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7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后事仁者寿。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的人生大幕垂下,享年九十有五。他弥留之际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累了,我要休息!”对于死,他早已参透。他认为佛家对生命的态度是“不求生,不求死”,顺其自然。他于1988年4月底因病入院,儿孙昼夜轮流伺候左右。5月他还接受一台湾记者的采访,只说:“注意中国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此可视为他的遗言。5月11日他把长子培宽呼至床侧,示意有话要说。培宽备好纸笔。他说:“人的寿命有限度。大夫说医生治得了病,治不了命。我的命已经完了,寿数就这样了。有时候吃点药,吃点合口味的东西,就可以了,不必延长寿命。”培宽问他还有什么要交待的,他只坦然地说:“火化。” 梁去世后,例行的追悼会是要开的。中央统战部为梁漱溟起草了一份《生平》。关于1953年一事第一稿中写道:“受到不实事求是的批判。”家属认可。可在修改稿中莫名其妙地被改为“受到批评。”“第二稿和第一稿的区别在于,第一稿隐含梁漱溟不曾反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之意和因此而受到不恰的批评之意。但后来这两点意见被去掉,即恢复当年的提法。”对这样的“一字之差”,家属在电话中向拟稿人表示反对,并表示:“如不改为第一稿中的表述,家属将不出席次日(7月7日)的遗体告别式。”统战部不得已,约请梁氏兄弟去面谈。家属表示,文字如何表述,以事实为准。当年明明是“批判”,《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上白纸黑字写的是《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现在为何将“批判”改为“批评”,令人费解。对方无言以对,只反复劝兄弟俩“以大局为重”。家属据理以争,不肯让步。梁漱溟生前概不接受说他反对总路线,子女们就不能替他接受。商谈从大会议室改到小会议室,由中午拖到开晚饭,相持不下。统战部请来民建的孙起孟先生、民盟的叶笃义先生从中转圜。两位先生感到此事棘手,觉得家属持之有理,难以启齿。一说“原来第一稿不是挺好吗?”一用“晓以大义”劝说。又陷入僵局。双方的心理底线是:干脆不将这一段写入《生平》。但双方谁都不肯先表态。最后由孙起孟提出。统战部长阎明复听完双方意见后表态:“那就不写这一段吧。”因此,1988年7月8日,新华社播发、刊在《人民日报》的“生平”中1953年那段就留下了“空白”,文章的标题是《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梁漱溟走完百年人生旅程》。梁漱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医院告别大厅。灵堂入口大门上悬挂的挽联是:百年沧桑 救国救民 千秋功罪 后人评说 横批是:中国的脊梁这幅挽联是梁培宽次子梁钦宁拟就的。培宽本人忙于父亲的身后事,不知情。梁钦宁张贴时,工作人员阻止,但他执意坚持。据《人民日报》载,前往吊唁的有李先念、阎明复、刘澜涛、习仲勋等四百余人。《人民日报》刊发文章的标题是《一代宗师诲人不倦,一生磊落宁折不弯》。梁漱溟的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后应山东邹平(梁1931年在此创建乡村建设研究院)的要求,家属同意将部分骨灰葬于邹平,并建碑林。墓碑由赵朴初题写。后费孝通、启功、吴祖光等文化名人相继为梁漱溟邹平墓地碑林题词。继之,梁漱溟的桑梓广西桂林提出同样要求,家属应允,又将梁漱溟存于八宝山的另一部分骨灰迁葬至桂林穿山公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