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4|回复: 1

华夏一青七期格律诗班10.22第三讲五种绝句的章法结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2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夏一青七期格律诗班10.22第三讲五种绝句的章法结构

讲师:柳三老师


大家好!上周留的作业呢,咱们下周讲评。这周继续讲课。
因为上周的课,我们还有一部分没讲完

上周我们讲了五种绝句的章法结构
这周呢,咱们继续讲解剩下的四种章法结构
六、先景(事)后情(议)法。

在一首绝句中,前两句写风景或事实,后两句写议论,即属此法。风景或事实是议论的根据,触景生情,就事生议,那就不是无稽之谈了。诗中的议论应观点新颖,见解高超,成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以收警策动人之效。

议论呢其实是一种间接的抒情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的前两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写景,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
其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发表议论,含意深远,耐人探索,道出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前两句写所见,后两句写所感,衔接自然、紧密,达到了景入理势,理抒景情的妙境。
先景(事)后议法同承接并列合用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后两句议论性质明显,后者多写景或叙事。
又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前两句,以精炼的笔法,描绘庐山那侧峰横岭、雄伟奇秀、气象万千的景象。后两句则以奇思妙发,揭示出一个精辟哲理:人们要认识事物,必须摆脱局部经验的局限,着眼于全局,避免片面性。全诗意蕴深刻,语言浅显,景为议服务,同时也体现了苏诗深入浅出的特色。

同时这样的手法也可以倒过来用。就是先情(议)后景(事)。
前两句先抒情或者议论, 后两句写景或者叙事来证明其论点的。议论与写景、叙事,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如朱淑真【秋夜】: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诗人在这里营造的正是景与情会,心与物融,共同营造出孤冷寂寞的意境,先题出无眠,后以景象予以论证无眠的理由。
再如,白居易的《后宫词》:   
雨露由来一点恩,争能遍布及千门。   
三千宫女胭脂面,几个春来无泪痕?  
其前两句是议论,说明皇帝只是一人,怎能把他的宠爱施及宫廷中数千宫女呢?其后两句举出三千宫女虽然是红粉佳人,但一年到头得不到皇帝的宠幸而时时哭泣的事实,来证明他的论点,这就言之有据了。
又如韦庄【金陵图】: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则是以事实来证明自己所先提出的观点。
又如这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又如这首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首先情后景,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家可以去古人的作品中多找些来看,可以用心体会。不再举例了
七、末句寓情于景法。
一首绝句的前两句,或叙事,或写景,而第三句多写人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其第四句不继续抒情,却以景作结,这样的布局就叫“末句寓情于景法”。     这种布局法的好处是:既能补充前面写景叙事之不足,又能把难言难状之情藏于景中,以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 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此诗是诗人在病中得知好友白居易贬江州的消息后,极为难过的时候写的。其第三句中的“惊”字,是心理状态,其第四句如写成“无言独自望寒窗”或“泪流不尽望寒窗”等句,虽也合乎格律,但这只是实写,状其外形,内涵浅淡,远不如“暗风吹雨入寒窗”这第四句以景结情。这样景语作情语,哀景抒哀情,就能使诗人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均蕴含于景语之中,留给读者去领悟,去想象,去补充;这就使末句诗味隽永,耐人咀嚼了。
八、末句综合法
有些绝句前三句或写景或叙事,最后一句点出中心思想,阐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有人把这种手法比作击剑,说前面的都是铺垫,克敌制胜的在最后一击
我们现实里的诗友常说的一句是“最后一句应该挑起来”,就是这个意思。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有寄】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先并列写出夏季雨中景致,最后阐明思念之情。这样的手法要注意结尾。结尾多是本诗的诗眼所在。
又如,登山一诗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样的手法,如果最后一句写不好,那全篇都不成功。如果最后一句写的出彩,那全诗都跟着提色,

这样的章法,其实大家很多见的。古代很多趣味诗都是用这样的手法。例如 :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
飞入草丛都不见.

这个据说是乾隆所写,
这样的作品呢,亮点在结句,如果结句没写好,那么这诗确实不成功
这个是传说乾隆写的

传说呢,不可考证。但历史上真有一人这样写过
大家知道是谁么

郑板桥
他的数字诗《咏竹》可谓别出心裁:“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
和这一片两片相似的是郑板桥所写的咏雪诗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这个是可以考证的。据说纪晓岚也写过类似的咏雪诗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写过类似的作品

明太祖朱元璋写的一首咏鸡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遍残星与晓月!
所以说这样的末句综合的手法,古人常用。
九、倒叙法。
        倒叙法的最终目的是要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一般来说,绝句的重点在末两句。
如果事件有先后顺序,而作者又要突出发生在先的事件,因此就用倒叙的手段,把后发生的写在先,先发生的写在后。
比如梵崇【春晚】:
春光过眼只须臾,榆荚杨花扫地无。
却忆菩提湖上寺,绿荷擎雨看跳珠。
作为宋代高僧,对人生当然是看得很透彻了。但是,真的什么都看透了么?当然不是,梵崇也不得不承认,有些美好的回忆,是一辈子也无法看透和释怀的。否则不会有“却忆…”之后的诗句了。这种倒叙法的布局有时很有妙处。
以上几种绝句布局法并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常是两者兼顾,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当然也不是全部概括的,创作时还应发挥灵感,尽量做到布局合理,前后呼应,流畅自然。
于以上的几种布局是否真的囊括了绝句的所有布局章法了么?回答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布局章法,需要的大家去自己体会。
关于绝句的章法呢,例如渔洋绝句十二法
又如绝句56法

其实都没有将绝句的章法完全概括
但不代表这九种章法我们学来没用
我们以这九种比较常见的章法,可以逐渐的学习绝句的写作
这九种是比较常用的章法结构
虽然说是我们一青最早的讲义。
但是比较实用,咱们一青的远黛,翠袖西风都是学诗从这开始的。她们现在都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至于我们现在讲诗堂实用的讲义呢是使用剖析法,和咱们七期的讲义可以相互映照。

我们在看两首:
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此诗前三句一意顺承而下,末句陡转而结,就超出以上九法了。
又如窦巩的《难游感兴》:
伤心欲问前朝事,唯见江流去不回。
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此诗首句起,次句既承又转,三四句一气直下,以显出作意。 可见,诗的布局法不是死的,要灵活运用。深入生活的有功力的诗人,由于平时多吟诗,多写诗,多揣摩诗,日就月将,灵感来时,缘情构思,缘思措辞,佳句飞至,下笔如有神,开阖呼应,自称章法,此所谓“天才出于勤奋”,“功到自然成”也。
我们了解了所有的章法布局,也不能把这个当做公式来用。
诗歌不是方程式,不可能有万能公式的。

我们常听人说“诗无定法”
也有喜欢看金庸小说的人,说以无招胜有招。
其实有这样的想法是正常的。
我们从对诗的写作一无所知,然后开始学习章法

到后来呢,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要完全忘记章法。
虽然这个时候去写诗和没学前一样,但是本质确实不同的。
哲学上有个名词叫“螺旋式上升”
虽然我们又回到了起点,但是高度不同了

所以说呢,古典诗歌学习写作是一回事,这个时候,要面面俱到,要学好多。我们称这个阶段叫化简为繁
古典诗歌写作是另一回事,我们不可能写一首七绝,要回忆起绝句的所有的讲义
这个时候,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心里所想,下笔成文。看似简单,其实不然。
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不厌其繁;写作的时候要把这些“繁”给简化了才成
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无招胜有招
多说了几句
下面我们接着来讲解 诗家语
写诗要用诗的语言,那么什么才是诗的语言呢
下面我们来介绍诗家语

“诗家语”是具有独特美感魅力的一种文学语言。是指诗的用语不同于散文用语更不同于日常用语。诗的语言具有含蓄性,跳跃性。如果我们用世俗的语言解诗,就可能忽略了诗人的用心。
例如岑参《还高冠潭口留别舍弟》:
“昨日山有信,只今耕种时。
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
独向潭上酌,无上林下棋。
东溪忆汝处,闲卧对鸬鹚。”

用世俗语看,这首诗就解不通,既然是留别舍弟,为什么要提到“杜陵叟”?为什么又是喝酒,又是下棋,又是独对鸬鹚?
而用诗家语看这首诗,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绕了许多弯子:不说写信人怪他迟迟不回来,而借杜陵叟的口来怪他,隔得相当远的杜陵叟都怪他迟迟不回来,那么同村的人和家里的人怪他,自然尽在不言中了。

“东溪忆汝处”,是讲“想念你”,而“潭上酌”、“林下棋”、“对鸬鹚”是为什么呢?也是因为想你!——杜陵叟先是想到无人可以在林中下棋,是想你;无人作伴,只好独向潭上酌,也是想你;连独饮的兴趣都没,只好对鸬鹚躺着,更是想你。这样一层进一层推进,就把情感表达得充分而含蓄,如此一来,作别舍弟的理由就很充分了。

诗中不是没故事,而是跳跃发展的故事,需要用想象将其接通,不理解这一点,就读不通诗。读了也不会有真感受,那自然体会不到它的好处。
要想学会写诗,就应该学会王安石标举的“诗家语”
所以,“诗是语言的艺术”,写诗要有写诗的语言,并不是符合格律的句子都叫诗的。读诗、写诗应知诗家语。

例如杜甫的诗“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乍看起来,这两句诗既没有生僻的字眼,也没有古奥的典故,读起来可能就是不知所云。其实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倒装的句式,按照一般的说法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杜甫在这两句诗里主要是强调稻是被鹦鹉啄余的香稻、梧桐是被凤凰栖老的碧梧。这就是诗家语。
古典诗词是音、形、义相结合的语言艺术,有着严格的格律,不但要辞藻丰美、富于变化,而且由于字数的限制,更应言简意赅、以少胜多。所以在字句的锤炼、推敲上,在表达的比兴象征、化典渲染上都应力求精妙。

下面我们来看诗家语的几个特点:
(一)形象性。写诗词要用韵文,属于艺术语言;其思维多用形象思维,寄情于景物,状物抒怀。用形象表现概念,是诗词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所谓形象语言,应该是具体可感的形象,来牵动读者从对形象的体味和感受中,领悟诗的思想并接受美的熏陶。如李商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说明爱的真与深。
(二)精练性。诗高度概括,言简意丰,用极少的字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如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仅十个字,就把诸葛亮的卓绝功绩及其卓越军事才能概括出来了。

(三)跳跃性。诗为了精练,可以省去的话就不必说,叙述可以有跳动。如崔护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了诗人去年清明“寻春遇艳”和今年清明“重寻不遇”两件事。但两件事之间似缺少交代,结构上呈现大幅度的跳跃。然而绝句只能写四句,其中的连接部分要靠读者去联想补充。

(四)含蓄性。诗多用形象思维,意思和情感多不直接道出,往往寄寓在具体的物象之中。有人说诗词与其它形式的文体在语言上最大的区别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理解这一点是解读诗意、领悟诗情的又一个层次。婉转而曲折地表达内心独到的生活感悟和体验,典型的例证是朱庆馀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受到张籍的赏识,但考前不免忐忑,又不便直言相询,故此呈诗。
(五)反常性。诗词语言是一种最不科学、最不规范、却最具艺术表现力的语言。诗家语最明显的特征是不肯受逻辑和语法的约束,常常有悖于常理。如“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和“晓来谁染霜林醉,说是离人泪”这样的句子。但却因此而为之叫好,乃无理而妙、藏有别趣。

六)生动性。“诗家语”要让形象给人以动感,巧妙地运用动词,能使全诗生辉,产生魅力。宋祈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都堪称巧妙运用动词的典范。
(七)流畅性。诗词语言要自然流畅。如李煜的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语言自然流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八)色彩性。诗是抒发感情的文字,诗的语言也带有感情色彩,而色彩本身也能有力地表达感情。如杜甫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读来使人胸襟豁达,清心明目,这与它巧妙地显现黄、翠、白、青四色是分不开的。
(九)音乐性。诗词要寻求节奏的和谐,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声调、音节、平仄、押韵等。我们说声情并茂,声是声音,情是情感,可见音乐在诗词创作中其地位之重要。
总之,形象、准确、鲜明、生动是对“诗家语”的基本要求。
人常在批评诗时说某诗直白了,嫌其不含蓄,无味可品,实际上是说诗的意境太肤浅。
好诗是耐品的。如“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应该说是很直白了,但非常耐人寻味。写诗要有充沛的感情,要有奇特的想象。要选择鲜活的意象。诗是含蓄的,也是空灵的,诗性决定了它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所在。
大家看到了诗家语那么多特点,是不是我们写诗都要用到呢,其实不是这样的

(七)流畅性。诗词语言要自然流畅。如李煜的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语言自然流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我们要做到三点就可以了
第一,凝练,第二含蓄,第三诗中要突出的形象
尤其是第三点很重要
因为从明清时候,开始流行章回体小说了。所以从那开始就出现了文人诗词和小说家的诗词。
小说里的诗词好多都是不错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可以单独拿出来当做作品的诗词,哪些诗词和我们所说的文人诗词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就在于 “诗中是否有突出的形象”
我记得曾在试剑山庄里和雪峰说笑,我们以哭为例子
哭丧,我说山东人呢,很多老年人都会哭丧。哭的时候呢能哭出山东柳琴戏的味道,边哭还边念叨
例如“八仙桌子靠后墙,太师椅子摆两旁。想起苦命的谁谁,忍不住泪两行”
这个有诗的韵味,但不是诗,而河北一带呢他们的哭丧呢一也有诗的韵味,一般要哭出河北邦子戏的真假腔来,例如“八月中秋雁南飞,一声吼叫一声悲。大雁到有回来日,死去亡魂永不回”,这样也不算是诗,但有诗的韵味在里面。
以上就是关于诗家语的讲解,今天的课到这,有点拖时间了哈。因为临时性的增加了些内容。
作业还是上周的作业,要求大家准时完成。

发表于 2016-10-29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讲义,老师辛苦了
养成好习惯,来了就留个脚板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1 11:11 , Processed in 0.06092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