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14|回复: 3

一青四期先锋班2016年第四讲讲义 柳三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节课呢,我们讲了律师的发展史,
从文人开始从事律诗创作,一直讲到了律诗技法纯熟
其实律诗和绝句是互通的
写律诗最关键是要写好承转联
这样律诗才会有格局,有气象万千之说
如果承转联写不好,那么这样的律诗会显的呆板
显的无力,
甚至会出现堆积、拼凑的现象
今天我们来讲下律诗承转联的写法
我们如何来处理承转联的,
这里我们同样是按照诗句表达的内容上来分析
诗句一般表达的内容呢有,叙事,议论和感叹,写景,抒情
咱们一青的绝句讲义是根据这诗句体现内容来讲解的
律诗也是如此
同样填词也是如此
这诗咱们一青和其他学院讲义差别的地方
我们说过古典诗词的写作有三个要点,第一要确定下来诗词的主题情感,这个是说我们要写的是什么?
第二,要使用合理的章法结构,这个是说古典诗词的行文方式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其他文体如散文记叙文等文体不同,
第三呢,要写好关键句,关键句呢,是指,绝句的结句,律诗的中间的对仗句,词的中心句。
我们写学习律诗的写作也要掌握这三个关键点,一般来说初学写律诗,
首先要学会处理好中间四句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经常说的承转句之间的关系。
我们讲绝句的时候,曾经以诗的内容即写景、抒情、叙事、议论分别阐述了绝句的十六种章法结构,
那么我们学习律诗的写作,也借用这样的分解法来学习。
刚才我们说了,初学律诗首先要知道承转句的关系
那么我们来看下关系一
关系一  承要舒缓,转要突起承接要舒缓,转折要突起。承接的时候适当的放大情思,转折的时候把情思收拢。
这里要讲下,律诗的第三联相当重要,第三联为腰。
人体的腰古代称为龙,道家养生学的降龙,龙就是指腰,其实就是我们说的脊椎骨,
那么律诗的第三联就相当于人体的脊椎骨,第三联要弱了,那么全诗都失败。
我们来看下具体例子:
A、承联写景,转联抒情
一般三四句要承接一二句,要做到和缓,一般多是描写景物为主五六句以抒情为主。  

我们拿篇作品来举例,我一诗友曾写了篇岁末感怀,我一直很喜欢,并且多次用这首作品来举例,大家看下:
七律 岁末感怀  作者:小破                                             
当时惯用酒催程,已累多情复薄情。

一盏昏黄扶我影,三千风月是君城。
飘零兴味随年尽,苦楚相思逐日惊。
梦里盈盈堪寄与,却书别事不关盟。   
大家看下第二联,就是在写景,“一盏昏黄扶我影,三千风月是君城。”
这是两处描写,不同的场景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一般描写景物的时候呢,要把情思融入到景物里去,要把思维放大。
抒情的时候要收拢情思。这样才能体现诗的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诗词也是如此。如果这诗写得一眼望到头,那么这诗词也写的失败了。
首先要做到的是诗的起伏,然后呢提升诗词的神韵,意蕴。
我们来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中第二联,承接第一联,两联都是在描写眼前所见的景物;第三联转入抒情,这个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指在某种景物的触动下产生的特定感情的抒发。换句话说,作者有时初无自觉的意念,忽见景而有情,撩拨了缕缕情思。
古人在写景的时候通常有两种方式:
第一就是触景生情——由景物触动情丝    这个就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的无我之境。     
还有一种方式呢就是缘情写景——这个时候景物描写,其实就是用景物来彰显作者的情感,如作者的心情是喜悦的,
那么同样的景物描写出来是带有喜悦的感情色彩,如果作者的心情是沉痛的,那么即使是同样的景物,描写出来所带的感情色彩也是沉痛的。   
而这个呢,就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讲的有我之境。
这里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下,情景之间的关系。这学期,我们主要会针对情景的问题给大家开几节课专门讲解。
咱们回到老杜的诗上来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的这首诗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通过景物的描写呢,触动了心里的情感。承联,一般情况下承接起联,这里是补充起联描写的不足。
转联呢突起,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
咱们再来看一首例子
送毛伯温 明世宗

大将南征胆气豪, 腰横秋水雁翎刀 。
风吹鼍鼓山河动 ,电闪旌旗日月高 。
天上麒麟原有种 ,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 ,朕与先生解战袍 。
这是毛伯温出征安南时,明世宗朱厚熜为其写的壮行诗。首联写主将气概和出师时的装束,充满豪壮之气。颔联写鼓鸣旗展,以衬军威。前四句是对毛伯温和将士们的赞扬,称赞他们豪气凛然,撼动山河。颈联作敌我分析,言麒麟有种,蝼蚁难逃,用“蝼蚁”来蔑视叛军,比喻中有议论。尾联既表达了对毛伯温出征必胜的信心,更是对毛伯温的信任和鼓励。全诗写得明白晓畅,铿锵有力,气势非凡,反映出明世宗早期励精图治的精神面貌。
我们来分析下这首律诗:
第一联,写的是一个局部景,第二联承接第一联,写的是一个全景,鼓鸣旗展。体现出军队的威壮。然后由景转到了抒情,这个抒情是一种豪情的抒发。天上麒麟原有种 穴中蝼蚁岂能逃。赞扬毛伯温,藐视敌军。太平待诏归来日 朕与先生解战袍。结尾呢是一个普通的描写,但是透漏出未战先胜的气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继续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旅怀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
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 。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这里呢,我们讲解一下移步换景的问题。古人写诗呢,经常使用这个手法。移步换景有两种表现手法:
两种表现手法:
第一种,景物的描写是跨越了时空或者是空间的。这些景物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刻,但是这些景物的描写呢,是跟着作者的思想变动为线索的
例如,
温庭筠的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a、看到了眼前之景,想到了过去,这个是跨越时空的描写。
第三联,产生了感叹,这个感叹也是抒情,我们在讲解绝句的时候说过,感叹,议论还有叙事,在关键位置上就是一种间接的抒情。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这个是说眼前之景已经不是过去的景物了,并且走的时候年轻,回来的时候人已经逐渐老去。
苏轼被困了19年才回到了故土。
b、刚才我们说了这是跨越了时空的,移步换景,还有一种是跨越了空间的移步换景
      我们来看下,香菱咏月诗第三首【清】曹雪芹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承转联都是在写景,这个我们以后会介绍。我们先来看移步换景:

   由地上写到了天上,由身边写到千里之外。这个是跟着作者思维的变换而写的。
最常用的移步换景,就是随着眼前之景的转换而转换。就是看到什么写什么,但是要注意这样描写要写出画面的完整性。
这个是我们插播的内容,大家先了解下,我们以后会开专门的课来详细讲解。我们回到刚才的哪首诗上来。
    旅怀 崔 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
蝴蝶梦中家万里 ,杜鹃枝上月三更 。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前两联的景物描写,是由眼前实景,转换到了梦里的虚景。第三联则在第二联的基础上转入抒情,抒发思乡之情。
通过以上例子呢,我们不仅仅要学会如何写景,同时还要知道,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做到情景分离。
B、承联叙事,转联抒情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这个我们要讲下偷春体。律诗中间两联对仗,如果第一联对了,
第二联不对,第三联继续对仗的话,这个叫做偷春体.还有一种叫做瘦春体,
这个是说律诗只有第三联对仗,第一二四联都不对仗.
第二联在承接第一联的情况下,不在写景,而在叙事,和我们刚讲的由景转入抒情是一样的,区别是这个是由叙事转入抒情.
两者差别是一是由景启情,一是有叙述引出的抒情.一般三四句要承接一二句,要做到和缓,一般多是叙述为主,五六句以抒情为主.
我们再来看个例子。
《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里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可以算是在叙述,也可以算是在感叹。这诗呢,以景语起句,在第二联点题。
因为题目是月夜忆舍弟,第一联只是在铺垫,第二联点题,并引出“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个抒情语.
我们再来看首例子:                                                     留别王维》作者: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里要讲下 "欲寻芳草去".“芳草”一词,来自《离骚》,王逸认为用以比喻忠贞,而孟浩然则用以代表自己归隐的理想。
“欲寻芳草去”,表明他又考虑归隐了。“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
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从这个思想活动里,却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惜别之情。
这里再次说一点:第二联无论是在写景,还是在叙事,那么都不是简单的写景和叙事,最好要做到景、事中要藏着感情.  
最忌讳的是,写景和抒情分离,叙事和抒情不相关,二者一分离,那么这诗就写的失败了.
我们再来看个例子                                
答李儋 杜 甫  
去年花里逢君别 ,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 ,春愁黯黯独成眠 .
身多疾病思田里, 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 西楼望月几回圆 .
个诗也有说是韦应物的作品.至于作品归属权的问题,我们不做讨论.
我们来看下这诗.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即谓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
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
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消息不通,情况不明。
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
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
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
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
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
尾联便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
我们在看这些例子的时候,不仅仅要关注承转联的写法,还要关注起结是如何写的。并且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和过度,都要仔细品味。
今天的课就到这来。留一作业:以春天即将离去为题,写一七律。不限韵。时间两周。下节课点评。
作业的要求还一个,必须使用我们今天讲的内容,否则不与点评。
大家晚安


发表于 2016-4-26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翠翠
发表于 2016-4-26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翠翠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2 20:37 , Processed in 0.0662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