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转] 诗词的创作常识和技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八法是绝句的主要布局法。在划分标准上,有的依据结构,有的依据内容,有的两者兼顾,虽不能尽善尽美,但对于学写绝句者相当有用。当然,以上八法,还不能包括无遗。例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衣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此诗前三句一意顺承而下,末句陡转而结,就超出以上八法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如窦巩的《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此诗首句起,次句既承又转,三四句一气直下,以显出作意。可见,诗的布局法不是死的,要灵活运用。深入生活的有功力的诗人,由于平时多吟诗,多写诗,多揣摩诗,日就月将,灵感来时,缘情构思,缘思措辞,佳句飞至,下笔如有神,开阖呼应,自成章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才出于勤奋”,“功到自然成”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律诗布局四法  五律和七律,是由首联、颌联、颈联、尾联组成的,共八句,容量比绝句多一倍。因此它在布局上与绝句也就不尽相同。现将其主要布局法归纳如下:  1、起承转合法  律诗的布局以“联”为单位。首联(第一、二两句)为起,颔联(第三、四两句)为承,颈联(第五、六两句)为转,尾联(第七、八两句)为合。
起联起到点题、定基调或笼罩全篇的作用,故有的交待时间、地点、事项,有的总括全诗,有的则直接写景抒情等。  承联是接着起联写下去的,或描景,或叙事,或抒情,以加深扩充起联的内容。
转联是笔锋一转,别开生面,或由写景转到抒情,或由此时、此地、此事,转到彼时、彼地、彼事,其内容与前两联虽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但有明显的不同,转的意味较重。  结联以能点明主旨,振醒全篇,或含蓄蕴藉,余味无穷为上,故应有画龙点睛之笔。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来看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所见所闻之景,是起;颔联上句“无边落木萧萧下”是承接第一句写的,下句“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承接第二句写的。这是分承法,从山、水两个方面分承,继续写景。颈联转入抒情,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感慨自己的一生。尾联归结到当前人老境困,仍是抒情。这首诗的布局用的就是起承转合法。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寄广陵旧游》亦用此法: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王昌龄的《宿京江口》、杜牧的《商山麻涧》以及前面举例我的那首《黄河》,它们的布局方法都属于起承转合法。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2、起承继转合法  这种写法就是:在一首律诗中,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继,尾联为转合。所谓“继”,就是接着颔联的意思继续发挥而不转折。这样写的话,往往把转与合的功能由尾联承担了。  我们来看看郑谷的《鹧鸪》诗: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从深日向西。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诗用的就是“起承继转合法”。  首联:“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写鹧鸪的习性、羽色和形貌,可以和山鸡比美,这是“起”。  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言其在“蒸昏”、“花落”的“风寒”凄迷的境遇中发出哀鸣,这是承上联而来,传其神韵。  颈联:“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这两句是从“游子”、“佳人”两种人闻其声的表情上,进一步写其声,承接相当巧妙,这是“继”。  尾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从深日向西。”更为浑成,转的意味浅而隐,结的意味重而显,使诗人的乡思之愁和思妇怀亲之苦尽在不言中了。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沉期的《夜宿七盘岭》、李白的《谢公亭》、刘长卿的《登余干县古城》等诗,都是属于这种布局模式。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3、起承展转合法  在一首律诗中,一句起,二句承,中间两联展开、铺叙,第七句转,第八句合,这种布局模式就是“起承展转合法”。这就打破了以“联”为单位说明律诗布局法的惯例。这种布局法的主要特点,是中间四句分别地并列地描述四样景物,铺叙的手法很明显。这种布局模式在律诗中也是常见的。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没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此诗首联上句“不知香积寺” ,扣题而起;次句“数里入云峰”,是紧承上句而来的承句。从语法上看,“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均是“知”的宾语。中间四句分别写诗人在深山密林中的眼见与耳闻的四种景物:古木、钟声、泉声、日色。尾联的上句才转到佛教的故事,下句归结到“安禅制毒龙”(诗中以毒龙喻世人的欲念)。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居易的《春题湖上》: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萝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此湖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此诗首句点题而起,交待游览地点和时间,并以比喻赞美春湖景色;下句承上句而来,从山和水两方面作进一步的描述;中间四句分写“松林”、“月亮”、“早稻”、“新蒲”四样景物。尾联上句将笔峰一转,提出问题;末句作出解释,归结全诗主旨。  以上两首的布局都是采用了“起承展转合法”。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4、跳跃式的布局法  非常的事件,引起的是非常的感情。因此,在表现形式上也就不一般,各联之间,甚至上下句之间,在时空上的跨度很大,表现出明显的突出的跌宕起伏与跳跃。这样的布局可称之为“跳跃式的布局法”。  张乔的《书边事》:调角断清秋,征人依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兵无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此诗首联写边塞军旅生活之安宁,颔联以大开之笔,从内蒙古的昭君墓写到了甘肃的凉州;颈联又以大合之笔,写大漠无兵和穷边有客;尾联写出诗人自己的心愿。各联之间的跳跃性很大,无法用常规的起承转合分析来说明。李商隐的《安定城楼》、杜甫的《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愁思胡笳夕)等诗,都是这种布局类型。  律诗的布局法是多种多样的,上面介绍的四种律诗布局法只是其中常用的类型。有功力的诗人创作欲来时,其感情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不刻意于布局而自成篇章,这样的情况往往是存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1 22:10 , Processed in 0.05482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