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26|回复: 2

老山知青点断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8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山知青点断想

穿过历史的尘烟,抵达一个时代的边缘地带,那些肃穆萧瑟的残桓断壁在阳光下刺目忧伤,锗黑色的岩石浸透岁月的风霜无言诉说那段特定的历史沧桑。

      知青点在都匀老山主峰之下,两排房屋背山横行相对,另一栋位于其右下,与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建筑在两级石基之上,完整的屋壁有两层楼高,每排屋基大约有四五大间的样子,只在半人高的位置上开一排窗洞,从遗址上看,很符合现代建筑大开窗风格,壁上无梁眼,应该是主梁搭盖无隔层,单门进出,内壁可见褚黑色石灰墙,当时应该有红色标语的,不然怎会是大片的褚色斑驳?屋里的当时一定是泥土地面,现在已经长满了荆棘和比人高的茅草,成片灰白的茅花随风起伏,远看象一件件洗得发白的旧衬衫,陈诉着知青们当年辛勤的汗水与欢乐。遗址已无片瓦,但仅从三幢残破不堪的断壁上看,这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算是相当雄伟的建筑了。至今仍有不少乡村学校不如其一二。可以想像当年政府对这批知识青年到此战天斗地的重视程度。两排房屋中间有一长溜平整宽阔的水泥坝子,被缝隙生出的野草切割成一块块方方正正的无字之书,晾晒于天地之间供后人探询思索。

   放慢脚步,心情有些复杂,沉重而又略带些喜悦,这是我们父辈最青春激越的地方,我迢迢而来,穿越过历史的烟尘,寻找并抚摸那些留下多少快乐与酸楚的沧桑旧迹,在40多年后用自己的足迹去印合当时比我还年轻的足迹,一步步走近真相,去感知去体会那些无知无畏的生命激情和当时社会大背景下义无返顾的时代潮流。我宁愿相信,他们是快乐的,单纯年轻的生命无论撒落在如何贫瘠苍凉的土地上,都会开花,顽强地在祖国九百万里山河上奉献自己火红的青春。
     
访问当地老人,从他久远的回忆中,依稀追溯到60年代100多个来自铁道部建设部的年轻人响应毛泽东“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号召来到这里筑屋垦荒,个个满怀革命斗志,团结奋进热情似火一心要扎根农村,他们亲如兄弟姐妹同吃同住一起劳动,在艰难的岁月结下深厚的友谊,这几间石砌的大屋曾留下他们多少笑声和泪水?山上层层的稻田撒下了他们多少辛勤的汗滴?而今,40多年的风霜析离了历史真相,这是一段蹉跎岁月,每一代年轻人都有那个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这里有他们割不断历史的脉搏,忘不了青春的奋斗,放不下乡亲的情谊,抛不开洒汗的土地。我们的父辈已然白发苍苍,老迈的步履再也回不到这人迹罕至的山野,那个身不由己的时代,但是,他们的目光会一次次翻越崇山峻岭抵达青春起程的最初。

风吹过来,这是当年把父辈高亢嘹亮歌声送上云宵的风么?这是当年吹凉了父辈们热血彭湃胸膛的风么?而今,它只是苍凉而寂寞地在残桓断壁杂草乱石间徘徊,抚慰这些被岁月剥蚀了原来面目的历史陈迹。万里无云,天湛蓝得象被岁月洗过,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呢?那一双双青涩单纯的眼睛呢?莫不一一遗落在石隙阶缝里,年年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守望那段再也不可能重现的喧嚣与沸腾。静穆的石墙啊,以恒古的姿态睁着空洞苍茫的眼睛地眺望远山,它已无言,而无言是座丰碑,矗立在浩瀚的岁月路口镌刻着一段历史的辉煌与沉重。




08.11.11

发表于 2013-12-2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2-28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6 04:09 , Processed in 0.0530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