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26|回复: 1

【原创】关于毛泽东《词两首》的“注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释,对人准确把握句意、全面理解原作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遗憾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四册《词两首》里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及《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某些必要的注释却给省去了,而已有的某些注释却值得商榷。
一、不该省去的注释
    1.词语的出处
    如“百舸急流”中的“舸”,课本仅注为“大船”。“舸”为何是“大船”呢?查扬雄《方言》可知:“南楚江湘,凡船大者谓之舸。”这就比较明确了。毛泽东祖居湖南湘潭,词中所赋恰是湘江及湘江两岸之景,用“舸”自在情理之中。再如“鹰击长空”中的“击”,课本无注。此出《汉书·五行志》:“故立秋而鹰隼击。”毛泽东熟读《汉书》,且所写之景的时令也恰在秋天,因而直接借词取意,写出了雄鹰展翅搏击长空的迅猛矫健之态。
    寻源溯流,正互参注,这是我国几千年来注诗解诗的优良传统。《词二首》共27个有出处的词语只注了一个“子在川上曰”,其省略也有些过分了。
    2.创造性的化用
    “争流”,课本无注。该词出自三国时魏人嵇康的《琴赋》:“尔乃颠波奔突,狂赴争流。”嵇康用“争流”一词写水势湍急、澎湃汹涌,而毛泽东借用之却是指大小船只争行水上、速度极快。创造性地化用旧词旧典,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一个最引人注意的现象,其“巫山云雨”的用例,更能说明这一点。
    “巫山云雨”,课本没有注明出处。此典出自战国时楚人宋玉的《高唐赋》:
    昔怀王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妇人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后人于是便将男女幽会称为“巫山”或“高唐”、“阳台”,而将男女幽合称为“云雨”。毛泽东笔涤千年旧说,故典重铸,直用字面之意,以“巫山云雨”借指长江上游三峡一带的山洪雨水,真可谓推陈出新,其创造性的化用是新奇而大胆的。
    不注此典,不足以表现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反传统思想;不注此典,不足以显现毛泽东用典取意的创造性。
    3.有助于理解作品的作者自注
    《词二首》,课本共设置注释37条。而关于这两首词的毛泽东的自注,却一条也没有。实际上,毛泽东的自注恰是我们理解这两篇作品的最直接的参考材料。
    对“击水”的自注。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文物出版社1958年9月刻印的线装大字本《毛泽东诗词十九首》第一页的空处注释道:
    击水: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这条自注不仅准确地对“击水”一词的本意作了说明,更重要的是,它让人们看到了毛泽东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志及对人生的坚强信念。另外,这个自注还起到了丰富原作思想内容的作用。
    对“长沙水”“武昌鱼”的自注。毛泽东在“才饮长沙水”的后面加注说:
    民谣: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所谓长沙水,地在长沙城东,有一个有名的白沙井。
    以后,毛泽东又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就“长沙水”“武昌鱼”的含义作了专门的强调。《毛泽东的读书生活》记述说:
我说才饮长沙水,就是白沙井的水,武昌鱼不是今天的武昌,在现在的武昌与大冶之间。
    所谓“武昌与大冶之间”,实际就是指今天的鄂城。它古称武昌,盛产鳊鱼,时称武昌鱼。
    “长沙水”的自注,使人看到了毛泽东对长沙风物的了如指掌和字里行间透出的淡淡喜悦,也让人又一次感受了毛泽东诗词创作吸纳百川的丰富多彩。而“武昌鱼”的解释给人们提供了古今武昌的不同所指。这些,对学生进一步准确领会原作的内容都是有益的。
    这两首词,毛泽东先后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上做过六次自注,而课本一条也没采用。
    上述三个方面注释的缺漏,是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笔者期望教材修订时能做出适当的增补,以求得课文注释的日臻完善。
二、三个注释的商榷
    《词二首》中的注释,笔者以为有三处值得商榷。
    1.“百舸争流”的“舸”
    舸,课本注释为“大船”。显然,这个解释是根据扬雄《方言》的说法。但结合毛泽东这首词的整个内容及“舸”的语境来加以品味,笔者以为把“舸”释作“大船”未必合适。首先,湘江之中,百舸竞行,不见得只只都是大船,认定都是大船,这与生活实际不相符。其次,就“舸”的本义看,它既可解作大船,也可解作小船,如《三国志•吴•周瑜传》:
    (周瑜)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
    能够系在大船后面的船,自然是小船了。
    由此看来,“舸”有三个义项,即大船、小船、一般的船,而“百舸争流”即泛指一般的船,不必定其大小。这样理解,其艺术的真实才能不违背生活的真实。
    2.“谁主沉浮”的“沉浮”
    课本注释道: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这里指盛衰。
    “沉浮”一词出自《庄子·知北游》:“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故。”清代学者郭庆藩在他的《庄子集释》里解释这句话说:
    世间庶物莫不浮沉、升降、生死,往来不住,运之不停,新新相续,未尝守故也。
    由此看来,“沉浮”的本义就是借物体在水面上的沉没和升起比喻事物的盛衰消长,这是毫无疑义的,但对“谁主沉浮”中的“沉浮”仅仅作此理解,未免有些狭窄和肤浅了。
    《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的时候。而从1911年至1925年,毛泽东数次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十几年里,国内外风云变幻,天地沧桑。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无不影响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毛泽东独立寒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于是游目骋怀,心鹜八极,对谁是自然、社会的主宰发出了讯问。因此,这里的“沉浮”不仅是指生物的盛衰,更是指国家的兴衰、人民的祸福,其实质也就是谁来掌握社会的印把子。另据臧克家《珍贵的孤纸》一文记载,1960年前后,毛泽东诗词要译成外文,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袁水拍找到臧克家、叶君健,把翻译家们拿不准的问题汇集在一起,请毛泽东亲自定夺,其汇集的17个问题中,就有“谁主沉浮”。当时“谁主沉浮”设计了几种不同的理解,而得到毛泽东肯定的就是“由谁来统治中国”这个解释。
    3.“巫山云雨”的“云雨”
    “巫山云雨”的典故出自战国时宋玉的《高唐赋》,其典原意及毛泽东直取字面意义的作用前文已述。课本对此的注释,似乎“犹抱琵琶半遮面”,故意撇开典故的本意,只道是“巫山的神女,早晨为云,晚上为雨。因而巫山有一个峰叫神女峰。”这不仅是对原典故的断章取义,更是一种科学性的误注,它削弱了学生对这首词创造性用典的反传统思想的理解和领会。
    诗无达诂。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在向“达诂”目标的努力进取中裹足不前的理由。故作者不揣浅陋,草成上文,以就教于海内方家。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枯枝牡丹 发表于 2012-6-5 11:38
舸,喜欢先生的解释,要不我以前填词就是乱用意象了,嘻嘻。问好先生!

谢谢问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20:48 , Processed in 0.0710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