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6|回复: 1

感悟孔子教育智慧品读《论语》感悟孔子教育智慧(日记73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6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 2011年2月24日
《论语》作为两千多年前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论著,它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焕发出勃勃生机,启迪着我们的智慧,温润着我们的心灵。一部《论语》,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心理和思想品质,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民族文化和秉性。    千百年来,《论语》已经传播到海内外,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据说,有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相聚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勿庸讳言,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可以让现代浮躁喧嚣的人类社会归于平静,到达天、地、人和的和谐世界。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前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等常常从中国的《论语》中汲取这位老人的智慧。    今天,不同的人读《论语》会有不同的注解和感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读《论语》当然会读出孔子思想中蕴涵着的丰富的教育智慧。今天,让我们走进孔子,用心感悟一下《论语》带给我们的经典教育智慧。    一、“知之好之乐之”:激发兴趣是学习知识的第一步    广大教师虽然有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责任,但教师最大的责任在于激发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其含义是:“(对于学习知识,)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孔子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兴趣其实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但在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真正以学习为乐的现象还不是很普遍。一些学生在沉闷的、枯燥的、沉重的教学氛围中学得很辛苦也是不争的事实,有人戏称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是一群养鸭的人:我们把学生赶进课堂,叫“赶鸭子”;在课堂上,我们机械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叫“填鸭子”;考试的时候,我们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叫做“烤鸭子”;最后学生都成为了“板鸭子”。这虽是一则笑话,但笑之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主动快乐的学习?这些恐怕都是我们应该认真面对的课题。我一直这样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充满快乐,学习应该为孩子的终身成长奠基。所以,当我们读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时候,它所带给我们的教育智慧是具有如此强烈的震撼力。唯有乐于学习,才难达到孔子所说的“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第七》)中的“学而不厌”的最高学习境界。    二、“温故而知新”:学习应讲求方法    对于学习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论述。孔子对学习方法的观点主要有:    1、“学而时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认为,学习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时常的温习和练习,这样才能把知识记得牢固,才能融会新旧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有自己的发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可以获得新知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于孔子的这一学说,孔子的弟子曾子可以说是学习贯彻得最为彻底的,如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一》)曾子三省中的“传不习乎?”是对孔子学而时习之的生动注解。    2、“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二》)他告诉我们,学习光有时常的温习和练习是不行的,还得要思考。学习是学和思相互结合的思维过程,两者同等重要而不能偏废于一隅,学而不思,只会落得个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结局。思而不学,同样会陷入空想的结局。所以,只有让学和思结合,才可以让学生成为有知识,有思想,有道德的人。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更应该重视的是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孔子一直把这一方法贯穿于自己学习的始终,于是就有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端木赐的对话。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个“一以贯之”是什么?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内在的东西。    3、“闻一知十”。光有学习和思考,显然不够,孔子已经看到了社会实践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第七》)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道德也好,学问也好,都需要自己去做,去实践,课堂是学习的场所,社会实践才是学生成长的平台,学的目的是学以致用,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活学的源泉。当今社会,学习、思考、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目的也在于培养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我们不妨来看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谓子贡曰:“女与回,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你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你是不如他。”在这里,孔子问子贡与颜回相比谁在学识上更强一些,子贡和颜回都是孔子得意的弟子,但孔子最欣赏的是颜回,为什么呢,是因为颜回能“闻一知十”,说白了就是能由一个知识生发开去领悟更多的知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有探究的意识,创新的精神。    4、“学以致用”。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可以看出,孔子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要学以致用。    三、“本立道生”:学生的德行修养是第一位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要求弟子也就是他的学生们首先要注重的是德行的修养:对父母要孝敬,对兄长要尊敬,对师长要顺从,言行要谨慎而符合礼仪,要有一颗善良而包容的心,以感恩的心去爱你身边的人,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仁德的人。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而对于学习书本知识,则是摆在了第二位。其实我们看《论语》中孔子认为的一个人的理想人格是“仁、义、礼、智、信”,而这些理想、健全人格的形成就在于一个人从小就应该注重对他进行品德的养成和教育。良好的品德情操,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重要保障。我们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看到了道德教育对一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巨大作用。《论语》中虽然有些言论是封建礼教的糟粕,如“三纲五常”等,但相当一部分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比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这些已经成为我国优良传统的一部分,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文化。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也。”孔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德行修养,用礼仪来约束自己,这样自己就不会犯或者少犯错误了。这也说明德行修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一个不断延续,加深完善的过程。孔子主张“本立道而生”,阐明了塑造良好的道德的来源:良好的道德情操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知识的传授来进行,因此培养道德和传授知识是在同一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四、“君子不器”:教师应全面育人    子曰:“君子不器。”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一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加强自己的修养,培养自己多方面的才干,应博学多识,而不应该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当然,孔子也不是要求一个人要做全才,他认为应该广泛地涉猎各种知识,多培养自己各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全面育人。怎么样全面育人呢?孔子就提出来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凭借,活动与六艺的范围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仁德也就是德行修养是孔子教育的第一要务,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均衡的发展。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礼”指的是各种礼仪,“乐”指的是音乐歌舞,“射”指的是射箭,“御”指的是驾御车驾、战车,书指的是语言文字,文化教育,数指的是计算,和数学有关。说明白一点,古代的“六艺”科目就好象是我们今天所设的语文、数学、音乐、体育、劳动等科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所以,这是孔子所推崇的。他认为,教育就应该全面育人,使学生受到多个方面的熏陶。所以《论语》上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传授学生。“文”就是指书本上的知识。“行”就是指要善于躬耕和实践,“忠”就是指为人要忠诚老实,尽心竭力。“信”就是指讲究信用,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君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里,孔子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一个人具有专业的素养和学识固然重要,但还应该具备一些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艺术修养,因为这些艺术修养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因材施教”:要正确把握教育原则    人的智力是有高下不同的,正如每个人的力气大小不尽相同一样。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第三》)每个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然,每一个人的智力也有高下不同,孔子是承认这种现实的。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孔子说:“对于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对于具有中等水平以下才智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那些高深的学问。”孔子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中人、下愚。什么样的才智对学生就提出什么样的教学要求,这就是对我国教育具有深远影响的“因材施教”原则,这一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各种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促进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那么对于每个学生应该秉持怎样的教导原则呢?孔子学生颜渊就告诉了我们孔子是怎样教导他的学生的。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这里提出了我们所熟知的“循循善诱”原则。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是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循循善诱”原则成为了今天教师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循循善诱”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启发,也就是孔子所提出的,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讲到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导学生不到他经过苦思冥想仍然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老师所熟知的“启发式”教学。在孔子的教育原则中,有一个原则对后世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这就是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贫富、智慧的)类别。”大家都知道,孔子所生活的时代以前,教育只是诸侯,贵族子弟的特权,平民是没有条件接受教育的。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是中国全民教育的发端,为中华民族人民素质的提高和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里仁为美”: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今天我们的教育倡导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的结合。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同样关注环境对一个人学习,品德等方面的影响。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第四》)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选择你自己的邻居要选择有道德、有品行的,这样才是明智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这个道理。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作为教育者,不可忽视环境对学生行为习惯,品格甚至对学习态度的深刻影响。有一个特别著名的典故“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讲的就是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孟子的母亲三次迁走自己的居所,就是要让孟子不要受到坏的社会风气和行为习惯的影响。    七、“学如不及”;树立终生学习理念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快餐式的生活和过于功利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人们。人们往往忘记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心态中应该秉持宁静淡泊的思想,多去学习,审察自己的内心,去充盈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那么,对于学习,我们应该抱以什么样的态度呢?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第八》)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什么而追不上那样,(追上了)还担心在丢失它。”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分析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学如不及”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储备技能,以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过程。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学如不及”是一个不断储备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终身学习理念的过程。    总之,孔子的思想及其行为言论给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以深刻的影响。他在我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之风,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拓荒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珍贵的遗产。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感悟他的教育智慧,有助于我们思考当今的教育现象,推动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发表于 2014-3-9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2 16:02 , Processed in 0.1132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