。由此可知声韵一门学问于诗人之重要性。不知声韵何由知诗,尤以从事诗学教授者,更不可或缺也。
    古人云:「声成文谓之音,声音相和谓之韵。」夫声韵(音韵同)之说始于魏、晋、齐、梁之时。然我国古时韵文极为发达,非不重音韵,特无韵书耳!自远古以来歌、谣、谚语,莫不有韵,而六经诸子亦多有韵之文。此盖古代文字未兴,口耳相传,久则忘失,缀以韵文,而便吟咏以成记忆也。三代之际,虽因地方不同而言语异声,然列国彼此交际之事,如朝、聘、会、盟等,须有划一之语言以为沟通,此即所谓雅言。【论语】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有周一代,天子乃诸侯之共主,此官方之雅言,即以周天子所在地之语言为准。
    迄于战国时代,周室势衰,列国各自称王,亦即自认为天子,周天子共主之资格于焉消失。以雅言为标准音之资格亦遂被取消,列国皆以各自之方音为标准。随后秦始皇兼并天下,厉行文字之统一,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唱导所谓「声同文,车同轨。」如此一来,自然形成以秦音为标准之官方语言。然因国祚极短,未能产生多大效果。
    汉兴以来,既不愿推行秦音,又未能恢复周音,唯有任其自然。又因无韵书以为规范,以致形成音韵极为复杂之局面。比及汉末,孙叔然着【尔雅音义】始创反语,遂变古人「读若某」、「读与某同」之直音标音法。魏李登撰【声类】,分为宫、商、角、征、羽五卷。(亦即平、平、入、上、去之借字。羽读「王遇」切,为去声遇韵)因当时仍无平、上、去、入之称,故假五音以名之。(以上摘自徐敬修【音韵常识】)平声较多,故分二部。(其时尚无阴平、阳平之分)
    齐梁之世,沈约、谢朓、王融、周颙等以四声制韵,不可增减,世称「永明体」。远近学者,转相祖述,于是声韵盛行。嗣后隋陆法言作【切韵】一书,以四声分二百六韵,每韵之字,以反切分其声之清浊,而以类相从,是为韵书之祖。陆氏于【切韵序】云:
    昔开皇初,有仪同刘臻等八人,同诣于法言门宿。夜永酒阑,论及音韵,以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又支(章移切)脂(旨夷切)、鱼(语居切)虞(遇俱切),共为一韵;先(苏前切)仙(相然切)、尤(于求切)侯(胡沟切),俱论是切。欲广文路,自可清浊皆通;若赏知音,即须轻重有异…………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萧(该)颜(之推)多所决定。魏著作(渊)谓法言曰:「向来论难,疑虑悉尽,何不随口记之。我辈数人,定则定矣。」法言即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博问英辩,殆得精华………遂取诸家音韵,古今字书,以前所记定之,为【切韵】五卷………
    故【切韵】一书,实包涵古今方国之音。其书虽亡,然唐孙愐之【唐韵】、宋陈彭年之【重修广韵】、丁度之【集韵】等皆因之。
    唐末沙门守温依梵文之法创三十六字母,反切皆以字母为纲纽,四声七音纵横排列,以定其等,而后遂有「等韵」之学。宋以后之等韵书籍如【韵镜】、【七音略】、【四声等子】、【切韵指掌图】、【切韵指南】等皆依三十六字母而定清浊、洪细、开合,声韵之学于焉大备。
    目前通行之诗韵,乃是依据宋淳佑年间,平水人刘渊所刻之【礼部韵略】为蓝本。该书系并【广韵】之二百六部为一百七部,世称平水韵。元时阴时夫着【韵府群玉】复并拯入迥,为一百六韵。现坊间通行之【诗韵全璧】,【诗韵集成】等,即沿袭此一百六韵之分法
    中国历史上经历两次重大胡乱,外族之势力日益强盛,起初为割地,其次为分去半个江山,及至蒙元,甚而进占整个领土,作起中国之皇帝。亦且将其语言带进中原,尤其是其朝廷所在之北京。汉人之仕于朝者,亦竞以胡音是尚,汉胡语言相互溶汇之结果,已丧失其原来之面目。而中原人士,因避胡乱而南迁者,反能保有较多之原有声韵。如闽语、粤语、客语等,其中尤以闽语最为完整。明清两朝,亦皆以北京为其帝都,北京之语言自然成为当时之官话,然已失却中原古音之原貌。
    为了统一全国语言,教育部于民国二年,召开读音统一会于北平。除由教育部直接延聘委员外,每省派代表二名,蒙藏华侨代表各一名,专门议定音标,并按字审音。惜乎以多数表决之方式,与议政立法相同,且与会代表,大多不懂声韵之学,并不适合作学术讨论。当时北方人士,主张以北方官话为标准国音,而一般学术界人士如章太炎、黄季刚等以北方官话无入声而力加反对,并另提主张,惜乎表决结果,以一票之差而未获采纳,最后终以北方官话为标准国音(以上引商务印书馆张正体张婷婷合着之【诗学】语)。施行结果,导致现今学子,祗能懂国语而无法辨别中古音之四声,以致造成学习古典诗词之一大障碍。于目前举国上下,一致倡言复兴中华文化声中,诸多有志于探究唐诗宋词及其它韵文之美者,却面临极大之困扰,即是无法分辨出文字之平仄与四声。欲克服此一困扰,不得不对音韵方面,先作一番了解。研究声韵之学者通常将中国之古音,分成三大阶段,即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现分述于下: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上古音中古音与近古音
    上古音所涵盖之范围,为周秦及两汉。此期无韵书,学者多从「形声字」及「同源词」两方面去探讨。所谓「形声字」,即文字之本身,兼具表形与表声之功能。如「江」字从「工」声,「河」从「可」声,「翁」从「公」声,「楷」从「皆」声,「枢」从「区」声……汉许慎之【说文解字】共收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其中「形声字」即占约八千。可见「形声字」之重要。而「同源词」约可分为二类;其一为音义相同而写法不同者,如:「洪」、「宏」、「弘」、「鸿」、「红」、「闳」等字,皆含「大」之义,而发音亦相类似;又如:「腾」、「登」、「乘」、「升」、「升」等,皆含「升」之义,而音亦相近;其二为形、音、义皆同之同源词,如:「句」、「钩」、「勾」、「苟」、「枸」、「苟」等字,皆含「弯曲」之义,且皆以「勾」为声符,形状亦相类似;又:「浓」、「醲」、「秾」、「脓」等字,皆以「农」为声符,且亦皆含「厚」之义;「戋」者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贝之小者曰「贱」,歹之小者曰「残」;「青」者含精明之义,故日之无障蔽者曰「晴」,水之无溷浊者曰「清」,目之能明视者曰「睛」,米之去粗糠者曰「精」等,以上皆属同源词之类。(本段参考竺家宁先生之【古音之旅】一九八七国文天地版)本期最大之特色为无去声之声调,据清声韵学家段玉裁研究所得云:「远古之声调,原只平、入二类,上声于诗经时代方始形成,而去声则迟至魏晋时期方始产生」。另黄侃(季刚)之【音略】则云:「秦汉以前,只有平、入」之分,无所谓四声,魏晋以后,音韵渐明,四声之辨始析」。
中古音之时代,为自魏晋南北朝,以迄于唐宋。其间魏晋至六朝为反切勃兴与韵书发达之时期。如孙炎之【尔雅音义】,陆德明之【经典释文】,顾野王之【玉篇】及陆法言之【切韵】等,皆为该期之作品。唐宋则为反切之保存时代,其间,最重要之著作有【重修玉篇】、【唐韵】、【重修广韵】、【集韵】等书,紧扼古今音韵之枢纽,唐诗宋词之用韵,亦多以此期之音韵为依归。
    元明以来,韵文日衰,且自胡人入主中国,以燕京(元时称大都)为其帝都之所在,胡语融合当地之语言而成为官方之语言系统。而中古音之入声则逐渐遭受到淘汰。代表当时之韵书为周德清之【中原音韵】,即将入声字配隶于平、上、去三声之中。致全国大部分地区之入声声调,渐次消失于无形。唯东南沿海一带,仍保留此一语言特色,而至今未变。故凡有韵之文如唐诗宋词等,如以该地区之语言读之,即可感受到音调铿锵之韵味。该时期即为声韵学家所称之近古音阶段。虽然入声于语音中逐渐消失,然而读书音则大部分仍保有此一声调,即因有此双重标准,故凡读过几年书者,皆能提笔赋诗。反观目前之学生,虽经历小学、中学以及大学之十几年学习,能够辨别国字之平、上、去、入四声者,可说寥寥无几,间接影响其对古典诗词之兴趣。纵或有心,亦无法窥及门径,此即中华民族最优美之文学──韵文之所以没落之主因也。
    语言之统一,固然有其好处,然而统一于不正确之语言政策下,使文学之脉,一截为二,其负面之影响,实令人不敢想象。往昔曾自诩为诗之民族,而今之国人,却无法去欣赏此一优美文学,更遑论及创作。行文至此,不禁掷笔三叹。
    笔者曾以「当前国人,如有志于学习古典诗词者,于音韵一途,该如何着手」之问题,请教过湘籍诗学大老 许君武教授,承其明示「非从头学起不为功。」而业师周植夫先生教导学生之法,亦是以标准之汉文古音,逐字逐句从头教起。际此固有文化濒临绝续存亡之关头,有心人之苦心孤诣,实在值得钦敬。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平上去入四声与现行国音之关系
    目前通行之国音,原则上是以中古音之阴平声列为第一声,阳平声为第二声,上声列为第三声,去声列为第四声,而入声则分别派入一、二、三、四各声中。然此亦仅为笼统之划分,并不甚精确。如上声字列入国音第四声者有:奉、棒、蚌、象、项、是、市、视、纪、祀、御、炬、距、序、叙、户、树、祜、蟹、倍、怠、尽、旱……
而去声字列入国音第三声者有:忤、缆、访……
至于入声字派入现行国音第一声者有:屋、哭、缩、屈、曲、积、绩、迹、失、湿、七、戚、漆、匹、忽、八、脱、杀、缺、约、托、激、黑…
派入第二声者有:竹、筑、服、福、幅、熟、叔、塾、足、族、卒、局、读、孰、觉、质、实、疾、伐、罚、竭、杰、达、活、哲、极、急、息……
派入第三声者有:谷、谷、毂、卜、角、笔、乙、骨、发、葛、铁、帖、脚、窄、尺、……
派入第四声者有:木、录、目、若、弱、陆、鹿、腹、欲、玉、乐、日、术、物、勿、没、莫、月、越、阔、略、悦、落、鹤、壁、毕、赤、色……
入声之演变为国音之四声,原亦有其规律可循,如:
一:次浊入声变为国音第四声(木、目、睦、陆、鹿、禄、育、毓、玉)
二:全浊入声变为国音第二声(读、独、牍、仆、族、斛、逐、轴、服)
三:清声母之变化较不固定,此非精于声韵之学者不能辨,故不拟在此浪费时间多作解说。

第四节:如何自现行之国音中去分辨原来之入声字
    对于接受现行国音教育之年轻一辈来说,欲辨别原来之入声字,诚然是一件苦差事,盖除了查字典、翻韵书及死背以外,别无它法。然当代声韵学家陈伯元(新雄)先生于【锲不舍斋论学集】里之【万绪千头次第寻】一文中提出辨识入声字之八个原则,现摘录于下,以供读者参考:
一:凡ㄅ、ㄉ、ㄍ、ㄐ、ㄓ、ㄗ六母的第二声字,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ㄅ:拔、跋、白、帛、薄、博、勃、柏、泊、伯、驳、箔、白、荸、脖、卜、渤、鋍、别、蹩、蟞……
ㄉ:答、达、靼、鞑、怛、得、德、迪、敌、笛、涤、嫡、镝、籴、篴、觌、翟、迭、跌、迭、碟、牒、蝶、鲽、喋、瓞、绖、耋、堞、蜨、谍、昳、蹀、楪、跕、峌、褋……
ㄍ:隔、格、阁、革、蛤、镉、葛、合、膈、骼、搿、獦、轕、塥、輵、合、国、掴、帼、虢、馘、漍……
ㄐ:及、集、即、急、击、极、籍、吉、级、疾、寂、辑、汲、楫、嫉、藉、殛、笈、脊、棘、瘠、鹡、岌、姞、夹、颊、荚、戛、蛱、郏、筴、铗、舺、绝、节、结、截、杰、捷、杰、劫、诘、撷、洁、桔、讦、竭、桀、婕、睫、碣、絜、栉……
ㄓ:执、值、质、职、直、植、掷、侄、殖、踯、跖、擿、竹、逐、筑、烛、筑、竺、朮、蠋、躅、辄、折、晢、慑、哲、摘、磔、谪、辙、褶、酌、浊、濯、拙、擢、灼、卓、啄、茁、琢、镯、斲、斫、焯……
ㄗ:杂、砸、凿、则、泽、择、责、帻、窄、贼、足、族、卒、崒、昨……
二:凡ㄉ、ㄊ、ㄌ、ㄗ、ㄘ、ㄙ等六母跟韵母ㄜ结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ㄉㄜ:德、得……
ㄊㄜ:特、忒、慝、忑、螣、铽……
ㄌㄜ:乐、勒、肋、垃、埒、捋、仂、扐、泐……
ㄗㄜ:则、择、责、泽、帻、啧、窄、贼、笮、赜、迮、崱、舴、仄、昃、侧……
ㄘㄜ:测、侧、策、册、厕、恻、粣、筴……
ㄙㄜ:色、塞、瑟、涩、啬、穑、濇、圾、璱、铯……
三:凡ㄎ、ㄓ、ㄔ、ㄕ、ㄖ五母与韵母ㄨㄛ拼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例如:
ㄎㄨㄛ:扩、阔、廓、括、鞹、姡……
ㄓㄨㄛ:桌、捉、涿、焯、棹、拙、擢、卓、酌、茁、濯、浊、灼、啄、倬、琢、镯、斲、斫、梲、棳、踔、斮、蝃……
ㄔㄨㄛ:戳、龊、啜、绰、辍、歠、醊、娖、婼……
ㄕㄨㄛ:说、朔、硕、铄、烁、妁、槊、欶、搠、率、蟀、箾、勺…
ㄖㄨㄛ:若、弱、箬、鄀、箬、爇……
四:凡ㄅ、ㄆ、ㄇ、ㄉ、ㄊ、ㄋ、ㄌ七母跟韵母ㄧㄝ拼合时,无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只有「爹」字例外。例如:
ㄅㄧㄝ:鳖、憋、虌、别、蹩、瘪、别……
ㄆㄧㄝ:撇、瞥……
ㄇㄧㄝ:灭、蔑、篾、蔑、蠛……
ㄉㄧㄝ:鲽、谍、迭、跌、迭、碟、牒、喋、蝶、耋、垤、绖、昳、瓞、蹀、堞……
ㄊㄧㄝ:贴、帖、怗、铁……
ㄋㄧㄝ:捏、聂、涅、孽、蹑、啮、啮、闑、镊、陧、臬、镍、蘗…
ㄌㄧㄝ:烈、猎、裂、列、劣、冽、躐、鬣、茢、捩……
五:凡ㄉ、ㄍ、ㄏ、ㄗ、ㄙ五母与韵母ㄟ拼合时,不论国音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ㄉㄟ:得……
ㄍㄟ:给……
ㄏㄟ:黑嘿……
ㄗㄟ:贼……
ㄙㄟ:
六:凡声母ㄈ,跟韵母ㄚ、ㄛ拼合时,不论国语读何声调,都是古入声字。例如:
ㄈㄚ:发、伐、瞂、乏、筏、阀、罚、砝、发、珐……
ㄈㄛ:佛、坲……
七:凡读ㄩㄝ韵母的字,都是古入声字。只有「瘸、靴」二字例外。例如:
ㄩㄝ:约、曰、哕、箹、月、阅、越、乐、岳、跃、悦、戉、岳、粤钺、刖、瀹、钥、樾、爚、礿、禴、軏、龠、玥、泧、鸑、钥、狘、耀、曜、药、乐、钥、说……
ㄋㄩㄝ:虐、谑、疟……
ㄌㄩㄝ:略、掠、锊、撂
ㄐㄩㄝ:撅、噘、绝、决、觉、掘、诀、爵、厥、谲、堀、崛、攫、蕨、蹶、獗、抉、矍、觖、珏、橛、爝、玦、屩、臄、孓、觼、蕝、躩、戄、桷、潏、鴃、趹、鳜、貜、鐍、镢、嚼、蠼、鈌……
ㄑㄩㄝ:缺、蒛、阙、却、确、雀、榷、怯、鹊、搉、阕、悫、埆、确、碻、礐、皵、碏、硞、毃、恪、壳……
ㄒㄩㄝ:薛、学、穴、削、血、雪、鳕、岤、泬……    另外陈慧剑先生所著【入声字笺论】中,第五章【入声字的声符分析】及第六章之【入声字在国语四声中的分布状况】,都是教导学诗者,如何去辨别原来之入声字。能够辨别入声字,对于文字之平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再来谈诗法,就容易入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根本解决之道
    至若论及最有效、最根本之解决方法,乃是前述许君武教授所云:「从头学起」。先去认识唐宋时期之中原古音,再以之诵读唐诗宋词,则一经出口,平仄立判,且亦最具准确性。十余年前笔者跟随 周老师学诗之时,即是以唐宋诗为范本,采用逐字呼音之方法,一字一句从头学起。(周师之论点为「学诗应自读诗起,既能明白读音,亦可兼谙诗法」)未数月已于读音稍有所得,复积数年之经验,益觉会心而无碍矣。窃思目前之有志于学诗者,其最大之难题,在于无法辨别平仄与四声。茍能以【千字文】为基础,先教导学生熟读此一千字之读音,再授以唐宋诗数百首,约可识得三千国字之读音,则基础以具,诗法亦明。若以每周授课二小时为度,则不出一载,必能提笔写作。笔者曾以此法去指导同事与同学,均颇具成效,不敢自秘,爰将此法介绍与有兴趣学诗者,及从事古典诗学之薪传工作者,作为参考,盖亦为复兴中华文化略尽棉薄也。
    欲明了中原古音之读法,首须学会反切及认识中古音之四声。中国最古老之标音法,见诸六书中之「形声」,如「江」从「工」声、「河」从「可」声。即是以「工」、「可」之音表出「江」、「河」之读音。后因字音变迁,使形声字失却其标音之功能,代之而起者,为直音之标音法,即是以同音之他字,标出本字之音。如「读若某」、「读与某同」、「某音某」等皆是。【说文】「琇音秀」、「怙音户」皆属此类。然若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虽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者,则其法又穷。比及汉末,孙炎着【尔雅音义】始创反语,以二字连读为一字之音,则其法不穷。此即「反切」之由来。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切之法,乃是以二字连读而成一字之音,即取上字为声母(子音)下字为韵母(元音)。缓读之则为二音,急读之即成一音。如:「田」字为「徒年」切,「偶」为「五口」切,「妻」字为「千西」切,「扭」为「你有」切,「兼」为「基添」切,「租」为「尊乌」切,「庚」为「歌亨」切等。民国以前之字书如【唐韵】、【广韵】、【集韵】、【辞源】、【辞海】、【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等,皆是以反切为标音之法。
    而平、上、去、入四声,乃汉字读音之最大特色,亦即构成中国诗词最丰富之声调与节奏之元素。唐诗宋词之所以能傲视寰宇,历千载而光芒愈盛,主要在于此独特声调所构成之抑扬顿挫之旋律。现且以中古音之读法,举例说明正确之四声声调。如下表
    以上为中古四声之正确呼法,熟读以后,细心揣摩其声调与清浊,则音韵问题即可迎刃而解。明乎四声亦自明乎平仄,盖除平声以外,上去入皆属仄声。以目前国人之最低教育程度国中而论,只要明乎平仄,再稍加指点,可使人人作得好诗,则复兴中华文化有厚望焉。
第三章:平仄(拗与拗救)
目次
平仄格律之主要原则
拗与拗救
特拗之例
折腰体
四声递用法
兼论古体诗之平仄

平仄格律之主要原则
    近体诗(绝句、律诗、排律)之平仄,有其一定之规律,此种规律称之为平仄谱。大体说来,平仄谱安排之原则有三:
一:句中之字,两字或三字为一组,平仄相间。
二: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对。唯首句如押韵,则下三字会有所变动。
三:前联之对句与后联之出句平仄相协。由于押韵之故,下三字会有所变动。
现在且以平起式七言绝句之平仄谱举例说明: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首句如押韵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平平仄仄仄平平。
而仄起式七言绝句之平仄谱则为:
⊕ ⊕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首句如押韵则为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
    至于律诗或排律之谱式,原则上只是将前面之平仄继续延伸即可。(即第五句与第四句相协,第六句与第五句相反……)。而诗之平起仄起之分,乃是以首句第二字为依归。第二字如是平声即为平起,如是仄声即为仄起。又五言诗之谱式则是七言诗去其顶节(最上)二字即是。七言平起式去其顶节二字,即为五言仄起式;七言仄起式去其顶节二字,即为五言平起式。唯谱式可做如是观,于造句用词之法,则不当作此论,盖五言与七言之句法稍有不同也。
    然而前述乃最标准之平仄谱式,吾人翻开唐诗三百首,可说找不出几首完全合乎格律者。(就五言绝句论,唯李端【听筝】一首,七绝亦唯柳中庸【征人怨】一首)。此盖因有时于当用平声字处,无平声字可用;或者于当用仄声字之处,无仄声字可用。而不得不以「仄」代「平」、或以「平」代「仄」。然亦有所限制,并非可以完全相代。前人之于此有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却因有几个应注意之要点未曾揭出,以致让    后人如坠于五里雾中,而不知何所适从。为使读者确切明了,本文一一介绍于后:
    一:不可犯孤平:所谓「孤平」,即是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之谓。犯孤平既俗称之「拗句」,然如「拗而能救,既不算拗」。且七言之第一字,因离音节较远,平仄可以完全不论。故虽第二字「犯孤平」亦所容许。至于他处之犯孤平而未救者,可说少之又少。前人有自全唐诗之中去搜寻者,唯得以下两例: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不可有下三平(三平脚)或下三仄(三仄脚):所谓下三平或下三仄,即是每句之最末三字,同为平声字或仄声字,盖恐音节过于单调也。唯一可以例外者,为专有名词而不能移易者,且如出句为下三仄,则对句应为下三平以救之(按:此为周师语)。如: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韦应物:简卢陟)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杜甫:秦州杂诗)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酌酒与裴迪)
之句。然初学总以尽量避免为宜。切勿轻易尝试,盖恐养成习惯,而坏了格律也。以上为周师对下三平与下三仄所持之论点。然而观诸唐人之作品,其中颇多下三仄与下三平之例。尤以五言近体,其下三仄之例,更是不胜枚举。如: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云霞出海曙,梅柳度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山房)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刘慎虚:阙题)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刘禹锡:蜀先主庙)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马戴:灞上秋居)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杜荀鹤:春宫怨)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
此在董文焕之【声调四谱】中,已引为定例。近人邱燮友教授,亦以为可以不救。而如于对句作下三平以救之,则又形成上下联皆为古体诗之格律,反为不妥。另有部分诗论家,则认为乃是以对句之首字该仄而平救之,然拗而不救者,其例亦颇多,即可证诸此论非确也。如: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许浑:早秋)
至于下三平之例,为数则较少,盖因仄声字尚有上、去、入之分,不至于过分单调,而下三平则无法产生抑扬顿挫之致。然亦非绝无仅有,如: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金昌绪:春怨)
即是。以上为五言近体诗,下三平与下三仄之例。至于七言诗,其下三平与下三仄之例,则为数较少。如:
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杜甫:卜居)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沈佺期:独不见)
骨肉他乡各异县,衣冠今日是何年。(元好问:眼中)
现且以七言平起格之平仄谱为例,说明于下:
⊕ ⊕ ※            ⊕ ⊕ ★
平平仄仄平平仄,(首句如押韵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
⊕ ⊕ ★
平平仄仄仄平平。
式中有 ⊕ 记者为可平可仄之字,亦即不须救之字,或者不当做拗亦可。而 ※ 记者,为务必要救之拗,救法有当句自救,与对句相救两种。至于 ★ 记者,如该平而仄,即成下三仄,该仄而平,即成下三平。以下且以唐人绝句为例:
下江陵(早发白帝城)李白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此诗除第二句「千」字外,余皆合律。然因「千」字位于可平可仄之处,故不须救。(七言第一字,因离音节较远,平仄可以完全不论,且第一、三、五字,该仄而平,皆毋须救,盖古人将「孤平」悬为厉禁,而孤仄则不论也)又如:
逢入京使 岑参
⊕ ⊕     ⊕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中第一字「故」字该平而仄,然七言第一字可以不论。而第三字「东」字,第二句第一字「双」字,及第四句第三字「传」字,皆是该仄而平。诗中凡第一、三、五字之该仄而平者,皆毋须救。唯有造成下三平者例外。
另外仄起式之平仄谱,只是将平起式之第三句,换成第一句,第四句换成第二句。第一句之不押韵式换成第三句,第二句换成第四句,如此顺序颠倒而已,皆不出此式范畴。故综合前面谱式看来,可知七言第一字之平仄,可以一概不论。拗与拗救
而七言之第三字除「仄仄平平仄仄平」一式外,其余亦皆可不论,盖因如易平为仄,即犯孤平而成拗句,故不可不论。至于如何论法?即务必要救。而其救法为本句自救,即将第五字易「仄」为「平」以救之。如:
题淮南寺 程颢
⊕ ※ ◆   ⊕ ⊕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
⊕         ※ ◆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诗中第一句「北」字,该平而仄,则以第五字「休」该仄而平救之。(诗中◆符号者,乃因欲造成拗救之局面,而于该用仄声字处,改用平声字);第四句之「晚」字该平而仄,则以第五字「相」字该仄而平救之。至若七言第五字除
「仄仄平平仄仄平」一式可以不论外,如在:
「平平仄仄平平仄」一式里,第五字易平为仄,即犯「孤平」而成「拗句」。此种句型本句不能自救,须以对句相救。例如:
三月晦日送春 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     ※ ◆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诗中第三句「不」字,该平而仄,造成「须」字孤平而不能自救,需以对句「犹」字相救。而「犹」字亦兼救本句之「晓」字,此称双救法,读者细心观察自能体会。现在再举出数则对句相救之例,以加深读者印象。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至于在:「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式中,若第五字易平为仄,即成下三仄。
而在:「平平仄仄仄平平」一式中,若第五字易仄为平,即成下三平,故非论不可。如前例之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之例,到底少数,且出之于大作家之手,无人敢于非议。初学者如用此种拗句,易让人以为不懂格律。尤其是在击钵诗会里,一用此种格式,即被词宗刷掉而不屑一顾。读者不可不慎。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拗之例
另外有两种「特拗」之例,分别说明于下:
                       ※◆
一:将七言定式「仄仄平平平仄仄」改成「仄仄平平仄平仄」。
                 ※◆
或五言定式「平平平仄仄」改成「平平仄平仄」。
此种句式,称之为「单拗」或「特拗」。前人诗中屡屡见之,故与其谓之拗,毋宁称做另一种「定式」更为恰当。如(拗处以红字标志之):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大庾岭北驿)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风雨病相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杜牧:金谷园)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杜甫:先主庙首联)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武侯祠)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此例句法,几已成为诗人之一种风尚,可以表现出诗之高古,例子之多不胜枚举。唯应注意者,即此种句式之顶节第一字,应避免用仄声字为原则,盖一用仄声字,则又形成头节亦犯孤平之病,然亦非绝对。如: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首联)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首联)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浚弹琴次联)
折取一枝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贡性之:涌金门见柳)
等等,唯初学仍以尽量避免为宜。
二:将七言定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改成
      ※      ◆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或五言定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改成
    ※    ◆
「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即将七言出句之第六字,或五言出句之第四字,易平为仄。而以七言对句之第五字,或五言对句之第三字,易仄为平以救之。此类句式多数用于首联,间有用于其它二、三、四联者,唯机率较少。盖唐人于诗之起句,皆给予较大之发挥空间,不甚注重格律也。如: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出句「此」字该平而仄,而以对句「空」字该仄而平救之。又如: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王维:归嵩山作次联)
    出句「有」字该平而仄,而以对句「相」字该仄而平以救之。且「相」字亦救本句「暮」字,此称「双救法」。
    前述两种特拗之例,已经跳出「二、四、六分明」之规范,严格说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论,并非绝对正确。读者应有此认识,方不至误入歧途而不自知。王船山【姜斋诗话】亦云:「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不可恃为典要。『昔闻洞庭水』,『闻』、『庭』二字俱平,正尔振起,若『今上岳阳楼』,易第三字为平声,云『今上巴陵楼』,则语蹇而戾于听矣!『八月湖水平』,『月』、『水』二字皆仄,自可;若『涵虚混太清』易作『混虚涵太清』,则为泥磬土鼓而已。又如『太清上初日』,音律自可,若云『太清初上日』,以求合于律,则情文索然,不复能成佳句。又如杨用修警句云:『谁起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烽烟』
    若谓『安』字失粘,更云『谁起东山谢太傅』,则拖沓便不成响」。观乎此,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语可知矣。
    除以上所谈之拗与拗救外,许多诗人,因不甘受律句之束缚,或故意求取高古之格调,而于节奏点用拗。如: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首联)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连用四仄,而以对句第三字「成」字救之,且「成」字兼救本句之「往」字。又如: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首联)
首句作「仄仄平仄仄」拗而不救等。清赵翼于【陔余丛考】云:「拗体七律,如『郑县亭子涧之滨』,『独立缥缈之飞楼』之类,杜少陵集中最多,乃专用古体,不谐平仄。中唐以后,则李商隐、赵嘏辈,刱为一种以第三第五字平仄互易,如: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望)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夕)
之类,别有击撞波折之致。至元遗山又刱一种拗在第五六字,如:
来时珥笔夸健讼,去日攀车余泪痕。(高平道中望陵川次联)
太行秀发眉宇见,老阮亡来樽俎闲。(望苏门)(按疑为望蓟门)
鸡豚乡社相劳苦,花木禅房时往还。(望崧少次联)
肺肠未溃犹可活,灰土已寒宁复然。(过浊鹿城与赵尚宾谈山阳旧事次联)
市声浩浩如欲沸,世路悠悠殊未涯。(出东平次联)
冷猿挂梦山月暝,老雁叫群江渚深。(寄答商孟乡次联)
春波澹澹沙鸟没,野色荒荒烟树平。(仆射陂醉归即事)
东门太傅多祖道,北阙诗人休上书。(追用座主闲闲公韵上致政冯内翰二首之一次联)
之类,集中不可枚举,然后人习用者甚少。【瓯北诗话】云:「自中唐以后,律诗盛行,竞讲声病,故多音节和谐,风调圆美。杜牧之恐流于弱,特创豪宕波峭一派,以力矫其弊。山谷因之,亦务为峭拔,不肯随俗为波靡,此其一生命意所在也。究而论之,诗果意思沉着,气力健举,则虽和谐圆美,何尝不沛然有余。若徒以生辟争奇,究非大方家耳」!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云:「鲁直换字对句法如:
只今满座且尊酒,后夜此堂空月明。(赠别几复)
秋千门巷火新改,桑柘田园春向分。(道中寄公寿)
独乘舟去值花雨,寄得书来应麦秋。(送陈氏女弟至石塘河)
平原晓雨半槐夏,汾上午风初麦秋。(奉送刘君昆仲)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无蕲三折肱。(寄黄几复)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次联)
田中谁问不纳履,坐上适来何处蝇。(食瓜有感)
其法于当下平字处,以仄字易之,欲其气挺然不群,前此未有人作此体,独鲁直变之」。【苕溪渔隐】则云:「此体本出于老杜,如:
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江雨有怀郑典设三联)
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自疏。
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处郎?(十二月一日三首之二次联)
洲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暮春三联)
一双白鱼不受钓,三寸黄柑犹自青。(即事次联)
似此体甚多,聊举数联,证其非鲁直变之也。至于拗与拗救之法,历代诗家迭有着论。今更举其较为具体者,胪述于后。
宋方虚谷(回)【瀛奎律髓】云:
拗字诗在老杜集七言律诗中谓之吴体,老杜七言律一百五十九首,而此体凡十九出。(正三按:应不只此)不只句中拗一字,往往神出鬼没。虽拗字甚多,而骨格愈峻峭。今江湖学者,喜许浑诗「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销春水来」,以为丁卯句法,(许浑有别墅于润州丁卯桥故诗集名【丁卯集】)殊不知始于老杜,如「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处郎」?「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之类是也。如赵嘏「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亦是也。唐诗多此类,独老杜吴体之所谓拗,则才小者不能为之矣。五言律亦有拗者,止为语句要浑成,气势要顿挫,则换易一两字平仄无害也,但不如七言吴体全拗尔!
清董文涣【声调四谱】亦云:
五律拗体,赵谱(赵秋谷声调谱)言之屡矣,然终未分明者,以其误以古体当之也。今于正律之外,分为二格,一曰古律,一曰拗律。盖由于盛唐律体本宽,往往杂以古体,在尔时自有此一种,但究用古诗平仄而音节则律,此之谓古律,而非拗律之正式也。盖古诗多下三平,及中三平者,律体无之。拗律亦然,拗者何?不过宜仄而平,宜平而仄而已。然用拗用救,而黏对断断不可紊,故必有一定之处,大抵一三互易耳,世言一三五不论,非不论也,正拗救之法也。黏对之法,即所谓二四六分明者。此与七言拗律不同,七言有拗黏拗对,而五言则不可。惟「仄仄平平仄」可拗为五仄句,第四字不黏不为落调。余则不能,此其拗之极变也。其法有三:一曰拗字,一曰拗句,一曰拗联。拗句本句自拗自救,如「平仄仄平仄」句,与「仄平平仄平」句,三字拗而一字救,对句不救亦可。不必二句皆用拗也。拗联者本句拗下句救,如「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一联首句三字拗仄,首字不救,则下句三字必拗平救之也。若下句三字既平,则首句亦可拗仄,盖二三连平即不犯夹平。则首句首字又不必斤斤拗平以救之也。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二句谓之拗字,首字可救可不救,此在试帖犹然,不得谓之拗体,不论可耳!盖此联之拗法,不在首字而在三字。但下句三字不可拗平,若拗平则成古句。此其界之判然者。唯上句三字拗仄为「平平仄仄仄」句,乃正拗律而非借古句者。首二连平亦无夹平之病。若再拗首字为「仄平仄仄仄」句,或又三四拗救为「仄平仄平仄」句,则拗极矣。而下句则断断用「平仄仄平平」不可易也。
总之,拗律之变极之夹平而止。而绝不用中下三平之句,此古律之分也。拗字者无论已,若偶用拗句拗联,则无诗无之,不得专为拗体也。至于前拗后正,前正后拗诸法,赵谱论之备矣,不复赘云。又七言拗律,唐人本不多见,老杜独创此格。其平仄与律体不同,亦与古体不同。集中此体富几至三十首,遂为后世所祖。但其法不传,鲜有窥其秘者。盖唐人律诗本有古律一种,虽系律诗体制,纯用古诗平仄行之。世人多见此种,遂误以古诗平仄即为拗律。纷纷祖述,转相传授,,由是古律毫无区分,而其法遂渐晦矣!宋人唯山谷此体尤多,大抵合者十之八九,其不合者亦间一二。至方虚谷特标「拗字」一格,似知所别矣,但所标者往往于句中一二小异者,即目为拗。于拗体痛痒绝不相关,殊无足论。赵谱于此体,颇亦列出单拗双拗,似欲苦为分明,但其所称双单拗法,终属隔膜。且不明拗黏拗对之法,则大体已不得其端。虽斤斤于字句间求之,终不能合,近时论诗诸公,又以老杜吴体即为拗体,则又混体裁于平仄,更属支离矣!大抵七律拗法与五律不同,五律虽通首单拗双拗互用,而黏对之法毫不可紊。七律则单拗双拗之外,又有拗黏拗对之法,此与五言迥然异者。人第知别乎律者为古,别乎古者为律。而不知既别乎律,又别乎古,更别乎拗古,方为拗律。且又别乎五言拗律。乃为七言拗律也………中三平(按:当指五律言)、下三平之句,无论五、七言,皆古诗正式,非拗律也。盖古律之分,全以下三字为主。末二字用连平者上字必用仄,此律诗正体,确不可易。不得杂入古句中,界限甚严,非可随意通用者也。至于孤平夹平诸句,律诗最忌。而拗体则独喜孤平,而忌孤仄,夹平亦然,此又相反之一道也。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而清翟翚于【声调谱拾遗】一书亦云:「凡律诗上句拗,下句犹可参用律调。下句拗,则上句必须拗调以协之,此不易之法」。又云:「唐人五七言近体诗,起调多用作拗句,是知诗律于起调较宽也」。日人森木来之【唐诗选评述】一书中则云:「起句下三字准平仄之例,别成一种音节,如:『八月湖水平,北阙休上书』等是也,然若此体上二字必当用入声字,此关音节之至理,学者不可不知也」。然此类终非正格,初学者万勿以此为训。
    此外,诗人于平仄谱上可平可仄之处用拗,固可不救,然许多作者,每于有意无意之间,造成拗救之局面,使其声调更觉铿锵悦耳。如:宫词 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首句第一字该平而仄,而以第三字该仄而平救之;第四句第一字该平而仄,亦以第三字「帘」字该仄而平救之。
题金陵渡 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吴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第三句第一字该仄而平,而以第四句第一字该平而仄救之。又第四句第一字该平而仄,而以第三字该仄而平救之。然以仄救平之法,唯于「仄仄平平平仄仄」一式可用,如用于其它句式,即造成下一字之孤平而弄巧反拙。又如:松间 王安石
偶向松间觅旧题,野人休诵北山移;
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    第二句第一字该平而仄,而以本句第三字该仄而平救之;第三句第一字该平而仄,而以对句第一字该仄而平救之。又如:饮湖上初晴复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一句「水」字该平而仄,而以第二句「山」字救之,第四句「淡」字该平而仄,而以同句第三字该仄而平救之。然皆处于可救可不救之处,如不救亦可。

折腰体
    另有一种所谓变体诗者,如王维之【渭城曲】:渭城朝雨挹轻城,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三句之平仄,不与第二句相协(黏),而转为相对。严羽之【沧浪诗话】称之为「折腰体」。【苕溪渔隐丛话】云:「律诗之作,其用字平仄,世固有定体,众共守之。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骇耳目如:老杜之【严公仲夏枉驾草堂】: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
非关使者征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僻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娱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此七言律之变体也」又云:「七言律诗,至第三句便失黏落平仄,亦是一格,唐人用此甚多,特今人少用耳」如老杜之【咏怀古迹】: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至今疑。
寄题杜二锦江野亭 严武
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
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着鵔鸃冠;
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
兴发会能驰骏马,终须重到使君滩。
韦应物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
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此三诗起句用仄声,而第三句亦用仄声。此外,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亦云:王右丞之【酌与裴迪】: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为搳A不如高卧且加\。
岑嘉州之【使君席上夜送严河南赴长水】:
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尊映翠微;
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辞;
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
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异昔时。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句皆拗体也(按应是折腰体之误),然自有唐宋之辨,读者当自得之。此体不单七言为然,即五言亦颇多此例,爰再举数例,以证其宽也。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白下驿饯堂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侍宴归北堂 虞世南
歌堂面渌水,舞管接金堂;
竹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
凫归初命侣,雁起欲分行;
刷羽同栖集,怀恩愧稻粱。
散关晨渡 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谈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题郑家隐居 唐求
不信最清旷,及来秋已空;
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
业在有山处,道归无事中;
酌尽一杯酒,老夫颜亦红。
泛洞庭 张说
平湖一望水连天,秋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江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出塞作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落日平原好射鵰;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票姚。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赵彦昭
主第严扃驾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
历乱旌旗转云树,参差台榭入烟霄;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
已陪沁水追欢日,行奉茅山访道朝。
所思 杜甫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尊酒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衢塘滟滪堆。
四声递用法
    古来诗词,由于声调高处,在求其抑扬抗坠与沉郁顿挫之极致,故古人另有所谓「四声递用法」一说,清李重华于【贞一斋诗说】云:「律诗只论平仄,终其生不得入门。既讲律调,同一仄声,须细分上去入,应用上声者,不得误用去入,反之亦然,就平声中,又须审量阴阳、清浊,仄声亦复如是。至于古体虽不限定平仄,然逐句中各有自然之音,成熟后自知」。而董文涣于【声调四谱】中论之更详,今摘录于下: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律高处在句中四声递用。朱彝尊氏谓老杜律诗单句,句脚必上、去、入皆全,今考盛唐初诸家皆然,不独少陵且不独句脚为然。即本句亦无三声复用者。故能气象雄阔,俯视一世,高下咸宜,令人读之音节铿锵,有抑扬顿挫之妙,间有末句三声偶不具者,而上去、去入、入上句必相间,乃为入式。否则犯上尾矣。盖四声之说创自东阳,初唐诸公,递相祖述,至沈宋而研炼尽致。故其诗皆高古浑朴,绝无卑靡之音。盛唐相去未远,恪守宗法,并非绝无师承可比。中晚而后,渐失此法,宋元人更无知者。间有偶合,亦不自解其故。否则三声偏用读之聱牙,故音韵委靡不振。近世论诗者,只知有平仄二声,于初盛诸家妙处,动曰天籁。自然音节不烦绳削自合。于宋元后则统约时代为之。不寻其源而强作解事,皆隔靴搔痒之谈耳!间举此义相示,辄借口三百篇汉魏并无平仄以自文其漏,且谓诗之佳处并不在此。不知仅知此诀,不知此诀并不足以言诗,故于律体首标一格,曰四声递用法。欲使读者依此例取诸家诗,平心参之,知诗句四声相间,阴阳开合之功不可少也。而七言律诗,单句末三声互用之法,亦与五言同。但五言首句多不入韵,故单句有四,三声之中必有一声重用者,然亦必一五或一七或三七,隔用乃可重出。不得一三连用同声。以避上尾之病。七言则首句十九入韵。句末用仄字者只有三句,配以三声,适足无余。而并首句,则为四声全备矣。故互用之法,尤视五言为严。必无一声两用者,其偶然不具而重用,则亦必三七隔用,断无五句之末,与上下或同者,此尤不可不知。然亦仅耳。中晚而后,乃渐不论矣。至于句中三声互用之法,七言犹视五言为严。盖因五言字少,或三平二仄,或三仄二平。故不能必用三仄,七言则三平四仄,或三仄四平。无句不足三仄者。故其法独密,如不审三声而用之,设遇二六用字之处,偶同一声,则音节即不能谐和铿锵,八病由之而生矣……诗律至三声互用,八病全却,始可云无遗憾矣。
初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入上去平平,平平入去平)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平平入上去,平上去平平)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入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入平平上去,平去入平平)
    董氏演为图说,谓本诗单句之句末,四声递用,且每句句中,皆备四声,故音律精微。而明人编选唐诗,亦列为五律第一,未尝非因「音律精微」之故也。又如: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平上平平去入平,平平去入上平平)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入平平上平平去,入去平平上入平)
登襄阳城 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上入平平去,平平去去平)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上平平去入,去上入平平)
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平去平平上,平平入去平)
习池风景异,归路满尘埃。(入平平上去,平去上平平)
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莫且孤征;(去平上平去,入去上平平)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平平平去入,上去入平平)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上去平平上,平平上入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平平上平去,去去去平平)
秦州杂诗 杜甫
满目悲生事,因人做远游;(上入平平去,平平去上平)
迟回渡陇怯,浩荡及关愁;(平平去上入,上去入平平)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上入平平去,平平上上平)
西征望烽火,心折此淹留。(平平去平上,平入上平平)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平平去去上平平,平去平平入入平)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上去平平平入去,平平上上上平平)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平平入去平平上,入去平平去上平)
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去去去平平去入,平平上去入平平)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去平平去上平平,上入平平去入平)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平去平平平入去,去平平上去平平)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平平去上平平入,平上平平去入平)
且欲更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上入去平平入上,平平去去入平平)
送方尊师归嵩山 王维
仙官欲住九龙潭,毛节朱幡倚石龛;(平平入去上平平,平入平平上入平)
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平入平平去平上,去平平上入平平)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彩翠忽成岚;(入去平平平去上,入平上去入平平)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去去平平平入入,上平平入去平平)
题璇公山池 李颀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上平去入平平平,平上平平平去平)
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去入平平平入去,平平上入去平平)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上平平去平平入,去去平平平上平)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余元度得相寻。(上去入平平入上,平平平去入平平)
    诸作,于单句之句末,或一句之中,纵不能四声皆备,亦必求其四声递用。是其声调之所以为高也,此法目前已鲜有人能发之,于今特为揭出,盖虽学力不及可俟功力,然于法则不得不知也。
    观夫时下之击钵诗坛,某些作者,或失之板滞狭隘,只知按谱填词,而一字不敢移易者;另有部分流佚粗疏者,但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为圭皋,而不知「孤平」之为厉禁者。故笔者于此,不厌其烦广为阐述,期能对古典诗坛有所助益也。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兼论古体诗之平仄
    古体诗之有平仄之论,始于清人之【师友诗传录】,及王士祯之【渔洋诗话】。其后有赵执信之【声调谱】,翁方纲之【古诗平仄论】及【五、七言平仄举隅】,董文涣之【声调四谱图说】等,迭有论述。翁方纲于【古诗平仄论序】中云:「诗家为古诗无弗谐平仄者,无弗谐平仄则无所事论已,古诗平仄之有论也,自渔洋先生始」。昔刘大勤问于王渔洋云:「古诗虽异于律,然每句之间,亦必平仄均匀,读之始响亮,其用平仄之法,于无定式中,亦有定式否?」渔洋答曰:「毋论古、律、正体、拗体皆有其天然音节,所谓天籁也。唐、宋、元、明诸大家,无一字不谐,是无定式中有定式矣」。又云:「古诗乃于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
有清一代之诗论家,自汉、魏、六朝以及唐人之作品中去探索分析,从而寻出一些规律,以为五,七古之平仄,总以每句之后三字为主,尤以五言之第三字及七言之第五字,最须重视。若句末之字为平声字,则五言之第三字或七言之第五字,皆以用平声字为宜。反之若句末为仄声字,则五言之第三字或七言之第五字,亦以用仄声字为原则。准此,则每句后三字之平仄谱式有四:「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押平声韵者,以「平平平」一式最常见,前人称之为「三平调」。此四式即为古体诗之声调。其与律诗之声调,可说迥然不同。此外另有几个原则,亦须注意:
一:押平韵之古诗,出句以用仄声字为原则。
二:七古句中,如第四字为平声,则第六字宜用仄声。
三:古绝大都以押仄韵为主,然间亦有押平韵者。
四:不宜入律,如出句入律,则对句宜避免入律;对句入律,则出句宜避免入律。
五:不怕犯孤平,盖孤平可避免入律。
六:仄韵到底者,间用律句无妨,因用仄韵者,已非近体诗。
七:换韵者亦非近体,杂用律句亦无碍。
八:古诗中宜少用五平或七平之句,然五仄或七仄之句则较常见。盖五平或七平之句,在声调上缺少变化,而仄声中尚有上、去、入之分。如出句为五平,则对句宜用四仄或五仄以救之。如「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等是。
    然所谓原则,乃是诗人们追求声调上之和谐,以达到最完美之境界。实际上,古体诗之平仄,原本不受任何束缚。以上为古体诗用平仄之原则,读者如欲进一步研究,可参考前述诸家之著述,即可得其奥旨。
第四章:押韵
押韵之作用
目前通行之韵部与押韵之规则
特殊之押韵法
押韵之戒忌
兼论古体诗之押韵法

   诗者,乃最富音乐性之文章,欲求其能歌咏动听,除于平仄声调上,力求其合律外,尚须押韵,始能增加旋律之美。
    何谓韵?刘勰于【文心雕龙】云:「同声相应谓之韵」。易言之,「韵」即是「同一收音」之谓。如「东、公、空、通、同、聪、烘、红、隆」等字,皆以(ㄨㄥ)为收音,即同属一韵。而取「东」字为代表,称之为「东」韵。又如「先、天、填、年、千、煎、绵、延、前」等字,皆以(ㄧㄢ)为收音,亦同属一韵,而取「先」字为代表,称之为「先」韵。而将某些诗句之末尾,用上同韵之字,即称为押韵。如王之涣之【登鹳雀楼】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中「流」与「楼」字,俱在「十一尤」韵之中,称之为押「十一尤」韵。
押韵之作用

押韵之作用有二:
一: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整之声调,使诗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诵起来,令人觉得铿锵悦耳。
二:为便于成记忆,诗之有韵,使人读之琅琅上口。即使篇幅较长,亦易于完成背诵也。
目前通行之韵部与押韵之规则

目前古典诗家所通行之韵部,为清康熙时颁布之【佩文诗韵】。该诗韵乃是以元末阴时夫所考定之「平水韵」为蓝本,共一百六韵。其中平声分上、下二部各十五韵,上声二十九韵,去声三十韵,入声十七韵。其一东、二冬等之数目,只用于标明韵目之次序,非有他义。而上平、下平亦祗是平声上卷、下卷之分,因平声字较多,故分为二卷。非阴平、阳平之谓,于此一并述明。
近体诗押韵之规则,原则上律诗、绝句等近体诗,无论平韵、仄韵皆可押,押仄韵者称古绝或古律。押韵之位置,皆位于偶数句之句末,至于第一句则可押可不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体诗押韵之规则,原则上律诗、绝句等近体诗,无论平韵、仄韵皆可押,押仄韵者称古绝或古律。押韵之位置,皆位于偶数句之句末,至于第一句则可押可不押。大体上五言诗以不押居多,而七言诗则反是。古人另有数种特殊之押韵法,略述于后:
特殊之押韵法
一:飞雁入群格──即首句所押之韵,非在同一韵部之内也,称之为「飞雁入群格」(或称孤鹤入群格)。惟仍须以古韵能通转者为限。现举数首为例:
伊州歌 金昌绪(一作盖嘉运作)(飞雁入群格)
打起黄莺儿(支韵),
莫教枝上啼(齐韵);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齐韵)。
首句用四支韵,余用八齐韵。
枫桥 孙觌 (飞雁入群格)
白发重来一梦中(东韵),
青山不改旧时容(冬韵);
乌啼霜落寒山寺,
攲枕犹听半夜钟(冬韵)。
首句用一东韵,余用二冬韵。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江韵)
骚人阁笔费评章;(阳韵)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阳韵)
首句用三江韵,余用七阳韵。
雪作 曾几
卧闻微霰却无声,起看阶前又不能;
一夜纸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
履穿过我柴门客,笠重归来竹院僧;
三白自佳晴亦好,诸山粉黛见层层。
诗押十蒸韵,而首句借用「庚」韵字为韵脚。清沈德潜【说诗晬话】云「起句可不用韵,故宋人有用别韵者,然必于通韵中,方可借入,若庚青韵诗,起句入真文寒删韵;先韵诗,起句入覃、盐、咸韵,则杂然不可为训」。汪师韩于【诗学纂闻】亦云:「唐律第一句多用通韵字,盖此韵原不在四韵之数,谓之『孤雁入群』。然不可通者,亦不可用也」。而谢榛【四溟诗话】则曰:「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按:当作孤雁入群格)宋人多有之。宁用仄字,勿用平字,若子美『先帝贵妃俱寂寞』,『诸葛大名垂宇宙』是也」。于此可知各人持论,亦自稍有不同。
二:飞雁出群格──末句所押之韵,非在同一韵部之内,称之为「飞雁出群格」(或称孤鹤出群格)。然亦须以古韵能通转者为限。如:
故行宫 元稹
寥落故行宫,(东韵) 宫花寂寞红;(东韵)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冬韵)
诗押「一东」韵,而末句借用「二冬」韵之字。又如:
中夏昼卧 刘兼
寂寂无聊九夏中,(东韵)傍檐依壁待清风;(东韵)
壮图奇策无人问, 不及南阳一卧龙。(冬韵)
诗押「一东」韵,而末句借用「二冬」韵之字。又如:
呼陀河 范成大
闻道河神解造冰,曾扶阳九见中兴;
如今烂被胡膻涴,不似沧浪可濯缨。
诗押「十蒸」韵,而末句借用「八庚」韵之字。又如:
言怀 黄景仁
听雨看云暮复朝,谁于笼鹤采丰标;
不禁多病聪明减,讵惯长闲意气销;
静里风怀玄度月,愁边心血子胥潮;
可知战胜浑难事,一任浮生付浊醪。
诗押「二萧」韵,而尾联借用「四豪」韵之字。以上皆称为「飞雁出群格」。
三:进退格──律诗之押韵,又有所谓「进退格」者,例如七律八句四联,首联押「一先」韵,次联换「十一真韵」,第三联复用「一先韵」,末联更用「十一真」韵。一进一退,然亦须在古韵本相通之范围内,非可任意也。黄朝英【缃素杂记】云: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如李师中【送唐介】诗:
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
去国一身轻似燕,高名千古重于山;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
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
正所谓进退韵格也,『难寒』二字在寒韵,『山还』二字在山韵,诚合体格,岂率尔而为之哉?近阅【冷斋夜话】载当时唐李对答语,言『此诗为落韵诗』,盖渠不见郑谷等所定诗格,有进退之说,而妄为云云」。又如:韩子苍进退韵近体诗:
盗贼犹如此,苍生困未苏;
今年起安石,不用哭包胥;
子去朝行在,人应问老夫;
髭须衰白尽,瘦地日携锄。
苕溪渔隐云:「郑谷等共定今体诗格,『一进一退』韵,如李师中送唐介七言八句是也。子苍五言八句近体诗亦用此格。盖苏夫在『虞』韵,胥锄在『鱼』韵也」。又如苏东坡【题南康寺重湖轩】诗:
八月渡重湖,萧条万象疏;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匡时术已虚;
岷峨千万里,投老得归无。
此诗以「鱼」「虞」二韵相间而押,【清波杂志】谓东坡自跋云:「律诗可用两韵。而引李诚之(师中)送唐子方(介)诗,两押「寒山」韵为证,不知诚之本用进退格耳!
四:辘轳格──辘轳韵者如黄山谷【谢送宣城笔】诗:
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名家捋鼠须;
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
没投墨客摩蝌蚪,胜与朱门饱蠹鱼;
愧我初无草元(玄)手,不将闲写吏文书。
此诗之前半押「虞」韵,后半则押「鱼」韵,即所谓辘轳韵也。吴师道之【吴礼部诗话】云:
    辘轳出入用韵,必有奇字乃可。若句韵寻常,则用此何为?又必用韵联而声协者,若东冬、寒山、肴豪、清青之类。今人间越用之,或一在上平、一在下平,皆非是。
五:极端之例──另有一种极端之例如:
永王东巡歌 李白
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湾阳空射蛟;
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
本诗押「二萧」韵,却于次句押「三肴」韵中之字。
次韵答宝觉 苏轼
芒鞋竹杖布行缠,遮莫千山又万山;
从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头行路难。
首句押「一先」韵,次句押「十五删」韵,而末句押「十四寒」韵。
闻莺 杨万里
晓寒顾影惜金衣,着意听时不肯啼;
飞入柳阴深处去,数声只有落花知。
首句押「五微」韵,次句押「八齐」韵,而末句押「四支」韵。如以上三例,乃是通韵之极端例子,固不可为训也,唯初学者亦宜知之。
以上为特殊之押韵格式,略述之以备一格,唯初学者切勿轻易尝试,盖恐养成习惯,而积弊难返也。或引为饰词,则非笔者本意,阿弥陀佛善哉!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押韵之戒忌
近体诗之押韵,尚有几种戒忌,宜需注意:
一:戒出韵──出韵即俗称之落韵,如押「一东」韵之诗,误押上「三江」韵或「八庚」韵中之字,即为出韵(前述之孤雁入群格等不论)。然而袁枚之【随园诗话】云:「唐人律诗,通韵之例极多,刘长卿【登思禅寺】五律,『东』韵也,而用『松』字。苏颋【出塞】五律,『微』韵也,而用『麾』字。明皇之【饯王晙巡边】长律,『鱼』韵也,而用『符』字。李义山属对最工,而押韵颇宽。如东冬、萧肴之类,律诗中竟时时通用,唐人不以为嫌也」。上论盖袁氏个人之见解,固不足以引为正体也。
二:戒凑韵──所押之韵,与全句之意义不相连属,而勉强凑合者。凡凑合之句必软,软则不稳。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云:「诗韵贵稳,韵不稳则不成句。和韵尤难,类失牵强,强之不如勿和。善用韵者虽和犹其自作,不善用者虽自作犹和也」。沈德潜【说诗晬话】亦云:「诗中韵脚,如大厦之柱石,此处不牢,倾折立见。故有看去极平,而断难更移者,安稳故也。安稳者,牢之谓也。杜甫诗『悬崖置屋牢』之句,可悟韵脚之法」。
三:戒重韵──重韵即同一韵脚,而重复押之之谓。此在近体诗悬为厉禁,而古体诗则不避。黄山谷云:「老杜【饮中八仙歌】二十二句之中,共押二眠字,二天字,二船字,前字凡三押,此歌分八篇,人人各异,虽重用韵无害,亦周诗分章之意耳」!。顾炎武【日知录】则云:「古人不避重韵,杜子美饮中八仙歌,用三前、二船、二眠、二天。宋人疑古无此体,遂欲分为八章,以为必分为八,而后可以重押无害。不知柏梁台诗,二之、三治、二哉、二时、二来、二材,已先之矣」。
四:戒倒韵──连两字而成一词者,为迁就韵脚,有可颠倒而用之者。如:「先后、新鲜、来去、慷慨、凄惨、辉光、牛马、地天、玲珑、参商、罗绮、琴瑟、乾坤」等,然须于义不碍方可。如不可而倒之,即称之为倒韵,切不可用。严有翼【艺苑雌黄】云:「古人诗押字,或语有颠倒而理无害者,如韩退之以『参差』为『差参』,以『玲珑』为『珑玲』是也」。王楙【野客丛书】引【汉皋诗话】云:「字有颠倒可用者,如罗绮、绮罗,图画、画图,毛羽、羽毛,白黑、黑白之类,方可纵横。惟韩愈、孟郊辈才豪,故有湖江、白红、慨慷之语。后人亦难仿效。若不学矩步,而学奔逸,诚恐麟麒、凰凤、木草、川山之句纷然矣!」另外,目前通行之国语用词,亦有与闽南语颠倒用之,而其义不变者。如热闹、颟顸等。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戒哑韵──哑韵者,为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之谓。如「东」韵之「忡、懵」等字即是。【随园诗话】云:「欲作佳诗,先选好韵。凡音涉哑滞者,便宜弃舍,『葩』即花也,而『葩』字不响。『芳』即香也,而『芳』字不响。以此类推,不一而足」。
六:戒僻韵──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即生僻之字,如东韵之「蝀翀」等字。【四溟诗话】云:「诗用难韵,始于六朝,如庾开府『长代手中?』,沈东阳『愿言反鱼』,从此流于艰涩。唐陆龟蒙『织作中流百尺荭』,韦庄『汧水悠悠去似絣』,荭絣二字,近体尤不宜用。譬若王羲之偕诸贤于兰亭修褉,适高丽使至,遂延至席末。流觞赋诗,文雅虽同,如此眼生,便非诸贤气象」。而【随园诗话】亦云:「李杜大家,不用僻韵,非不能用,乃不屑用也。昌黎斗险,掇唐韵而拉杂砌之,不过一时游戏。如僧家作盂兰会,偶一布施穷鬼耳。然亦止于古体、联句为之。今人效尤务博,竟有用之于近体者,是犹奏雅乐而杂侏离(蛮夷之语)坐华堂而宴乞丐,不已傎乎」。由以上诸家之论,即可知僻韵之不宜用也。
七:戒复韵──凡意义相同之字,如六麻韵中之「花、葩、华」,七阳韵中之「芳、香」,十一尤韵中之「忧、愁」等字,义皆相同,一诗之中双押即为复韵,亦宜善为避之。
八:戒别韵──别韵者,同一字因音韵不同,而意义亦别者,误押之即为别韵。如「重」字于二冬韵作「复迭」解,于二宋韵则作「贵重」解;「降」字于三江韵作「顺服」解,而于三绛韵中则作「下落」解;「鲜」字于一先韵中作「新」字解,而于十六铣韵里则作「少」字解,务须辨明,方不致误用而贻笑方家。谢榛【四溟诗话】云:
「凡字有两音,各见一韵,如二冬『逢』字,遇也;一东『逢』字音『蓬』,【诗大雅】鼍鼓逢逢。四支『衰』减也;十灰『衰』字,音『崔』杀也,【左传】皆有等衰。十四寒『繁』字,音盘,左传曲县繁缨;十三元『繁』字,多也。贺知章【回乡偶书】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此灰韵『衰』字,以为支韵『衰』字,误矣。何仲默【九日对菊】诗:『亭亭似与霜华斗,冉冉偏随月影繁』。此元韵『繁』字,以为寒韵『繁』字,亦误矣。作诗宜择韵审音,勿以为末节而不详考也」。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引老杜「刺使诸侯贵,郎官列宿应」,「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云:「考音义,『应』字、『难』字,均当作仄韵。而皆趁己之便,以平声押之」。【学林新编】谓字有通作他声押者,泛引三百篇及文选古诗为证。殊不知蔡启【宽夫诗话】云:「秦汉以前,字书未备,既多假借,而音无反切,平仄声皆通用。自齐梁后,既拘以四声,又限以音韵,故士率以偶俪声病为工。然则字通作他声韵押,于古诗则可,若于律诗,诚不当如此也」。
九:戒犯韵──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如:
逢郑三游山 卢仝
相逢之处草茸茸,峭壁攒峰千万重;
他日期君何处好,寒流石上一株松。
诗中「逢」与「峰」字,俱属二冬韵之字,与韵脚同韵,即称「犯韵」或「冒韵」。宜尽量避免,尤以每句之第三字以下,更应注意。至如与韵脚迭字者,如「茸茸」等则不在此限。
以上为有关诗之押韵之法,及几种特殊之押韵格式。与应戒忌事项。已大体述明。而作诗选韵,宜择其与诗题之主旨,或所欲表达之情境意趣,相切合,相因依者,方易于成章。清吴骞【拜经楼诗话】引何无忌与人论诗云:
    欲作佳诗,必先寻佳韵,未有佳诗而无佳韵者也。韵有宜于甲而不宜于乙者,有宜于乙而不宜于甲者。题韵适宜,若合涵盖。唯在构思之初,善巧拣择而已。若七言歌行,抑扬转换,用顿挫处,尤宜吃紧。理会此处,最见人平日学力浅深,工夫疏密。乃至排律长篇,亦宜斟酌。韵脚稳妥,庶无牵强搭凑之失。可见工诗者,未有不留意于韵。今人冲口吟哦,但求协韵,甚而次韵、迭韵,连偏累牍,徒使唇焦腕脱,令人生厌。
    一般说来,「尤、侵」韵之诗,较适于忧愁情绪之表达,「覃、东、江、阳」等韵,较适于表达欢乐、开朗之情绪。周济【宋四家词选】云:「东、真韵宽平,支、先韵细腻,鱼、歌韵缠绵,萧、尤韵感慨,莫草草乱用」。学者宜引为箴戒。
    此外,又有所谓分韵、和韵、次韵、用韵、迭韵等名词。于此一并稍作解说:
一:分韵──诗友相约赋诗,举定数字为韵,互相分拈,而各人依拈得之韵成诗也。白居易有「素壁联吟分韵句」之句。分韵大都以人数为定,如四人则取成语,五七人则取古人诗句为宜。
二:和韵──和韵又称依韵,即和他人诗,而同用其韵也。【珊瑚钩诗话】云:「前人未尝和韵,自元白为二浙观察,往来置邮筒相唱和,始依韵,多至千言,篇章甚富」。吴乔答万季埜诗问云:「和诗之体不一,意如答问而不同韵者,谓之和诗;同其韵而不同其字者,谓之和韵;用其韵而次第不同者,谓之用韵;依其次第者,谓之步韵(亦称次韵)。步韵最困人,如相驱而自絷手足也。盖心思为韵所束,而命意布局,最难照顾。今人不及古人,大半以此。严沧浪已申斥之,而施愚山尝曰:『今人祗解作韵,谁会作诗』此言可畏」。吾人当深体会之。
三:次韵──次韵又称步韵。谓和人之诗,而依原诗所用之韵及次第也。陆放翁云:「古人有唱有和,有杂拟追和之类,而无和韵者,唐始用韵,谓同用此韵,后有依韵,然不以次,后有次韵,自元白至皮陆,其体乃全」。严羽【沧浪诗话】云:「和韵最害人诗,古人唱酬不次韵,此风始于元、白、皮、陆,李朝诸贤,乃以此斗工,遂至往复有八九和者」。顾炎武【日知录】云:「凡诗不束于韵而能尽其意,胜于为韵束而意不尽」。沈德潜【说诗晬话】亦云:「古人同作一诗,不必同韵,即同韵,亦在一韵中,不必句句次韵也。自元白创始,而皮陆倡和,又加甚焉。以韵为主,而以意相从。中有欲言,不能通达矣。近代专以此见长,名曰『和韵』,实则趁韵。宜血脉横亘,句联意断也,有志之士,当不囿于俗」。近世诗人,亦多有「次韵」之作,然如眼高而才窘,心壮而手低,则不如不作。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用韵──用韵者,用某人之某诗所用之韵为韵也。
五:迭韵──凡赋诗重用前韵,即称为迭韵。如:
戏赠乐天复言 元稹
乐事难逢岁易徂,白头光景莫令孤;
弄涛船更曾观否,望市楼还有会无;
眼力少将寻案牍,心情且强掷枭卢;
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
重酬乐天 元稹
红尘扰扰日西徂,我与云心已共孤;
暂出已遭千骑拥,故交求见一人无;
百篇书判从饶白,八米诗章未伏卢;
最笑近来黄叔度,自投名刺占陂湖。
再酬复言 元稹
绕郭笙歌夜景徂,稽山回带月轮孤;
休文欲咏心应破,道子虽来画得无;
顾我小才同培塿,知君险斗敌都卢;
不然岂有姑苏郡,拟着陂塘比镜湖。

以上为近体诗押韵之大体原则,及应戒忌事项。初学者多读多做,自有心得,所谓熟能生巧也。兼论古体诗之押韵法至于古体诗之押韵,亦有其法度。原则上,古体诗之押韵较为自由,押平韵可,押仄韵亦可。一韵到底可,而中间转韵亦可。并可与能通转之邻韵相互通押。如东通冬,江通阳,支通微,鱼通虞,萧通肴、豪等。长篇古诗,亦可不避重押。如杜甫之【饮中八仙歌】,二十二句中即押二船字、二眠字、二天字、三前字。至若首句押韵之情况,则与近体诗相似,押亦可不押亦可。
古体诗又有所谓「转韵」之法,其法或言起于陈、隋,实则三百篇已开其例,顾宁人云:「三百篇无不转韵者,唐诗亦然,唯韩昌黎七古之作,始一韵到底」。而刘勰【文心雕龙】则云:「贾谊、枚乘四韵辄易,刘歆、桓谭百韵不迁,亦各从其志也」。然因诗经难学,故言古诗换韵者,必推本于陈、隋,至唐而愈备。其法须注意上下停匀,首尾悉称,勿有头重脚轻,或参差不齐之病。如李白之【乌夜啼】: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良人,独宿空房泪如雨。
全诗六句,前二句押二韵,后四句押三韵,之所以不觉其头重脚轻者,在于第五句未入韵也。又如李白之【经下邳圯桥忆张子房】: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知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全诗十四句,前四句押六麻韵,五、六句押一董韵,七、八句押二肿韵,后六句押一东韵。因一董二肿古韵本通,故可算为一韵,而无轻重之偏。大抵说来,古诗之换韵,约可分为二种,一为平仄相间,一为一声之韵到底(即所换之韵同在平声或仄声)。平仄相间换韵则多用对仗,亦可间以律句。若平韵到底者,断不可杂以律诗体句,仄韵到底者更宜矫健,此古诗换韵之大略也。
另外,不换韵之古诗,其用仄韵者,单句末字可平仄相间,若用平韵者,其单句末字,切忌使用平声字,盖用平声字,则音调不谐。此亦古诗不换韵之要点也。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章法(结构)
起承转合
历代诗家之论章法
时下通行之击钵诗章法

    章法亦称结构。文学创作,无论诗、词、曲、赋、骈、散等,皆需注意结构,方不至杂论无章。然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立。定体则无,大体则有」。若一味死守结构,必至平淡无奇,而难成佳作。清沈德潜【说诗晬话】云:「诗贵性情,亦须论法,杂乱无章非诗也。然所谓法者,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起伏照应,承接转换,自神明变化于其中矣。若泥定此处应如何,彼处应如何,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试看天地间水流云住,月到风来,何处看得死法」。然则诗之章法,初学不可不知,亦不可拘泥不化,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也。清人徐增亦云:「诗盖有法,离他不得,却又即他不得,离则伤体,即则伤气」。是知初学者宜入其法以求规矩,待得会心,则必出乎其法,方不至陷于沈滞呆板之境也。
有关于诗之章法,历代论诗诸家,迭有专论,今举其要者述之。元杨载【诗法家数】云:
    夫诗之为法也,有其说焉,赋比兴者,皆诗制作之法也。然有赋起,有比起,有兴起。有主意在上一句,下则贴承一句,而后方发出其意者;有分作两股,以发其意者;有一意作出;有前六句俱散缓,而收拾在后两句者……大抵诗之作法有八:曰起句要高远,曰结句要不着迹,曰承句要稳健,曰下字要有金石声,曰上下相生,曰首尾相应,曰转折要不着力,曰占地步。盖首两句先须阔占地步,然后六句若有本之泉,源源而来矣。地步一狭,犹无根之潦,可立而竭也……律诗要法,曰起、承、转、合。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就题起。总之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急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使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楼主| 发表于 2013-7-18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起承转合
     前述所谓起、承、转、合之说,以律诗言,一二句是起联,亦曰首联;三四句是承联,亦曰次联或颔联;五六句为转联,亦称颈联或三联;七八句为结联或称末联。以绝诗论,则首句为起句,次句为承句,三句为转,四句为结。其法各有不同,现分述如后:
    起者或引事起,或就题起,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总之要突兀峥嵘,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或如闲云出岫轻逸自在。明谢榛【四溟诗话】云:「凡起者当如爆竹,骤响易彻」。其中分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试举例说明如下:
一:明起—所谓明起者,为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些许做作。如杜甫之【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
题为【虢国夫人】,而下笔即直接将题面写出,此法最便于初学。(按:此诗亦见于张祜集中,题为【集灵台】不知孰是)。
二:暗起—暗起者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焉。如于谦之【咏石灰】: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骨粉身终不顾,只留清白在人间。
题为【咏石灰】,然却不直接道出,只暗中点出题意。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而造成无穷之意味。
三:陪起—先借他种事物,以引出本题来,如韩翃之【寒食】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首句不言【寒食】,而言「春城飞花」由眼前之景况,而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陪起也。
四:反起—反起之法,在于不从题目正面说起,而从反面引出本题。如司空曙之【喜外弟卢纶见宿】: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霍家亲。(霍一作蔡)
题旨为「喜」,而作者却从静夜无邻,荒居寂寞之景况叙起,而点出外弟之肯来为「可喜」之事。又如钱起之【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题为「送归」,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以引出本题,此种起法,即称之为「反起」。
五:引起—论及引起之法,即是不先说题目,而由眼中所见景物,以引出正意。如杜甫之【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以引出题面也,此法与陪起相类似。
六:兴起—兴起乃是由心中所怀之感想,引出题目之本意。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如李频之【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入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题目为【渡汉江】,却就心中所感于旅居岭南之外,年复一年而音讯断绝,以引出题旨,此之谓兴起。另如明高启之【梅花】诗: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古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此谓之尊题法,亦谓之「颂扬起」。又如袁凯之【咏白燕】: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谢一作榭)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汉一作湘)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香一作春)
赵家姊妹多相妒,莫向昭阳殿里飞。
起句以感叹语出之,即谓之「感叹起」也。
    清沈德潜于【说诗晬话】云:「起手贵突兀,如王右丞「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杜工部「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嘉州之「送客飞鸟外」等篇,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又云:「陈思极工起调,如『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如『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如『高台多悲风,初日照北林』,皆高唱也。后谢玄晖『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极苍苍莽莽之致」。王士禛等【师友诗传续录】载刘大勤问曰:「律中起句,易涉于平,宜用合法」?渔洋答云:「古人谓玄晖工于发端,如【宣城集】中『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是何等气魄?唐人尤多警策」。清施补华【岘庸说诗】云:「老杜之【登楼】诗:『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之句,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装一转作『万方多难此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便是平调,此秘诀也」。以上所述,为近体诗起调之要法。学者宜参酌之,方不至遇一题目,即生无从着笔之叹。
而诗之承接之法,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古人曾云:「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此即承接之要领也。次联大体承起联缓急而来,法贵和平匀称,急者宜纡缓之,缓者宜坚挺赴之。其中或景生情,或情生景。或抒情,或写景,或叙事,均须以虚实经纬之。景为实,情为虚,前实者后虚,前虚者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与渊永超迈之妙。如王昌龄之【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题为【闺怨】,其主旨在一「怨」字。起字却不写怨,而从「不知愁」叙起,乃用反起之法,故承句紧接起句,用凝妆上楼以衬映出「不知愁」之意态,语意方能连贯。又如李商隐之【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次联之「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之句,乃承接首联花乱飞之题意,而更为补足,且亦关合题旨,如一气之贯注也。
    律诗之转折在第三联,又称颈联。为何以「颈联」名之?盖欲俯仰上下,照顾前后也。在绝诗则为第三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极重要之地位,也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与起承相揖让,更须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能互相照应方为杰作。兹就转法之技巧略述于后:
一: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如刘方平之【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故第三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此谓之进一层转法。
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故第三句即从「月夜」进一层着笔,转到春天之气候,以触动春愁,此谓之进一层转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19 06:05 , Processed in 0.08111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