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回复: 0

[文心阁讲义] 文心阁二期第六讲 诗词中的情景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4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心阁第六讲   诗词中的情景问题
这节课,我们来讲下诗词中的情景问题

古人写诗填词都离开不开写景和抒情的关系。用形象的景物描写来把抽象的情感进行具体化,形象化。这个是古人写作的技法之一。今天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下,情和景的关系。
毛主席当年与陈毅元帅的关于古典诗词写作交流方面的书信来往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主席说写诗要少采用逻辑思维,对采用形象思维。这个形象思维就说的是用景物来抒发情感,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相生故有境界。
毛主席不仅仅是政治家,伟人。同时他还是古典诗歌著名的写手。记得重庆谈判的时候,毛主席就送给了民主党派一词,沁园春雪。就这首词而言,当时柳亚子先生就说了,纵是苏辛再世也非其敌手。
说明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古典诗词水平是比较高的。
毛主席给陈毅元帅书信中提到的形象思维呢,是说情景的两种关系
一般说来这个形象思维包括两种:A:描写的景物和情感有必然的联系,王国唯在人间词话里也说了下,就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这时候呢情和景有必然的联系。
B:情和景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就是在传统的写作形式中加入了象征主义的元素和印象派手法(当然这是无意识的),用具体可感的物象表达抽象的情感,情感和物象之间有时没有必然的联系。

今天我们主要来给大家讲下,第一种。我们叫这种方式为情景相生。
古人处理情景问题的三种手法:
一种是情景分写,如上句侧重写景,下句侧重写情,或上联侧重写景,下联侧重写情,或上文侧重写景,下文侧重写情。第三情景交融。
上下句各有侧重的,如荆轲《易水歌》,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侧重写风和水,也含有悲壮的情绪,下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决死的感情。情景结合,更见悲壮。
古诗“白杨多悲风”,侧重写景,也透出悲来;“萧萧愁杀人”,侧重写愁,反映的感情很深切。
上下联各有侧重的,像杜甫《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第二联写景,第三联抒情

这个时候第二联指出洞庭湖的浩渺无边,好像吴楚的东南部裂开了,天地在其中浮着,是写景。第三联说亲朋没有一个字的来信,自己老病只在孤舟中漂泊,是抒情。
我们再来看首老杜的旅夜书怀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前四句是写景,上文就是在写景,下文在抒情。这个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回头我们会重点介绍这个的,还有就是在填词里,上阙写景,下阕抒情。这个以后我们在填词课会重点介绍。这个我们知道就可以。等我们讲到律诗的时候,再介绍。
情景的第二种方式:先抒情,后写景
这个时候,写景是为了把情感进一步深化。我们在律诗课就会讲到这个手法。运用在律诗中的写作。这里大家先了解下。
情景的第三种方式:情景互藏,(情景交融)
从写景中抒情,情包含在景中,如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人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这里就透露出诗人喜悦的感情。
又像张协《杂诗》:“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诗人在到边城去时,想到当时正是南园蝴蝶飞的季节,唤起一种美好的回想。
谢灵运《岁暮》:“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侧重写景,只有一个“哀”字写情,用雪月寒风来抒发诗人的悲哀。
柳恽《捣衣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是水边的原野,是妇人捣衣处,陇首即陇头,是妇人的丈夫远去的边远地区。从原野的叶落联想到陇头的云飞,从中透露出思妇望远怀人的感情。情景互藏的有很多,大家熟悉的还有,眼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写景的句子里可以不带表感情的字,或喜或忧就藏在景物里面,让下面的情话来透漏出来。不过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个特点就是同样的景物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不管你采用以上哪种手法,都必须做到一点那就是,把景语写的富有诗意、富有情味。

写景诗有的写得很用力,极工巧,却是诗味不够,有的写得很自然,好像并不费力,却写得很有诗味:这两者的分别在哪里?前者是由于诗人的感情不够真挚,所以虽用力刻划景物,还是诗味不足;后者是由于有了真挚的感情,所以好像并不用力刻划景物,却能在景物中透露作者的情思,这样的写景句就有诗味。
以上就是古人在使用情景的三种手法。
下面我们来讲下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王国维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现在不少人都读过人间词话,但不知道是否对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了解
有我之境,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加到描写的景物里面。作者高兴时候,描写的所有景物都是高兴的。如果相同的景物,作者悲哀的时候,那么描写出来的景物也就是悲哀的了。这个时候写景抒情,作者是把自己的感情强加在了景物里面。

例如
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就是这样,霜叶本身是不带任何感情的,只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加到了描写的景物中去了。
无我之境,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触景生情。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突然触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这个就是触景生情。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自暇”诗人眼观寒波淡淡,白鸟悠悠,不禁由此悠闲物态联想到正在归途之人的急迫心情,闲暇与焦急形成鲜明对比,令人为之心动。这个就是触景生情。
陶潜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就是触景生情,通过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无我之境就是描写的直觉中的境界。
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前四句的写景,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从而触发了杜甫内心中的情感波动。
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写出诗人极度愤慨之情,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岂”“应”是关键字眼,上下关联。尾两句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运用形象的比喻收结全诗。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慨叹,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
以上是介绍有我和无我之境。
下面我们来介绍下缘情写景。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名词“缘情写景”,我们先来看下什么叫缘情写景。
缘情写景景随情移。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可以说都是抒情作品的主要写法。
何为借景抒情?即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由此得出,作者的写景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与作者当时的感情有关系,即缘情写景;同时,景色也会随着人的情感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这里借抒情作品的一段解释,来讲下缘情写景。其实,缘情写景,就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
缘情写景常见的三种手法:
1.选取适于抒情的景物来写
2.对那不适于抒情的景物,把它改造一下,使它适合抒情
3.用拟人化的手法,化无情为有情
我们来逐一的介绍下缘情写景常见的有三种手法
1、 选取适于抒情的景物来写;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如这句,要表达愁苦的心情,就选择使人感到愁苦的景物来写。
这点说明下。古典诗词里的一些意象,也就是我们说的景物所带的感情色彩是固定的。有些是具有延续性的。
例如,古人常以折柳比作分离,又多以草来喻离别。柳谐音留,既然分别就喜欢被送别的人不要离开,以草喻离别呢,出自楚辞里的一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个就要求大家多读前人的诗歌,不可以生造词汇。
又例如,我们形容春意盎然,绝对不能用松柏森森来形容,为什么呢,因为松柏不适合用来表达春意。

2、对那不适于抒情的景物,把它改造一下,使它适合抒情
如,把枫叶说成“点滴是离人泪”。经过这样改造,就把它改得适于抒情了。这个要展开作者的联想,而不能是单一的改造。
这也是说为什么写诗最后比的人的创作力,想象力。
3、 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化无情为有情,感情的色彩就更强烈了
这个例子最多了,个人觉的最有名的就是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个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词中。
这样看来,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不同,但也有类似处。触景生情,情是由景引起的;缘情写景,情不是由景引起的,这是两者的不同处。情由景引起,同样的景往往会唤起类似的情;情不是由景引起,不同的情会给景物著上不同的感情色彩。
诗词里的景,有时候我们觉的它富有生机,因为作者 加入了拟人的手法。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情感在里面,所以说这样的景是活景。
如果是写一个景语,写成了死景,那就是写景上的失败。也有人会问了,为什么古人诗词里的景,和我们现实里看的不一样?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想法呢?
这个其实就是古人写的景,有时候就是脑海里的景,和眼中的景雷同,但不完全相同。。这个叫造景

6.5.1造景的手法
1、第一种描写的景物虽然不一定存在,但符合客观逻辑
第一种:第一种描写的景物虽然不一定存在,但符合客观逻辑。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又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两首绝句,我们在讨论绝句章法结构的时候,把这种章法布局叫做并列式。并且,当时还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般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尽量要使用对仗,景物的安排不能很随意,一定要注意先后的安排。还有就是要把营造出来的景物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还有就是要把营造出来的景物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就是第二种造景的手法

例如
宋诗人欧阳修的《梦中作》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这首四句描写彼此并列,中间没有呼应关系的词,只靠这些景物的安排构成一种境界。通过一组画面的描写,但这组画面的描写出的景物是不符合逻辑的,一般是跟着作者的情感而变换的。或者有着某种寓意的。现代人把这种写法叫作意识流。

例如,我曾在一首满庭芳词里,在下片中连续换了三个场景,而这三个场景并不是发生在同一时刻的,只不过这三个场景分别代表人生的三个际遇。这个时候的写景其实跟着作者的情感而变换的。
韶华随水去,潇潇暮雨,尽洒胸前。漫留得,黄昏孑影春残。犹恨归鸿又过,未替我、书信频传。
暮雨洒胸前,和黄昏孑影春残以及鸿雁未传书,是三个不相关的场景。
这三种不相关的场景其实跟随者作者的情感而成的,暮雨洒胸前,说明人在逆境中。
黄昏孑影春残。这是写他的孤寂,孤独。人在打拼中对会遇到类似情况的。
犹恨归鸿又过,未替我、书信频传。这也是一种孤独的体现。再外奋斗多年,远方的她或者是家人,都好久没来过书信了。

使用情景相生需要注意的三点
1、写景不是随便写的,而是把情藏在了景里。抒情也不要单一的抒情,最好把景藏在情里。这个我们叫作情景互藏。
2、情景相生一般要虚实结合。情和景要互为虚实。
3、情景相生的目的是要把情感升华到一定的境界。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写诗填词的工具来使用。或者公式来使用。

诗词里的写景必须要蕴含着情感,不能做到写景就是写景,一般是两种情况,要么是景为情的铺垫,要么是景里藏着情,情里藏着景
同时还要大家知道一点,诗人表达的情感,要么是喜悦的要么是悲哀的,但是情感和景物没有关系的,是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加到了景物上。
我们要写好诗,首先就要在写景上多锻炼一下。
至于情景相生公式化的现象。这个暂时不讲,因为现在好多人都有这样的写作毛病,等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在其他课的课后浅谈一下的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留个练笔。以初春的景来写一首七绝,不限韵。下周我们同一时间来讲评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4-27 23:37 , Processed in 0.06479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