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57|回复: 1

徐向忠 先生 回声集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2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0-4-22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州诗词》徐向中诗词〈回声集〉序作者:陈百楼
朗诵、制作:聊聊
客中、病中、日以徐向中先生《回声集》为伴,沉疴若失,旅怀甚慰。《升庵词品》卷三载朱良矩语云:“以天之风月,地之花柳,人之歌舞,无此不成为三才。”舒白香《古南余话》卷四复申其说。文人宴居,一刻也离不开诗词歌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何况客中、病中,更何况日以为伴者是诗友徐向中先生的呕心沥血之作《回声集》!徐向中先生以非凡的天资、丰厚的学养、卓2特的识见、深刻的人生感悟,在徐州并世诸诗词大家之外,异军突起,自出机杼,别开蹊径,卓然成家。风格雄阔,气度轩昂,风神俊朗,姿致葱倩。近体尤能拔戟自成一队,几于别传少陵、东坡心印。作为一位历史教师,徐向中先生深深了解当代的青少年完全是失忆的一代。他责无旁贷,以饱含沧桑的笔触关照古典叙事,重新诠释、解读尘封数十年、数百年、以至数千年的历史。如五言绝句《颂彭德怀元帅》:声威百战宏,肝胆万言明。生死为民众,乌纱掷地轻。诗人选取彭德怀将军一生中的四幅典型画面:身经百战、万言上书、生死为民、轻掷乌纱。第一句之“宏”,第二句之“明”,第三句之“为”,第四句之“轻”,或交相辉映,矛盾交错,以顺承和逆接两种不同句法,将四幅画面深深叠印在读者的脑海之中。作者的腕底风雷,掀起了读者的心头波澜,使读者从诗中的“象外之象”,感悟到丰富的历史内涵。洵为史家之绝唱,有韵之《通鉴》。六朝巷陌,春灯夜雨,取徐向中先生《回声集》中七言绝句《漓江写意》诵之,恍如孔子在齐闻韶,竟三月不知肉味。一派云山映水中,小舟摇曳入苍穹。船姑摆橹歌声脆,飞过青青十二峰。这首诗,前两句气韵迷濛,后两句色调明丽。一虚一实,一隐一显,空灵静逸与桂林山水相栖泊,警绝于文字之外,“令人动海上三山之想”。能赏此寥寥二十八字,味其玄旨,斯可与谈诗矣。癸未除夕,在电话中与徐向中先生谈诗,成五言律诗一首。殆亦所谓“非子莫证,非我莫识”之文字契合与?凄凉除夕夜,千里且谈诗。
汉魏饶风骨,齐梁重绮靡 。
意驰兼体象,情蕴见神思。
胜境浓于酒,簪花斗艳姿。二○○四年二月二十七日于南京梦红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6-9 21:34 , Processed in 1.1106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