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82|回复: 6

一清古典诗词基础班九讲A组作业跟帖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4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在唐诗中找出两句“转句”,并说明“转句”和上句的衔接,同时说明“转句”荡开到什么情感上?
向按时交作业的同学致敬
发表于 2011-7-14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1;宿王昌龄隐居常建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诗。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可见炼字功深,又可作对仗效法,上联在平易的写景中,3联继续写景。镜头更加近了一些,
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又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2;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诗人在把生活剪接入诗篇时,剪去了这一切,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
第三句话锋一转,春草明年绿,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
发表于 2011-7-14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连续两次坐沙发的感觉真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1# 经典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起句成句写景,以静为主,转句改为动,接承句延伸,为合句抒情做下铺垫。
发表于 2011-7-16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起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承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转句】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合句】此诗的转句是在承句的隔和遥的基础上,实现的情转。由分散在他乡不能相见的兄弟情谊“荡开”,转念想到年老多病的自己还没有为国家社稷做些什么。承句已经入情,但是转句又将这股情感再次升华到了全诗的高度。
发表于 2011-7-16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起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承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转句】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合句】此诗的转句是在承句的隔和遥的基础上,实现的情转。由分散在他乡不能相见的兄弟情谊“荡开”,转念想到年老多病的自己还没有为国家社稷做些什么。承句已经入情,但是转句又将这股情感再次升华到了全诗的高度。
发表于 2011-7-19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兰住伽蓝 于 2011-7-19 12:04 编辑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转句是承句的详细说明,更进一步得描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千古佳句,既写景也抒情,把读者从疑无路引向又一村,如此荡开,转而写民风,将村得概念具体化,实体化,将写物景转向写人。 最后一合句表达作者的向往,能够住在此处,与陶渊明的桃花源有异曲同工之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11-1 09:11 , Processed in 0.06361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