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田寶

叶嘉莹讲《古诗十九首》 之 概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田宝(515770219) 11:50:58

我以为,这三类感情都是人生最基本的感情,或者也可以叫作人类感情的“基型”或“共相”。因为,古往今来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会有生离或死别的经历;每一个人都会因物质或精神上的不满足而感到失意;每一个人都对人生的无常怀有恐惧和忧虑之心。

班长:田宝(515770219) 11:51:46

而《古诗十九首》就正是围绕着这三种基本的感情转圈子,有的时候单写一种,有的时候把两种结合起来写,而且它写这些感情都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含意幽微,委婉多姿。

班长:田宝(515770219) 11:52:21

例如,我们下一次所要讲的《今日良宴会》里有这样两句:“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你为什么不鞭策你的快马,抢先去占领那个重要的路口?其实,所谓“要路津”,所代表的乃是一个重要的官职,说得通俗些,这是对争名夺利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班长:田宝(515770219) 11:53:29

还有一首《青青河畔草》也是我们所要讲的,它写了一个孤独而又不甘寂寞的女子,最末两句是,“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说这几句“可谓淫鄙之尤”,然而它们之所以不被人们视为“淫词”或“鄙词”,那就是由于其感情的真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田宝(515770219) 11:54:22

其实,我说这两首诗真正的好处不仅仅在于感情的真挚,它们真正的好处在于提出了人生中一个严肃的问题:当你处于某种人生的困惑中时,你该怎么办?每个人都难免会有软弱的时候或绝望的时候,每个人在这种时候内心都会产生很多困惑和挣扎。

班长:田宝(515770219) 11:55:05

而《古诗十九首》就提出来很多这样的问题,这是它很了不起的地方。而且,这些问题都不是直接写出来的,而是用很委婉的姿态、很幽微的笔法来引起你的感动和联想。晚清有一位诗学批评家叫陈祚明,在他的《采菽堂古诗选》里有一段话对《古诗十九首》评论得非常好。

班长:田宝(515770219) 11:55:52

现在我把这段话抄下来:“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 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 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 慊慊犹有不足, 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 莫不欲终身相守, 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 猜彼之见弃, 亦其常也。

班长:田宝(515770219) 11:57:04

夫终身相守者, 不知有愁, 亦复不知其乐, 乍一别离, 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 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 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 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 而同有之情, 人人各具, 则人人本自有诗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田宝(515770219) 11:58:34

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 即能言而言不能尽, 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言情能尽者, 非尽言之为尽也。尽言之则一览无遗,惟含蓄不尽, 故反言之, 乃足使人思。盖人情本曲, 思心至不能自己之处, 徘徊度量, 常作万万不然之想。今若决绝, 一言则已矣, 不必再思矣。

班长:田宝(515770219) 11:59:52

故彼弃之矣, 必日亮不弃也;见无期矣, 必曰终相见也。有此不自决绝之念,所以有思,所以不能已于言也。“十九首”善言情,惟是不使情为径直之物, 而必取其宛曲者以写之, 故言不尽而情则无不尽。后人不知,但谓“十九首”以自然为贵, 乃其经营惨淡,则莫能寻之矣。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01:19

《古诗十九首》说出了我们人类感情的一些“基型”和“共相”。比如,每个人都希望满足自己的一切理想和愿望,但真正能够满足的又有几个人?就算他在物质生活上满足了,在精神生活上也都能满足吗?有的人已经得到高官厚禄,但仍然有不满足的地方,何况那些贫贱之人呢?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02:10

如果你拥有充足的时间去追求,也许最终会有满足的那一天,然而人的生命又有多么短暂,时间并不等待任何人,你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又比如,谁不愿意和自己所爱的人永远相守在一起?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02:46

但天下又有谁没经历过生离或死别?当你们相聚的时候,并不能体会到离别的悲哀,因而也就不懂得这聚会的难得和可贵;可是当你失去的时候,你懂得了它的珍贵,却又不得不承受失去它的悲哀!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03:35

人都是有感情的。所以自然界的四时变化、人世间的生死离别,所有这些物象和事象就会摇荡人的心灵和性情,从而产生诗的感发。可是,既然每个人都能产生诗的感发,为什么还有诗人和一般人的区别呢?那是因为,一般人只是“能感之”,只有诗人不但“能感之”而且“能写之”。也就是说,写诗不仅需要有感受的能力,还需要有表达的能力。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05:04

讲到这里我想插上一句,我在UBC教书已经快二十年了,我常常为我的一些学生而感慨:他们有很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很深厚的感情,但却因写作的能力差而不能够把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写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05:52

特别是我们中国血统的同学,他们在台湾或香港念了小学,中文的基础还没有打好就来到了加拿大,但他们英文的表达能力也不是很好,因为他们毕竟是从小念的中文。我以前教过一个学生,在美学和文学上都有很高的天分。他告诉我,他有许多很好的想法。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06:48

我说,你为什么不把它们写出来呢?他说: “老师,我写不出来。我的中文不成,英文也不成!”这真是人生最可惋惜的一件事: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表达自己的能力,可是有的人却把它失落了!陆机在《文赋》的序里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07:36

所谓“意不称物”就是说,你内心的感情与要写的对象并不相合。比如我现在给你们出一个诗题《温哥华秋日感怀》,你有很好的立意和很丰富的感情写出这首诗来吗?即使你有了很好的意思和感情,也不一定就能写好这首诗。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08:30

因为还有一个可忧虑的问题是“文不逮意”——你用来表达的言辞赶不上你的意思和感情,你无法把你内心产生的那种美好的情意完全表达出来。这当然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08:58

但什么是“完全表达出来”?你说你现在内心之中有十二万分的悲哀或一百二十万分的悲哀,这就叫完全表达出来了吗?不行。因为你虽然把话说到极点,可是人家看了并不感动。就以爱情而言吧,每一个人爱情的品质和用情的态度都是不同的。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09:58

最近我看到报纸上说,有一个男子追求一个女子,后来那女子不跟他好了,他一怒之下杀了这个女子和她的全家。这或许就是现代人的感情。而中国古人用情的态度是不同的,古人所追求的标准乃是“温柔敦厚”。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10:40

《古诗十九首》的感情就是如此,它是温厚缠绵而且含蓄不尽的。我们常说,某人的感情是“百转柔肠”,这种人他不能够把感情一下子切断。因为有的时候,他的理性明明知道这件事不会成功,应该放弃了,他的感情却没有办法放弃。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11:57

一个人被他所爱的人抛弃了,如果干脆从此断绝关系,那么就不会再有相思怀念了,但他偏偏不肯,心里总是在猜想:对方一定不会如此绝情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12:27

我们最终还是要相见的吧?因此才会产生相思怀念,才不由自主地要用诗歌把这些感情表现出来。《古诗十九首》用情的态度是如此温厚缠绵,所以它表现的姿态也十分委婉曲折。它的语言表面上含蓄不尽,实际上却把人的内心之中这些复杂的感情全都表达出来了。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13:25

刚才我引过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的“古诗佳丽,或称枚叔”一段,其实那一段接下来还有几句:“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我不久前曾在美国西部转印的香港《大公报》上看到一篇文章,他把刘勰这句话中“结体散文”的“散文”两个字解释为文学体裁中的“散文”。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14:20

我以为这是不对的,古人没有这种用法。事实上, “结体”和“散文”是两个对称的动宾结构。“结体”,是说它构成的体式;“散文”是说它分布的文辞。刘勰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看一看《古诗十九首》体裁的结构和对文辞的使用,我们就会发现,它的特色是“直而不野”。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15:06

也就是说,它写得很朴实,但不浅薄。我们大家都读过李白和杜甫的诗,在读过李杜的诗之后再返回来看《古诗十九首》,你就会发现:当你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古诗十九首》并不像李白的诗那样给你一个很鲜明的印象和感动;也不像杜甫的诗那样使你感到他真是在用力量。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15:54

你会觉得,《古诗十九首》所说的都是极为普通、寻常的话,可是如果反复吟诵,就越来越觉得它有深厚的味道。而且,你年轻时读它们有一种感受;等你年岁大了再读它们,又会有不同的感受。所谓“婉转附物”的“物”,指的是物象。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16:32

作者把他内心那些千回百转的感情借外在的物象表达出来,就是婉转附物。在我们中国诗歌的传统里,这属于“比”和“兴”的方法。《古诗十九首》善用比兴,这个特点等下一次我们看具体作品时将作更详细的介绍。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17:10

什么叫“怊怅切情”呢?“怊怅”与我们现在所说“惆怅”的意思差不多,那是一种若有所失、若有所求、却又难以明白地表达出来的一种感情,也是诗人们常常具有的一种感情。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17:45

因为,凡是真正的诗人都有一颗非常敏感的心灵,常常有一种对于高远和完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不是后天学习所得,而是他天生下来就有的。一首好诗,往往能很好地表现出诗人的这种感情。“切”是切合,就是说能够表现得深刻而真切。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18:31

我们都说杜甫的诗好,为什么好?就是因为他能够把他的感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假如你把你内心的感情表达得不够,那当然是失败的,可是你把你的感情夸大了,超出了实际情况,那也不是好诗。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19:16

现在我们就要注意,把你内心的情意直接而且深刻地表达出来,这在中国诗歌传统中属于什么方法?我以前讲过,是“赋”的方法。所以你们看, 《古诗十九首》可以说是很成功地结合了中国最传统的赋、比、兴的写作方法,因而形成了我国早期五言诗最好的代表作。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20:11

与此看法类似的还有明代学者胡应麟。他在《诗薮》中曾评论这些诗,说它们“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兴象”两个字很简单,但却代表了心与物之间的很复杂的关系,既包括由心及物的“比”,也包括由物及心的“兴”。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21:17

“玲珑”在这里有贯通、穿透的意思,就是说,它的感发与它的意象之间都是能够贯穿、可以打通的。“意致深婉”的意思是说,那种感情的姿态,在诗中表现得不但很深厚,而且很婉转。因此胡应麟说,像《古诗十九首》这样的诗,不但人会被它感动,连天地和鬼神也会被它所感动。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22:11

另外,刚才我还引过钟嵘《诗品》中的一段话,其中也给了这些诗很高的评价,说它们“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温”,就是我在前边说过的那种温柔敦厚的感情;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23:32

“丽”,是说它们写得也很美;“悲”,是指诗中所写的那些不得意的悲慨;“远”,是说它给读者的回味是无穷无尽的。因此,每个人看了这些诗内心都会发生震动,认为它们真是“一字千金”的好诗。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24:20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个问题:在一般选本中,对《古诗十九首》往往只选其中的几首,但如果你要想真正了解《古诗十九首》,真正得到诗中那种温厚缠绵的感受,只读几首是不够的,必须把它们全部读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24:55

因为这十九首诗在风格和内容上虽然有一致性,实际上又各有各的特点。如果你会吟诵的方法,那就更好。吟诵,是中国旧诗传统中的一个特色。我以为,它是深入了解旧诗语言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它能够培养出在感发和联想中辨析精微的能力。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26:18

当你用吟诵的调子来反复读这十九首诗的时候,你就会“涵泳其间”,也就是说,你会像鱼游在水里一样,被它的那种情调气氛整个儿地包围起来,从而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26:52

对古诗十九首整体的介绍就到此为止,下一次我们将选一些篇章作具体的赏析。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27:26

今天学习到这里,拖时间了
班长:田宝(515770219) 12:28:00

先去吃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1 21:38 , Processed in 0.06358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