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0|回复: 1

[玲珑讲义] 玲珑阁二期十七讲讲义诗词的写作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30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七讲 诗词的写作一

第一,我们要讲下,我们所写的诗词到底是在写什么?

其实严格的说都是在写感情的

古人的诗词作品里写的是情感,但这情感又分两块表达的情感就两种,一种是人类对于宇宙人生所同具有的感觉与印象的无我之境,属于客观描摹。这类情感写的不是很多。第二种是个人的离合悲欢的有我之境,属于主观的抒写。这类情感是百分之九十的诗人所常写的情感。

第二种,古人包括我们来说都是写的最多的

随手举个例子,

都说南宋的词多以长调为主,其实南宋也有一种比较著名的中调词的

姜夔的踏莎行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这其实就是写他的情感的

前三句纪梦,借用苏轼诗句以“燕燕”形容梦中人体态的轻盈,“夜长”以下皆以背面敖粉,设想伊人对自己的相思之深,声吻毕肖,实则为作者自抒情怀。“离魂”句经幽奇之语写出伊人梦绕魂索、将全部生命投诸爱河的深情,动人心魄。末二句为传世警策,描写伊人的梦魂深夜里独自归去,千山中唯映照一轮冷月的清寂情景,显示了作者无限的爱怜与体贴,意境极凄黯,而感情极深厚。这首词以清绮幽峭之笔,抒写一种永不能忘的深情,真挚感人。

姜夔一生没有入仕,所以在他的作品里是看不出南宋词人的那种民族矛盾的


我们回到课上来,我发现我只要一展开就会没完没了的

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王国维的有我和无我之境

这个是我们在情景相生这一章节讲过的内容

什么是有我之境呢?

简单的说下,就是诗人词客笔下的景物都是把作者的情感加上去的

同一个景物,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人,不同心境下,所描写出来的情感是不一样的

古人的诗词作品里写的是情感,但这情感又分两块表达的情感就两种,一种是人类对于宇宙人生所同具有的感觉与印象的无我之境,属于客观描摹。这类情感写的不是很多。第二种是个人的离合悲欢的有我之境,属于主观的抒写。这类情感是百分之九十的诗人所常写的情感

第一种就是无我,第二种就是有我哦

有人质疑了,说我就是一首写景的诗词,还要加入情感么?写景的诗,游记一类的作品,也要有它的感情的。而不是单独的写景。不要把诗写成说明文,我们常听人说,看景不如听景。一片西湖水,其实不懂文学的人看了,感觉也没啥,就是风景好点而已,那到底好在哪里呢,第一人文上古往今来的诗人在西湖写了很多的诗词,又有一些关于诗词的传说

这些都给西湖的美加分了,而这些又是无法复制的。第二才是风景。

我们讲填词讲了初学填词要遵守的三要素

我们一青诗词讲义和核心是 学诗九章。这个是我们一青的特色。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一下 :
初学古典诗歌写作的写手,必须掌握的三点:
第一、要确定下来情感主题
第二、要使用合理的章法结构
第三、要写好关键句

这就要求我们写作,不要过多的考虑文字的堆凑,而是考虑文字的表达

但是要记住一点,一首诗词里,它的情感是唯一的。

例如你要表达相思之情,就重点在相思上,不要把其他的感情色彩加入

什么是关键句,关键句是一首诗词作品里最容易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也是最容易吸引读者眼球的句子。好比是一场电影里的高潮部分,如果关键句写不好,那么这诗就会流于平庸;如果电影的高潮部分没有演好,那么这部电影会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那么关键句在作品的哪个位置呢?一般在词的结句或者邻近结句的位置。

这些句子一定要写好,写到位,写精彩

那么我们就知道了刚才的写作三点,其实用在我们填词上就是

填词的三个要点就是:
1、写这个作品前要先明确下来,这首作品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2、要采用合理的章法
3、写好词的中心句。它的位置一般是在结句,或者靠近结句的地方

第二、我们要讲下起承转合

有人说了诗里讲究起承转合,词里也讲究这个么

起承转合是不是固定在某一两句上呢

例如律诗我们会说起联是起,颔联是承,转联是转

我们先来看下起承转合,这个是源自那个时代的理论呢


提出这个是元代的 人

“起承转合”出自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诗词同理的哦

平直是说起句可以简单些,写的平实点。春容是说,承句要弥补起句的不足。把事件的过程描写充实。 转要变化是说,转句是诗的关键,如果说起句和承句是铺垫,那么转句是从铺垫进入到主题情感抒发的关键。合要渊水,这是说结句要深远。也就是说结句要有韵味。不能结的太直接。

一般在词班好像没人专门讲起承转合的

我们来看下具体的词例子

大家比较熟悉的苏轼的 作品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词起句就说明了,喝醉回来的时候,已经夜已经深了。但这描写的不够全面,所以后面的承句就把这场景给补充完整了。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这是承
所以说我们在填词的时候,要注意,句于句的衔接,其实就是一种承的方式

词的上阙就是描写了醉饮后归来的场景
夜里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声如雷,反复叫门也不应。只好拄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

但是在词里起承转合未必都要用全的,

即使是在格律诗里也不会完全体现出起承转合的。

例如绝句里,就可以在转句的时候不转,继续承接,第三句继续承接,弥补承句的不足

一般来说中调的词上阙在叙事或者写景的时候,叙事或者写景时候,最忌在中间加入一些无关的语句。因为一杂入就会描写的乱了。

否则就会出现句子之间的脱节。这个脱节呢,好多人叫落拍。这个是我们早年上网的时候,多喜欢说的一些话,说你这词这句落拍了,其实就是这句脱节了。

一写乱了就会出现脱节。

承句 ,刚说了承句要做到春容
春容是说,承句要弥补起句的不足。把事件的过程描写充实。

词里没有转,因为体裁不同,但是词有过片

过片可以和上片适当的脱节的。诗就不同了

上阙叙事或者写景 ,下阙抒情或者感叹。这个是填词最长见的章法之一。但是这个章法要注意一点,过片的时候,首重抒情或者感叹。否则就是篇幅失调

我们来看下苏轼的下阙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因为上阙的描写,才有了下阙的感叹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上阙写景或者叙事的时候,下阙抒情,过片应该怎么样呢
过片应该首重抒情,而不是在继续描写,
抒情后的描写,应该是和上阙有所联系,这样全词才会成为有机的一体
夜阑风静縠纹平,这句看似在写景,其实是在抒情中加入了景语,而这景语正好是把情感给串起来,并将情感推到高潮。“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的作品多有老庄的思想在内,据说这词一出,当时的官员听到了这句,吓坏了。因为苏轼是贬到此地的。如果苏轼真的跑了,当时的官员要受处罚的。
后来派人到处寻找,终于找到了苏轼,他还没醒酒。

苏轼一生都是信老庄思想的

老庄思想是什么呢

就是道家的思想

苏轼很少去写关于佛教的思想的 作品
这里我在展开讲一下哈
听过游仙诗么

这个好像现在都不讲这个了

其实游仙诗在古诗里占有一定位置的

这个在魏晋时期很盛行的

包括到了唐代的诗仙李白

他也写过一些游仙诗的

李白和杜甫一生二人相会了多少次呢

他们相会了三次,并且在最后一次还相约一起去寻访一些道教的名流

游仙诗,原指专写企慕神仙或游历仙境的诗,得名于曹植的一首游仙慕道的诗,其题即为《游仙》。

后来到了唐代,慢慢的消逝了。因为唐代人的作品两大体系居多

出世或者入世

出世的有王孟二人的山水田园诗

入世 的有杜甫等人的作品,写现实题材的
宋代人是崇尚道教还是佛教呀

应该是道

佛教是清代才发扬广大的

清代是满族统治中原,以道教的思想来治理国家,以儒家的思想来牢笼文人,用佛家的思想来统治大众的思想

第三、诗词写作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体现

我们来描写一个物品,或者是梅或者是菊

但是古人所写的都不一样,我们可以读下古人的写梅花的名作里就可以看出

那么我们要用一个故事来讲下这个

西游记大家都看过的

里面有一段文字很有趣

唐僧过了祭赛国,路遇一荒山。看到了一口钟见那钟鼓楼俱倒了,止有一口铜钟,札在地下。上半截如雪之白,下半截如靛之青。原来是日久年深,上边被雨淋白,下边是土气上的铜青。三藏用手摸着钟,高叫道:

“钟啊!你也曾悬挂高楼吼,也曾鸣远彩梁声。也曾鸡啼就报晓,也曾天晚送黄昏。不知化铜的道人归何处,铸铜匠作那边存。想他二命归阴府,他无踪迹你无声。

那么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来描写会不会这样考虑写钟的几个场景嗯

估计大多是描写这个钟的形态
写着就会发现是在写说明文了

其实诗词写作不是写说明文的哦

前四句写了钟的种种形态,高楼鸣远,鸡鸣报晓,晚送黄昏那么这钟的形象就具体了,这几句就是起承也就是说,诗词里的起承没有固定在某一句的。

这个故事还没完长老高声赞叹,不觉的惊动寺里之人。那里边有一个侍奉香火的道人,他听见人语,扒起来,拾一块断砖,照钟上打将去。那钟当的响了一声,把个长老唬了一跌;挣起身要走,又绊着树根,扑的又是一跌。长老倒在地下,抬头又叫道:“钟啊!贫僧正然感叹你,忽的叮当响一声。想是西天路上无人到,日久多年变作精。”说明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作品,都要适当的体现一些情趣出来。
这个观点是没错的

写诗词要注意体现出生活中的情趣

这个在学诗九章里有专门的介绍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留个作业

这次我们先来练习一个常见的词牌浪淘沙

邻近岁末了,要求大家写一篇,岁末散记吧

可以写今年的冬天,或者写岁末感怀也可以
大家晚安
发表于 2023-12-6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哈班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1 21:21 , Processed in 0.05953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