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45|回复: 2

清风雅韵老师 第九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3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青三期楹联二班第九讲讲义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一)清风雅韵
今天讲课的内容主要是带领大家复习一下过去学过的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之所以要学习这些东西,是因为楹联中对于对仗的严格要求。经常看到有些同学的对联,由于对于这一部分的基础知识不太熟悉,而出现一些不符语法的对联
楹联的对仗不仅要求词性的相同,也要求字词句的结构相同。
所以这些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对于楹联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不可忽视。作为一个初学对联的人一般都会遇到这样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平仄如何安排,一个是词性的相对怎样才算合理。
这一点,我相信,许多同学深有体会
首先平仄要相对,其次平仄要交替。这个就是平仄最基础的原则。还有一个仄起平收的原则。有些同学老是喜欢拿一些特例来作为论据来驳斥基本联律。比如说这个联是平仄不对应啦,这个联是三平尾啦。诸如此类等等。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联律是楹联学习的基本规律。
所以不论是任何人,特别是初学对联者,我们都要求按照基本联律来创作楹联。
千年以来形成的定式,专家早有总结,有争论也与初学者无关,你只管照办就是。
关于词性如何相对,其实也有定论,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结构也要保持一致。这就是对联的金科玉律。
掌握了这两点,其实就算是入门了。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后的修行就靠你自己去实践和领悟了。
可是一个认真学习楹联的同学马上就会发现,在平时的创作实践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有时候会发现如果你当真严格按照这些基本原则压根儿就没法对对子了。
例如,如果坚持同类词相对,就会遇到各种合掌问题
动词与形容词有时可以相对,有时又不能相对。
副词经常与动词和形容词相对,有时又不能相对,这是为什么?
对仗不是讲究实对实、虚对虚吗?那么副词是实词还是虚词?
为什么介词与动词可相对?
如果你学到了这一步,那我就得恭喜你,说明你已经脱离了初学者的范畴,开始具体研究对联的实际创作了
而我们今后的课程,就是通过语法知识的学习,来具体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
今天的课大多是语法理论方面的知识,所以可能有点枯燥,但是绝对重要。希望各位认真对待。
下面进入正题哈
学习写对联,对于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特别是有关字音、韵律、词性、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已经学习了对联的格律,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和意义相关。
这里有一项:词性相当,有的同学在这方面还有些模糊,我们今天就来复习一下有关的语法知识。
一、语素和语素分类:
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按音节分类可以分成
(一)单音节语素 :如土、人、水、风、子、民、大、海等。
(二)双音节语素: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义,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 这是我们对联中常遇到的问题。有的朋友常把一个双音节语素分开来对 ,那是不可以的 ,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1)双声,声母相同的联绵词: 如琵琶、乒乓、澎湃、鞑靼、尴尬、荆棘、蜘蛛、踯躅、踌躇、仿佛、瓜葛、忐忑、淘汰、饕餮、倜傥、含糊、慷慨、叮当、蹊跷、玲珑、犹豫等。  这些连绵词有什么共性? 声母发音相同!这就叫双声
有些语素韵母相同
2)叠韵, 韵母相同的联绵词: 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灿烂、蜿蜒、苍茫、朦胧、苍莽、邋遢、罗嗦、怂恿、螳螂、桫椤、倥侗、蜻蜓、轰隆、当啷、惝恍、魍魉、缥缈、飘渺、耷拉等。
对联的时候也要考虑其共同点, 但要注意平仄和谐。
有的声部韵母均不同。
3)非双声叠韵联绵字: 如蜈蚣、蓊郁、珊瑚、疙瘩、蚯蚓、惺忪、铃铛、奚落、褡裢、茉莉、蚂螂、窟窿、伉俪、蝴蝶、笊篱、蹦达、蟪蛄、狡狯、狡猾、蛤蚧、蛤蜊、牡丹、磅礴、提溜等。
4)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如干部、涤纶、甲克(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哒爹等。
5)专用名词,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名称。如纽约、巴黎、北京、苏轼、李白、孔子、萝卜、菠菜、番茄、红薯等。
关于外来词和专有名词,也是一样,外来词要对外来词,专有名词对专有名词,注意平仄协调,还有就是不是双音节的 。  
(三)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安迪斯、法兰克福、奥林匹克、白兰地、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多音节语素要和多音节语素相对,虽然这样的词并不多见,但出现的时候,我们要知道怎样应对。
二、下面重点讲一下词和词的分类。
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
(一)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
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关键在于它是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如:
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
仿佛、苍茫、蜈蚣、琉璃、参差、蹉跎;
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大家注意,这些语素,一旦拆开就什么意义也没有了。它们是个"原子团" ,所以对的时候要考虑这方面的意义 。
(二)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词的分类。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
1、实词, 就是有实际意义的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
有事物名词: 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
有时间名词: 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方位名词对的时候要对方位名词 ,如过去要对将来等,东南要对西北等。
时间和方位要区别开来。
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 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
有心理动词: 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
有的朋友到这个地方很容易出错,容易把心理动词和一些形容词混淆 ,所以对出的联显得不工。有存现动词: 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有使令动词: 如使、让、令、禁止、勒令;  
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  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
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这个地方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但大家如果把握了这些基本的东西,就会免除很多困惑。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
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形容词要对形容词,一般来说。对的时候应考虑。
如:
甜在心里乐==
好存物中馨
形容词要和形容词相对。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词 ,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
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这也是大家在对联过程中常见的,对联过程中注意就是了 。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  
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幢、座。
6)代词,能代替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 ;
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对联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这一点 。
2、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
1)副词,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包括: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分等;
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
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请大家注意,副词在运用的时候可以宽泛一些,因为它是虚词,可以对副词就可以了。
下面我再讲虚词里的介词,也是很重要的,尽管它在对联中比重不大。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 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比如:从古至今谁为主?==
古名"从"用在古前表示时间。
3)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如和、同、跟、不但、而且、只要、而且、与其、尚且等。用在名词前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在介词和连词之间要看这个词是起连接作用还是和名词一起表示时间或对象,对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
4)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
汉语中,有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等; 有时态助词:如着、了、过等;
有语气助词:如呢、吧、吗、哟、哩、呀、啥等;
5)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如啊、哎、哦、噢、哼、呸、唏、呀等。
6)对联中不常用的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隆、淅淅沥沥、咚咚、噼里啪啦、哗啦啦、滴答、喔喔、旺旺、喵喵、唧唧、叽叽喳喳、啪啪等。不常用,但要注意对应。
3、汉语中的一词多义多用现象。如:
1)他(人称代词)怎么(疑问代词)还(语气副词)不(语气副词)来(行为动词)呀(叹词)?
2)下回(量词)我(人称代词)还(重复副词)来。  
3)有(存现动词)借(行为动词)有(存现动词)还(行为动词),再(重复副词)借(行为动词)不(语气副词)难(形容词)。
这些要注意观察,不要搞错了在句子中的词性,否则就会出错。
三、词组,又称短语。 词组(短语)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词语组合而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
词组分类有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并列词组、偏正词组、补充词组、介宾词组、的字词组、所字词组。
区分词组的类型要注意掌握三点:
1、词性;
2、词与词之间所构成的关系;
3、词的位置。  主谓词组: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如“学校开学、山河壮丽、春雨绵绵、河水奔腾、祖国富强、心情激动、花鲜艳”。
动宾词组:动词+名词(代词)。如“买菜、打他、写小说、看电视、修理汽车、收购药材、发现问题、讲究卫生”。
并列词组:由词性相当的词组成的词组。如“老师同学、调查研究、雄伟壮丽、又白又胖、我和你”、半斤八两。
偏正词组:定语+名词;状语+动词。中心词在后边,去掉前边的修饰词,词的基本含义不变。两词中间可用“的”“地”表示偏正关系。
名词前用“的”;动词前用“地”
例如“新社会,小地主、坏学生、好老师、仔细分析、高兴地唱、美好的时光、特别大、最优秀”
补充词组:动词+补充成分。这是补充成分在中心词后面的短语,回答中心词“怎么样”,结构上常以“得”为标志。如:说得轻巧、吓死了、怕极了;再如:坐下、掉下去、拿起来、算得准、说得妙、放在这里。
介词词组:介词在前,其他词语(主要是名词或名词短语)在后组成的短语。如:在中国、对他们、往新疆、从今年、关于他、向大家、朝上海方向、以这种方式、为群众、给谁(看)、把他(抓住)。
的字结构:这是一种省略中心词的短语,性质功能相当于名词短语,即在句中作名词。词组以“的”结尾。如:开车的 (司机)、候车的 (旅客)、唱歌的 (演员);再如:教书的、开车的、走路的、先进的、群里的。
所字结构:所+名词(动词),在句子中作为名词。 如:所思、所想、所见。(英雄所见略同)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短语,我们在学习中也经常遇到。 比如连动短语,也称连谓短语(开门走出去、低下头看书、有凤来仪);
联合短语(联合短语与并列词组区别是,联合短语不只包含两部分,可以更多,如:小张小王小李,哥哥弟弟妹妹);
兼语短语(如:他派你去,意思是句子中的两个动词“派”“去”两个动词的主体不是一个人);
同位短语(由两个或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都共同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上海这座城市,首都北京,星期六那天)
方位短语:由方位词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构成。
方位词可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复合方位词。如: 1、单纯方位词+边、面、方、头:上边 东面 左方 上头;
2、单纯方位词彼此互相组合而成:东南、中间、上下、前后;
3、之、以+单纯方位词:之上 之内 以东 以下;
4、全成方位+边、面:西南面、东西两边
5、附着在实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如:桌子上面 大树下 村子里 操场上 大楼东面(表处所方位)
比赛前 开学后 工作前 解放以后   去教室以前 改革开放以后 (表示时间)
里头 以内 以上 当中 中间(表示范围,处所和范围不太容易区分)
量词短语(由量词和数词或指示代词等构成,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名词或动词等。如:一个 两张 五把 三次 七八回   这个 那次 上次 两遍 一下)
比况短语【由比况助词“似的”、“般”、“一样”等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构成,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形容词。如:蝴蝶似的(花瓣儿) 雷鸣般(的掌声)   老虎一样(凶猛) 苹果似的(脸蛋儿)】
下面再介绍几个汉语语法名词:
句型:句子的结构类型。根据构成句子的语词的不同类别、序列、搭配方式等等,汉语的句子类型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被动句、意动句、疑问句、反问句、倒装句、兼语句、连动句等。复句:复合型的句子。
并列关系(他一边跑,一边叫)
承接关系(他走过去,轻轻吻了她的额头)
递进关系(这种西瓜不仅个儿大,而且很好吃)
选择关系(要么是你记错了,要么是我忘记了)
总分关系(人死的意义不同,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如鸿毛)
转折关系(文章虽然不长,内容却丰富)
假设关系(纵有千难万险,也挡不住我们的前进步伐)
条件关系(只有认真地调查研究,才能把情况弄清楚)
因果关系(因为您教我知道许多道理,所以我十分感谢您)
目的关系(为了提高写作水平,就要不断加强学习)
词根和词缀
“老虎”虎是词根,老是词缀 “科学家”科学是词根,家是词缀。
加在前面的叫前缀,夹在中间的叫中缀,加在后面的叫后缀。
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这个不说了连绵词(寂寞、浪漫)、
双声词(黄河)、
叠韵词(飘渺),外来词(沙发)、
新生词(给力、养眼、旺才)
这节课先复习这些吧,这些知识我们应该都学过,忘了的同学在增加一下记忆。 作业
水随山势尽=
风入竹林匀月影=
新柳千帘因燕剪=
寄意浮萍身不稳=
心无羁绊常思远=
发表于 2012-6-14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老师,谢班长!
发表于 2012-6-26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3 04:18 , Processed in 0.05822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