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8|回复: 0

[文心阁公告] 文心阁基础补习班第三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3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心阁基础补习班第三讲(主讲:奉旨填词
柳三)
一直以来,我就纳闷了,为什么好多学员对孤平有了一些认识
所以今晚我们先来谈下什么是孤平
近些年,网络对孤平争议很大。不少新手,对孤平的定义很模糊。这样简单的解释下。我们先看下孤平的定义:
  在一句诗里除了韵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就叫孤平;孤平的句式有以下两个 五言平起平收句式平平仄仄平,第一字为仄时就叫孤平,七言仄起平收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字为仄时就叫孤平。
这个定义呢,有以下三种解释
1、根据定义里“在一句诗里除了韵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就叫孤平”这句我们可以理解成近体诗孤平的禁忌只在押韵的句子;
如,有次在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上,和几个评委在争议。有个句式仄仄仄平仄,好像那句诗是 醉欲与天近
结果好多评委就说了这句是孤平。于是把人家这首诗给PASS了
我看到后就说了,这不是孤平。
因为古人常有这样的句子,落日鸟边下,王维的诗
还有杜甫的诗促织甚微细,这些都不是孤平。
因为孤平的定义里说了,孤平的禁忌只存在于押韵的句子里
2、根据定义里“五言平起平收句式平平仄仄平,第一字为仄时就叫孤平,七言仄起平收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字为仄时就叫孤平”这个说明孤平的句式只有这两个,其他都不是,如仄仄仄平平,这个不是孤平。
八九十枝花。仄仄仄平平。这本身就是标准句式。
我们来看下这首诗,这首诗蒙学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作者是邵康节,也就是邵雍。邵雍不仅仅是宋代的著名诗人,同时还是宋易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国占卜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梅花易数》是他的发明的占卜方法。
邵雍,字尧夫,出生于林县上杆庄,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
3、根据定义里“七言仄起平收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字为仄时就叫孤平”也就是说七言仄起平收句式不管第一个字是平还是仄,只要第三个字是仄就是犯孤平。
例如 ,古人有句诗是百岁老翁不种田,那么第一字百如果换成千是不是就可以避免
千岁老翁不种田。
我们没讲到七言的格律诗的句式,但要记住,七言格律诗的句式,孤平和七言的第一个字是没关系的哦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下孤平的定义
孤平的定义:
 【在一句诗里除了韵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就叫孤平;孤平的句式有以下两个 五言平起平收句式平平仄仄平,第一字为仄时就叫孤平,七言仄起平收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字为仄时就叫孤平】

格律诗格律上的禁忌,孤平是一个,还有一个叫三平尾
什么是三平尾,就是说这句诗的最后三个字,都是平声,那么这就是叫做三平尾,也叫三平落地
格律诗的格律方面的禁忌就只有这两个,一个是孤平,一个是三平落地

我们上节课讲了五言格律诗的四个基本句式
四个基本句式:
A、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B、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C、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D、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这括号里的字,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说了是说括号里的字,是可平可仄的,
但是我们有些时候,记不清这些括号里的字,哪该如何记忆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听过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五言格律诗里只存在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七言里才会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哈
这句是说明记住格律诗格式的窍门。

但要记住,一三不论。二四分明后只要这句不犯孤平和三平尾。就可以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第一句诗的平仄,来推演第二句甚至全诗的平仄
我们来看一句诗
鼠去疫情淡,
这句的平仄是 ,仄仄仄平仄
那么第二句的平仄是?
平平仄仄平
第三句呢
根据我们学过的格律诗的三个特点
句内平仄相间错,联内平仄相对立,联间平仄相粘连
平平平仄仄
第四句呢
仄仄仄平平
鼠去疫情淡,牛来已换天。
春风添妙笔,美酒助佳篇。
第五六句也可以推演出来了
第四句是仄仄仄平平,那么第五句,就是仄仄平平仄,第六句就是平平仄仄平
第七句就是平平平仄仄,第八句是仄仄仄平平。

其实格律诗的格式,不用硬记的
鼠去疫情淡,牛来已换天。
春风添妙笔,美酒助成篇。
细雨山中路,桃花月下船。
人生几多事,皆可入诗田。
这是去年疫情过后所写的一首小诗。
谁知道这疫情反反复复,没完没了了哈
其实当我们学会了推演句式,只需要知道这诗的第一句的平仄,其他句的平仄都可以推演出来了
这个不难理解,因为我们看这屏幕,如果你私下里思索一下,就会明白的
上节课我们讲了五律的两种格式
今天我们讲其他两种格式
五律包括五绝,都以第一句不押韵为常见格式

什么是常见格式呢,是因为这种格式古人用的频率比较高,所以称为常见格式
那么我们来看下 首句平起平收的格式

C、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大家来对比下,首句平起平收格式和首句平起仄收格式的区别
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这两格式有啥区别呢,大家发现了么
这两种格式,除了第一句平仄不同外,其他七句的平仄都是一样的

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因为首句平起平收,要求是第一句押韵,其他七句都没变

我们先看首例诗

李商隐的诗《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

夹阁是我们要记住的入声字,同时也要记住这些韵字城,清,晴,明,轻,属于八更韵的。

赏析:

细腻地描画晚晴景物,或许不算太难。但如果要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诗人独特的感受与心境,特别是要不露痕迹地寓托某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读者在思想上受到启示,这就需要诗人在思想境界和艺术工力上都“更上一层楼”。

首联说自己居处幽僻,俯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时令正值清和的初夏。乍读似不涉题,上下两句也不相属,其实“俯夹城”的“深居”即是览眺晚晴的立足点,而清和的初夏又进而点明了晚晴的特定时令,不妨说是从时、地两方面把诗题只体化了——初夏凭高览眺所见的晚晴。

初夏多雨,岭南尤然(此时诗人在桂林郑亚幕供职)。久雨转晴,傍晚云开日霁,万物顿觉增彩生辉,人的精神也为之一爽。这种景象与感受,本为一般人所习见、所共有。诗人的独特处,在于既不泛泛写晚晴景象,也不作琐细刻画,而是独取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虚处用笔,暗寓晚晴,并进而写出他对晚晴别有会心的感受。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得以沾沐余辉而平添生意,诗人触景兴感,忽生“天意怜幽草”的奇想。这就使作为自然物的“幽草”无形中人格化了,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诗人自己就有着类似的命运,故而很自然地从幽草身上发现自己。这里托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他在为目前的幸遇欣慰的同时不期然地流露出对往昔厄运的伤感,或者说正由于有已往的厄运而倍感目前幸遇的可慰。这就自然引出“人间重晚晴”,而且赋予“晚晴”以特殊的人生含义。晚晴美丽,然而短暂,人们常在赞赏流连的同时对它的匆匆即逝感到惋惜与怅惘。然而诗人并不顾它的短暂,而只强调“重晚晴”。从这里,可以体味到一种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感情,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颈联则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这样虚实疏密相间,诗便显得弛张有致,不平板,不单调。雨后晚晴,云收雾散,凭高览眺,视线更为遥远,所以说“并添高阁迥”(这高阁即诗人居处的楼阁)。这一句从侧面写晚晴,写景角度由内及外,下句从正面写,角度由外及内。夕阳的余晖流注在小窗上,带来了一线光明。因为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而柔和,故说“微注”。尽管如此,这一脉斜晖还是给人带来喜悦和安慰。这一联通过对晚景的具体描绘,写出了一片明朗欣喜的心境,把“重”字具体化了。

未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仍是登高览眺所见。“巢乾”、“体轻”切“晴”,“归飞”切“晚”。宿鸟归飞,通常是触动旅人羁愁的,这里却成为喜晴情绪的烘托。古诗有“越鸟巢南枝”之句,这里写越鸟归巢,带有自况意味。如果说“幽草”是诗人“沦贱艰虞”身世的象征,那么,“越鸟”似乎是眼前托身有所、精神振作的诗人的化身。

这里要交代一下作者入桂幕前后的一些情况。李商隐自开成三年(838)入赘泾原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入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与排挤。宣宗继立,牛党把持朝政,形势对他更加不利。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郑亚对他比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到一些人情的温暖;同时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免时时遭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正因为这样,诗中才有幽草幸遇晚晴、越鸟喜归乾巢之感。

这里要说下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但是李商隐只是诗名很好。他政治上是很失败的。当时朝野中牛李党争,很厉害。但是他本来是牛党中人,后来娶了李党中人的女儿,所以他这一生中是受排挤的。

唯一可贵的是哪怕是再受排挤,他也没有抛弃了结发的妻子,这点在唐宋诗人中,是很可贵的。
唐代有个诗人叫元稹,他三十岁的时候,结识了四十岁的薛涛。于是对薛涛展开了猛烈的攻势,获取芳心后。他竟然始乱终弃。
大家看过西厢记不?剧中的张生原型人物就是元稹,莺莺的原型人物就是薛涛。
后来呀,薛涛嫁给了一个商人,元稹有次路过薛涛的府邸,还以外兄的身份,求见。求一餐酒食。后来薛涛避而不见。
我们回过头来看,再看下首句平起平收的格式
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D、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这个格式和首句仄起仄收格式有啥区别,我们来对比下
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大家仔细看下这五律的两种格式,看看他们有啥区别
除首句格式不同外,其余的都相同
我们来看下例诗: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押韵的字为:鸣,城,轻,营,平。八庚韵
需要记忆的入声字有:疾忽两个字

【看】这个字,是平仄两用的,不管用平还是用仄意思是不变的。
回看射雕处,这句平仄是 平平仄平仄,这个是我们讲过的特殊拗句,和平平平仄仄是通用的
平起仄收句式,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大家还记的么
平平仄仄仄,这个是允许的哦

平起仄收,三个句式【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还有【平平仄仄仄】,是通用的哦
赏析:
全诗共分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写射猎的过程。
  首联“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采取倒装句式,巧妙地点明了狩猎者的身份——将军、狩猎的地点——渭城郊野、天气状况——劲风鸣吹以及狩猎的方式——角弓利箭以射之。起句“风劲角弓鸣”颇具突兀之势,诗“先声夺人” ,让读者顺着角弓弓弦在劲风中所发出的尖利声响去翘首寻觅挽弓者的英武形象,给读者造成一种引而不发的悬念。这里,一个“劲”字,渲染出风势之大且猛;一个“鸣”字又反衬出"风劲"和弓力之强。起句极善“绘声”的五个字,为将军的出场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环境气氛,并为稍后刻划将军姿态的英武、动作的敏捷和心情的欢畅作了"定场诗"般的铺垫,表现出将军那“挽弓当挽强”、敢于傲风驰骋、勇于和困难作顽强斗争的坚韧不拔的强者的精神和气质。王维诗中的形象往往具有画的形态和动感,又吸收了音乐的精髓,因此就能兼收诗画音乐的综合魅力,特别深刻感人。

颔联“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主要描写射猎时的情景。这里,“草枯”、“雪尽”在绘景的同时,给我们传达出了冬末春初的季节信息;“鹰眼疾”、“马蹄轻”正面写战马、猎鹰狩猎时的动作体态,并未直接描绘将军的神情,但"疾"、“快”却是将军内心的感觉,从而准确地从侧面渲染出了将军驾鹰纵马追逐猎物时身势的灵巧敏捷和斗志的昂扬旺盛。

最后四句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是写将军傍晚收猎回营的情景。“忽过”与“还归”的对称出现,既刻画出了将军骑术高超、猎技神奇和射猎一天犹精力充沛的形象,又表现出将军满载而归时喜悦轻快的心情。

细柳营:在今陕西长安县,相传是汉文帝时名将周亚夫驻兵之地。射雕:《北史》载:“斛律光尝于洹桥校猎,云表见一大鸟,射之,正中其颈,形如车轮,旋转而下,乃雕也。邢子高叹曰 :‘此射雕手也。’”这里,诗人活用"细柳营"和"射雕"两个典故,不仅包含赞美将军身具周亚夫和斛律光的雄才之意,同时也暗示了这次射猎活动的战果辉煌。在踏进军营之际,将军的一个“回看”,更是别有韵味。它一方面显示出将军的豪兴未尽、希冀择日再往的心绪和情致,另一方面也使诗的结尾具有了余音绕梁的含蓄之美。令人回味无穷。这首诗很善于运用先声夺人、侧面烘托和活用典故等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从而使诗的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恢宏而含蓄。
  
我们来总结下五律的四种格式
  

首句仄起仄收和仄起平收格式,仅是第一句句式不同,其他七句都一样
首句平起仄收格式和首句平起平收格式,也是如此
格律诗最后一个字只要是平声,那么一定是韵脚,要押韵的.

五律的四种格式,只需要记住两种,其他两种都可以知道了。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从明天开始,大家多读下五律,班长领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11-1 09:19 , Processed in 0.05102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