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律诗的起转承合
诗的起句即是破题 ,或引事起,或就题起,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总之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如闲云出岫轻逸自在。而其中又分为:明起、暗起、陪起、反起、引起、兴起等等。
一、明起——开口即将题面说出,毫无些许做作。
如王勃的【九日】: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题为【九日】,而下笔即直接将题面写出,此法最便于初学。
二、暗起——不见题字,而题之本意固在焉。
如黄巢【菊】: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为【菊】,然却不直接道出,只暗中点出题意。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而造成无穷之意味。
三、陪起——借他事物引出本题。
如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首句不言【相思】,而言「红豆春发」由眼前之景况,而引出题目来,此谓之为陪起也。
四、反起——不从题目正面,而从反面引出本题。
如钱起【送僧归日本】: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题为「送归」,而作者却从来处着笔,以引出本题,此种起法,即称之为「反起」。
五、引起——不先说题目,由眼中所见景物,引出正意。
如杜甫【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题为【客至】,却先以四周所见景物为衬托,以引出题面也,此法与陪起相类似。
六、兴起——心中怀想引出题意。
与引起不同之处,在于一由眼前所见之景物引出,一自心中所感怀之事物以引出。
如明高启【梅花】: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古何郎无好咏,东风愁绝几回开。
此谓之尊题法,亦谓之「颂扬起」。
诗的承接,应注意与题目之关合,并紧接起句之立意。或写景,或抒情,或引事列证,不可松泛,亦不可肆放,力求一气贯注之妙。
有云:「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又如草蛇灰线,不即不离方称佳妙」。即承接要领。次联大体承起联缓急而来,要稳健平匀,急缓有度。其中由景入情,由情生景,写意述景叙事,都应虚实相济。景为实,情为虚,避免板滞或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收生动空灵之致。
如温庭筠【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题为【瑶瑟怨】,其主旨在一「怨」字。诗中却无「怨」字,而从「梦不成」叙起,用反起之法,承句紧接起句,用「碧天夜云」衬映出「梦不成」意态,语意方能连贯。
又如卢纶【寒食】:
孤客飘飘岁载华,况逢寒食倍思家。
莺啼远墅多从柳,人哭荒坟亦有花。
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
驱车西近长安好,宫观参差半隐霞。
次联之「莺啼远墅多从柳,人哭荒坟亦有花」句,为承接首联凄凉时节之题意,而更为补足,且关合题旨,如一气贯注。
诗的转,律诗的转也就是第三联又称颈联。所谓「颈联」即俯仰上下,照顾前后。颈联在颔联的基础上要发展,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递进。在绝诗则为第三句,转句在一首诗中占极重要地位,也须转得有精神,有变化,又须如疾雷破山,使观者惊愕。且要灵活,而又不可离题太远,互相照应。
转法技巧有四:
一、进一层转法——就题目本意,推进一层而转,唯仍须与起承关合,以免有突如其来之病。
如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者于起、承二句正写题面,故第三句即从「潜入夜」进一层着笔,转为以不觉中感知,谓之进一层转法。
二、退一步转法——就题目本意退一步叙说。
如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却下」二字既能呼应上文之「生白露、侵罗袜」,又能照顾下文「玲珑望秋月」句,此退一步转法之例。
三、反转法——即从题目之正面意义,转为反面之意。
如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
题目本意为喜会故人,而于「欢笑情如旧」中,却感叹年华老去,鬓发斑白,由喜转悲矣。
又如贾至【春思】: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却,春日偏能惹恨长。
起承「草青柳黄,有色有香」,乐趣丛生。而转句忽言有愁,是全反上文之意,即为反转法。
四、扩转法——即从题目之本意,扩大范围之转法。
如杜甫之【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本诗题旨在一「忆」字。由「白露明月」转而忆及分散于四方兄弟,即为扩转法。
结句又称断句或落句。在绝诗为第四句,于律诗则为第四联。结句之意,即是将前面三句或三联,作一总结即为收束结句。要不着迹,或就题作结、或题外作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要风回气聚,渊永含蓄,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张说【幽州夜饮】: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就『夜饮』收住;又如王维【酬张少府】: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君问…,…入浦深』,从解带弹琴,宕出远神也。
一、就题作结
如:韩偓【已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题为【已凉】,而结句言「已凉天气未寒时」,呼应题意,即为就题作结。
二、由题外作结
如刘禹锡【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题为【蜀先主庙】,然却以「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作结,初看似与题目无关,却不脱范围,就题反面发挥,议论、感慨,故仍与题意相合。
诗忌虎头蛇尾。诗词结语,须风流蕴藉,蕴藉则俱弦外之音,味外之味。【曲礼】:「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文章亦不可写至极处,极处即逾应有限度,往往使读者一览而尽,了无余味,回味无穷方为上品,由此可见结句的重要。
诗的起承转合章法,古今体是有区别的。古体不拘对偶,依其自然之音节,可以直抒胸臆。虽有字法、句法,烹炼求工的较少。而今体则有一定之格式,谋篇用字,遣词造句,非烹炼无以得工。所以今体诗不能如古诗高远浑厚。
七律中章法井然,字法、句法、对法,俱臻佳妙,声律又谐和者,以此首为最严密,李颀【送魏万之京】:别馆春还淑气催,三宫路转凤凰台; 云飞北阁轻阴散,雨歇南山积翠来; 御柳遥随天仗发,林花不待晓风吹; 已知圣制深无限,更喜年芳入睿才。此诗首联一写蓬莱,二写兴庆,两意分立。三四写雨中春望,正名对,上远下近,上四下三。五六美圣制,正名对,上实下虚,上二下五。本联为烘托,言圣制一出,御柳尽发,林花齐放。第七句则作一折笔,末句结以睿才,补缴圣制题意,全篇严整。
诗词的起承转合,不能拘泥于少数的几种形式,容易呆板滞重;应一气呵成,不就羁缚,开合动荡,首尾一线贯注,生动圆润,自然从容,方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