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92|回复: 3

流过记忆的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6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条大河贯穿这座城市,她已经磨掉了往日的野性,实现了与人类的和解,变得温驯可亲了,徐州人仍然称她叫“黄河”。
??我是在黄河边长大的。儿时常在五孔桥南边的老鳖滩戏水,那是一处浅滩,河水清澈,水底是平坦的沙板地,恰是天然浴场。一群光屁股的孩子在河里嬉闹,一个猛子扎下去,水花溅在河边捶衣的妇人身上,留下多少笑骂声。后来五孔桥拆了,河水变绿了,难闻了,再后来又挖河治污,在河滩上建起了一幢幢住宅楼,我就在河边安了家。下班回到家,我喜欢站在阳台上观赏河景,晚霞中看鸥鸟在河面飞掠,迎着河风,枕着河岸,听河水娓娓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水纹波光里都翻泛着历史的回声。
??我看过一张明代嘉靖徐州府志地图。图示的徐州古城山环水绕,汴水、泗水在城东北角呈Y型交汇,合并成一条大河滚滚南流,往南就是著名的徐州洪、吕梁洪。古运河就是借着这段河道漕运商船通达苏鲁豫皖和直隶通州。徐州因此成为五省通衢的水陆交通枢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站在徐州城门楼上观河景,只见汴泗交汇,河水滔滔,帆樯不绝。此景启发了诗人的文思,才有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情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丈夫经商随船南去杳无音信,少妇思夫盼归,每天傍晚站在城门楼上眺望河上的来往船只,但始终不见丈夫的身影,直到玉兔东升。月色撩人,爱变成恨,恨化作愁。这条河太古老了,谁知道她卷走了多少血泪情思?又有多少悲欢离合?
??流传于民间的传说给这条河又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那是1077年7月17日,黄河在河南决口,8月21日洪水涌到城下,徐州城变成了孤岛。徐州知府苏东坡亲荷畚锸,布衣草履,带领全城百姓抗洪。时天降大雨,城外水深二丈八尺,形势十分危机。传说这时有一种鸟在城头边飞边唱,“苏东坡,苏东坡,半夜子时将汝过。”苏轼大惑不解。其妹苏姑娘却明白了神意。当夜子时她从城头跳入洪水嫁给河伯,大水逐退,全城免祸。次日清晨人们发现苏姑的红装显现在水波中。虽然是传说却有旧志记载。徐州府确有苏姑墓和苏姑庙,解放后才坍塌。徐州人不忘苏姑舍身救城之恩,河中的显红岛就是最好的纪念。
??有水就有岸,有岸就有史。徐州的历史就是一部大河横流的斑驳史。从秦汉有史记载至民国,徐州城遭水淹455次。灾害最烈莫过于黄河水患。一次次黄水灌城,一次次在淤沙中崛起。近几年发掘的“地下城”就是历史的见证。站在高高的河堤上,西望繁华的街市,你就会感到徐州人那种百折不挠气质的养成竟和这条河息息相关。从1194年黄河决口夺泗入淮,到1855年黄河改道北徒,滔滔黄河在徐州奔流了六百多年。河道沉积下来的泥土高出城内10米,成为名副其实的“悬河”。
??解放后政府为根治水患多次疏浚故黄河。1979年那次挖黄河全市各单位分段包干,我也上了河工。人们使用铁锹、抬筐、平车等工具搞人海战术。2004年黄河再次疏浚就是机械化了,挖泥船通过管道将淤泥排到郊外,几十台挖掘机深挖找平,截污护坡绿化同步干,市民为之叫好。
??不过二十年光景,故黄河的容颜变了,像似由一个自然质朴的村姑,变成了一个俊俏端庄的少妇,穿戴着雍容华丽的服饰变得楚楚动人了。过去沙尘扑面的河堤变成了迎宾大道,两旁石雕花栏树影婆娑。入夜漫步在河畔,华灯璀璨,满河流光异彩。树影花丛中倩影绰约,情人依偎,舒展着徐州的现代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是徐州的灵气和血脉,愿黄河造福徐州,成为一条生态河,景观河,母亲河。??2005.4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2-24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秋风戏马君好文彩,欣赏美文。
建议多发。
发表于 2011-2-2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很喜欢秋风兄的文字哈。再次赏读,希望多发些。
发表于 2013-10-31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愿黄河造福徐州,成为一条生态河,景观河,母亲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3 07:23 , Processed in 0.0624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