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乐曲中音的组织性 ——调式及音阶 (一)乐曲中音的组织性 组成乐曲的有七个乐音,叫做“基本音级”。依次为: 1(do)、2(re)、3(mi)、4(fa)、5(so)、6(la)、7(si)。 我国古代的音名依次称为:宫、商、角、清角、徵(读止zhi)、羽、变宫。在我国古代工尺谱中它们的唱名依次为:上、尺、工、凡、六、五、乙。它们每相邻两音之间除了“3”和“4”之间,“7”和“i”之间相距为半音外,其余都为全音。 我国早在周代以前就有“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在周初又加入了“变宫”、“变徵”,成为七声“古音阶”。直到公元274年才确立前述的至今使用的七个基本音级。 在一首乐曲中,组成乐曲的几个音并不是彼此分离、互不相干的,它们有着严密的组织结构,它们以一个音——“主音”为中心,组成层层烘托又各司其职的关系。 (1)主音: 每首乐曲都有自己的主音。它具有稳定感和结束感。例如:古代民歌《孟姜女》: 1= F 2/4 中板 你若从头唱到最后一句时试着把结束音改为1、或2、或3、或6,这时,你都会觉得象没有唱完,还必须唱下去,也就是说,落音不稳定,没有结束感。只有落在5音上,才觉得结束了,有了稳定感。这个具有结束感、稳定感的音,就是这个乐曲的“主音”。上例中的主音就是“5”。 每首乐曲都有自己的主音。主音是在整个乐曲进行中被强调而形成的。这就是:多次重复,多在强拍出现,音值拖长。主音常常出现在乐句的首和尾。强调了这个主音,乐曲在进行中就有了基本的倾向。 这和诗歌中的押韵很相似。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也是在押上韵时给人以音韵上的结束感,稳定感吗?一韵脚的形成不也是在诗歌中音值较长的特殊位置多次重复的结果吗? (2)功能音: 如果整个乐曲只强调主音,那么,这个乐曲岂不太单调?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辅之以强调这个主音的上方纯五度音和下方纯五度音,来达到突出主音的目的。上例中,主音“5”的上方纯五度音为“2”,下方纯五度音为“1”,它们也多在重拍和延长音上出现。强调“1”、“2”也使“5”得到了强调。 主音的上方纯五度音称为“属音”,主音的下方纯五度音称为“下属音”。属音和下属音具有半稳定性,存在着向主音进行的倾向。 主音、属音、下属音三者构成了一个乐曲的“骨架”,称为该乐曲的“功能音”。 (3)色彩音: 一首乐曲只有骨架还不行,必须有血有肉。除功能音以外的几个音使这个乐曲“有血有肉”、“富有色彩”,因此称为这个乐曲的“色彩音”。上例中的“3”、“6”就是该曲的色彩音。色彩音具有不稳定性,存在着向功能音进行的倾向。 一般说来,每一个乐曲都有自己的主音、功能音和色彩音。不同的乐曲有不同的主音、功能音和色彩音。 原来,一个乐曲中的几个音竟有着如此严密的组织结构!它们中存在着围绕主音层层烘托又各司其职的关系。 (二)乐曲中音的组织形式 在一个乐曲中,以主音为中心,各音按照一定的音高关系结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就叫做这个乐曲的“调式”。 上例中用了五个音。一个乐曲中的各音按照从低至高的次序由主音到主音的排列称为这个乐曲的“调式音阶”。上例的调式音阶为:561235。 我国民族音乐中不少乐曲是用1、2、3、5、6即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构成的。分别以这五个音作为主音,可以形成五个不同的调式。我们统称为五声调式,其音阶称为五声音阶。它们的名称及调式音阶为: 1、宫调式或1(do多)调式: 1 2 3 5 6 i 主 属 主 2、商调式或2(re来)调式: 2 3 5 6 i 2(2上面加点) 主 下属 属 主 3、角调式或3(mi米)调式: 3 5 6 i 2 3(2、3上面加点) 主 下属 主 4、徵调式或5(so梭)调式: 5 6 1 2 3 5 主 下属 属 主 5、羽调式或6(la拉)调式: 6 1 2 3 5 6 主 下属 属 主 例如: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是五声商调式,上例《孟姜女》是五声徵调式,四川南坪民歌《采花》是五声羽调式。 此外,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由于出现了“4”(清角)和“7”(变宫)这两个音而形成“六声音阶”及“七声音阶”。 多样的调式表明了音乐中音的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正如诗歌的音韵也有很多个韵部一样。它给内容的表达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