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冬1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2.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3.舞蝶对鸣蛩。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5.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6.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7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8.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9.花灼烁,草蒙茸10.九夏对三冬11。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12.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13.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14.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15.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后主,汉中宗16.绣虎对雕龙17.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18.战士邀功,必藉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注释
1、冬和东不同韵部。 2、古代寺庙傍晚击鼓,早晨敲钟以报时。 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下》。冯妇,晋国人,善搏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士人的取笑。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下联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叶公 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彩绘上各种龙的图形。天龙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 4、蛩(音穷)古代蝗虫、蝉、蟋蟀等类的小昆虫都可以蛩,此处指蟋蟀。 5、课:此处是“为……而劳作”的意思,“课蜜”即采蜜。课本指收税,古人经常课,役连用,故课也就带有役(劳作)的意思了。 6、恰恰:像声词,黄莺的叫声。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说的,正是此意。雍雍:像声词:大雁的叫声。《诗经》有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大雁雍雍地鸣叫,旭日东升光闪耀)。 7、上联源出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迢音条,递,遥远的样子。嵯峨:山势高险的样子。危:高。 8、中庸:本来指做事不偏不欹,愉到好处。这里是中等人才的意思。 9、奁(音联)镜匣,古代妇女多用来收放梳妆用具。笥(音四)用竹子或芦苇编成的方形的盛物器具,多用来盛放衣物。杵(音楚):舂米用的一种木制的棒槌。舂:(音充):此处指臼。 10、灼烁(音卓硕):联绵词,花盛开的样子。蒙茸:草木茂盛的样子。 11、九夏对三冬:夏季有三个月九十天,故称九夏;冬季有三个月,故称三冬。九和三也可看成虚数,九夏与三冬都指时间很久。 12、这是两典故。上联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戏马,台名,亦名掠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南,据说项羽曾于此驰取乐。下联出自《晋书》蟠龙(盘龙),书斋名。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曾在南州修筑一书斋,上面绘满龙的图案,称为盘龙斋。盘,蟠在此处义同。 13、这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和《晋书》。晋人毕卓酒后曾对人说,左手剥着蟹螯,右手拿着酒杯,漂游在酒池中,就足以了此一生了。擘音簸,分开,剥开。蟹螯的两个大前足,是下酒的美味。下联见于《世说新语》晋人王恭披着仙鹤羽毛做的披风,乘着轩车,在小雪中前行,孟昶在篱间窥见,说:这真是个神仙呀。鹤氅(厂)用仙鹤羽毛制成的外外套。 14、五老:山峰名,在江西庐山的南部,由五座小山峰构成。 三姑:山峰名,由三座小山峰组成,在今安徽内。 金镛:一种乐器,青铜铸造的大钟。 15、禹,舜,羲,农:分别指夏禹,虞舜,伏羲,神农,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四位圣君。 16、陈后主:南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叔宝。陈叔宝字元秀,昏庸荒淫,被隋所俘,死于长安。汉中宗:汉宣帝刘询。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在位25年,很有作为,班固称之为“功广祖宗,业垂后嗣,可谓中兴”。 17、绣虎:指曹操之子曹植 雕龙:指刘勰的《文心雕龙》。 18、更(音耕):经历,经受。 19、藉(借):借助,凭借。 疏慵:疏懒适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