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5|回复: 0

三期导读《唐诗鉴赏大辞典》(下)——绝句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6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韩偓◎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过后,村落皆空,因有一绝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这首诗写于唐亡后不久后梁开平四年(910)。诗题中的沙县、龙溪县、泉州均在今福建境内。诗中所描写的“千村万落如寒食”的荒凉景象,就是作者从沙县到龙溪县的沿途所见。  杜甫的名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的是安史之乱时国家残破的景象。这首诗的立意与此相仿,不过他写的不是“国破”,而是“村破”,写的是泉州军洗劫农村造成人烟绝灭的荒凉萧条景象。  过去有人评注杜甫上述两句诗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认为诗的可贵之处,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象杜诗这样只说“有”什么,不说“无”什么,确实使诗含蓄蕴藉,艺术手腕确实高明。而韩偓这首诗同时写“有”又写“无”,以“有”衬“无”,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沿途看到的村庄“有”什么呢?“有鸣鸦”:“无”什么呢?“无鸡犬”。能“见”到的是什么呢?是“花”:“不见”的又是什么呢?是“人烟”。这样,一“有”,一“无”,一“见”,一“不见”,就把“千村万落如寒食”的荒凉破败的惨象,绘制成一幅具体形象的艺术画面,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衬托是个很好的艺术手法。以丑衬美,美者更美;以动衬静,静者更静;同样,以“有”衬“无”,也可以使“无”更显得一无所有,如果说,我们从杜诗可以看出含蓄之美,那么,我们从韩诗则可以看出衬托之妙。  古代不少诗人爱用“自”、“空”二字,常把这两个字用在同一联的上下句形成对仗,例如“山莺空曙响,陇月自秋晖”(何逊《行经孙氏陵》),“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许浑《旅夜怀远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等等。韩诗也用了这两个字,可是用法别致,另具一种韵味。他似乎觉得用一个“自”字份量还不够,所以在首句一连用了两个“自”字。他又并不把“自”与“空”对仗,他不是在第二句,而是在末句才用了个“空”字。“水自潺湲日自斜”这两个“自”字,和“不见人烟空见花”的“空”字,遥相呼应,表现出当时农村的一切都是自生自灭,无人问津,空空荡荡,一派荒凉。这样,既把“千村万落如寒食”的悲惨景象展现了出来,同时也把诗人对泉州军暴行的愤懑之情含蓄不露地表达了出来。薛雪在《一瓢诗话》中称赞杜甫善用“自”字,他在列举了杜诗“村村自花柳”等一连串运用“自”字的诗句之后说:“下一‘自’字,便觉其寄身离乱、感时伤事之情,掬出纸上。”我们读韩偓这首诗中的“自”字、“空”字,也是能感受到诗人的“感时伤事之情”的,尽管它寓情于景,思想倾向含蓄不露。  韩偓爱花成癖,在他现存的诗集中,专门以花为题的如《梅花》、《惜花》、《哭花》等就有十多首。但是,他在写上面这首诗时,却全然没有赏花的情致。因为花同人比起来,总还是人更能引起诗人的关注。“不见人烟”了,哪还有心思赏花呢?“空见花”的“空”字,就明显地流露了他对“不见人烟”的怅惘、感伤之情。  这首诗比较深刻地揭露了军阀的罪恶行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末动乱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贾文昭)    (二)
韩偓◎深院                   鹅儿唼喋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韩偓用一支色彩浓重的画笔写景咏物,创作出不少别开生面的作品。《深院》是其中之一。由为大自然山川的浑灏的歌咏,转入对人的居住环境更为细腻的描写,似乎标志写景诗在唐末的一个重要转机。从此以后,我们就要听到许多“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歌唱了。  “深院”之“深”,似乎不仅是个空间的观念,而且攸关环境气氛。一般说,要幽才能“深”,但诗人笔下却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闹春的小景:庭院内,黄嘴的鹅雏在呷水嬉戏,美丽的蛱蝶在空中飞舞,红色的蔷薇花与绿色的芭蕉叶交相辉映……。作者运用“栀黄”、“腻粉”、“红”、“碧”一连串颜色字,其色彩之繁丽,为盛唐诗作中所罕见。“栀黄”(栀子提炼出的黄色)比“黄”在辨色上更加具体,“腻粉”比“白”则更能传达一种色感(腻)。这种对形相、色彩更细腻的体味和表现,正是韩诗一种特色。诗中遣词用字的工妙不止于此。用两个带“儿”、“子”的缀化词:“鹅儿”(不说鹅雏)、“凤子”(不说蛱蝶),比这些生物普通的名称更带亲切的情感色彩,显示出小生命的可爱。“唼喋”(shàzhá煞扎)、“轻盈”一双迭韵字,不但有调声作用,而且兼有象声与形容的功用。于鹅儿写其“嘴”,则其呷水之声可闻;于蛱蝶写其“腰”,则其翩跹舞姿如见。末句则将“红蔷薇”与“碧芭蕉”并置,无“映”字而有“映”意。(一本径作“红蔷薇映碧芭蕉”,则点明矣。)凡此种种,足见诗人配色选声、铸词造句的匠心。  看到这样一幅禽虫花卉各得自在的妙景,真不禁要问一声:“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苏轼《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了。但这境中真个“无人”?否,“深院下帘人昼寝”,人是有的,只不过未曾露面罢了。而正因为“下帘人昼寝”,才有这样鹅儿自在、蛱蝶不惊、花卉若能解语的境界。它看起来是“无我之境”,但每字每句都带有诗人的感情色彩,表现出他对这眼前景物的热爱。同时,景物的热闹、色彩的浓烈,恰恰反衬出庭院的幽静冷落来。而这,才是此诗经得起反复玩味的奥妙之所在。  这种热烈的外观掩饰不住内在的冷落的境界,反映出封建社会的衰落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典型的心境。韩偓在唐末是一个有气节操守的人,以不肯附“逆”而遭忌,在那种“桃源望断无寻处”的乱世,这样的“深院”似乎也不失为一个逋逃薮。我们不当只看到那美艳而平和的景致,还要看到一颗并不平和的心。那“昼寝”的人大约是中酒而卧吧。也许,晏殊《踏莎行》的后半阕恰好是此诗的续境:“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周啸天)    (三)
韩偓◎已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韩偓《香奁集》里有许多反映男女情爱的诗歌,这是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其好处全在于艺术构思精巧,笔意含蓄。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间华丽精致的卧室。镜头由室外逐渐移向室内,透过门前的阑干、当门的帘幕、门内的屏风等一道道阻障,聚影在那张铺着龙须草席和织锦被褥的八尺大床上。房间结构安排所显示出的这种“深而曲”的层次,分明告诉我们,这是一位贵家少妇的金闺绣户。  布局以外,景物吸引我们视线的,还有它那斑驳陆离、秾艳夺目的色彩。翠绿的栏槛,猩红的画屏,门帘上的彩绣,被面的锦缎光泽,合组成一派旖旎温馨的气象,不仅增添了卧室的华贵势派,还为主人公的闺情绮思创造了合适的氛围。  主人公始终没有露面,她在做什么、想什么也不得而知。但朱漆屏面上雕绘着的折枝图,却不由得使人生发起“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金缕衣》)的意念。面对这幅画图,我们的主人公难道不会有感于自己的逝水流年,而将大好青春同画中鲜花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思索吗?更何况而今又到了一年当中季节转换的时候。门前帘幕低垂,簟席上添加被褥,表明暑热已退,秋凉方降。这样的时刻最容易勾起人们对光阴消逝的感触,在我们的主人公的心灵上又将激起怎样的波澜呢?诗篇结尾用重笔点出“已凉天气未寒时”的时令变化,当然不会出于无意。配上床席、锦褥的暗示以及折枝图的烘托,主人公在深闺寂寞之中渴望爱情生活的情怀,也就隐约可见了。  通篇没有一个字涉及“情”,甚至没有一个字触及“人”,纯然借助环境景物来点染人的情思,供读者玩索。象这样命意曲折、用笔委婉的情诗,在唐人诗中还是不多见的。小诗《已凉》之所以传诵至今,原因或许就在于此。                (陈伯海)
   (四)
韩偓◎寒食夜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这首诗描画的是一个春色浓艳而又意象凄迷的细雨尖风之夜。乍看,通篇只写景物,而景中见意,篇内有人。如果细加玩绎,它的字里行间不仅浮现着留连怅惘之情,还似隐藏着温馨缠绵之事。四句诗中,特别值得拈出的是第三句──“夜深斜搭秋千索”。这是一个点破诗题、透露全诗消息的关键句。施补华《岘傭说诗》说:“七绝用意,宜在第三句。”这首诗正是如此。  诗的题目是《寒食夜》,这第三句中的“夜深”明点夜,“秋千”则暗点寒食。《佩文韵府》引《古今艺术图》云:“北方寒食为秋千戏,以习轻?。后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坐其上推引之。”《太平御览》、《事物纪原》、《荆楚岁时记》等书也有相似的引载。又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述,天宝年间,“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这句诗就以秋千这一应景之物点出寒食这个节日。  当然,诗人之写到秋千,决不仅仅是为了点题,主要因为在周围景物中对他最有吸引力而且最能寓托他的情意的正是秋千。但此时已“夜深”,又在“烟雨中”,不会有人在“为秋千戏”,如句中所说,只有秋千索空悬在那里罢了。而诗人为什么对空悬在那里的秋千索有特殊的感情并选定它作为描写的对象呢?这里,不禁令人联想到吴文英《风入松》词中“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两句。看来,诗人在深夜、烟雨中还把视线投向秋千索,也正因为它曾为“纤手”所握,不禁想起日间打秋千的场面和打秋千的人。  韩偓《香奁集》共收一百首诗,其中写到寒食、秋千的诗竟多达十首。如《偶见》:“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又如《想得》:“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再如:《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往年曾在弯桥上,见倚朱栏咏柳绵。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料得它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从以上这几首诗,依稀可见诗人与一位佳人在寒食佳节、秋千架边结下的一段恋情。联系这些诗,再回过来看这首《寒食夜》的第三句,可以断定它确是一个见景思人、托物记事的句子,尽管写得尽曲折含蓄之能事,而个中消息是仍然可以参破的。  如果从整首诗来看,这第三句又是与上、下各句互相依托、融合为一的。全诗四句,组成为一个整体,诗的前两句可以说是为第三句布景设色的。首句“恻恻轻寒翦翦风”,先使诗篇笼罩一层凄迷的气氛;次句“小梅飘雪杏花红”,更为诗篇涂抹一层秾艳的色彩。有了这两层烘染,才能托出第三句中“那人”不见的空虚之感和“纤手香凝”的绮丽之思。至于诗的结句“楼阁朦胧烟雨中”,更直接从第三句生发,是第三句的延伸,是把诗人的密意温情推向夜雨朦胧的楼阁之中,暗暗指出其人的居处所在以及诗人的心目所注,从而加深意境,宕出远神,使人读后感到情意隐约,余味无穷。没有这样一个结句,当然也托不出第三句。就通篇而言,应当说,这首诗既以第三句为中心,而又靠上、下烘托,才成为一首在艺术上臻于完美的作品。                (陈邦炎)
    (五)
吴融◎卖花翁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赏花、买花以至养花,本出于人们爱美的天性。但在旧社会劳动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耽玩花朵又往往形成富贵人家的特殊嗜好。唐代长安城就盛行着这样的风气。白居易有《买花》诗,真切地反映了这种车马若狂、相随买花的社会习俗,并通过篇末“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评语,对贵家豪门的奢靡生活予以揭露。吴融的这首《卖花翁》,触及同样的题材,却能够不蹈袭前人窠臼,自出手眼,别立新意。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这一联交代卖花翁把花送入贵家的事实。和烟和露,形容花刚采摘下来时缀着露珠、冒着水气的样子,极言其新鲜可爱。许氏与史氏,汉宣帝时的外戚。“许”指宣帝许皇后家,“史”指宣帝祖母史良娣家,两家都在宣帝时受封列侯,贵显当世,所以后人常用来借指豪门势家。诗中指明他们住在宫城以内,当是最有势力的皇亲国戚。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这后一联抒发作者的感慨。东风送暖,大地春回,鲜花开放,本该是一片烂漫风光。可如今豪门势家把盛开的花朵都闭锁进自己的深宅大院,剩下那白茫茫的田野,不容点缀些许春意,景象又是何等寂寥!“不教”一词,显示了豪富人家的霸道,也隐寓着诗人的愤怒。但诗人不把这愤怒直说出来,却托之于东风的惆怅。东风能够播送春光,而不能保护春光不为人攫走,这真是莫大的憾事;可就连这一点憾恨,又能到哪里去申诉呢?权势者炙手可热,于此可见一斑。  诗篇由卖花引出贵族权门贪婪无厌、独占垄断的罪恶。他们不仅要占有财富,占有权势,连春天大自然的美丽也要攫为己有。诗中蕴含着的这一尖锐讽刺,比之白居易《买花》诗着力抨击贵人们的豪华奢侈,在揭示剥削者本性上有了新的深度。表现形式上也不同于白居易诗那样直叙铺陈,而是以更精炼、更委婉的笔法曲折达意,即小见大,充分体现了绝句样式的灵活性。                (陈伯海)
     (六)
葛鸦儿◎怀良人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  这首诗是一位劳动妇女的怨歌。韦縠《才调集》、韦庄《又玄集》都说此诗作者是女子葛鸦儿。孟棨《本事诗》却说是朱滔军中一河北士子,其人奉滔命作“寄内诗”,然后代妻作答,即此诗。其说颇类小说家言,大约出于虚构。然而,可见此诗在唐时流传甚广。诗大约成于中晚唐之际。  诗前两句首先让读者看到一位贫妇的画像:她鬓云散乱,头上别着自制的荆条发钗,身上穿着当年出嫁时所穿的布裙,足见其贫困寒俭之甚(“世所稀”)。这儿不仅是人物外貌的勾勒,字里行间还可看出一部夫妇离散的辛酸史。《列女传》载“梁鸿、孟光常荆钗布裙”。这里用“荆钗”、“布裙”及“嫁时衣”等字面,似暗示这一对贫贱夫妇一度是何等恩爱,然而社会的动乱把他们无情拆散了。“布裙犹是嫁时衣”,既进一步见女子之贫,又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思念。古代征戍服役有所谓“及瓜而代”,即有服役期限,到了期限就要轮番回家。从“正是归时”四字透露,其丈夫大概是“吞声行负戈”的征人吧,这女子是否也曾有过“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杜甫《新婚别》)的誓言?那是要读者自去玩味的。  于是,三句紧承前二句来。“胡麻好种无人种”,可以理解为赋(直赋其事):动乱对农业造成破坏,男劳动力被迫离开土地,“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田园荒芜。如联系末句,此句也可理解为兴:盖农时最不可误,错过则追悔无及;青春时光亦如之,一旦老大,即使征人生还也会“纵使相逢应不识”呢。以“胡麻好种无人种”兴起“正是归时底不归?”实暗含“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意,与题面“怀良人”正合。  这还不能尽此句之妙,若按明人顾元庆的会心,则此句意味更深长。他说:“南方谚语有‘长老(即僧侣)种芝麻,未见得。’余不解其意,偶阅唐诗,始悟斯言其来远矣。胡麻即今芝麻也,种时必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夷白斋诗话》)原来芝麻结籽的多少,与种时是否夫妇合作大有关系。诗人运用流行的民间传说来写“怀良人”之情,十分切贴而巧妙。“怀良人”理由正多,只托为芝麻不好种,便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所以,此诗末二句兼有赋兴和传说的运用,含义丰富,诗味咀之愈出,很好表达了女子“怀良人”的真纯情意。用“胡麻”入诗,这来自劳动生活的新鲜活跳的形象和语言,也使全诗生色,显得别致。  绝句“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杨载《诗法家数》)。此诗末句由三句引出,正是水到渠成。“正是归时底不归?”语含怨望,然而良人之不归乃出于被迫,可怨天而不可尤人。以“怀”为主,也是此诗与许多怨妇诗所不同的地方。                (周啸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4 11:56 , Processed in 0.0531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