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266|回复: 228

国学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4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词故事:金兵南侵与抗战词
陈友冰
和战之争与张元干《贺新郎》
  靖康元年(1126)十月,汴京被金兵攻破,徽宗、钦宗被俘,北宋灭亡第二年,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在应天(今河南商丘市)即位,后来庙号高宗。高宗随即南渡,历史上称为南宋。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并于建炎三年(1129)在北方立刘豫为帝,国号齐,史称“伪齐”。从建炎元年(1127)到绍兴八年(1138)的十余年间,金兵数次南下,高宗一直被破辗转在东南沿海各地。在他逃抵临安后,为形势所逼,任用岳飞,韩世忠、宗泽、刘光世、张浚等主战派将领抗金。建炎三年(1129年)秋,金兀术统兵南下,占领了建康,接着连破临安、越州、明州。宋高宗赵构一直逃到海上,才没成为金兵俘虏。金军大肆掠杀之后北撤,建炎四年正月元宵节,韩世忠得知金军北撤的消息率8000精兵奔赴镇江,屯兵长江中的焦山,把金军阻截在黄天荡48天。紧接着,抗金名将岳飞收复被金军占领的建康,金军被迫撤至长江以北。同年春,岳飞上书宋廷请求北伐,收复失地。五月,岳家军从鄂州(今武汉市)渡江开始北伐。首战攻克攻克郢州(今湖北钟祥),接着兵分两路北上,一举击败金与伪齐联军,井乘胜攻占邓州。岳飞即又分兵相继收复唐州(今河南唐河)及信阳。但高宗一直畏敌如虎,只想苟且偷安,更怀有私心,害怕岳家军“直捣黄龙府”从金营迎回钦宗帝,从而威胁自己的帝位。有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当绍兴和议签订后,金熙宗按约送宋徽宗灵柩和高宗生母韦贤妃归宋,并没有遣返钦宗。韦贤妃临行时,宋钦宗挽住她的车轮,请她转告高宗:若能回去,他只要当个道观太乙宫主就满足了。韦贤妃哭著答应:“如果你不回来,我宁愿眼睛瞎掉”。但宋高宗可能考虑到自己不能生育,接钦宗回来皇位必定回到钦宗或其後代,所以後来宋钦宗到死也没回到南宋。正是出于此目的,他在绍兴八年(1138)任用求和派的代表人物秦桧为宰相,操办主和大计。绍兴十年(1140),金军大举入侵,宋军在反击金军的南下中,取得了顺昌、郾城等役的胜利,岳飞军收复西京(即洛阳),前锋直抵朱仙镇,离汴京仅45里之遥。然而宋高宗却惟恐有碍对金的和议,他与秦桧迫令张俊、杨沂中、岳飞等撤军,完颜宗弼(金兀术)则乘机率重兵进军淮南,形成大军压境之势。为了彻底求和,高宗召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入朝,明升官职,实解兵权。同时还撤销了专为对金作战而设置的三个宣抚司。当时高宗派使者到金求和,在使者叩头哀求下,金国以“必杀岳飞”为条件,答应和议。于是高宗和秦桧开始陷害岳飞。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竟以“临军征讨稽期”和“指斥乘舆”等“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风波亭。岳飞死时,年仅39岁。当金获知岳飞已死,连连摆酒庆贺。最大的障碍除去后,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达成和议,史称《绍兴和议》。条约规定:南宋向金称臣;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宋统治区;南宋向金送纳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就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胡铨振聋发瞶的《戊午上高宗封事》和洛阳纸贵的张元干词《贺新郎》。
  绍兴八年(1138),金国派遣张通古、萧哲二人作为“江南诏谕使”,携带国书,在内奸王伦的陪同下,来到南宋都城临安进行和谈。金使态度极其傲慢,目中无入,对南宋当局百般侮辱。但宋高宗和秦桧熟视无睹,一味苟且偷安,不惜卑躬屈膝与金使议和。此举激起了朝中大多数大臣与全国军民的义愤,纷纷起来反对。时任枢密院编修官的胡铨反对议和最为激烈,他上书《戊午上高宗封事》,对金国议和的阴谋进行揭露。指出“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要求拘留金使,兴师问罪,并斩秦桧、王伦、孙近“三人之头,以谢天下”。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宁愿投东海而死,也决不在小朝廷里求活。奏疏一经传出,立即产生强烈反响。宜兴进士吴师古迅速将此书刻版付印散发,吏民争相传诵。金人听说此事后,急忙用千金求购此书,读后,君臣大惊失色,连连称“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宋高宗赵构和秦桧看到《封事》后,便以“狂妄上书,语出凶悖,仍多散副本,意在鼓动、劫持朝廷”的罪名,革去胡铨的官职,并送往昭州(今广西省平乐县)编管。诏令刚出,引起朝中许多正直之士的同情,给事中勾龙如渊、谏议大夫李谊、户部尚书李弥逊、侍御史郑刚中等人纷纷想方设法为胡铨辩解、援救。秦桧迫于无奈,只得改贬为福州威武军签判。绍兴和议签约后第二年(1142),怀恨在心的秦桧又指使爪牙诬陷胡铨,将他除名,押往新州(今广东兴县)编管。迫于秦桧的熏天气焰,“一时士大夫畏罪箝舌,莫敢与之谈”(岳珂《桯史》卷十二),一些亲朋好友也不敢送行,甚至希望他早点离开。“平生亲党避嫌畏祸,唯恐去之不速”(蔡戡《芦川居士词序》)当时,胡铨在福唐(今福建福清)闻谪命,即由福唐出发,经福州时,退居在家的张元干激于义愤,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作《贺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为胡铨送行。就是因为这首词,秦桧迁怒于张元干。张元干在此之前就因为写过一首《贺新郎》词赠李纲,支持其抗战,被秦桧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闲居在家。这首词被赠李纲的《贺新郎》流传更广,影响更大。所以在秦桧当权时期,张元干一直在江浙等地流浪,最后客死他乡,但这首词却连当时的妇孺皆能歌,且永远载入史册。据南宋词人杨冠卿《客亭类稿》记载,他有次乘船过吴江垂虹桥时,听到溪水旁边的孩子,居然在唱“张仲宗‘目尽青天怀今古’等句,音韵洪畅,听之慨然”(卷十四)。
  张元干(1091—约1161),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博览群书,文学修养很高,他能诗、能词、能文,其著作有《芦川归来集》10卷、《芦川词》2卷,计180余首。内容十分丰富,有写景色,歌颂祖国的美丽江山;有抒发与朋友之间的交往和友情;有怒斥昏庸误国的奸臣;有写坚决抵抗金兵侵扰等情况,他的著作洋溢着爱国激情,深受人们称赞。《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词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他的词风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早年词作,风格清新、婉丽;南渡以后豪放、悲壮,风节凛然。现福州永泰县城关塔山公园内存有张元干祠,改称为“张元干纪念馆”。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故事:金兵南侵与抗战词
陈友冰


送新郎·送胡邦衡谪新州(1) 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2)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3)聚万落千村狐兔。(4)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5)更南浦、送君去。(6)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7)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8)雁不到,书成谁与?(9)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10)举大白,听《金缕》。(11)


  【注释】


  (1)胡邦衡(1102—1180):胡铨,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人。爱国名臣,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高宗建炎二年(1128)进士。初授抚州军事判官,金人渡江南下,胡铨募乡丁助官军捍御。后除枢密院编修官。绍兴八年(1138),秦桧主和,胡铨抗疏力斥,乞斩秦桧与参政孙近、使臣王伦,声振朝野。但遭除名,编管新州,移谪吉阳军。秦桧死,移衡州。宋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兵部侍郎,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淳熙七年(1180)卒,谥忠简。有《澹庵集》。谪(zhé):封建时代特指将官吏降职,贬往边远之地;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当时的蛮荒之地。当时胡铨遭到的处分是“除名,编管新州”,即开除官员身份,遣送到新州接受编管。编管:宋代官吏得罪,谪放远方州郡,编入该地户籍,并由地方官吏加以管束,谓之“编管”。


  (2)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抒发作者对沦陷的中原大地日夜思念。神州:古时中国称为赤县神州。语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这里指中原沦陷地区;画角:军中所用号角,上面饰有彩绘;故宫:这里指北宋故都汴京的宫殿;离黍:即“黍离“,为押韵而颠倒。语出《诗经·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内容是说西周亡后,一位周朝的官员经过故都镐京,见昔日的宫室皆夷为平地,上面长满了小米和谷子,忧伤彷徨,写下这首《黍离》之歌。张元干借此表达对北宋灭亡、中原沦陷的伤感和思念。黍:小米。离:离离,禾苗行列整齐的样子。


  (3)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暗喻北宋王朝倾覆,金兵入侵给国家民族带来的灾难。底事:为什么;倾:倒塌。据《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又据《淮南子·天文训》:共工与颛顼争地位。共工战败,愤怒之中以头撞天柱不周山,结果“天柱折,地维绝”。九地:遍地。“九”泛指其多;黄流乱注:金兵遍地作乱。黄流,代指金兵。


  (4)聚万落千村狐兔:无数村落已被金兵占据。落,村落;狐兔:代指金兵。


  (5)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对南宋上层失去抗战热情,一系推行和谈投降路线表示不满。这里是化用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诗意。天意:指朝廷用意;“人情”一作“人生”,“老易”一作“易老”;“难诉”一作“如许”。


  (6)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浦:水滨。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之何如”。


  (7)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耿:明亮;斜河:斜转的银河,表示夜深;断云:一片云;微度:慢慢飘过。


  (8)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江山:一作“家山”,写胡铨远谪;回首对床夜语:回忆两人之间的友谊。对床夜语:指知己朋友深夜谈心。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雁不到,书成谁与?


  (9)雁不到,书成谁与:指两人之间书信难通。古人传说有“鸿雁传书”。湖南衡阳衡山上有回雁峰,据说南飞的大雁飞到这里即止。新州远在衡阳之南,所以书信无法传递。


  (10)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这两句是说两人的友谊建立在政治目标相同的基础上,所以临别之际不会像小儿女那样哭哭啼啼!儿曹:小辈们;尔汝:你我相称,表示亲密。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1)举大白,听《金缕》:举起酒杯,听我唱《贺新郎》。大白:酒杯;《金缕》:即《贺新郎》,《贺新郎》又称《金缕曲》、《金缕衣》、《金缕词》。


  【评析】
  
  张元干不仅是为著名的爱国志士,也是一位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词人,他与后面将要提及的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他诗文俱佳但尤长于词。而《芦川词》中又以二首《贺新郎》最为著名,被称为压卷之作。一首是写给抗战著名将领李纲,另一首就是这首“送胡邦衡谪新州”词里对朝廷的妥协投降政策表示强烈不满,对胡铨的遭遇表示了无限的同情。词打破历来送别词的旧格调,“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把两人之间的友情放在政见相同,共斥投降派、同赴国难这个大格局下,而不是小儿女之间的依依惜别。在送别词中呈出现前无古人的思想境界。


  词从国破家亡的现实写起。“梦绕神州路”是说自己日夜思念北方国土,连做梦都在绕着上汴京的路上转。“神州”本指中国,这里主要指被金人侵占的汴京。“怅秋风”以下三句写自己梦中所见。当他梦里走向汴京时,被秋风引起了惆怅的感情。那里已是“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北宋灭亡、汴京荒芜了。
  
  “底事昆仑倾砥柱”以下三句,就是问为什么北宋会灭亡的呢?接下去先不作回答,先描写北宋灭亡、人民遭难的惨状。词人用山崩地裂、洪水泛滥来比喻金兵灭亡北宋,把广大人民置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历史事实。洪水冲毁了家园,人们纷纷逃难,千万个村庄成了狐狸和野兔的乐园。作者已用浓重的笔墨写出了亡国之痛,至此便很自然地要问: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究竟是谁的过错呢?在当时,这答案不能明白讲出,所以,词人只好借杜甫的“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两句诗,来暗示亡国破家的罪责应该由最高统治者来承担。“天意高难问”以下四句是说:天(比喻最高统治者)因为高高在上,所以它的心意很难问明白,人之常情是越到老年就越容易产生悲感,更何况今天在南浦送胡铨到新州去呢?这里从“天意高难问”,联系到胡铨因反对屈辱和议而被流放,就婉转地透露出南宋小朝廷走投降主义路线,造成苟安局面,无法收复失地。


  下片写出了作者对胡铨的深厚友谊以及对他的慰勉。


  开头四句是写词人送别胡铨时所看到的景致。“凉生岸柳催残暑”点明季节,说明作者写词时,是在夏末秋初。凉风吹动岸边的柳树,仿佛在催着残存的暑气赶快退尽。天上,银河明亮倾斜,星星稀疏,月亮清淡,不时有一两片云彩轻轻遮住月亮,又忽然飞了过去。“耿斜河”是说银河在夏夜显得很清晰。这时词人在想些什么?从“万里江山知何处”到“书成谁与”几句,就具体地写出了作者所想的内容。胡铨流放新州,从此相隔万里,再不知他究竟在什么地方。回想以前,两人常常在夜里面对面躺在床上谈心,而今后,传书的大雁飞不到偏僻边远的新州,信写成了,又该交给谁寄去呢?但是,作者并不到此为止,“目尽青天怀今古”以下两句,便把词的思想境界大大提高了一步。“目尽青天”是说词人仰起头来久久地凝视青天,仿佛要把它看透。“怀今古”是指追思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儿曹恩怨相尔汝”出自唐朝诗人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这两句借用韩愈的诗句而加以变化,意思是说张元干和胡铨在分手时能够放眼天下,怀想古今,相互勉励以英雄人物为榜样,顽强地斗争下去,而决不肯象小儿女似地为了朋友私情不忍分别。思怨在这里指交情。


  在词的最后两句作者以高昂的调子写道:来,让我们高高举起酒杯(“大白”就是酒杯),听我唱一曲豪壮的《金缕曲》(《贺新郎》的别名)来为你送行吧!这就把不肯屈服、坚持斗争的精神推向了高潮,使这首词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人心的力量。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故事:金兵南侵与抗战词

陈友冰

采石之战与张孝祥《水调歌头》
  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达成两国罢兵的《绍兴和议》《绍兴和议》后,宋、金之间维持了近二十年的和平,期间双方虽然偶有冲突,但冲突之规模不大,直到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和约伐宋。
  完颜亮(1122年2月24日―1161年12月15日)为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庶长孙,太师完颜宗干次子。金熙宗皇统八年(1148)拜右丞相。皇统九年正月,兼都元帅。三月,拜太保、领三省事,掌握金朝大权。当年十二月九日举行政变,杀金熙宗称帝,改元天德元年,并将都城由上京(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子)迁往燕京(今北京市)完颜亮曾对大臣高怀贞说他的志向:“吾有三志,国家大事,皆我所出,一也;帅师伐远,执其君长而问罪于前,二也;.无论亲疏,尽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为了实现他的第二个愿望,他决定率师北伐。并为此诛杀极力反对南侵的嫡母徒单氏。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完颜亮兵分四路,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一路自海道进攻临安;一路自蔡州(今河南汝南)出发,进攻荆州(今湖北江陵);一路由凤翔进攻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待命入川。他亲自率领三十二总管兵,进军寿春(今安徽凤台)。金军“众六十万,号百万,毡帐相望,钲鼓之声不绝,远近大震。”战争初期,金兵进展顺利。汉南道刘萼部攻取宋归化军、蒋州、信阳军。别部徒单贞领兵二万人,大败宋建康都统王权于盱眙,进取扬州。前锋军连败宋军,攻占和州(今安徽和县)。他到和州指挥作战。宋军来战,兵部尚书耶律元宜击退宋军,斩首数万,宋两淮驻军仓皇退至长江南岸,金军长驱直入。宋军退保江南。
  就在这时,完颜亮之从弟完颜雍,乘他南征和中原空虚而在东京(辽阳)称帝。南征将士也有从前线逃回去拥立完颜雍。十一月二日,完颜雍登位的消息传到前线,军心动摇,加之有三路水军被宋军击败,至此己军无斗志。但就完颜亮的性格而言,绝不肯南侵无功而返,因此决定先取南宋或至少胜利渡过长江,捞回个“面子”后,再北上与完颜雍抗衡。于是继续进抵长江北岸,打造战船,准备自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市)渡江。
  当时,宋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都统制王权因无能被罢官,所部一万八千人刚退至采石,接替王权的将领李显忠尚未到任,军无主帅,士气涣散,人心惶惶。中书舍人虞允文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奉命督促李显忠赴任,并代表宋廷到采石慰劳军队。他在采石见形势危急,毅然召集张振、时俊等将领,宣布宋廷抗金命令,犒赏军队,动员将士决一死战。同时,又组织当地民兵和群众进行支援,使采石一带的防务顿形好转。金海陵王误认为宋军已败退逃散,江南岸无兵把守,遂于十一月八日督兵过江。宋军利用水军优势,在江中截断金军船只,并在船上施放霹雳炮,烟雾和石灰弥漫江面,使金军无法抵挡。宋军出动车船,船行如飞,船内踏车民兵精神振奋,呼声震天。金军败回北岸。次日,宋水军直迫长江北岸的杨林渡口,焚毁敌船,金海陵王被迫移军扬州。十一月二十六日,完颜亮集中兵力,勒令将士说:“三日渡江不得,将随军大臣尽行处斩。”这就激起了兵变,兵马都统领耶律元宜与其子王祥和都总管徒单守素、猛安唐括乌野等联兵反叛,与完颜亮近卫军将士共谋,于次日拂晓发动兵变,完颜亮闻变,以为是宋军劫营,急忙起身穿衣。这时一支箭射入帐内,他拿起一看,很吃惊地说:“这是我的兵器啊。”刚伸手取弓,便中箭倒地。叛将纳合斡鲁补上前刺杀,完颜亮中剑后手足犹动,叛将们缢杀了他。耶律元宜代行左领军副大都督事,率军北还。南宋再度转危为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有一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采石之战。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故事:金兵南侵与抗战词

陈友冰

符离之败与《六州歌头》
  金人在采石战败,完颜亮被部下所杀。两国的政治格局都发生较大变化:采石之战第二年绍兴三十二年(1162)金国新即位的金世宗在内部整顿安定后,派使者高建忠出使南宋,准备签订罢兵新约。此时的高宗和主战派大臣打算趁采石之胜余威,与金国重划边界,被高建忠一口拒绝,并指责宋军为何要背约收复沿淮州郡。高宗无奈,只得派翰林学士洪迈使金重新谈判。按照“绍兴和议”,南宋向金国称臣,洪迈带去的国书上落款应该是“臣赵构”,但国书上却是“宋帝”,表示与金国是平等关系,于是要洪迈重新改写,洪迈自然不会同意,于是金人将洪迈扣留,三天三夜断绝饮水口粮,但洪迈坚持不屈。金人无奈,只得放回。
  洪迈回到南宋,于是主和主战两派又起激烈争论。由于采石战胜后不久,主战派比较得势,即是一心主和的高宗也感到无奈。于是退位,让位于养子孝宗,自己成为超脱的成为太上皇。孝宗即位初期,倒是积极主战。即位一个来月,就为岳飞父子昭雪平反,又从新州召回被编管的胡铨,任命为奉议郎饶州知州。其时绍兴年间的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刘錡等皆已迫害致死或老死,只剩下一个张浚。即位第二年即隆兴元年(1163),任命张浚为枢密使、江淮宣抚使,统领大军及丁夫13万,驻屯泗州(今江苏盱眙)、庐州(今合肥)、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等地,准备举兵北伐,收复中原失地。总管江淮一带兵马,积极筹备北伐。此时金世宗完颜雍在镇压移剌窝斡起义巩固政权之后,也欲集兵攻宋,命右丞相仆散忠义为都元帅,纥石烈志宁为左副元帅,率10万步骑进驻河南。两国之间征战,一触即发。
  南宋隆兴元年(金大定三年,1163)五月,宋军开始渡淮北伐。当时张浚手下有两员大将:李显忠和邵宏渊。五月初七,张浚命淮西招抚使李显忠率军自濠州(今安徽凤阳县)渡淮至陡沟(今安徽固镇东浍河支流)攻灵壁(今安徽灵璧县)。御前诸军都统制邵宏渊率军自泗州攻泗县(今属安徽)。金右翼军都统萧琦率精骑迎战李显忠军,被击败,遂背城列阵抵抗。李显忠亲率将士与之鏖战,再次将其击败,收复灵壁。十日,李显忠闻邵宏渊攻虹县受阻,率部自灵壁往援,利用降卒招降金守将大周仁等,收复泗县。邵宏渊耻于功不出己,自此与李显忠不睦。十四日,李显忠、邵宏渊合军攻符离城(安徽宿州市符离集区)。李显忠击退出城迎战的金军后,攻破北门,斩守城金军数千人,于十六日攻克符离城。十八日,孝宗诏令邵宏渊受李显忠节制,因邵宏渊不服,复改命邵宏渊与李显忠分统所部,致军无统帅,各自为战。二十一日,纥石烈志宁率精骑万余,自睢阳(今河南商丘)反攻符离,邵宏渊不战而退。李显忠孤军奋战,将其击退。次日,金军复增兵数万来攻,李显忠约邵宏渊出兵合力夹击,邵宏渊按兵不动。李显忠孤军力战,阵斩金兵5000余。金军增兵再次攻城,被李显忠军用强弓射退。时邵宏渊散布流言,称盛夏难以在烈日下披甲苦战,致使军心动摇。李显忠军失利,退入城中。此时邵宏渊之子邵世雄、殿前司马军统制左士渊、统领李彦孚等,各率所部逃遁。李显忠恐孤军难守,遂率所部夜遁。二十四日,金军乘势追击,宋军溃败,被斩4000余人,溺水死者不可胜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符离之败。符离之败后,南宋战斗力丧失殆尽,主和派势力随即抬头,秦桧党羽汤思退,于七月间被任为右相兼枢密使,议和活动也在进行中。张浚则于四月从江淮宣抚使被召回朝,随后江淮都督府也被撤罢。在太上皇宋高宗干预下,左相汤思退更加紧进行降金乞和活动。隆兴二年(1164年)十二月,在金朝大军胁迫下达成和议。主要内容为: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改“岁贡”称“岁币”,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东)、海(今江苏连云港)、泗(今江苏盱眙北)四州外,再割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与金。
  就在主和派加紧活动、隆兴和议签订之前的隆兴二年二月,已被启用为平江府(今苏州市)知州的张孝祥由于张浚的推荐被“召赴行在”商讨国事,专门到建康(今南京市)拜望时任建康留守的张浚,在宴会上即席写下这首《六州歌头》。有的文章说当时张孝祥任建康留守,或是说他在建康留守张浚那里任参赞军事,皆不确。因为词中也明确说是“使行人至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在这首词中,张孝祥对符离之败扼腕叹息,对时下主和派得势,两国使者来往不断进行和谈,而主战派受到打压,边备弛废,江淮都督府也被撤罢表示痛心。慷慨淋漓,催人泪下,据说张浚听此词后,“为之罢席”。就在这首词作之后,张浚感到抗金无望,即求致仕,遂被罢相,授少师、保信军节度使、出判福州(今属福建)。张浚辞新命,恳求致仕,改授醴泉观使闲差,八月就病逝,归葬于宁乡。再过四个月(隆兴二年十二月),隆兴和议成,两国罢兵。因此可以说,张孝祥这首《六州歌头》,是符离之败后南宋主战派的绝唱。
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1)。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2)。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3)。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4)。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5)。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6)。笳鼓悲鸣,遣人惊(7)。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8)!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9)。渺神京(10)。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11)。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12)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13)。使行人至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14)
  【注释】
  (1)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长淮:淮河;望断:极目远望;关塞莽然平:边备已被撤除,战壕、堡垒已是杂草丛生;莽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据绍兴十一年和约,宋金两国以淮河为界,因此淮河就成了南宋的前线。绍兴三十二年(1162)金国使者高建忠出使南宋,指责宋军背约收复沿淮州郡。因此主和派将沿淮工事坼除。
  (2)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前线的征尘消逝了,北风下也听不到战斗的号角之声。我对此只有黯然神伤。黯销凝:黯:默默伤神;销凝,销魂凝神,形容忧思。
  (3)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此句是安慰张浚。当年事:指符离之败;殆天数,非人力:这是老天命定,并非你张浚没有尽力;殆:大概、也许。
  (4)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洙泗:古代鲁国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流经孔孟的故乡和他们讲学的地方曲阜。弦歌地:弹琴唱歌,此指礼乐教化。儒家讲究礼乐教化,学堂内常传出弦歌之声。膻(shān)腥:牛羊肉的腥臊味。这三句是说,连中原文化礼乐最昌盛之地,也遭到金兵的野蛮践踏。
  (5)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淮河北面成了游牧民族的聚居地,黄昏时刻牛羊成群回栏,到处是金兵的哨所。隔水:隔着淮河,淮河对岸;落日牛羊下:《诗经·君子于役》成句:“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区(ōu)脱:本是匈奴所筑的土室,作为侦察警戒用。这里借指金兵哨所。
  (6)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名王:指金兵中有名的将帅。颜师古《汉书·宣帝纪》注:“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宵猎:夜间打猎,这里指军事示威。骑火:骑兵手执火把。
  (7)笳鼓悲鸣,遣人惊:笳鼓:指胡人军乐胡笳和金鼓。遣人惊:使人心惊。
  (8)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指和谈风起,战备弛废,武器久放置不用,被尘封虫蠹。
  (9)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岁月流逝,徒有壮志,人将老去。岁将零:岁月飘零。有人解释为“一年将尽”,不确,因此词写于隆兴二年二月,被“召赴行在”之时。此时张孝祥三十二岁。
  (10)渺神京:故都在遥远的北方。暗示对北方故国的怀念。神京:指北宋首都汴京;渺:邈远的样子。
  (11)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讽刺南宋统治者借口以礼服夷狄,放弃抵抗,屈辱求和。干羽:干,盾牌;羽:野鸡尾部羽毛。这两者都是上古舞蹈中舞者手中拿的道具。据《尚书·大禹谟》,虞舜“舞干羽于两阶”,不久就有苗族来归顺。怀远:用礼乐使边远的少数民族归顺。烽燧(suì):古代在烽火台上举烽燧,作为敌人来袭的信号。黑夜举火叫“烽”,白天升烟叫“燧”。“静烽燧”即不再有战斗信号。
  (12)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求和的使臣一拨接着一拨驰往北方,见此状况,让人情何以堪!冠盖使:指求和的使臣。冠盖:冠服与车盖;若为情:让人情何以堪。
  (13)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听说中原沦陷区的老人还在盼望南逃的皇帝能够回去。中原遗老:中原地区当年活下来的一些老人。这里泛指中原沦陷区百姓;翠葆霓旌:皇帝的车驾。翠葆:以翠鸟羽毛装饰的车盖;霓旌:彩旗。
  (14)使行人至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是我这位从此经过的人想到这一切,不由得忠愤之气满腔,泪如雨下。膺:胸腔。
  【简析】
  如果说《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是为采石战胜而喜,是对主战派的讴歌的话,那么,《六州歌头》“长淮望断”则是为符离之败而悲,是对主和派的斥责,贯穿两者之间的仍是不离不弃、一如既往的恢复中原之志。
  上片侧重写惨遭敌人蹂躏的中原故土凄凉景象和敌人的骄横跋扈。“长淮望断”五句,写南宋的边防。词人面对淮河,极目远望,边境上萧条冷落,死气沉沉,看不到军队活动的踪迹,一切壁垒皆已坼除。这怎能不使爱国者满腔悲愤呢?“黯销凝”一句,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道出了作者对国事无限忧虑,凝神沉思,悲痛欲绝,却又无可奈何的神态。“追想”三句,是在建康席上,即席安慰张浚。指出符离之败是老天命定,并非你张浚没有尽力,实际上更是主政者苟且求和造成的。因为在隆兴北伐之初,词人就以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指出:成败的关键在于北伐诸将能否同心协力。他在给前敌指挥李显忠的信中说:“今淮西三帅列屯,朝廷安危,实系于是。太尉与王侯、成侯必须同心协力,而后可以成功”(《与李太尉显忠》,见徐鹏《于湖居士文集》)。要想同心协力,就必须“专图国事,尽去私心”。符离战败的事实不幸被张孝祥所言中,恰恰是前方主将李显忠、邵宏渊之间不和所造成的。符离战败后,主和派又甚嚣尘上,主持北伐的张浚则备受责难。为支持抗战,为主战派打气,词人自然会将北方沦陷的惨状归罪于主和派。
  以下分三层写敌占区的情景。“洙泗”三句为一层,写昔日的文化之邦,弦歌之地,也被胡琦践踏;“隔水”三句为二层,写中原沃土,如今变成胡人聚居之地,耕田荒芜,变成了放牧牛羊的场所;“看名王”四句为三层,写敌军的“宵猎”,兵盛马壮,让人震惊。上述描写旨在说明敌兵势力强大,南宋国势衰败,中原人民惨遭涂炭,国家前途令人焦虑。同时,从侧面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金人)经济落后的状况,说明他们的入侵,已经导致中原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倒退。
  下片抒怀,作者关心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看到“腰间箭,匣中剑”落满灰尘,为蠹虫所蛀,自己徒有雄心壮志,也只能虚度光阴;眺望邈远的故都,更有一种岁月流逝、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但南宋统治者借口以礼服夷狄,放弃抵抗,屈辱求和:“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看着眼前的“冠盖使,纷驰骛”真让人情何以堪!,以上八句是对南宋王朝的统治者和主和派义愤填膺的谴责,辛辣有力的讽刺。“闻道中原遗老”以下三句写沦陷区百姓殷切盼望王师北伐的急切心情和眼巴巴地“南望”的动人情景,只要有爱国心肠,就无法抑制满腔的悲愤,泪水就会象泉涌般顷泻。结尾三句,是作者自己真挚感情的抒发,也是当时无数爱国人士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
  这首词的思想深刻,艺术技巧也十分纯熟,张孝祥友人汤衡在《张紫薇雅词序》中曾称赞孝祥词的风格是“骏发踔厉,寓以诗人句法者也”,此词风格可见一斑。全词均用赋体,感情奔放,如行云流水,一泻如注。又多三字句,造成一种气短节促,哽咽之声、悲愤无奈、难以言传之情,极富艺术感染力。据宋代佚名作者《朝野遗记》记载,张孝祥在建康宴会上即席赋此词,张浚感动得食不下咽,竟“罢席而入”。清人陈廷焯称赞这首词“淋漓痛快,笔饱墨酣,读之令人起舞。”(《白雨斋词话》)。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绝句鉴赏之四

陈友冰

小桧 韩琦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
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韩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县)人。仁宗时任陕西安抚使,和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曾使西夏闻其名而不敢犯。历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执政于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累封魏国公,死后赠尚书令。
  严格地说,韩琦是位政治家,余事作诗人,而且诗歌对于他来说,多是抒发理想怀抱的工具。但由于他懂得和遵守诗歌创作的规律,所以他的不少诗写得格调朴实,含意深长。这首《小桧》就是如此。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需要有所寄托的,否则即使状形生动,用笔纤巧,也难免会失之肤浅。但咏物诗又不可脱离所咏之物,而是要在对物的不即不离之间,既写出物的形,又抒发出恰当的感受和情感,这样才能打动人心。从这点来看,这首诗是成功之作。
  桧即桧柏,一种常绿乔木,木质坚硬。起句是说:新移来的一株小桧,栽在庭院中曲曲折折的栏杆旁边。此句从叙事开始,出语平实。但次句却从叙述中突然跳开,由眼前的小桧,联想到将来的大桧,再由将来顶天立地的大桧,想到由小桧到大桧的生长培育并由此而生发出培育的难易问题。诗人的想象由眼前到将来、由实到虚,思路虽远,又紧紧联系着眼前现实,而出语依旧直朴自然,好象信口吟哦,随意写来,足见诗人艺术地把握对象的功力。值得体味的是“养成隆栋亦非难”一句,不但表现了诗人培育栋梁之材的丰富经验,也表现了诗人的高远见识和气度。不是一个身居高位或胸有城府的人,是没有这样的口气的,诗人自己的形象,也就在这不经意中显露出来了。还有一点也须注意:“移”和“养”都是他动词,可见主语是人,于是这里就留下了一个疑问:既然人把小桧移来栽下,却又不在于把它培养成隆栋之材,那末,移栽小桧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按理,接下去就应当是公布答案了。
  然而,“当轩不是怜苍翠”,诗人再设一种答案,又把它推翻,这就更加使人忍耐不住,等读到“只要人知耐岁寒”,回过头来再把全诗仔细玩味,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诗人采用了层层排它、最后于篇末点题之法。
  如果说,小桧成长成隆栋之材只是形体上的自然高大,苍翠之色只是它的外表的“光芒”,这些无非是可以直观的外表形式而已。而一切事物(包括人)的价值,最要紧的却恰恰不在这些而在于它们的“心相”、情操和气质的培养,这才是最要紧也最难的。可惜的是一般情况下,人们往往只注意事物的外观的高大耀眼,恰恰忽略了对心性的把握和培养。所以诗人连用两个常人所知的答案一一“养成隆栋”和“冷苍翠”,并立即加以否定,这就不单是艺术技巧上的善设悬念,更是思想意义上的步步深入。诗人不注重桧柏外观上高大苍翠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而强调它的“耐岁寒”的心象可给人以启迪,可见诗人的审美思想是非常深刻的.
  当然,歌颂苍松翠柏的“耐岁寒”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传统的题材和主题。早在孔子,就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命题。建安诗人刘祯也说过“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赠从弟》)。但同一题材和主题,在不同的诗人那里,又会有广和狭,深和浅的不同。如果我们大致地了解一下这首诗作的历史背景,对于其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就能更好地把握了。
  在北宋政治家中,韩琦的遭际还是比较顺当的。他辅三朝,立二帝,出将入相,功在社稷。这种地位和经历,必然会养成他对于培养人材的思考和关注,自然也会形成其培养选拔人才的标准。实践经历告诉他,一个人成为国家一时的栋梁之材并不难,难的是在关键时刻,经受磨难时也照样能镇定自若,坚贞不屈。所以,一方面他“尤以奖拔人才为急,傥公论所与,虽意所不悦,亦收用之”(《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另一方面,又非常重视对人品的考察,“选饬群司,皆使奉法循理。其所建请,第顾义所在,无适莫心”(同上)。
  不过这样理解还只是根据诗人一生主要经历和思想的推测,而具体到这首诗的写作,也许别有原因,也未可知。据宋史记载,熙宁元年(工068)七月,韩琦罢相“徙判大名府”(大名府在北宋庆历初年曾建号“北京”),于是便有一般“新进”趁机“凌侮之”(《宋诗纪事》卷十一),这就不能不使这一代贤相气忿感慨兼系。因为他的一生有两件大事值得骄傲:一是制西夏,一是安社稷。且平时又清廉勤勉,现在只因为和王安石政见不合,一时遭贬,就立即受到凌侮,这怎能不使他有万般感慨!但他自信清白正直,有临难不惧的气量,对这种世态炎凉也就处之泰然。《迂叟诗话》载有他此时写的两句诗:“风定晓枝蝴蝶闹,雨匀春圃桔槔闲。”表达的也正是这种心情。由此观之,诗人对小桧的赞赏,也是自许自况自励,于质朴平易中,把咏物和咏人自然地结合了起来。
  宋人的咏物诗大多都是寄托明显的,并且多以议论,明喻怀抱,因而思想的直露,确是这类诗的一个缺点。但这首诗不但逻辑严密,情感的跳跃又大,领着读者步步向思想深处开掘,尽管也以议论入诗,读来却兴味盎然。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绝句鉴赏之四

陈友冰

晓霁 司马光
梦觉繁声绝,林光透隙来。
开门惊乌鸟,余滴堕苍苔。
  司马光(1019一一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故山西省夏县,今划归闻喜、垣曲二县)涑水乡人。政治上,他是王安石新法的坚决反对者。神宗死后,继王安石任宰相,全废新法,复以旧制。他是伟大的历史学家和著名的诗歌评论家,著有《资治通鉴》和《温公续诗话》。他也写诗,有诗十四卷,但并不以诗见长。
  这是一首写景诗,笔触细腻,风格清丽,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致,读来颇有兴味。
  起句从“梦觉”开始,切准了题目中的“晓”,继以“繁声绝”续之,切中题目中的“霁”,这就规定了诗中所描写的景观时间是在清晨,气氛属于安静。以下各句,自然也就缘此而出。
  “梦觉繁声绝”一句,也暗示雨已下了一夜,并且诗人对第二天能否放晴还十分关心,因此梦觉后第一个动作便是侧耳听听外面的雨声是否停歇。等到听觉告诉他“繁声”(不止雨声,也有风声、水声等等)已绝,自然又要调动视觉,看看天晴到什么程度,于是,下句接写:“林光透隙来”,天气大晴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诗题虽为“晓霁”,但诗所着意表现的却不是“霁”而是静,所以第三句才有“开门惊乌鸟”的现象发生。开门既然能惊乌鸟,说明乌鸟停在门外树上已有多时,只是鸟栖人睡,故而人不惊鸟,鸟不惊人,否则哪怕是轻微的门响,乌鸟也会惊起的。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梁王籍《入若耶溪》)体现的正是这种意境。接下去的“余滴堕苍苔”也是本此而来的。本已“繁声绝”,因为鸟飞枝动,树上的积雨便点点落下。但余雨不是落在石上水中,而是“堕”入人迹罕至的苍苔之下,这就使残剩的一点余响,又归于寂无了。
  这首诗把声、动、色、光和谐地调配在一起,创造了一派安谧闲适的艺术氛围,充满了人与大自然的相谐相乐的轻松情趣,而诗人对这种生活情调的欣喜和留恋之情,亦跃然纸上。
  从形式上看,这首诗无论是选词造句还是构图设色,都针线绵密,环环相扣。表面上看,它纯是写景,但连结各个画面的,却是人物的动态行为。它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听觉、视觉纽结在一起,并由它带动了鸟和光的动态(“透隙来”、“惊乌鸟”),余雨的滴落状貌。而总的目的,则是统统服从于诗的总体的艺术构思。“梦觉”而知“晓”,因“晓”而“梦觉”,有“霁”才有“林光”,而“林光透隙”才会“开门”;“繁声绝”而乌鸟惊,乌鸟惊而“余滴堕”,凡此种种,无不紧相连属,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这首诗构思的精密周到,用语的自然妥贴,是后学者足可引为借鉴的。
  与这首诗的意境相类的,还有苏舜钦的《夏意》一首,可以拿来比较:  
别院深深夏簞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这首诗也是以静谧的氛围的渲染为旨趣,时间写的是夏天的中午。但如果细加分析,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起句写的是午睡的地点和环境。别院即正房外的院落,再加“深深”,更显幽静。簞即竹席,清即凉爽之意。竹席凉爽院落深幽,当然有一觉好睡,所以睡觉的人也就暗寓其中了。
  第二句以“明”字状花色,此种用法可见于他的另一首诗《淮中晚泊犊头》中的“时有幽花一树明”。不过幽花“明”和石榴花开透帘“明”并不一样,因为前者强调的是“光”,后者强调的是“色”。榴花盛开,色彩跟着光透帘入户,这和“林光透隙来”,倒是同调,只是这里更注重色彩的点染和搭配而已。
  “树荫满地”,说明日在中天,所以当然是“日卓(即‘植立’)午”。这句出语虽属平常,但却点明了时间;最后一句中的“梦觉”,关照了首句中的“夏簞清”,至于“流莺时一声”,即和“开门惊乌鸟”同一机杼,意在以动写静罢了。
  所要指出的是,这首诗从人物活动来说,写的是从入睡到醒来的全过程。前三句写的是入梦前所见之景,后一句写的是醒来所听之声,虽然也是从视觉听觉写来,但表现的气氛是幽静,而不象《晓霁》,写的是恬静。画面的构成也不是以人物的活动为纽带,所以它是一幅风景画,人物只是其中的陪衬,不象司马诗是幅风景人物画,人物本身就参与画面的构成,这是二者区别之一。
 
  从色调看,苏诗明丽,司马诗于平和中略带清淡,这固然是二诗所写季节时间不同,也是二者美学趣味的不同,这是区别之二。
  从情调看,虽然二诗都显示闲适,但司马诗把这种情感表达得更为委婉含蓄,这是区别之三。
  从题旨看,苏诗着意一个“意”字,所以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更加重于对人物心理的刻划,而司马诗却在雨过天晴时人的惊喜的心态上下功夫,因此这就容易使人想到诗人也许别有寄托。这是区别之四。
  人各一面,诗各一体,世界上是找不出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绝句鉴赏之四

陈友冰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欧阳修(1007——1072),字元叔,号醉翁,晚年又称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人(今江西吉安市),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屡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早年支持范仲淹等革新派,遇事敢言,晚年不满王安石变法,趋向保守。在文学上他大力反对当时流行的西昆体形式主义文风,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散文相近,清丽自然。
  这首《画眉鸟》实际上是一首自由颂。它通过一只画眉鸟在笼中(尽管是只华贵的金笼)和在山林间的不同感受,来表现诗人对大自然、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之情。诗人采取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对比。前两句写画眉鸟在大自然怀抱中自由飞翔、随意歌唱时的情景。“百啭千声”,既是形容画眉鸟叫声婉转动听,音调繁复多样,也是在表现它的自由自在,即所谓“随意移”。“随意移”,是在写画眉鸟的主观感觉。鸟的意识与人并不能共通,诗人只不过是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移到鸟的身上罢了。“山花红紫树高低”,表面上是在描绘大自然的美景,交待画眉鸟栖息的环境,实际上仍是在写画眉鸟的“随意移”。它可以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高树可栖、低树可息。如果说上句是从歌唱上来写自由,这句则是从飞翔上来写自由,它仍是上句“随意移”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诗的后两句是写画眉鸟的另一种生活一一华贵饱暖但却不自由的金笼生活。《伊索寓言》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狗劝一只饿得精瘦的狼到主人家中来,这样可以不受饿冻,条件是象它一样在脖子上套个锁链。狼望望狗脖子上那个颇为精致的锁链,叹了口气说:我宁可饿死,也不能带上锁链。欧阳修此诗也是在说明类似的哲理:画眉鸟锁入金笼以后,再也唱不出“随意移”的“百啭千声”。诗人有意把“金笼听”和“自在啼”作一对比,然后赋予它人的心理和情感:“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这种对自由的向往,无疑不是鸟的情感和思想,而是诗人当时思想状况的反映,也是他人生态度的婉曲表白。庆历四年(1044),范仲淹等人的政治革新终因守旧派的攻讦抵制而遭到失败,新政的主持者参知政事范仲淹、枢密使杜衍、眍密副使韩琦、富弼相继被罢官。欧阳修此时官河北都转运使,.他急切“不避群邪切齿之祸,敢冒一入难犯之颜”,上书仁宗为四人辨诬,因而为守旧派所忌恨,加以构陷,第二年即被贬为滁州太守。对这次政治打击,诗人并没有象当年的柳宗元那样表露出过多的哀怨和愤懑,相反地,从他在滁时所写的《醉翁亭记》、《丰乐亭游春》等诗文来看,他并不以放逐为意,反而在滁州山水中得到了最大的愉悦和享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林间也”,《醉翁亭记》中的这句名言可以说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在《画眉鸟》这首绝句中,画眉鸟对“山花红紫”的山林的赞美,对金笼生活的厌恶和对“林间自在啼”的向往,正是诗人对比了朝廷和滁野生活之后,思想和情感的真实流露。它既是诗人对排挤他出朝廷的守旧势力的轻蔑嘲讽,也表现了他对摆脱拘束的林间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当然,我们今天的读者欣赏这首诗,已不只是限于诗人所表露的那种不以放逐为意的宽达胸怀和陶醉于大自然怀抱中的无拘束感了,还有更为广泛的哲理启示,它告诉我们:自由是可贵的,在丧失它之后会体会得更深。它还告诉我们,禁锢压抑是产生不出才华的,笼中的画眉唱不出百啭千声,因为它不能“随意移”,只有在“自在啼”中,聪明、才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绝句鉴赏之四

陈友冰

宜远桥 欧阳修
朱栏明绿水,古柳照斜阳。
何处偏宜望?清涟对女郎。
  法国的丹纳在谈到作品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时,曾说:“作品的目的都在于表现某个主要特征,所用的方法总是一个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总体,而部分之间的关系总是由艺术家配合或改动过的”(《艺术哲学》)。欧阳修的《宜远桥》正是很好地处理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诗人以宜远桥为中心,用朱栏、绿水,古柳、斜阳,清涟阁和女郎台这些经过诗人“改动”过的典型部件,“组合”成一幅色彩明丽、意境深远的风物画。
  宜远桥,颍水上的一座桥名。皇祐元年(1049)欧阳修为颍州太守时,曾于此建了三座桥:分名为“宜远”、“飞盖”、“望佳”,并写了《三桥诗三首》。这首《宜远桥》即其中的一首。这首诗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就是诗人善于运用大自然中的色彩,构成鲜明的对比度,给人留下一种无比愉悦的视觉印象。诗人在构图上以桥为中心,先从桥面写起,“朱栏”、“绿水”,一红一绿,互相映衬,使红者更红、绿者更绿,构成鲜明的对比。在朱栏与绿水之间,诗人又巧妙地用一个“明”字,把两者联在一起。这个“明”字,既显出水碧一一桥的倒影清晰地映在水中;也显出桥新一一朱红的色泽光亮可鉴,能映照出下面的水波。这个动化了的形容词“明”,无疑比“临”,比“映”,比“浮”,都显得空灵和精妙!
  次句是由桥写到桥周围的环境,手法还是色彩上的比衬。桥边的古柳是暗绿色的,桥上空的斜阳则是金黄色的。金色的余晖抛洒在暗绿的柳条上,本身就给人一种浑融和穆之感,更何况柳还是古柳,阳又是斜阳,这就更给人一种苍劲壮美和静谧幽深之感。但诗人认为,这种景色还不足以表现宜远桥边的美,更美的景色还在前头,这就是“何处偏宜望,清涟对女郎”。后两句诗在色彩描绘上也有了变化,不再是明写景物色彩的对比,而是让它们暗含于设问设答之中。“何处偏宜望?”“宜望”二字,不但把我们的目光由桥的周围引向更远的前方,而且暗扣诗题“宜远”,这也是欧诗邃密工致之处。诗人的回答是“清涟对女郎”。清涟,指清涟阁,为晏殊知颍州时所建;女郎,即女郎台,在颍州西湖东岸,相传为春秋时胡子国君为其女(后为鲁昭侯夫人)所筑。诗人在此略去“阁”、“台”二字,不仅是五绝形式的需要,而且也更富诗意:“清涟”可与“绿水”相映,“女郎”也可与“朱栏”竞艳。这样语含双关、使实景幻化为虚,更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仿佛一位丰姿绰约的女郎扶朱栏、临清涟、照绿水,顾盼之际更觉秀色飘逸,也更使人“宜望”了。这不只是一种单纯的文字技巧,而是诗人在总体构思下如丹纳所说的那样,对部分景物加以改造的结果,使之更富有诗情画意,更富有想象力。
  与欧阳修同时的苏轼也有首写桥的诗,题为《湖桥》:
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杖行。
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柱杖过桥声。
  苏轼也是一位大手笔,这首诗就其想象的生动性并不逊于欧阳修的《宜远桥》,然而不足之处在于它缺乏《宜远桥》那种景物色彩的比衬和渐行渐远的深邃画面。在《宜远桥》中,不但桥上、桥下,朱栏、绿水,古柳、斜阳,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度,而且由桥的本身扩展到桥的周围,再由桥的周围扩展到远处的台阁,这种“渐行渐远渐无穷”的深邃意境,正是诗人那种纡徐委备、明丽而邃密的诗风的体现。苏轼还有一首题画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在大孤山、小孤山、澎浪矶等地名上做文章,最后以“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这个传说故事作结,与他的老师欧阳修这首《宜远桥》的结句倒是同出一辙。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绝句鉴赏之三

陈友冰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这是首宋人绝句,但究其诗味的隽永,意境的优美,情致的深婉,又像寇准的《书河上亭壁》一样,堪与唐人同类诗作媲美。《蔡宽夫诗话》称赞此诗“须在王摩诘伯仲之间,刘禹锡、杜牧之不足多也”。尽管这一评价有夸大之嫌,但也不无道理。此诗的作者是宋初诗人郑文宝。郑文宝(952-1012),字仲贤,一字伯玉,汀洲宁化(今属福建)人。初事南唐,累官校书郎。李煜降宋后补广文馆生,为李方所知,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及进士第,除修武主簿。郑文宝关心民瘼,富有军事才干,淳化二年(991),郑文宝调任殿中丞,并奉命出使四川、陕西负责清理整顿税收。当时四川、陕西一带地方官为了增加税收,规定登口岸经商的商人要交纳“到岸税”,商人们苦不堪言。郑文宝奏请朝廷免除商人的“到岸钱”,促进了当地商贸的发展,深得百姓拥戴。郑文宝在川、陕期间,正逢夔州广武驻军叛乱;叛军四处抢劫,惊扰百姓。郑文宝作为朝廷钦差大员果断担负起平叛重任。他当机立断,率军乘船顺流而下,一夜行程数百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进攻,一举歼灭叛军。因此,他获得朝廷嘉奖,赏赐五品朝服,升任陕西转运副使。郑文宝在治军理政中,尊重少族民族习俗,努力学习少族民族语言,促进民族和睦,这在封建官员中更属难能可贵:郑文宝任陕西转运副使期间,正值闹灾荒,郑文宝先后12次亲自带队从环庆(今甘肃环县与庆阳一带)穿过沙漠,督运粮草到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赈灾。沿途多为荒凉的沙漠和少数民族居住区。郑文宝为了详细了解民情,努力学习当地语言,尊重当地风俗,深受当地少数民族的欢迎。他每到一处少数民族区都受到当地酋长的热情款待,有的酋长还认他为干父。郑文宝任工部员外郎期间,守卫环庆的龙猛卒部士兵七年未换防,又常常不能按时领到军饷,遂产生思乡和不满的情绪,逐渐酿成谋乱。郑文宝得知后,他体恤和同情士兵的处境,果断决定先借库银发放军饷,以安定军心;然后上奏朝廷,并且表示支取的库银由他偿还。朝廷体谅到郑文宝的良苦用心,便下诏免除库银的偿还。鉴于郑文宝在这一期间所取得的功绩,朝廷赐郑文宝以黄金和紫袍,并且官迁刑部员外郎。
  郑文宝还非常看重情谊:他曾任过南唐官员,李煜降宋后,故人纷纷回避,不敢也不愿去看望李煜这位“违命侯”。而郑文宝却“衣蓑荷笠”,冒着风险化装成“渔者见煜于私第”。南唐入宋后,他由于亲历了南唐辛酸的国运和国史,认为有责任为后人留下这段真实的史事。于是,他收聚了大量的史料,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写成《江表志》3卷。《江表志》记叙了南唐各代的朝廷大政,弥补徐铉、汤说《江南录》的许多缺漏,多为后人研究南唐史所采用,后来陆游作《南唐书》就采用其中不少内容。尔后,郑文宝又以丛谈琐事缀辑成《南唐近事》1卷,类似小说体裁,演说南唐国史。郑文宝工诗文,《除江表志》、《南唐近事》外,尚有有《历代帝王谱》、《谈苑》、《玉玺记》、《郑文宝集》等著作传世。又多才多艺,善篆书,工鼓琴。他是个军事家,官做到兵部员外郎,但诗却写得轻软温柔,显然也是深受晚唐五代诗风的影响。从这首《柳枝词》中,我们既可以看出他重情谊的为人秉性,也可以看出他轻软婉曲的诗风特征。
  《柳枝词》即《杨柳枝词》,乐府歌词中的一种曲名。它本是古曲,名《折杨柳》或《折柳枝》,唐时才改为《杨柳枝》或《柳枝》。其诗体为七言四句。白居易作《杨柳枝二十韵》时,称其作是对《杨柳枝》的“新翻”,也即是把它纳入七绝的轨道,或者说是借乐府歌词写格律诗,这种事唐人多喜欢做,如王翰有《凉州词》,刘禹锡有《竹枝词》、《杨柳枝词》等等。郑文宝此诗也是这种用法。词兴起后,《杨柳枝词》或《柳枝词》又作为一种词牌出现,但其体制主体仍是七言四句,不过这不属这里讨论的范围,就不多说了。
  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风俗。汉代长安人送客至长安东的霸桥,喜折柳赠别,所以后来“折柳”就成了送别的代名词,在《折柳枝》题下的诗,也就成了送别诗,雍陶有《折柳桥》(折柳桥即霸桥)诗说:“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因此《柳枝词》所写的多是离愁别恨。
  但郑文宝的这首诗,虽名为《柳枝词》,却没有直接写柳,而是把“折柳”之意,深藏于字里行间,犹如王维的《渭城曲》,虽不名《柳枝》,却正是以“柳色新”来表达依依难舍的别离之情一样。
  不过,题目既然是《柳枝词》,在“亭亭画舸系春潭”的“系”字中,人们也就不难想见其中有柳,因为刘禹锡曾说:“长安陌上无穷树,只有垂杨绾别离”(《杨柳枝词》其一)。诗人巧妙地把“柳”藏在诗句的深处,读者只有联想到刘禹锡的诗才能体会出话中真意,这既是巧妙用典,又是委婉曲达之法。
  “直到行人酒半酣”,又作“只待行人酒半酣”。不管是“直到”还是“只待”,发生这一“动作”的,都是“画舸”。画船被系在“绾别离”的杨柳树上,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尽管送行的人和行人互相告别的话还没有说完,酒还没有尽兴——只“半酣”,船却起锚要脱缆而去,多么的不舍和无奈啊!所以诗人不由自主地埋怨画舸:“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这意思也就是说:你这条无情可恨的画船,只知道一味前行,不顾烟波渺远,可知道你装载的是多么沉重的离愁别恨吗?这种婉曲的表达方式正是此诗的妙处所在:它不直接写入的离愁别苦,而是把人的别离归罪于本不相干的烟波画船,赋予它人的情感,然后以它作为离人怨恨的对象。曲曲折折,使感情的抒发既委婉含蓄,又如丝如缕,慢慢抽出。缠绵的情感带来了隽永的诗味;隽永的诗味,又诱发了读者的情感的缠绵。在诗人的一唱三叹之中,我们体味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濡以沐的友情和爱情。这种表情达意的方式,是一直为人称道的。清人王应奎在他的一《柳南随笔》卷六中说:“诗意大抵出侧面,郑仲贤《送别》云:‘亭亭画舸系春潭,只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人自别离,却怨‘画舸’。义山忆往事而怨锦瑟,亦然。文出正面,诗出侧面,其道果然。”王应奎是深得此诗三味的。从侧面借物达意的方式当然不是一种,这首诗的特殊性是首先赋事物(“画舸”)以理智和思想,然后又让它的“意志”和“思想”与人的心理活动、思想情感相抵触,最后,再把人的郁抑怨愤等等不满之情统统发泄在这个物上,以期收到意长情切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手法并不是比拟,因为无论拟人还是拟物,事物自身的物性都已让位于“人性”,物只不过是包藏着人的心灵的外壳,而此种方法,虽然也让物理性化,但实质却是让人的心理情感统一于物中,物性保持不变。这种“理性化”是外加的,假定性的。是人的猜想的产物,因此这种艺术方式被称为“猜拟”。这也是对前人尤其是唐人类似手法的继承:金昌绪的《春怨》就是著名的一首;“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思妇因怀念远征的丈夫,渴望在梦中相逢,但讨厌的莺啼,却偏使她的美梦不成,所以她自然责怪于黄莺。在这里,黄莺仍然还是黄莺,它的啼叫原本是它的生活习性,并且,在某种场合,莺啼也是很可爱的。莺啼之由可爱而变成可憎可厌,全在于思妇之“吞怨”。这可以说是“猜拟”法妙用之又一例。李白的《劳劳亭》也是这种写法;“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由于《孔雀东南飞》中有“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诗句,所以“劳劳”也就成了送客的代名饲。后二句意思是说:如果春风懂得送别时的痛苦,就不应该让柳枝发青。反过来也就是说:春风太无情了,竟让柳条青绿如此!万物正萌发着盎然生机的时候,人却要遭受离别之苦,这不是更加难受吗!在这里,春风依然是春风,它之所以不知“别苦”’当然是诗人对于它的一种猜测。
  这两首诗中对“黄莺”和“春风”的怨怪,虽然意思明显,但文字上却并不是直说。还有一些诗,虽然也属于“猜拟,这种表现方式,但用语上,往往以“无情”、“可恶”等,直接表达出入的怨怪之情,这又是曲中有直了,韦庄的《台城》就是如此:“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后:句以“无情”二字直点柳的不管人世沧桑,一无顾忌地飞絮漫天的旺盛生长之态。不过,和上面两首诗比较起来’诗人对柳的怨怪之情,显得比较轻微,更多的是人的自我感叹。尤其是第四句中的“载”字,把抽象的别情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运载的东西,同时也显示出别情的沉重。这一形象化的说法,后来常被诗人所仿效,如周邦彦用入其《尉迟杯》一词中:“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西厢记》:“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些词句显见地都是受了郑文宝这首诗作的影响。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绝句鉴赏之三

陈友冰

题花山寺壁  苏舜钦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苏舜钦(1008一1048)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省中江县),因其生长在开封,故又为开封人。他是宋初有名的政治改革家之一,史称“少慷慨有大志”。当他二十一岁还是个“知识青年”的时候,就敢于“诣登闻鼓,上《火疏》”,指责朝廷“政令之多缺,赏罚弗公”(《苏学士文集》卷十一)。景祐元年(1034)二十六岁时中进士,连任蒙城、长垣县令,积极兴利除弊。后经范仲淹推荐,召为集贤校理、监奏进院。然而终因他议论“时政得失”“无所回避”(《宋史.本传》),招致保守派权贵的怨恨,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被诬陷罢官,削职为民。此案株连到他的岳父宰相杜衍,参知政事范仲淹,枢密副使富弼等人。
  在文学上,他是欧阳修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主张文章必须有益于社会政治,反对奢靡浮华的文风,并以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举起了反西昆体形式主义的大旗。历史上,他的诗与梅尧臣齐名,有“苏梅”一说,但风格超迈横绝,与梅尧臣的平淡朴素迥异。他在诗中顽强地坚持着政治革新的信念,关心着国家的兴衰和民生的疾苦,这首《题花山寺壁》就是这种思想和情感的具体表露。
  花山寺原址在镇江润州区象山乡花山湾村,据清《丹徒县志》载,宋代山上建有花山寺。苏舜钦、沈括等均有题诗。沈括题花山寺诗:“经旬花雨喜新晴,病马缘畦取次行。老态只因随日至,春心无意与花争。山川满目浮烟合,楼阁侵天暮霭横,嗟我有身无处用,强携樽酒入峥嵘。”但从苏舜钦的题诗来看,在北宋前期,该寺即已颓圮。据《京口山水志》载,宗泽归葬京口后,岳飞为感宗泽知遇之恩,曾于花山湾云台寺旁建一功德院。寺与院今均不存,仅有宗泽墓和墓阙。
  从标题看,这首诗是记游之作。记游诗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因景生发,别有寄托,内容是不可限止的。如果说唐宋纪游诗的区别在于唐人多强调图形绘影、情寓景中,宋人多注重借景生发,述志明理。那末,这首诗则正是符合后一特点。
  “寺里”一联,两句各写一种景观。前一句虚出,后一句实录,构成形象鲜明的对比。但二者所写的对象又是同一的,这样就把花山寺名与实相悖的现状突出了。生活中名实不符的事常有之,但诗人所见所写的情况也实在太刺眼,这就使人读了这两句诗后不能不感慨,感慨的同时也必然要思考:寺名是因为寺里山中有花才得,而眼前却无花可赏,那末何以有“花山”之名呢?是过去确因花多,还是“花山”的命名本来就是夸大其辞,表达的只是人们的一种祝愿呢?抑或是过去确曾多花,而今花卉又是怎样凋落的呢?凡此种种,必然会引起人们思索玩味的兴趣,于是,作为一首诗的“发人深思”的艺术目的,也就自然实现了。宋代的严羽
  作者当然是有着自己的答案的。他显然深信命名之不谬,寺里和山中本来是确实有花的,之所以“繁英不见草纵横”,是因为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上说,“花易凋零草易生”,这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正是有感于它的旺盛的生命力。俗语说:“有心栽花花不发”,也正是对种花不易的真实感叹。无疑,从主观上说,是“栽培剪伐”不“勤力”,助长了草势的疯狂,而且从诗人对这两句次序的安排上看,显然是特别强调人的主观原因的。草本无罪,剪伐不力则是无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诗人在作出这一结论的时候,情感色彩却并不十分强硬,因为诗没有说“为何剪伐不尽力”,而是既讲到对草要“剪伐”,又讲到对花要“栽培”,中间加一个“须”字,就把他对剪伐不力的愤懑,变为必须要剪伐的规劝,因此,惋惜大于愤慨,警告少于劝诫的这种感情色彩,就表明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是遵循着传统的“明劝诫,著升沉”(南齐谢赫《古画品录》)和“美刺”的美学思想和原则的。
  这是结合诗人具体的经历和思想所作出的思想内容上的理解。但是,由于这首诗毕竟是从自然景观的描写而来,从社会生活的现象而来,所以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又不仅限于社会政治方面。尽管我们也可以把诗中的“花”理解为贤臣,“草”理解为奸佞,因而说诗的题旨是对革新除弊的企望,但广而观之,其中的道理,却是有着更为广泛的适应性的。因此,从这方面来看,这首诗就不是一般的政治诗,而是对生活中某一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深刻总结的具有相当的哲理的醒世诗。唯其如此,使它在有着相类的经验而又有着不同需要的众多读者中引起反响和共鸣。这正是这首诗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
  从艺术表现上看,这首诗虽然重在议论,但由于对经验的总结和道理的阐发是在具体的景观描写中进行的,是身临客观现实时的自然感发,因此议论说理既不生硬也不呆板。由于诗中表现的成分多于再现,它对客观景物的描写,当然也就不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不在穷形极态上下功夫。它“再现”的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具象”,所以对现象的描写就是粗墨大笔,注重把现象在总体上鲜明化、生动化。类似这种写法,还有苏轼的《题西林壁》,实际上这也正是宋人“理趣”一个重要特色。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人绝句鉴赏之三

陈友冰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首诗大约作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苏舜钦罢官离京去苏州的路上。庆历三年,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与宰相杜衍、枢密副使富弼等全面展开改革,推行新政,史称“庆历新政”。时任大理评事的苏舜钦极力支持这场改革,先后上《上三司副使段公书》、《咨目七事》、《乞纳谏书》等,要求开通言路,惩治弊政。受到了改革派领袖范仲淹的赏识,荐其才,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宰相杜衍也重其才,将女儿嫁给了他。由于他多次上书,“无所回避,群小为之侧目”,因而也成为以枢密使章得像、御史中丞王拱辰为代表的保守派极为忌恨的对象,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关系和身份,也成为保守派整垮改革派的突破口。庆历四年动,保守派终于等到了机会:这年十一月,苏舜钦监理的进奏院按京师习俗祀神,将院内积存的一些废纸(拆开的一些奏章封套)卖钱来买酒欢宴,并召一些歌妓助兴。此事被王拱辰知道后立即大做文章,诬奏苏舜钦“监守自盗”,以此作为整垮改革派的突破口。结果,苏舜钦入狱受审,后被革职为民,聚会十多位名士也悉数被贬,被逐。宰相杜衍不安于位,自动辞去相位,以尚书左丞出知兖州。范仲淹也于第二年正月免去参知政事,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富弼亦同时被贬,出知郓州、青州。事后,王拱辰得意夸耀说:“改革派被我一网打尽了”(“吾一举网尽之矣”,见欧阳修《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进奏院事件”。
  苏舜钦被废后旋即离开汴京,寓居苏州,筑沧浪亭,日以读书自娱。这首七绝,就是他离开汴京南下苏州,渡淮时在淮河中部的渡口犊头矶所作。令人惊异的是,在这首诗作中,他没有屈原被谗放逐、离开京师时《涉江》、《离骚》的悲愤;也没有李白被谗离开京师时《行路难》的那种感叹,表现得分外的静穆和超然。也许这种深深隐藏于内心、语言上不吐露半点、外人不觉察丝毫的愤懑,才是最大的愤懑,才是最大的坚韧,才是宋诗与唐诗与楚辞的最大区别所在。它就像在地壳深处运行的岩浆,就像是两块带着正负电荷的默默的云团,在喷发前,在撞击前,是那样的沉稳和安定!
  但是,“诗为心声”,诗人此时的情感无论怎样掩饰、内敛,总会露出蛛丝马迹。当然,这不是诗人的主观吐露,而是通过选材、构图不露痕迹地表现出来的。
  首先,诗人选择的风雨之夜、渡口泊舟这幅以静观动的画面。这与传统的舟行即景之作大相异趣。船在古代,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古人写顺流而下、写逆水行舟,或咏歌两岸风光,或概叹舟子之难,不知留下多少佳句名篇,仅一李白,就有《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等佳篇传世。写夜泊的也有,但多是月夜,多咏静谧美景,从中抒发宁静的情怀或淡淡的愁绪,著名的就有张继的《枫桥夜泊》,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李白的《夜泊牛渚》。但像《淮中晚泊犊头》这样,以春阴暗绿、幽花古祠来构筑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静,又以渡头风雨、暗夜潮声来融入孤寂之感,在古典诗作中是不多见的。下面略作分析:
  诗的前两句“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清幽冷寂的画面,“阴”为灰色,“青”为暗绿,从天到地,一片冷色涂染,表现出清冷寂静的环境氛围。但是,如果用色一味冷清,不但显得技法单调,渲染的气氛也未免过于枯寂,因此,第二句又用一树幽花,使画面带上了淡淡的暖意,也给清冷寂静的氛围带来一点生命的活力“幽”既能表现花的色态,又能表现花的“情”态。就色态而言,自然是取其昏暗与整个画面协调一致,而就“情”态而言,自然又是诗人孤寂之情的转移了。特别是这个空灵的“明”字,更给昏暗的画面增添一丝亮色,也更容易激发起人们的想象力,这样,诗的内蕴和意境,也就自然深厚绵长了。稍后的诗人郑獬有首《绝句》云:“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其中“明”字的用法正与此同,也许正是对苏诗的借鉴。但郑诗是“高花”而苏诗却是“幽花”,这就不只是当时的具体环境不同,也是诗人心境的不同了。另外“时有”二字也是传神之笔。因为它不仅在氛围的创造上,起着勾皴点染的作用,在空间的交待上,也起着点明位置的作用,即它暗示了水流船动,这样就使整个画面在静中显示动意,诗的审美意义,也就相应加强了。
  后二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描写的是夜晚泊船古祠下的场景,与前两句相比,时间和人物与景物景物之间动静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前二句写的是白天,后二句写的是夜晚;前两句是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后两句是船泊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整首诗始终情景相融、动静相承。后两句着重突出风、雨和潮水的声势。孤舟晚泊于古祠之下,这本来就够使人凄凉寂寞的,而风雨大作,潮声骤响,一派喧闹,更加使人心潮难平了。这里不仅是以动衬静,也是以动示动,以自然界的风雨来暗示政治上是凄风苦雨,以鼓动的潮声来暗示心潮难平。这种手法,使诗人放逐之中的孤寂和伤感,融入淮河古渡、夜雨潮声之中,情景交融而不露痕迹,表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技巧,从而使該诗成为众口交赞的名篇,
  最后想指出的是,苏舜钦离京南下苏州,渡淮时所写的诗作并非仅有《淮中晚泊犊头》这一首。其他还有如《淮中风浪》:“春风如怒虎,掀浪沃斜晖。天阔云相乱,门遥鹭共飞。冥冥走阴气,凛凛挫阳威。难息人间险,临流涕一挥”;《舟行有感》:“忽忽赏节物,区区何时归?天阴鸟自语,水落岸生衣。客况知谁念,人生与愿违。东风百花发,独采北山薇”;《过泗水》:“五年六经此,仰首叹劳生。山是往时色,人皆今日情。机心去国少,尘眼向谁明?物理吾俱晓,漂流安足惊!”但这些诗篇或是比喻之意显豁,或是多主观感慨直接抒发而少情景相融,尤其缺少这幅淮河古渡、夜雨潮声的清绝画图。因此这首《淮中晚泊犊头》在诸多同时同地同题材诗作中独占鳌头,被诗论家称为“清绝可爱”(见吴并《优古堂诗话》)。比较思考之中,能告诉我们许多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的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故事:汴京保卫战与卫国词

陈友冰

喜迁莺·真宗幸澶渊(1) 李纲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2)。铁马嘶风(3),毡裘凌雪(4),坐使一方云扰(5)。庙堂折冲无策(6),欲幸坤维江表(7)。叱群议(8),赖寇公力挽(9),亲行天讨(10)。  缥缈。銮辂动(11),霓旌龙旆(12),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13),径渡大河清晓。(14)六军万姓呼舞(15),箭发狄酋难保(16)。虏情慑(17),誓书来(18),从此年年修好。
  【注释】
  (1)真宗幸澶渊:真宗: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997年以太子继位,改名赵恒。1022年驾崩,享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为守成之主。在位的主要业绩就是征辽,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维护了北宋长期的繁荣稳定;幸:指帝王驾临;澶((chán))渊:古代湖泊之名,也叫繁渊,故地在今河南濮阳县西。这里是指澶州郡,因澶渊得名。
  (2)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边城:指与辽接壤的城池,当属澶州郡;恣骄虏:指恣意骄横的辽兵;甘泉丰草:甘美的泉水和丰茂的牧草。这句话是说辽兵入侵宋朝边境。
  (3)铁马嘶风: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嘶:马鸣。
  (4)毡裘凌雪:毡裘:亦作“旃裘”,古代北方民族用兽毛等制成的衣服;凌雪:抵御着寒冷冰雪。
  (5)坐使一方云扰:使山西河北一带社会动荡不安;一方:一些地方,这里指山西河北的遂城、望都、祁州、定州一带;云扰:像云一样地纷乱,比如社会动荡不安。
  (6)庙堂折冲无策:庙堂:指朝廷;折冲:折损敌方冲锋的的战车,这里指谋划抵御敌人;无策:无克敌制胜之策。
  (7)欲幸坤维江表:指一部分朝臣主张逃亡江南。坤维:指地的四角,即偏远的地方;江表:即江南。
  (8)叱群议:怒斥这种迁都逃亡的主张。叱:怒斥。
  (9)赖寇公力挽:全靠寇准力挽狂澜。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真宗乾兴元年(1022)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1023)九月,病逝于雷州。仁宗皇佑四年,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词中的“寇公”即“寇莱公”。
  (10)亲行天讨:皇帝御驾亲征。秉承天意出兵讨伐。
  (11)銮辂(luán lù):皇帝的车驾。
  (12)霓旌龙旆:画有云霓和龙形的的旗帜,皇帝的依仗之一。
  (13)黄伞:皇帝的依仗之。
  (14)径渡大河清晓:在清晨渡过澶渊,直达前军。
  (15)六军万姓呼舞:军民同声欢呼舞拜。六军:泛指宋朝的军队。
  (16)箭发狄酋难保:这里指澶渊之战中辽兵主将萧挞凛出营,误触宋军伏弩,重伤致死。敌酋:敌人的首领。大将。
  (17)虏情慑:辽兵因主将萧挞凛死去,士气受挫。摄:恐惧的意思。
  (18)誓书:盟约,指宋辽双方的和议。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⑴)  李纲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⑵。天险难逾⑶,人谋克敌⑷,索虏岂能吞噬⑸!阿坚百万南牧⑹,倏忽长驱吾地⑺。破强敌,在谢公处画⑻,从容颐指⑼。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⑽,结阵当蛇豕⑾。鞭弭周旋⑿,旌旗麾动⒀,坐却北军风靡⒁。夜闻数声鸣鹤⒂,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⒃,庇烝民⒄,周雅何曾专美⒅。
  【注释】
  ⑴淝上:淝水之滨。淝水,淮河支流。在安徽境内。
  ⑵限:阻隔,界限。
  ⑶逾:越过。
  
  ⑷人谋克敌:人的谋略可以克敌制胜。
  ⑸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辱称。
  ⑹阿坚:指十六国时前秦皇帝苻坚。苻坚(338-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又字文玉,小名坚头,氐族,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十六国时期前秦的君主,公元357-385年在位。苻坚在成功统一北方后,又攻占了东晋领有的蜀地,与东晋南北对峙。苻坚于383年发动南侵企图消灭东晋,与东晋谢安、谢玄领导的北府兵在淮南八公下山淝水边激战,史称淝水之战,前秦大败。国家亦陷入混乱,各民族纷纷叛变独立,苻坚最终亦遭羌人姚苌杀害,终年48岁,谥号宣昭,庙号世祖。南牧:南下牧马,指南侵。
  ⑺倏(shu)忽:转眼之间,突然。
  ⑻谢公:指东晋宰相谢安。谢安(320-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少以清谈知名,最初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多次拒绝朝廷辟命。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方东山再起,任桓温征西司马,此后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
咸安二年(372年)简文帝崩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在淝水之战中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因病重返回建康,于同年八月二十二日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处画:处理筹划。
  ⑼颐指:指下巴的动向示意,进行指挥。这里形容谢安指挥若定。
  ⑽八千戈甲:指谢玄率领八千精兵渡淝水作战,大破秦军。
  ⑾蛇豕:毒蛇和野猪。比如凶残的敌人。
  ⑿鞭弭:挥鞭驾车前行。
  ⒀麾:古代用以指挥军队的旗帜。
  ⒁风靡:望风披靡。
  ⒂鸣鹤:即风声鹤唳之意。苻坚败退,见八公山上草木,以为是晋军,听到风声鹤叫也以为是晋军追来。
  ⒃晋祚(zuò):东晋的国统国运。祚:皇位。
  ⒄烝(zhēng)民:众多的百姓。烝:众多状。《孟子·告子》:“天生烝民”。
  ⒅周雅:指《诗经》“大雅”和“小雅”中赞颂周宣王派兵征伐西戎、猃狁的诗篇。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故事:汴京保卫战与卫国词

陈友冰

  这两首词均是咏史。第一首咏歌的是宋真宗御驾亲征澶渊,阻击南侵辽兵,辽国统军挞览被宋军用弩箭射死后,双方议和罢兵,签订澶渊之盟。后一首是咏歌淝水之战,东晋以弱胜强,击败南侵的前秦苻坚,保住东晋江山基业。两首词的作者就是正在指挥汴京保卫战的京城四壁守御使李纲。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五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后抑郁而死。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建有“丞相太师忠定李公祠”,清乾隆三十年(1765)、道光十五年(1836)、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均有修缮。内有朱熹、林则徐题写的楹联。解放后改作学校校舍。1983年冬,福建省邵武市文管会收回修葺,辟为“李纲纪念馆”,位于邵武市市区李纲路。
邵武市李纲路“李纲纪念馆”
  这两首词均写于战火纷飞的汴京保卫战中。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金国灭掉辽国后,野心勃勃的金太宗完颜晟趁其威势,于当年冬就倾全国之兵分两路大举南下,企图会师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市)灭亡北宋。西路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则率军攻克朔州(今山西朔州),代州(今山西代县)后受到河北义兵都总管宗泽率领山西军民在太原抗击,受阻无法前行。完颜宗望率领的东路军从平州(今河北秦皇岛市卢龙县)出发,却因沿途宋军望风披靡,几乎未遇到抵抗,不到两个月,仅六万多人的金兵就推进一千多公里,连续攻克燕山(今北京市西南)、中山(今河北定州)、真定府(今河北正定),信德府直抵汴京城下。当金兵侵入中山府,距东京只有十日路程。此时强敌压境,汴京危如累卵。昏庸的徽宗赵佶慌成一团。一面派自己的儿子肃王赵枢为使臣向金兵求和,一面将皇位让给另一个儿子赵恒,自己则带着蔡攸及内侍数人,以“烧香”为名,匆匆逃出东京,跑到亳州,又从亳州逃到镇江去避祸。童贯和殿前都指挥使高俅这伙奸贼率领胜捷军和禁卫,在泗州境追上徽宗。蔡京也以“扈从”为名带领家人逃到拱州。钦宗主政后,当时的朝廷分为两派,一派以李纲、宗泽为首,主张坚决保卫京师,抗击金兵;另一派以后来成为著名汉奸的张邦昌为首,主张弃城逃跑。钦宗也想求和,但鉴于前去求和的康王赵构和宰相张邦昌被扣,求和不成,只得抵抗。但在廷议时,群臣之首宰相白时中、李邦彦都主张逃跑,不愿领兵御敌,只有李纲挺身向前接受任命,担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全面负责保卫汴京。就在李纲组织军民坚守汴京时,犹豫不定的钦宗有几次准备逃跑,李刚劝他说:“过去唐玄宗听说潼关失守,就放弃长安逃往成都,结果宗庙社稷全为叛贼所毁。历史上一直认为这是不能坚守待援的重大失策。现在四方援军不久将云集开封城下,陛下你为何要走玄宗的老路呢?”钦宗听了李纲的劝告,有些心动。可不久太监来报告说皇后已经走了。钦宗吓得脸色大变,慌慌张张从宝座上下来说:“我不能再留下了”。李纲一面哭一面叩头,以死相劝。钦宗无奈,只好对李刚说:“今天我为你留下来,领兵御敌之事归你,不要有疏忽”。可没有多久,内臣又来告诉李刚,钦宗又要南逃了。李纲急忙晋见,只见禁卫军已全副武装,皇帝飞车驾马上就要出发了。李纲见此状况,就对禁卫军高喊:“你们愿意死守,还是愿意说皇上一同南奔?”禁卫军齐声高喊:“我们愿意死守”。钦宗见此状况才同意不走,下令守城。于是禁卫军全体跪拜在地,高呼万岁。守城军民听到这道圣旨,也都激动大哭。这才有了汴京第一次保卫战的胜利。
  为了坚定钦宗抗金的决心,李纲利用战斗中的间隙写了七首咏史词,除了这两首《喜迁莺》“真宗幸澶渊”和“晋师胜淝上”外,还有《念奴娇·宪宗平淮西》、《水龙吟·太宗临渭上》、《水龙吟·光武战昆阳》、《念奴娇·汉武巡朔方》、《雨霖铃·明皇幸西蜀》。皆是我国历史上中原反抗外族入侵的史实。其中君主坚定决心乃至亲自御驾亲征,就取得了反抗外族入侵的胜利,相反抛弃社稷江山,弃城逃跑,就会生灵涂炭,遭千古骂名。李纲通过正反两类史实来激励钦宗,坚守汴京,击退金兵。
  《喜迁莺》“真宗幸澶渊”写的是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金“澶渊之战”。
  辽统和二十一年(1004)九月,辽圣宗、太后萧绰亲率大军南下,攻遂城、望都、祁州、定州、瀛州,下德清,兵临澶州城下,宋廷震动。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帝亲征,双方会战距首都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三百里外之澶渊双方隔河对阵。辽主将萧挞凛出营,误触宋军伏弩,重伤致死,辽军士气受挫。南侵取胜已无希望。遂通过汉人王继忠致书宋真宗,通报辽方有息民止戈之意。宋真宗也复书愿息战以安民。于是,议和使者频繁往来。辽要求收回后晋所割关南之地,宋则取寸土不让而不惜金帛的方针。经反复谈判,终于以宋方向辽提供助军银帛达成协议。“澶渊之盟”后,辽一方面由于内部统治不稳,另一方面也感到难以打败宋朝,所以不再举兵南下,宋辽两国的战事基本结束,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此后的100多年间,宋辽大体上维持着和平状态。澶渊之盟距李纲时期已有一百多年了,已成为历史。但历史往往有某些相似之处。宋钦宗时金国对大宋的侵略无异于当年辽对宋的侵略,且又过之。李纲在词中叙述史事,目的是以古喻今,对钦宗进行讽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希望钦宗能从真宗幸澶渊的史实得到启示,振作起来,抗金卫国,不要一味怯懦逃跑。即使要求和,也不能在此时求和,也必须像“澶渊之盟”那样在澶渊击败对方后才能获得真正的和平。
  词的上阕写契丹族辽国大军深入宋境,朝廷慌乱无主。幸有寇准反对迁都,主抗敌,力挽狂澜。首句“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以边境自然气候的早寒,烘托战争威胁之严重。表达对骄横恣肆辽兵无端侵犯大宋甘泉丰草大好河山的愤慨。“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形容在胡人的纵横铁骑下,使山西河北一带社会动荡不安、生灵涂炭。“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如实记载了在强敌压境下,朝廷文恬武嬉的朝臣御敌无方,乱成一团。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兵大举入侵,“急书一夕凡五至”,真宗惊慌失措,无计抗击辽兵,召群臣商议对策。参知政事江南人王钦若主张驾幸金陵;四川人陈尧叟主张驾幸成都。成都远离汴京,故词中称之为“坤维”,即地角之意。不论南逃或西逃,都是主张放弃中原,包括汴京在内。把辽国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土地,拱手送出去。这时,只有力排众议,坚决主战,并劝帝亲征。当时真宗问寇准:到底怎么办?寇准答道:“谁为陛下画此策者,罪可诛也。今陛下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奈何……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宋史·寇准传》)真宗这才不得已,勉强同意亲征。
  下阕写真宗亲征,射杀敌酋萧挞凛,迫使辽国求和的“澶渊之战”经过。史载真宗到澶渊南城,群臣畏敌,又请求圣驾就此驻扎,不再前进。又是寇准力排众议,据理力争。真宗乃渡澶渊河——“径渡大河清晓”,直达前军。词中的“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就是这段史实的浪漫铺陈。李纲在词中极力夸张、铺叙,热情地、形象地描绘了天子御驾亲征的仪仗之盛,威仪之大,恰与钦宗的畏缩逃跑构成鲜明对比,一扬一抑,从侧面对钦宗作了委婉的批评。“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皇帝亲征,大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大大振奋了民心,宋辽两军在澶州对峙,当辽国统军挞览出来督战时,被宋军用弩箭射死,挫败辽军。于是,“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宋辽议和,互立誓书,订立“澶渊之盟。”本来澶渊之战,形势对宋有利。由于真宗畏敌之心未除,而主和派王继忠、毕士安和曹利用等洞悉真宗隐衷,力主和议。和议的结果是战胜国北宋反而向战败国辽国每岁输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不但胜利果实化为乌有,反把辽军从战场上没有得到的财物拱手送辽,自愿居于屈辱地位。这真是历史上的大笑话。本来,当辽使请和时,寇准不许。辽使坚请,寇准要“邀使者称臣,且献幽州地”(《宋史·寇准传》)。真宗惟恐和议不成,主和派又诬蔑寇准“幸兵以自取重”(《宋史·寇准传》)。寇准不得已,勉强同意和议。这次和议的结果虽不够理想,条件也不能令人完全满意,但皇帝毕竟亲征了,军事上毕竟取得了一次胜利,阻止了辽军攻势向内地推进,保住了京都,保住了中原,没有丧失土地。
  李纲重提这段史实并对真宗亲征大力渲染咏歌,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用这段史实批判主张弃城逃跑的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劝阻和鼓励犹豫不定的钦宗效法列祖列宗,亲征前线,抗击金兵,这样保住了京都,保住了中原,自然也保住了皇位。
澶渊之盟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故事:汴京保卫战与卫国词

陈友冰

  第二首《喜迁莺·晋师胜淝上》咏歌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东晋的淝水之战。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北方的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下,其中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妄图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南北。大敌当前之际,身为宰相的谢安坚决抵抗,决不妥协。运筹帷幄,从容布置,以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七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八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与秦军对峙淝水。
  两军隔淝水对峙之际,诸将也认为阻敌淝水畔比较安全,但苻坚认为让晋军半渡而击可以全歼,于是命令部队向后移动。但当秦军后移时,数十万大军必然出现混乱。秦军内部被迫投降的汉人朱序趁机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败了!”,秦军阵脚大乱,随后晋军全力出击,大败秦军,并斩首苻融。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而且让氐族人为主的秦军吓破了胆:听见风声鹤唳,也以为是晋军追来;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当成是埋伏的晋军。淝水之战,不仅使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而且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就是咏歌这场粉碎外族入侵、保住东晋江山的关键一战,以及在这场战役中意志坚定又从容镇定的主帅谢安。全词从长江天险写起,指出既凭天险,又重人谋,何惧“索虏”!接着以主要篇幅描述了淝水之战晋胜秦败的过程及其值得借鉴的历史意义:强大的敌人并不可怕,是可以被打败的。只要弱小的一方敢于斗争,人谋克壮。词还突出了东晋宰相谢安“从容颐指”的作用。当苻坚南侵,大敌当前之时,谢安作为东晋宰相,其主要作用有二:一是决定大政方针:坚决抵抗,决不妥协;二是运筹帷幄,用人得当。他以谢石为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统率全军。以谢玄为前锋都督。还有辅国将军谢琰,西中郎将桓伊,龙骧将军胡彬等,协同作战。谢安深信他们的谋略将才,放手让他们发挥主动作用,自己不插手,不直接干预军事,指挥若定,镇静自如。《通鉴》载:“谢安得驿书,知秦军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可见他胸有成竹,料事如神。故词中称赞:“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词的最后,指出淝水之战的巨大意义:它保住了东晋的江山和人民,免遭“索虏”吞噬。其功业之伟大,虽“周雅”所歌颂的周宣王中兴也不得专美于前了。《诗·小雅》中的《六月》、《采芑》等诗记述周宣王任周尹吉甫、方叔等率军北伐 狁,南惩荆蛮,使西周得以中兴。淝水之捷,其功不亚于此。词的创作意图自然十分明显:要钦宗以古为鉴,坚定守城决心:须知少可以胜多,弱可以胜强,强敌不足畏,全在“人谋克壮”。其中也流露出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李纲多么希望自己能起类似谢安那样的作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击退金兵,保住大宋江山。
淝水之战
  李纲的壮志并未成空。在李刚的指挥下,汴京军民取得了第一次汴京保卫战的胜利。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八日,金军到达开封城下。先在黄河上用火船攻城,李纲指挥守城军民用挠钩勾住火船,从城上投掷大石,将火船砸沉。金兵又用云梯攀登城墙,守城军民则用火把烧毁云梯,用弓箭射杀金兵。相持之中,河北、山东的勤王部队陆续赶来。其中包括种师道率领的十万西军(宋朝征西夏的边防军,是宋当时最精锐部队)。完颜宗望怕陷入内外夹攻,后撤到开封西北远郊孟阳扎营寨,开封解围。就在完颜宗望退军之时,种师道之弟种师中率领的西军精锐秦凤军三万人又开到汴京。种师道即命他率部尾随金军之后,俟其半渡而击之,消灭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将金国最精锐的东路军打残以消后患。李纲也建议用澶渊故事“护送”金军出境,密告诸将有机会就纵兵追击。宋钦宗也同意李纲表面上的建议,派军十万,紧紧“护送”。但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又最终压倒了主战派,派人在黄河边上树立大旗,严令军队不得绕过大旗赶金军,否则一概处死。以后种师道又提出亡羊补牢的办法,建议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预为下次“防秋”之计。宋钦宗准奏施行,不久又被吴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压到,认为万一金军不来这笔巨大的军事费用会被浪费,拒绝采用种师道之言。以后种师道气愤致疾,以至病死。
  金兵北退之后,投降派又得势,李纲被迫离开开封,外调河北河东宣抚使,无所作为,最后被逐到江西。各路勤王之师和民兵组织被遗散,防务空虚。半年之后,即1126年秋天,金军又分东西两路南侵。西路军攻破太原,乘胜渡河;东路军攻陷真定。两路军围攻开封,闰十一月二十五,开封城破。金军占领开封达4个月,大肆掳掠后于1127年四月撤兵北去,带走包括徽、钦二帝在内的全部俘虏和财物,北宋至此灭亡,这就是宋代历史上所谓的“靖康之难”。
  据金国人可恭编的《宋俘记》载:临行前俘虏的总数为14000名,分七批押至北方,其中第一批“宗室贵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妇女三千四百余人”,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自青城国相寨起程,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存妇女一千九百余人。”一个月内,有近半数1500名妇女死去。1900名未死者中,一部分送往上京,听从金太宗发配,其中上千妇女被赐给金国留守方的人员,另有三百人留住浣衣院(金国皇宫的一部分,供金国皇族选年轻女子以及收留宫女侍女的地方),这些人都被迫随女真乡俗,“露上体,披羊裘”。徽宗的郑皇后、钦宗的朱皇后也被同样处理,朱皇后不堪受辱,回屋后自缢,被救后又投水自尽而死。另一部分留在燕京被赏赐给伐宋的金兵,许多妇女被卖进娼寮,有的还被完颜宗翰以十人换马一匹,有的被卖到高丽、蒙古作奴仆。当时仕金的宋臣宇文虚中与吴激等在张侍御家饮酒会宴,座中发现一位佐酒歌妓原是大宋宗室之后。座中诸公感慨万千,遂各作乐章一首。宇文虚中作《念奴娇》词,称其为“宋室宗姬,秦王幼女,曾嫁钦慈族”。其中以吴激的《人月圆·宴北人张侍御家有感》最为有名:
  南朝多少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这首词被誉为“有金一代第一名作”。(黄瑞云《词苑英华》)通篇借用唐人诗句借景抒情。其中“仙肌胜雪,宫髻堆鸦”这两句描写不只是单纯写这位歌姬之美貌,而是从她的容颜梳妆,勾起了词人对北宋故国旧事的回忆和怀念。所以词人抚今追昔,而有“恍然一梦”之感。昔日皇家女子,今朝却是市井歌妓,这个反差太强烈了,不禁又触发了词人故国之身悲,身世之同感。吴激想自己如今也是羁身北国,和这位歌女不也“同是天涯沦落人”么?
  被虏往北方五国城的宋徽宗赵佶也写有一首纪行词,曰《宴山亭》: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此词为北行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全词托杏花咏怀,抒写故国沦亡之悲慨,幽咽委曲,伤感而无奈。
  这群俘虏北行时正是农历四月,北方还很寒冷。徽宗、钦宗二帝和郑氏、朱氏二皇后衣服都很单薄,晚上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只得找些柴火、茅草燃烧取暖。宋钦宗的朱皇后当时26岁,艳丽多姿,还经常受到金兵的调戏。宋钦宗出发时,被迫头戴毡笠,身穿青布衣,骑着黑马,由金人随押,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不但受尽旅途风霜之苦,还备受金军的侮辱。宋钦宗时时仰天号泣,辄被呵止。日暮宿营时,金兵“絷帝及祁王、太子、内人手足并卧”,以防逃跑。四月十日,自巩县渡黄河,驾车的人对随行的同知枢密院事张叔夜说:“将过界河”。张叔夜悲愤难抑,仰天大呼,扼吭而死。五月下旬,过太和岭时,钦宗等人都被缚在马背上。七月二十日,徽宗、钦宗在燕京相见,父子抱头痛哭,悲愤不已。被掳人员到达金朝京师会宁府时,金人举行了献俘仪式,命令二帝及其后妃、宗室、诸王、驸马、公主都穿上金人百姓穿的服装,头缠帕头,身披羊裘,袒露上体,到金朝阿骨打庙去行“牵羊礼”。朱皇后忍受不了如此奇耻大辱,当夜自尽了。金人还为两位皇帝起了侮辱性封号,称徽宗为“昏德公”,称钦宗为“重昏侯”。
  二帝被劫持到北方后,先被关押在五国城。因为受不了金人的折磨,一日宋徽宗将衣服剪成条,结成绳准备悬梁自尽,被钦宗抱下来,父子俩抱头痛哭。后金人又将二帝移往均州,此时宋徽宗已病得很厉害,不久就死在土炕上了,钦宗发现时,尸体都僵硬了。宋徽宗的尸体被架到一个石坑上焚烧,烧到半焦烂时,用水浇灭火,将尸体扔到坑中。据说,这样做可以使坑里的水做灯油。宋钦宗悲伤至极,也要跳入坑中,但被人拉住,说活人跳入坑中后坑中的水就不能做灯油用了,所以,不准钦宗跳入坑中。宋徽宗死时54岁。徽宗死后,宋钦宗继续遭受折磨,最后也惨死在北方。宋钦宗死因另据遗《大宋宣和遗事》,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6月,金主完颜亮命钦宗出赛马球,钦宗皇帝身体孱弱,患有严重的风疾,又不善马术,很快从马上摔下,被乱马铁蹄践踏死。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故事:皇帝、词人与宋词

陈友冰

  宋代是个封建文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文人绝对当权的时代,也是一个公开提倡歌舞享乐的时代。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巩固赵家天下,为政变中的功臣宿将选择了一条既保全性命又发财享乐的人生道路。他在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宴会上,就当面告诫石守信等功臣宿将:“人生如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帛以遗子孙,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皇上倡导,群臣自然乐从,何况还可以保命。当时宫廷多庆赏、宴会,贵族官僚也多文酒之会,除了互相比赛菜肴的丰盛和厨艺的精湛外,自然少不了歌舞佐酒。日日笙歌,时时醉舞,自然少不了歌词。自然也不会天天陈词滥调,要编新词,要唱新曲:“劝君莫奏前朝曲,请听新翻杨柳枝”。于是这些在宋代文人绝对当权的宴会主人,参加宴会的翰林文士,如晏殊、宋祁、欧阳修、苏轼等就会写出新词供歌伎们歌舞。宋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和大城市的兴起,为了供商业交际和消除商旅寂寞,茶馆、酒肆、青楼、书场大量兴起,一些喜欢此道的文士尤其是尚未发达的下层文人常常流连其中,用自己擅长的此曲来抒发情感,也往往应歌伎之请为她们谱写新词新声,柳永、周邦彦、秦观、张先即是其中的代表。这种社会风气形成为时代主潮后,一首新作会被到处传唱,乃至“凡有井水处皆唱柳词”,其中的名句会被万口传诵,简直比中状元还荣耀,甚至会取代作者原来的姓名,如“张三影”、“贺梅子”、“红杏尚书”、“山抹微云秦学士”等。风气所及,连最高统治者皇帝也不能免俗。宋代有不少皇帝能写词,更爱词,而且一句褒贬,能改变词人终生命运。
  宋代的皇帝如仁宗赵祯,在皇祐二年(1050)大宴明堂时就写过《合欢歌》,咏歌“三阶平,金气肃,转和景”的太平盛世。风流皇帝徽宗赵佶更是写词高手,一生在忙于筑艮岳、逛妓院,画花鸟、做道君皇帝的同时,还写下声声慢、满庭芳、宴山亭、小重山等十四、五首词。其中被金人俘虏北行途中时写的《宴山亭》词可谓绝唱: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词中借杏花之凋落,伤江山之陆沉;双燕不解人语,喻故宫天遥地远;以归梦之难成,寓复国之绝望。全词托物咏怀,抒写故国沦亡之悲慨,幽咽委曲。最后两句“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更见其国破家亡身被俘的伤感与无奈。
  宋代帝王爱读新词也喜欢评论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仁宗赵祯对柳永那首《鹤冲天》的批语:“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弄得柳永终生坎坷,大半生沦落江湖。还有就是徽宗赵佶听了周邦彦的《少年游》后,将其开除公职贬黜京都。但在听了李师师转唱的千古流传的名曲《兰陵王·柳》,又转怒为大喜,将其召回,并提拔为大晟府乐正。类似这样词作得到君主赏识而受恩遇,或得美人,或受拔擢的宋词故事,还有不少,下面摘叙一二: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故事:皇帝、词人与宋词

陈友冰

一、“红杏枝头春意闹”
  “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词《玉楼春》中一个名句,作者是北宋初期的词人宋祁。
  宋祁(998~1062),字子京,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与哥哥宋庠并称为“二宋”。年少时,家道中落。据北宋学者也是安陆人王得臣的《麈史》介绍:宋氏兄弟在安陆读书时,生活非常贫困。冬至那一天,请人来家喝酒。宋庠对客人说“过节无钱办酒席,只能讲祖上留下的剑上用来装饰剑鞘的一两左右银子换来置办酒席。宋祁则笑着说:“冬至吃剑鞘,过年就要吃剑了”。以此可见世家子弟的讲究排场和为人的潇洒。把祖传的宝剑剑鞘上用作装饰的银子拿去换酒过节,这也非一般人可为也。仁宗天圣二年(1024)与兄庠同举进士,礼部奏名弟弟宋祁第一,章献太后认为长幼有序,弟弟不能僭越。于是将哥哥宋庠拔擢为状元,将宋祁置为第十,时号“大小宋”。 但宋祁无论是文名、官位还是社会影响,都远远超过乃兄,宋祁起家为复州军事推官。累迁国子监直讲、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一道负责修《新唐书》,担任列传150卷撰写任务。《新唐书》修成后,迁左丞,进工部尚书。逾月,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著作除《新唐书》列传部分外,有《宋景文公集》文集一百卷,《大乐图》二卷,以及《益部方物略》、笔记等。
  宋祁是一位出色的也是极富使命感的史学家,他将和欧阳修一道主持修《新唐书》看作是自己的毕生光荣任务。在担任史馆修撰后不久,即出为外州知州。在以后的十余年间,历知寿、陈、许、亳、成德、定、益、郑等军州。但无论担任什么官职,在什么地方任职,都没有放下纂修《新唐书》的任务,“常以史稿自随”进行修撰。据宋人钱世昭《钱氏私志》中的记载:“宋子京(祁)晚年知成都,带《唐书》于本任刊修。每宴罢,开寝门,垂帘燃二椽烛,媵婢夹侍,和墨伸纸,远近皆知为尚书修《唐书》,望之如神仙焉。”
  由于皇上带头,倡导庆赏、宴会,加上宋祁又是世家子弟,所以显贵以后生活奢侈享乐,多蓄婢妾声妓。据潘永因《宋稗类钞》记载:就在上述的大雪之夜,宋祁燃烛修新唐书时,曾问周围的侍妾:“你们也曾侍奉过一些官宦人家,那些家主在这样的时刻也会潜心著述吗:”侍妾们都说:“未曾有过”。其中一位侍妾来自赵氏中式,宋祁问她:“某太尉在此天气,在干什么?”这位侍妾回答说:“只是围坐火炉摆下酒宴,让乐队伴奏,歌伎们歌舞。之间还演杂剧。哪里会像宋尚书这样,如此大雪天气,还连夜写文章”。宋祁听说后“搁笔大笑曰:‘此亦不恶。’亟徙去笔砚,呼酒命歌,酣饮达旦”。
  据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还有一次更为奢侈纵饮:宋祁在大厅内宴请客人。宋祁在厅内设置重重帘幕,不见外面天日,点上许多大烛照明。摆上各种珍肴,歌舞俳优轮番上演。宴会上诸位,一个个兴高采烈,忘记了疲劳,只是觉得这个夜晚时间很长。等到酒宴结束,已经是第二天晚上了,因此取名曰“不晓天”。
  当时,他的哥哥宋庠官居宰相,与宋祁的奢华放纵相反,为人清约庄重。有次正月初五上元之夜,他却不去赏灯赴宴,而是闭门读《周易》。听说“小宋点华灯,拥歌妓醉饮”。第二天派人去责备他。这位使者对宋祁说:“相公要我对你说,听说你昨夜点灯夜宴,穷极奢侈,问你还记不记得当年的上元之夜,你们两人在某州州学内吃烂腌菜饭的情景?”宋祁听后笑着说:“你也替我秉告相公。请问他当年同在某处吃烂腌菜饭是为了什么”。言下之意,当年吃苦攻读,不就是为了今天的荣华富贵吗?据有关史料,宰相也是著名词人晏殊很喜欢宋祁,多次邀请宋祁赴宴,欢饮达旦。宋祁宴饮为乐的爱好,即深受晏殊影响。由此看来,宋祁的奢华放纵,完全是当时的时代风气所养成的。其实,宋祁与乃兄相比,虽不及其清约庄重,但宋庠从政一味慎静,几无建树可言,而宋祁无论在朝在外,每有直言谠论,且多切实之见,如曾上疏认为国用不足在于“三冗三费”(三冗即冗官、冗兵、冗僧,三费是道场斋醮、多建寺观、靡费公用),主张裁减官员,节省经费,以及论河北军备等在当时诸家改革意见中都属切中时弊。
  宋祁既然喜欢宴饮歌舞,自然少不了写新词、创新调。据说,歌伎进新茶以求新词,这种求文士新作的方式就始于时任成都太守的宋祁。据《蜀广记》记载:“正月二日,太守出东郊,早宴大慈寺。清献公记云:‘宴罢,妓以新词送茶,自宋公祁始。盖临邛周之纯善为歌词,尝作茶词,授妓首度之,以奉宋公。后遂为故事”。 宋祁词作虽不多,现存作品虽然不多,只有六首,但多是精品,如《浪淘沙近》的最后两句:“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觉韶光换。至如今,始惜月满、花满、酒满”;《鹧鸪天》的“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等,还有一首《蝶恋花·情景》,写男女相思之情,细腻婉转,情深意长:
  “绣幕茫茫罗帐卷。春睡腾腾,困入娇波慢。隐隐枕痕留玉脸。腻云斜溜钗头燕。  远梦无端欢又散。泪落胭脂,界破蜂黄浅。整了翠鬟匀了面,芳心一寸情何限”。
  春睡醒来,好梦惊散,无限相思,涌上心头。无论是“腻云斜溜”之无心梳妆,还是“整了翠鬟匀了面”之细心打扮,都无法排除苦苦的思恋之情。在仅存的词作中,以《玉楼春·春景》最为出色,誉满词坛: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 、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 ,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其中“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呼之欲出。宋祁因此也得名“红杏尚书”。据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下集):当时的尚书都官郎中张先在词坛很是著名,尤其善于写“影”,以此表现一种含蓄蕴藉之美。因词作中有名句 “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剪牡丹》),因而被称为“张三影”。为此,宋祁专门去拜望这位部下。派人通报说:“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先闻报后,隔着屏风便喊道:“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于是,两人“置酒尽欢”。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故事:皇帝、词人与宋词

陈友冰

  《玉楼春·春景》虽然誉满词坛,但让宋祁赢得皇上注目开恩,抱得美人归的则是另一首词《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据南宋黄升的《花庵词选》介绍:宋祁出仕不久,有天经过开封热闹繁华的繁台街时,正好碰见浩荡的皇宫女眷车仗。宋祁便停住脚步,等候车队过去。就在他驻足停留之际,恰巧有一辆车子经过他的跟前,此时车上的窗帘被拉开,车中一位绝色女子对他注目喊了一声:“小宋!”还未等宋祁回过神来,车仗已轰然驰去。但宋祁的魂魄却随之被牵走,无法将那神态和声音抹去。因为宋祁素来风流蕴藉,怜香惜玉。据南宋魏泰《东轩笔录》记载:他在担任成都知府时曾在锦江边宴饮。因觉得微寒,命取一个坎肩。如前所述,宋祁侍妾众多,于是众妾都去拿坎肩,呼呼啦啦一下子拿来十几件。宋祁觉得穿谁拿来的都不好,“恐有厚薄之嫌”,于是一件都不穿,“忍冷而归”。如此谨细,如此体谅,恰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专门在女孩子身上做文章”。现在有位绝色女子主动注目示好,岂能不魂飞魄动?回家后,他一连几天都无法释怀,禁不住提笔写词一首,这就是有名的《鹧鸪天》: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犹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词的开头直叙两人相逢的经过和给自己的震撼;然后用“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犹龙”比喻对方皇宫内眷的身份,表达两人无法自由地相恋,但也遏制不住两人心心的相映。特别精妙的是,词中两处嵌上唐代诗人李商隐《无题》诗的相思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和“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来表达自己无尽的相思。嵌合得天衣无缝,浑如己出。宋祁本来就名声很大,现在才子又弄出了新作,而且又如此情意绵绵、牵肠挂肚,因此立时传遍都下、唱红京城,并很快传入禁中,传到仁宗皇帝耳朵中。仁宗在欣赏之余也觉得奇怪:嫔妃们都深居宫中,如何就识得小宋呢?于是开始询问排查中。那名惹“祸”的宫嫔便主动向仁宗做了坦白:“陛下,此事系奴婢所为。奴婢在一次御宴上听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内臣均指其为小宋,故而奴婢认得。那天正好在街上碰上,就忍不住呼了一声。”知道事情的原委后没责怪宫嫔。随后召来另一当事人小宋。宋祁惶恐至极,以为大祸临头,连忙跪下叩请皇上恕罪。哪知仁宗皇帝不但没有怪罪宋祁,反而笑道:“蓬山不远嘛。”遂将宫女赐给了他。宋祁作词因祸得福,不仅抱得美人归,还得到了仁宗皇帝的特别青睐,可谓一举两得。都是这首词的缘故。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故事:皇帝、词人与宋词

陈友冰

  【附 录】 
宋稗类钞  清·潘永因
  宋祁先奉诏修《唐书》,既帅蜀,因以书局自随。每宴罢盥漱,辟寝门垂帘,燃一椽烛,媵婢夹侍,和墨伸纸。望之者,知公修《唐书》,若神仙焉。
  又:子京一日逢大雪,添帘幕,燃椽烛二,秉烛二,左右炽炭两巨炉,诸姬环侍,方磨墨濡毫,以澄心堂纸,草某人传。未成,顾诸姬曰:“汝辈俱曾在人家,曾见主人如此否?可谓清矣。”皆曰:“实无有。”其间一人,来自宗子家。宋顾谓曰:“汝太尉当此天气,亦复何如?”姬对曰:“只是拥炉列酒撰,罗管弦,歌舞之余,间以杂剧,引满大醉而已。不能为尚书清事也。”宋为搁笔大笑曰:“此亦不恶。”亟徙去笔砚,呼酒命歌,酣饮达旦”。

《尧山堂外纪》卷四十六  明·蒋一葵
  宋子京春景《玉楼春》词曰:“东城渐觉风光好,皱縠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患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时张子野以乐章擅名,子京奇其才,先往见,遣将命者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子野屏后呼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遂出。置酒尽欢。
  小宋好客,会宾于广厦中,外设重幕,内列宝炬,百味具备,歌舞俳优相继,观者忘疲,但觉更漏差长,席罢已二宿矣。名曰“不晓天”。大宋(兄宋庠)居政府,上元夜,在书院内读《周易》,闻小宋点华灯、拥歌妓醉饮,翌日谕所亲,令诮让云:“相公寄语学士:闻昨夜烧灯夜宴,穷极奢侈,不知记得某年上元同在某州州学内吃薤煮饭时否?”学士笑曰:“却须寄语相公:不知某年同某处吃薤煮饭是为甚底?”

《花庵词选》  南宋·黄升
  子京过繁台街,逢内家车子。中有褰帘者曰:“小宋也。”于京归,遂作此词。都下传唱,达于禁中。仁宗知之,问内人第几车子,何人呼小宋?有内人自陈:“顷侍御宴,见宣翰林学士,左右内臣曰,小宋也。时在车子偶见之,呼一声尔”。上召子京从容语及。子京惶惧无地。上笑曰:“蓬山不远。因以内人赐之”。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宋词故事:皇帝、词人与宋词

陈友冰

二、 神宗开恩《凤箫吟》
  宋词中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发生在仁宗的孙子神宗赵顼时代。不过严格说来不是“抱得美人归”,而是君主见此词作开恩,让妻随夫去,相伴相随。故事的主人公是也是位尚书,叫韩缜,对方是他的爱妾刘氏。
  韩缜(1019-1097) 字玉汝,灵寿(今属河北)人,后迁雍丘(今河南杞县)。庆历二年(1042)进士。英宗朝,官淮南转运使。神宗元丰五年(1082),官制行,后改为太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哲宗时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后出知颍昌府,以太子太保致仕。卒,赠司空、崇国公,谥庄敏。韩缜也和宋祁一样,兄弟二人皆为政坛名流,称为“大小韩”。其兄韩绛,神宗熙宁三年(1070),拜参知政事。哲宗即位后,改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元祐二年(1087),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
  韩缜词作不多《全宋词》仅存这首风格婉丽的《凤箫吟》: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
  此词据说是韩缜在神宗元丰(1078—1085)初年与西夏特使同去勘划边界,临行前,与爱妾刘氏告别时所作。据清人沈雄《古今词话》所引《古今词话》云:元丰初,西夏派人来议地界,此时担任知枢密院事(中央军事部门负责人)的韩缜负责谈判和勘察任务。离开京城前,与爱妾刘氏“剧饮通夕”。刘氏作了一首《蝶恋花》为之送行,云:“香作风光浓着露,正凭双栖,遣分飞去。密诉东君应不许,泪波一洒奴衰素。”意思是两人正相亲相爱、春光无限之际,忽然被拆散。我想请求春神不要这样做,恐怕春神不会允许。我只能与你洒泪而别,从此也不再梳洗打扮。韩缜于是作了这首《凤箫吟》相和。词中借春草抒别情,用代拟之法佳人送别的难堪与凄苦。但第二天,神宗已经知道此事,于是命步兵司派兵将刘氏追送往正在前往边塞的韩缜。韩缜的亲戚也是同僚刘贡父知道此事后,写了一首绝句打趣韩缜:“骠姚不复顾家为,谁谓东山久不归?卷耳幸容携婉娈,皇华何啻有光辉”。诗中的“骠姚”指汉代的骠姚校尉霍去病,他一生为驱逐匈奴,奋战边塞,不愿治家理财,其豪言壮语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东山”用的是《诗经·东山》篇典故,相传是周公东征归来时所作。“卷耳”亦是《诗经·卷耳》篇,为妻子怀念前方征夫的诗篇。“皇华”即“皇皇者华”,《诗经》 “小雅”中的一篇,为送使者之诗篇。刘贡父此诗是打趣中带有责怪,因为韩缜此词是眷恋私情而忘国事,所以诗中才举“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以及“我徂东山:慆慆不归”的为国忘家的周公为例,劝诫之意是很明显的。后来的事实也不幸为刘贡父所言中。由于韩缜眷恋私情,在与西夏使者划定边界时,不敢面折廷争,结果丧权辱国:“割地六百里以遗契丹,边人怨之切骨”(见苏辙《栾城集》)。
  诗的后两句是称颂皇上派兵将刘氏追送往正在前往边塞的韩缜,这是前古未有的恩宠。这与南宋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类似记载所称赞的:“盖上以恩泽待下,虽闺门之私,亦恤之如此,故中外士大夫无不乐尽其力”。明代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四十九 , 冯金伯《词苑萃编》卷十一,叶申芗《本事词》卷上也有类似的记载。我倒是以为:与其说这证明了皇上“以恩泽待下,虽闺门之私,亦恤之如此”,倒不如词话中所说的“翌日,神宗已密知”,让人觉得头皮发麻:夫妻俩在家中夜晚酬唱,第二天就被皇上知晓,这个情报网也太严密,效率也太高了。当然,神宗皇帝之所以能“中批步军司遣兵为搬家追送之”,也反证了这首词的巨大影响力和感染力。词话中所说的,由于刘贡父这首打趣诗,“玉汝之词,由此亦遂盛传于天下”,这只是个触发点,关键还是这首词本身的艺术魅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4-29 19:56 , Processed in 0.08898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