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晚是我们玲珑阁二期第一讲 词的起源、词的起承转合,词的要点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南梁代,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峰,故俗称宋词。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阕。”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做上下片或上下阕),极少有不分段或分两阕(片)以上的。一首词有的只分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分片是由于乐谱的规定,是因为音乐已经唱完了一遍。片与片之间的关系,在音乐上是暂时休止而非全曲终了。一首词分成数片,就是由几段音乐合成完整的一曲。
所以词分单片的词,双片的词,还有三片的词以及四篇的词,根据词的字数来分,分为:
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59到90字为中调,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说“自隋以来,今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这里所谓“曲子”就是指隋唐时期流行的西域音乐—燕乐即宴乐,那是代表西北民族刚健风格的新音乐,和中国原有的清乐有所不同。这两种体系和性质不同的音乐配合着不同的歌辞形式。曲子词主要是用来配合燕乐的。词,是这种新兴的曲子词的简称。这个就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词兴于隋唐”。
敦煌词里还有保留着民歌色彩的作品。
如 菩萨蛮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大家是否发现这首和一首古诗雷同呢?
汉乐府里的一首民歌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诗和词,到底有什么不同
这个众说不一
其实我们只需要两首古人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
第一首是白居易写给刘二十八的
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
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
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
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
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后来五代时期冯延巳写了首词
冯是中主李璟的臣子,
李璟呢是李煜的父亲
我们再来看首词,词的作者是南唐四大家之一的冯延巳。
冯延巳《长命女》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对比下,这两首作品,大家觉的那个好些?
词和诗的区别之一就是节奏不同。具体表现在:诗呢句式整齐
五言诗,那每一句就是五个字
七言呢,每一句就只有七个字
不会多,也不会少。
词和诗相比较呢,词的句式灵活,长短句搭配起来,节奏比诗要灵活很多。
词的句式比诗灵活,压韵也比诗灵活些。其实,白的诗写的比较早,冯的这首是使用隐括的手法来写的,就是说把白的诗内容通过词的形式表达了这就说明了,词和诗的基本区别,但是并不代表词就比诗好。
诗呢,要么是压平韵,要么是仄韵,古风呢中间可以转韵的
但是词不同,可以转韵,可以协韵
甚至可以两句一换韵
例如,西江月就是平仄协韵的词牌,虞美人呢就是两句一换韵
词的句式比诗灵活,压韵也比诗灵活些。其实,白的诗写的比较早,冯的这首是使用隐括的手法来写的,就是说把白的诗内容通过词的形式表达了这就说明了,词和诗的基本区别,但是并不代表词就比诗好。
诗呢,要么是压平韵,要么是仄韵,古风呢中间可以转韵的
但是词不同,可以转韵,可以协韵
甚至可以两句一换韵
例如,西江月就是平仄协韵的词牌,虞美人呢就是两句一换韵
词的句式比诗灵活,压韵也比诗灵活些。其实,白的诗写的比较早,冯的这首是使用隐括的手法来写的,就是说把白的诗内容通过词的形式表达了这就说明了,词和诗的基本区别,但是并不代表词就比诗好。
不信,我们来看下一首作品同样后人也写了首类似与《长命女》的词,叫《雨中花》,我们来看下:
《雨中花》云:“我有五重深深愿。第一愿且图久远。二愿恰如雕梁双燕,岁岁得相见。三愿薄情相顾恋。第四愿永不分散。五愿奴留收因结果,做个大宅院。”
这个大家要记住一点:诗词的优劣不在于体裁,而在于写出来的效果。诗这文学体裁呢,不比词强,词也不比诗好。诗词只是文学体裁的形式。
诗词的区别是题材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并不代表词就比诗好
诗词的区别是题材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并不代表词就比诗好
他们是不同的体裁,不能说这个好,那个就不好的
各有所长
下面我们要介绍词的五个要点,这个是必须牢记的
下面我们来讲解,诗词写作的五点常识
A、诗词写作首重成篇,不要只追求华丽的辞藻和,精美的句子。要知道词汇在华美,句子在精美也只是句子,不是诗 。古典诗词贵在成篇,先成篇然后才能去谈其它的,例如修辞,炼字等。所以说成篇是基础。
一首诗,即使里面有一两句句子相当精美,如果诗不成篇的话,这首诗也不能算一篇成功的诗,更不会是好诗。在成篇的基础上,我们才考虑如何的去谴词造句,如何的锻炼字句,如何的去发挥我们的思维,去完善诗的内涵。
B、今月亦曾照古人,不管我们离古人有多远,时间跨度有多大,有某些情感是雷同的,所以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出新。
古人中秋的时候会对月思人,想念家乡,今人也是如此。不能说古人可以中秋想念家人,我们中秋就不能在写思乡的题材了。我们要出新,但不能刻意的出新。
C、古典诗歌里的意象具有延续性的,所以说一味的生造词汇是错误的,不可以叫出新。
比如我们用折柳或者草来表达离情别绪,这个意象就是我们延续古人的。
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诗就是写离别的作品。以草而喻离别,源自《楚辞 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我们学习写古典诗歌,首先考虑的是继承,然后再考虑发展。源流,没有源哪里来的流,这个说明古典诗歌的写作首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古典诗歌写作首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多读,大量的阅读。然后是一个感悟的过程。我们学习写作,多读呢,是必须的。但是真正体现水平高低的时候,在于感悟这个过程。如果没有一定的积累量,感悟再多,再好,也没用。
D、诗贵浑涵。
诗的特点就是“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唐诗叙事说理都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含蓄。唐诗是以韵胜,故浑雅而酝籍空灵”。
这点呢,不做解释。需要大家去感悟。写诗呢首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然后是一个感悟的过程。有些是需要自己感悟的,而不是借助与别人的解释。因为人不具备复制性,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E、任何词牌都没有严格对仗要求。这个要牢记!任何词牌只是句子长短搭配不一样,也没有它固定的情绪的。词牌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个也要牢记哈。
词牌一开始都是婉约的,
但是随着发展出现了豪放词,
例如千古第一首悼亡词,就出自苏轼的江城子,这个是创新,也是说明词牌没有任何的情感色彩的。
下面的时间,我们来谈下词的写作
我们一青诗词讲义和核心是 学诗九章。这个是我们一青的特色。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一下 :
初学古典诗歌写作的写手,必须掌握的三点:
第一、要确定下来情感主题
第二、要使用合理的章法结构
第三、要写好关键句
这三点呢,其实是告诉大家写一首诗如何来谋篇的。这三点会是我们一直要讲的。一直会伴随着大家的写作,我们先来讲解一下这三点。
其实所谓情感主题就是这首诗或者词的情感是什么?也有的书上是叫立意。
古人的诗词作品里写的是情感,而这情感呢多是两种情感。一种是人类对于宇宙人生所同具有的感觉与印象的无我之境,属于客观描摹。这类情感写的不是很多。第二种是个人的离合悲欢的有我之境,属于主观的抒写。这类情感是百分之九十的诗人所常写的情感。
其实说白了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无我和有我之境。或许有人要质疑了,那么古人那么多的游记诗词,或者是写景的诗词,必须多有感情么?
有感情是必须的。哪怕就是一篇写景的诗词,也要有它的主题情感。否则一片西湖水,不懂文学的人看了,就是一片大的水域,最多是景色美点也没啥呀
需要大家记住的一点是 古典诗歌的情感是唯一的!
关于词的章法,我会在以后的课程里重点介绍,
关健句及关健句的位置
那么还有第三点。第三呢,要写好关键句。什么是关键句,关键句是一首诗词作品里最容易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也是最容易吸引读者眼球的句子。好比是一场电影里的高潮部分,如果关键句写不好,那么这诗就会流于平庸;如果电影的高潮部分没有演好,那么这部电影会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那么关键句在作品的哪个位置呢?这里可以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下:
1.绝句的关键句在第三四句,尤其是第四句;
2.律诗的关键句在颔联和颈联上,这两联之一;
3.词的关键句是在靠近结句或者就是结句的位置。
所以填词的三个要点就是:
1、写这个作品前要先明确下来,这首作品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2、要采用合理的章法
3、写好词的中心句。它的位置一般是在结句,或者靠近结句的地方
那么有人说了,写诗我们要注意起承转合,那么填词我们是不是也要注意起承转合呢?
词也有起承转合
那么我们下面就来介绍下词里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出自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
说明诗词的写作是一样的
平直是说起句可以简单些,写的平实点。春容是说,承句要弥补起句的不足。把事件的过程描写充实。 转要变化是说,转句是诗的关键,如果说起句和承句是铺垫,那么转句是从铺垫进入到主题情感抒发的关键。合要渊水,这是说结句要深远。也就是说结句要有韵味。不能结的太直接。
我们来看下具体的词例子
大家比较熟悉的苏轼的 作品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词起句就说明了,喝醉回来的时候,已经夜已经深了。但这描写的不够全面,所以后面的承句就把这场景给补充完整了。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这是承
所以说我们在填词的时候,要注意,句于句的衔接,其实就是一种承的方式
词的上阙就是描写了醉饮后归来的场景
夜里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归来时好像已经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声如雷,反复叫门也不应。只好拄杖伫立江边聆听江水奔流的声音。
一般来说中调的词上阙在叙事或者写景的时候,叙事或者写景时候,最忌在中间加入一些无关的语句。因为一杂入就会描写的乱了。
否则就会出现句子之间的脱节。这个脱节呢,好多人叫落拍。这个是我们早年上网的时候,多喜欢说的一些话,说你这词这句落拍了,其实就是这句脱节了。
一写乱了就会出现脱节。
承句 ,刚说了承句要做到春容
春容是说,承句要弥补起句的不足。把事件的过程描写充实。
词里没有转,因为体裁不同,但是词有过片
过片可以和上片适当的脱节的。诗就不同了
上阙叙事或者写景 ,下阙抒情或者感叹。这个是填词最长见的章法之一。但是这个章法要注意一点,过片的时候,首重抒情或者感叹。否则就是篇幅失调
我们来看下苏轼的下阙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因为上阙的描写,才有了下阙的感叹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上阙写景或者叙事的时候,下阙抒情,过片应该怎么样呢
过片应该首重抒情,而不是在继续描写,
抒情后的描写,应该是和上阙有所联系,这样全词才会成为有机的一体
夜阑风静縠纹平,这句看似在写景,其实是在抒情中加入了景语,而这景语正好是把情感给串起来,并将情感推到高潮。“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的作品多有老庄的思想在内,据说这词一出,当时的官员听到了这句,吓坏了。因为苏轼是贬到此地的。如果苏轼真的跑了,当时的官员要受处罚的。
后来派人到处寻找,终于找到了苏轼,他还没醒酒。
过片的感叹: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够忘却追逐功名?
感叹后的景语:夜深风静,水波不兴
全词情感高潮部分,也是中心句的部分
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烟波江湖中了却余生。
有人会问了,这词里体现了起承和合,没见转呀。刚才说了,起承转合未必都要用在诗词里的,也没有固定的对应的句子哦。词里一般是没有转的。这个大家要记住哈。
我们再来读一下苏轼的临江仙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我们再来谈一首临江仙
临江仙
倦倚纱窗闻竹韵,惊回往事朦胧。依稀去岁赏春浓。拈花听絮语,踏月沐清风。
数十年来如一梦,此身犹似飘蓬。当时月色已无踪。刘郎今又至,还识旧桃红?
起句是写风过竹林,想到了过去。如果说惊回往事朦胧。是承句的话,那么这承句也太笼统了,
所以后面的描写就是将这朦胧的往事写的清晰一些。就是具象化了
依稀去岁赏春浓。拈花听絮语,踏月沐清风。
这三句是就将往事朦胧具像化了。
诗词里要有突出的形象(细节描写),这点是诗家语的特点之一。不能因为字少而忽略这点。
那么过片也是在抒情,
过片后的句子,当时月色已无踪,这月色是和上片里的月色相对应的。
但是不是说所有的临江仙在这里都要和上阙呼应的,这样的话,就成了万能公式了。不值得提倡哈
就好像我听闻好多学校里说律诗的第七句必须要回扣前面六句一样,要求大家都如此,其实就是把写律诗的一个规则当做了万能公式来用了一样
刘郎今又至,还识旧桃红?
这句是抒情,借刘禹锡 典故来写的。
这首临江仙是我早年的作品
临江仙 作者柳三
倦倚纱窗闻竹韵,惊回往事朦胧。依稀去岁赏春浓。拈花听絮语,踏月沐清风。
数十年来如一梦,此身犹似飘蓬。当时月色已无踪。刘郎今又至,还识旧桃红?
我们再来看一首临江仙
晏几道的词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子,史称这两人为大小晏
起句用兴,写的是眼前的景物:高高楼台阁门紧锁,帷帘重重低垂。
然后承句直接进入主题,去年春恨却来时
后面用五代翁红的句子,来将这春恨写出来了
上阙没有写出具体的人物来,所以在过片的时候,就插入了回忆的描写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依然清晰记得初次见到小蘋,穿着绣有两重心字的小衣衫。
过片回忆了过去,那么应该在回忆后再结尾前,拉回到现在的
不能下阙都是在回忆。那么这样的就是写错了哈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琵琶上说相思是补充回忆里的场景描写,然后在结尾的时候,将回忆拉回到了现实。
我们再读下这词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奉旨填词柳三 21:42:24
今天是第一课,给大家留个作业,要求大家必须写哈。我好在作品里看出来大家有哪些不足,方便以后的课程安排
要求写一首初春的词,词牌为玉蝴蝶。我把词谱发给大家,不限韵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