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25|回复: 0

楹联赏析第九讲讲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6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古典诗词楹联的美学特征
  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今天又是我们楹联班的赏析课程。这节课我们主要讲解一下古典诗词楹联的美学特征。也就是说,如何用文字或者用意象来构造完美的古诗词意境。当然,如此重大的问题,远不是我可以在这里用一节课就可以说清楚的,只是提供一些个人的看法来与各位同学一起探讨。
  中国古诗词句式因受字数、韵律、突出强调等因素限制,其构成方式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差异甚大,这就是所谓的“诗家语”。“诗家语”除语法句式的差异之外,在字词选择上和现在的习惯也有着相当的不同。
  对于习惯于用白话思维的人,要掌握诗的语言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白话文讲究主谓宾定状补的语法结构不同,诗词的语法首先就是完全不一样的语法。在这一套属于诗词所特有的语法里,逻辑、理路的东西都要靠边站,对于诗人来说,他不是依靠因果律、大前提,小前提这样地写作,也不是因为要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情绪才有诗句,往往是把他所感到的最深切、最鲜明的意象传递出来,通过意象形成的意境去影响读者;而对于读者来说,也不是先“思”后“感”,而是先“感”后“思”。可以说,诗词的语言是意象的语言,而不是具象的语言,是感觉的语言,而不是逻辑的语言。
  比如我们读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诗句,如果只是简单的把诗句解读成“落花里有一个人独立着,微雨里有成双的燕子在飞”。这里的诗味立刻就会消失不见。白话文为什么在翻译之后立刻就失去了原作的魅力呢?这里显然是有一个无形的力量在发挥着作用。再如“潮水涨起与两岸相平,使得河面显得更加开阔了”。这句话听来平淡无奇甚至有些像是废话,可如果这句话浓缩为“潮平两岸阔”这句诗,立刻就显得格外的雄浑磅礴,甚至成为千古名句。又如“云霞出海曙”,如果只是解读成“云霞从海上映出一片曙光”,那还有什么诗意可言?那这些差异究竟是如何出现的呢?原来在文言的句法里,景物自现,在我们眼前展现出的一种更合乎真实世界里我们可以进出的空间。这个空间是读者自己就可以接触与体会到的。而在白话文的解读中,客观世界消失不见了,景物的自主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侵扰,因为多了一个突出的解说者在那里指指点点。白话文的主观性极强。这也就是我们平时为什么读白话文没有压力!因为读白话文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思考,文字中已经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就内容做出反应了!这种主观性其实客观上使人失去了想象的空间,和独立的思索,也就是白话文读起来总是感觉没有深意的最大原因。
  平时为什么我们会抱着游戏的态度去看待口语化的诗词和打油诗?甚至不把这一类诗词做为学习的对象?从美学的观点看,这类诗词的价值是不足以和传统诗词相抗衡的。当然,我这里并不是反对白话文,只是就古诗词创作这个领域而言,白话文的引入对于诗词的美感而言是有相当的破坏的。
  “松风”“云山”是古诗中常见的词语,“松风”在英文中大多被译作winds in the pines“松中之风”、或winds through the pines“穿过松树的风”,这种解读把“松风”所提供的“置身其间”、物象并发的全部环境缩改为单线的说明。又如“云山”用白话翻译应该是“云盖的山”或“像云的山”或“在云中的山”。注意我的翻译是不带任何修饰成分的,严格意义上说这样的翻译才是最准确不带主观色彩的译法。但事实上,因为“云”和“山”的美学特征,在古诗词中应用往往能够同时兼顾各种译法。不同的人读了,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读了,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种千变万化,兼而有之的美学体验其实才是最高明的写作手法。像这样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字词,呈现在我们感受中的,是玲珑明彻的具体物象,我们一直都身处其中,若即若离地感受着那些似有似无的情绪。之所以用英文和白话文两种译法解释古诗词,是想用更直观的例子让我们体验一下所谓的“诗无达诂”的真正含义。实际上自从诗词成为文学的显学以来,诗词从来就不是翻译的对象。我们读过任何一本民国之前的关于诗词全译或者通译的作品吗?没有吧!因为诗词是不能翻译的。只有白话文替代古汉语之后才有这样的书,那是因为中国的文学发展出现了断层。现在我们不得不做这样的古诗词翻译工作,因为不如此则我们不能理解古诗歌。
  类似“松风”“云山”的词语,在古诗中甚多。下面列举一些,请注意带引号的部分: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杜甫)
  “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杜甫)
  “楼云”笼树小,“湖日”落船明。(杜甫)
  “风林”纤月落。(杜甫)
  “涧户”寂无人。(王维)
  “溪午”不闻钟。(李白)
  这些词现代文中是不见的,但在古诗词中极为常见。我可以断言在古代人常用的口语中也是不使用这些词的。不信的人可以去看看明清四大小说。那些书里记载的对话就是明清时代的口语。这些词汇应该有一个专门的统称,通常我们称之为“诗家语”。
  当然“诗家语”的存在不代表就不能在诗中使用口语,但“诗家语”大多是浓缩后的生活意象这是毋庸置疑的。“诗家语”贵在以比兴写情,而一般不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诗词中“诗家语”的存在,可以增加诗词的美感,这是不会错的。
  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诗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使用的频率相对很大,词中虚词的使用频率又大于诗。如“倩何人、似怎般、怎禁得、且消受”这些词在宋词中常有,而唐诗绝无。由此可见诗与词在字词选用上也是有明显区别的。这些词我们姑且也可称之为“词家语”。“词家语”多为直抒胸臆。显而易见的是“诗家语”在写词的时候可以应用,而“词家语”在写诗的时候是需要予以回避的。掌握大量的“诗家语”和“词家语”,我认为是创作古诗词的关键或是一条捷径。如何去总结归纳?大量的阅读是必经之路。或者有兴趣的同学下去可以自己做一些总结。我自己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只是因为没大量时间去做,现在只是一个想法还没有成为现实。建议中文专业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至少作为博士论文课题来说是有价值的。至少国内现在还没有类似的研究!
  楹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可以包括诗家语和词家语,也包括以文入联,以曲入联种种形式,这一特征也许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古典诗词楹联的第一个美学特征是:言由心生,不落俗窠。
  同样是写愁的诗词,杜甫说:“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赵嘏说:“夕阳楼上山重迭,未抵闲愁一倍多。”李颀说:“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说:“落红万点愁如海”。贺铸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最后一句同时用三种意象喻愁,尤为新奇。这里面的区别在那里?或者是给读者的感受有何不同?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这个作业留给各位思考。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哪一首诗词更能达到“意味更长”的境界,显然艺术手法就更高明。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例子: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沈佺期
  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山花缇骑绕,堤柳幔城开。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宋之问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以上两首诗,是同题之作。作者沈佺期与宋之问齐名,两首诗的意思也差不多。但是经过当时的上官婉儿评定,却认为宋之问这一首要超过沈铨期所作。这首诗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宋诗的结尾言尽而意不尽,沈诗的结尾才气已尽了。这个评论还是很中肯的。
  唐代以诗赋取士,也就是说在座诸位同学如果这门课学好了,穿越回唐朝,就可以中进士,做大官。下面我们就看一下唐天宝十年礼部的一次考试。当年的试题为《湘灵鼓瑟》,出自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考卷中有两首诗极为著名:
  省试湘灵鼓瑟 陈季
  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楚雲来泱漭,湘水助清泠。妙指徵幽契,繁声入杳冥。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雲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徒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从前面数句看,陈季的诗其实还要好一些,因为钱起的前十句说来说去都是一个凄苦的意思,而陈季的诗中有转折,有跌宕,但发榜的时候,钱起的名次要高得多。这是因为当时的主试官李暐特别欣赏钱起的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认为“必有神助”。这两句诗,传说是钱起进京赴考,住在京口的一家旅馆里。在一个月夜听见有人吟诗,吟来吟去就是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于是在考试时便引用来作为诗的结尾,后来果然高高得中,一直做到尚书考功郎中。那么,这个结句好在哪里?好就好在结句含有不尽的韵味,诗虽然写完了,却能引起人不尽的联想。
  这两个故事也揭示了古诗词的另一个美学特征:言而不尽,意味深长。
  既然诗歌的主要目的是营造意境,那表现意境是办法就是在用字,用词和选材上要加以取舍。具体的要求就是要把质实、宏大的语词换成秾丽、纤微的语词,以符合诗词的美学特征。
  沈义父的《乐府指迷》中说:炼句下语,最是紧要,如说桃,不可直说破桃,须用“红雨”、“刘郎”等字。如咏柳,不可直说破柳,须用“章台”、“灞岸”等字。又咏书,如曰“银钩空满”,便是书字了,不必更说书字。“玉筯双垂”,便是泪了,不必更说泪。如“绿云缭绕”,隐然髻发,“困便湘竹”,分明是簟。正不必分晓,如教初学小儿,说破这是甚物事,方见妙处。往往浅学俗流,多不晓此妙用,指为不分晓,乃欲直捷说破,却是赚人与耍曲矣。如说情,不可太露。
  这段话自然不能尽信,但其实用性是非常强的。“说情,不可太露;言事,不可尽明。”这种观点是符合大众的美学观念的。平心而论,诗词要追求清辞丽句,便不能不用隐字。尤其是在古诗词创作中,为了避免重复或因声律有碍,通常我们不得不换用同义异音的字。总的原则就是以新鲜之字换去陈旧的字,以美丽之字换去平常的字。如:以霜丝换白发;以秋镜换秋水;以商素换秋天;以金缕换柳丝;以银浦换天河……
  甚至有时以“小蟾”代新月,以“嫠蟾”代孤月,以“素蟾”代白月,以“寒蟾”代凉月,以“银蟾”代明月,以“冰蟾”代冬月。
  当然诗词中用代字,一般都是比较浅显的,因为诗人也得考虑使人不难理解,否则就会比较晦涩,反而妨碍了词意的表达。这其中有一个度需要把握好。但是,我们也切不可以“看不懂”为由,对词中用典、指代横加指责。大多数时候,你看不懂,是你的知识水平不够,不是作者写得太晦涩。近些年来诗坛上流行以无知为光荣,以鄙俗为美德的风气,甚至妄言创新,以为改革。无知者从来不懂什么叫“敬畏”。遂致现在的诗词水平很难在整体上得到提高。这其中的原因,是不难探求也是很值得深思的。
  现在还有些人整日都喜欢做一些吟风弄月的东西。在网上今天遇见一个美眉就写一首诗,明天遇见另一个美眉就又填一首词,然而其情不真,其志又伪,怀着这样的念头作诗我以为是做不出好文章的。要是你专一一点儿也许我还会很佩服你。要学写诗词歌赋,首先要做一个追求高雅的人。深情必达才能锲入文字。须知诗当求深求婉,文胜于质则史,质胜于文则野,做人一定要文质彬彬,而后才可与言诗。
  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以上说法仅代表我个人的美学观点,如有得罪之处,敬请见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4-29 21:54 , Processed in 0.0617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