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每况愈下”这个成语,不觉想起七十三年前文坛上的一桩旧案。 1925年8月1 日,时任段祺瑞执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在他主持复刊的《甲寅》周刊第一卷第三号上发表了《孤桐杂记》(孤桐是其笔名),文中写道: 尝论明清相嬗。士气骤衰。…… 民国承清。每况愈下。 今天我们看到上述句子中的“每况愈下”并不感到有什么异样,但在那时,这个成语一般是用作“每下愈况”的。适逢新文化团体与“甲寅派”布阵鏖兵之际,鲁迅一见章文,立刻在《莽原》周刊的第19期上发表了著名的杂文《答KS君》,他跃马挺枪,向这位“甲寅派”的元戎章士钊叫阵: 《甲寅》第一次出版时,我想,大约章士钊还不过熟读了几十篇唐宋八大家文,所以模仿吞剥,看去还近于清通。至于这一回,却大大地退步了,关于内容的事且不说,即以文章论,就比先前不通得多,连成语也用不清楚,如“每下愈况”之类。 每下愈况,语出《庄子·知北游》。东郭子前来向庄子请教那个虚无缥缈的“道”究竟在什么地方,庄子回答:“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要求说得具体点,庄子于是从蝼蚁说起,直到稗草、砖瓦、屎尿等,都是道存在的地方。东郭子见庄子越说越卑下,惊得目瞪口呆,一言不发。庄子又进一步解释说:“要满足你的要求,把道的真相说清楚,就像市场上的牙人用脚踏在猪的小腿上一样,每下愈况。”意思是说顺着小腿向下踏,越踏在它的下部即脚胫上,就越能清楚地判断出整头猪的肥瘦,因为脚胫是最难肥的部位。况,由引照而鲜明。愈、越,更加。庄子的意思是说,越是从卑微的事物去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实情况,而后来人们多用这个成语指情况越来越坏。 鲁迅先生认为,章士钊把“每下愈况”写成“每况愈下”是完全错误的,于是挥起如椽大笔着实将章士钊揶揄、挖苦了一番。 事实上,鲁迅先生错了。这个成语早就有人用作“每况愈下”,章士钊并非“始作俑者”。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子瞻(苏轼)自言平生不善唱曲,故间有不入腔处。非尽如此,后山(陈师道)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 宋人洪迈《容斋续笔·蓍龟卜筮》: 人人自以为君平,家家自以为季主,每况愈下。 由此看来,“每况愈下”在宋人文章中已多见使用。宋朝以降,更不乏其例,清人黄宗羲《吾悔集》中就有“自公云亡,每况愈下”的句子。不知章士钊是没有看到这些用例,还是看到了而不愿再去辩解,反正人们再也没有见他有关这个成语支言片语的文章出现。 新文化阵营与“甲寅派”的论战,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参与当年论战的人都已作古,这桩文学的公案也早已蒙上了一层时光的尘埃,章士钊在当时反对新文化、攻击新文学,他是作为文学革命的对立面出现的,是鲁迅的敌人。“三·一八”惨案,罢免鲁迅的教育部佥事之职等,他都难辞其咎。但我们不能不说,在“每况愈下”这个成语的运用上并无可责之处,这确是鲁迅先生的疏虞。今天,人们早已习惯于“每况愈下”,而对“每下愈况”,大多数人已经不知道了,这恐怕是鲁迅先生生前所未曾料到的。但这丝毫也不会动摇人们对先生的尊重与敬仰。恰恰相反,这更让人觉得鲁迅先生作为“人”的真实可爱,而非作为“神”让人诚惶诚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