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玲珑讲评] 玲珑阁二期二十三讲唐多令讲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9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来讲评上节课的糖多令

不过我想问一个问题,都说词牌本身就带有感情色彩的。

意思是说,每个词牌适合表达的情感是固定的

词兴起的时候,那时候词牌是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

例如虞美人,当时就用作专门来写项羽和虞姬事,所以这词牌多是写悲伤的氛围的

但是当时呢,词还没有完全的被大众文人所认可,

一直到北宋初期,词还只是诗馀而已

所以哪时候的词还不算是文学体裁之一。

后来北宋出现了两个著名的词人

柳永和苏轼

柳永一下就创作出大批量的长调,使词的格式上出现了变化

例如过去的浪淘沙,被他演变成了浪淘沙慢

就是一首长调的格式了

柳永把词的格式,推陈出新

苏轼呢,他以诗入词。

认为诗可以写的,词同样可以写

一下就把词的地位提升到了和诗一样

历史上第一首悼亡词

就出自苏轼的江城子

按照苏轼以前的说法,说江城子这个词牌适合表达一些激昂的情绪

但是苏轼却用它写了一首历史上的第一首悼亡词

也就是从苏轼开始,词不在是艳科了


过去呢,我写了一首风入松燕子楼

以关盼盼故事而写

当时写出后就听到了不少的反对意见,

他们说,风入松不适合来写婉约的情怀

但是这个没所谓,因为当时在网络上,大家对词的见解,是不一样的

后来网络上开始推广了新韵

我记得当时就是支持新韵的,我认为诗词写的好不好,不在于你用的新韵还是平水韵

当时我也写了一首新韵的词

就是唐多令
唐多令 感一对老夫妻相守半生
相恋古苏州,缘识燕子楼。数十年、风雨同舟。衣陋食蔬终不弃,既携手,愿白头。 岁月去悠悠,闲愁付水流。喜今朝、美景难收。明媚春光心亦醉,也学那,少年游。

没有比老夫妻携手看夕阳更亮丽的风景了.

后来因为当时的新韵版本太多了,我记得当时我手上就有三四个版本的新韵。于是从那后我就不提倡新韵了。认为平水韵和新韵一样,提倡双轨制

我们来看大家的练笔吧
因为练笔作品不多,所以就胡扯了几句


以阳春三月为题,可以写春景,春游什么的

残荷细雨
唐多令●春
三月馥幽深,一春任古今。碧柳柔、花媚思寻。多少文人当旅客,凭旧事,几欢吟。
野陌曳春音,农家迎玉琴。借东风、汉服情心。欲感春词愁入酒,山渺渺,意愔愔。

残荷的作品

我们先来说下,这个词牌,在上下阙的,第三句

也就是那三字和四句


碧柳柔、花媚思寻。

通常说,三字句的平仄,是仄平平,很少有第二字为仄的,

可能有人会说了,为什么例词的这句二十年、重过南楼。

十不是仄么

估计是大家没细看词谱,我记得词谱里有说明的,说在两宋时期,有个现象是叫以入代平的
刘过是宋代人,

所谓以入代平,多是存在宋代时期

两个原因,第一是韵书问题,我们填词用的韵书是词林正韵,又或者是晚翠轩词韵

好多人认为是韵书的问题,其实不然

宋代讲究的是倚声填词

这时候平仄是根据实际演唱效果来的,有可能平仄对了,但演唱并不协调。会有一些以入代平等特殊情况。

就把一些入声字拖长了音,故意唱成了平声,这样整首词唱起来就没瑕疵了

这个就是为什么现在我们不说以入为平 了哦

因为这个和写作是没关系 的,只是在演唱方面,

我们回到词上来

残荷细雨
唐多令●春
三月馥幽深,一春任古今。碧柳柔、花媚思寻。多少文人当旅客,凭旧事,几欢吟。
野陌曳春音,农家迎玉琴。借东风、汉服情心。欲感春词愁入酒,山渺渺,意愔愔。

残荷的上下片里都有春字

上阙一个,下阙两个
这时候,上下阙的春,因为有个递进的关系的

否则就是用字过于随手了哈

这词的节奏,看似没错。但是感觉上阙的结尾几句,弱了许多

多少文人当旅客,凭旧事,几欢吟。

这三句,就是太随手了

三月馥幽深,一春任古今。碧柳柔、花媚思寻。多少文人当旅客,凭旧事,几欢吟。

这里应该是在第五句到上结,应该是韵味深藏的。这里所写就太浅太白了

野陌曳春音,农家迎玉琴。借东风、汉服情心。欲感春词愁入酒,山渺渺,意愔愔。

迎玉琴,不如用响玉琴

第二汉服情心?是倾心把

欲感春词愁入酒, 这里愁来自什么地方

建议用 欲感春词( 融,并,倾字)入酒

总的说来残荷的词,节奏上,整体把握了,逊就逊在表达上了

唐多令·春日登山
无风
三月踏春行,山光豁眼明。有松风,泉水相迎。应憾樊笼常束我,拟飞鸟,向危亭。
临壑喊三声,凭高时一争。看云涛,数变阴晴。为问少陵年有几,登绝顶,气纵横。

无风的词,平仄格式上和情感把握上都没问题

但是却在用词上有问题

三月踏春行,山光豁眼明。

这里豁眼明是当代人说法,用古诗词上不妥,感觉别扭

建议用三月踏春行,山光“映,耀,入”眼明。

有松风,泉水相迎。松风和泉水是并列的,所以三字句后面是用顿号的

我记得无风好像问过我,说唐多令里三字领句的问题

我说了,唐多令没有三字领

词里也没有三字领


只有一字领,

三字的要么是三字句,三字顿

三字句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要和后面的四字或者五字句,行成一个整体

唐多令 的第三句的三字句和第四句的四字句其实两句是一个整体,

类似的词牌还有风送松的祠中的三字句

应憾樊笼常束我,拟飞鸟,向危亭。

这里憾字不对,应该是应叹樊笼常束我

临壑喊三声,凭高时一争。看云涛,数变阴晴。这几句不错

为问少陵年有几,登绝顶,气纵横。

为问少陵年有几

这里用杜甫的望岳就感觉别扭了哦

试问摩云年有几,登绝顶,气纵横。

少年壮志当摩云

唐多令
文/荷月枫影
时序又春浓,闲游云下峰。惹眼多、杏白桃红。偶有雀儿惊掠起,引思绪,落花中。
谁与此情同,香香小小风。莫自怜、来去匆匆。今日繁华明已昨,红尘里,且从容。

荷月对这个词牌也不熟悉,至少是没看过纸质的词谱

惹眼多、杏白桃红。这里三字句是仄平平哦

莫自怜、来去匆匆。这句也是

云下峰,感觉下一句,应该是举头望,杏白桃红。偶有雀儿惊掠起,引思绪,落花中。

谁与此情同,香香小小风。莫自怜、来去匆匆。今日繁华明已昨,红尘里,且从容。

荷月,你的词,好重的歌曲味道


偶有雀儿惊掠起,引思绪,落花中。
今日繁华明已昨,红尘里,且从容。

词里关键的句子就有很浓的流行歌曲的味道

文人的填词和流行歌曲的填词是有区别的,
白话词,我们以后会讲的。这里不讨论了

生活气息浓的,可以用白话词,


这个就是后世人说的词可以带有一定曲味,

但是诗不可以带词味哦

辛弃疾的白话词,慢慢就发展成了曲

元曲
不是流行歌曲哦

我们来看渔舟兄的

唐多令/春游武陵源
文/渔舟唱晚
山水沐朝霞。源林滴露华。放眼看、十里桃花。艳萼竞燃红满树,清香气、漫天涯。
朵朵是仙葩。老夫爱有加。折枝簪、瞬变吴娃。蜂拥簪头争采蜜,嗡嗡韵、胜琵琶。

渔舟的这词,就是有生活的气息,尤其是在细节上

朵朵是仙葩。老夫爱有加。折枝簪、瞬变吴娃。蜂拥簪头争采蜜,嗡嗡韵、胜琵琶。

虽然在格律上有瑕疵,放眼去,但是估计现在好多人都把这个词牌的三字句格式记成了仄中平

网络书籍有时候,不全的。

、瞬变吴娃。蜂拥簪头争采蜜,嗡嗡韵、胜琵琶。

生活气息的浓的词,要用浅显的语言,所以这里的吴娃,不如用娇娃

这期的作业不多,就四篇

加上讲评前,我们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讲了一下词牌格式和要表达情趣之间的关系

这里再次重申下

词牌只是句子的组织结构不一样,本身不带有任何情绪的

同样一首词牌,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大家晚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4-29 21:14 , Processed in 0.0656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