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44|回复: 2

一青三期诗词基础二班D组第十讲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10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业:     阅读唐诗三百首 写诗一首  重点把握起承转合
发表于 2012-6-10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青三期基础诗词二班第十讲讲义---讲师章文轩  
C组长-在水一方 2012-06-05 21:07:35 回复 转载到 D组成员那年 那月红尘友缘 《山西 》开心就要疯紫夜聊吧时代先锋流光溢彩诗词对联四群圣人文化周易预测1群希望之花卍□仙□卐雅韵阁风水`测字`算命、紫微闻竹诗词联雅座风水`测字`算命、紫微一青三期楹联二班金晓科技电脑群长春热线算命ICTC2012素颜山庄杭州交友-搜索占位聊聊吧一路上有你快乐家族真情缘聚天涯存知己再续群缘诗词书卷官方群生命中有你国际周易应用联合会阳光家园香如故文苑书芳斋休闲三宝ps网络乐园古韵休闲阁缘聚济南70 缘分天空-网深情论天地天涯UCPS学习12群有你才幸福☆北陵诗联基础群☆惜影阁创业第一群—开创世纪♂涙絡,佊堓婲♀天涯咫尺 咫尺天涯 清枫别苑B组成员O(∩_∩)O~同学会真情缘聚情定天下静融诗词对联学院
律诗的起承转合(三)
章文轩(故乡的云)
       大家好,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对律诗的“起承转合”之中的“起承”有了一定的理解,那么今天“故乡的云”为大家介绍“起承转合”中的“转”的写法;
     大部分人都说“转句”是最难写的,都害怕“转句”,因为转的急了就会出现“起承”和“转合”之间的“断裂”,。转的慢了,就像没有转,平铺直叙了,所以这个转的“度”要掌握好,也是比较难掌握的一点,
     元人杨载说:“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转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合句如顺水之舟矣。”
     转句要“荡”的开,要由景物推及到人事、哲理,品格、志向,人事、哲理、品格、志向必须和此时的景物荣衰同样的规律方可。或由此及彼。或由物及人。但“荡开”合句必须收回。
     大家知道一句话;就是“文似看山不喜平”。不管什么体裁的作品,都不能平铺直叙,要跌宕起伏。
转句,究竟要怎么写啊?
     前面说过,转句就像是水管的弯头,把从景物描写通过“弯头”转到情感描写中来,进入到到新的境界,新的领域。所以弯头要好。不能断裂。
     我在和朋友们的交流中,悟出一点心得,现在和大家探讨一下;
转合,最主要的还是靠大家自己去“悟”。那么怎么“悟”,我提一点意见;就是联想。诗人靠的就是想象,我们不管写什么主题,都要拟人化去联想;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鄙人总结首倡的转法;“类似联想法”。
这种类似想象法,是本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悟”出来的,是本人独创的。其他任何讲义里都没有,可以说,一般老师是总结不出来的,这种“类似想象法”也是本人起的“名字”。好了,自吹自擂就到这里,下面继续讲课。
     写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灵感式写诗(主动写诗)
主动写诗就是你通过某件事联想到某种普遍规律了或赞赏某种品格了,缺少的是引发这种规律或品格的基因(景物描写),那么就要造景了,如果造不出景,就出去看看大自然。然后把景和你已经联想到的某种规律或品格通过“弯头”(转句)有机地结合起来。
     比如;我们在某地看到夕阳血红的样子,非常壮丽,看了还想看,夕阳就要下山了,那么我们只有再爬高一点,就可以再次看到夕阳,然后继续爬高,在看的更远的夕阳。哎,这种爬高一点看的更远一点,是不是符合某种哲理啊,是。
     比如,当官的,当村长只能着眼于一个村子,当县长就会着眼于全县,当总理就会着眼于全国。那么做生意摆地摊只会着眼于几分几角,当个体户就会着眼于几百几千,当老总就会着眼于几百万。
     所以站得高看得远这是一种哲理,那么我们无意中看落日的情形就符合了这种哲理,联想到这种哲理。那么就有了灵感,要写诗,要造景。那么我们就成了王之涣了。
     造景;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起句
黄河入海流。(承句
欲穷千里目,(转句
更上一层楼。(合句
看看这些“王之涣”写的多好啊。
这就是由联想写出的千古名篇。
     这就是主动写诗,这就是转的时候必须联想的。都说诗人的想象很丰富,我们不要辜负了这种赞誉。
那么上面这首就是类似联想法,我的“类似联想法”也是从这些古诗中,总结出来的。根据同样的规律进行联想.
     第二种是被动写诗;同样需要用“类似联想法”;
被动写诗就是作业写诗,人情写诗,人家求你写一首诗,你不得不写啊。还有命题写诗。
这种情况是非常被动的,自己事先没有灵感,只能临时凑句子。但也不能写的太差啊,也不能太平淡啊,那么就要边写边联想了。
     要写樟树,
严冬犹叶绿,独秀揽苍穹。
根系一方土,冠迎八面风。
写到这里后边该怎么写?我们就要联想了,从樟树的特点,用途去联想,根据樟树的这些特点用途联想到人的身上,拟人化嘛。
找出人类中符合樟树特性的一类人,写出他们的共同特性,这一点有点难度哦,这就要好好地联想了,
     先分析樟树的特性,樟树(百度去了解,写诗的时候一定要了解透你要赞美的事物,不管你熟不熟悉,都要百度再了解一下)的特性有名气大,国家保护树种之一,香味大,可以做樟脑丸,香水等,家家都用到樟树制作的产品,对大家都有好处。
不错这种特性是不是像某些刚正的大人物啊,是不是像君子啊,这就是联想,不能只在樟树身上打转啊,要放开眼界
     所以我们在被动写诗写到转句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来进行联想。那么我们联想到这些符合某类人特性而写出的作品就有了深度,没有联想的作品就没有深度,就像是一层冰,平平的,涉及不到冰下面的深水。而有了联想的作品,就是打破了冰往深水发展了。
     许多人的作品根本没有深度,就是一层冰。从头到尾就是几句景色,平淡无奇。乏味枯燥。我不是说全篇写景的就不是好诗,只是我们没有达到诗中有画的水平。
     特别是七律更不能全篇写景了。你就不会联想吗?你联想都不会就不配写诗。当然了,联想不一定非要往人身上扯,还可以联想到别的事物了。
     那么我们回到上面这首诗中来,根据这些联想那么我们用“影射的方法”用“模棱两可”的语气去写转合句,
既可以是写樟树,也可套用到某些人的身上,这样就有深度了。我们看看这位同学是怎么写的。
声名千里外,香德万家中。(转句
山岳出君子,欣然友鹄鸿。(合句
转合两句明里写的是樟树,暗中也暗合了那些刚正的大人物,君子之类的人。
整首是;
五律·香樟
文·红掌
严冬犹叶绿,独秀揽苍穹。
根系一方土,冠迎八面风。
声名千里外,香德万家中。
山岳出君子,欣然友鹄鸿。
这样联想写出的整首诗即完整又有深度。转句不再写樟树怎么样了,而是荡开到品格中来。
再如;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首诗起承都是写《蝉》,那么转句;“居高声自远”,我们用“类似联想法”想想看,联想到什么啊?
联想到人类,居高就是官位高,官高的人说话,基本老百姓都会听,有什么方案就会传达到比较远的地方,让人们执行,这就是“声自远”。
这里的“高”不仅仅是高官还指有巨大名气的人
        比如普金今天访华了,我们老百姓都知道,比如某某明星怎么样了,我们老百姓也知道一点。这就是“居高声自远”啊。
那么你说我写当官的,我说是写《蝉》,你说我写蝉,我说你没有读懂我的立意。“花非花”啊。
这就是本人总结独创的转法“类似联想法”。
你如果能熟练运用这种转法;你已经进入了“王国维先生”说的第二种境界了。
     我们先谈谈转句在时间上的荡开;
比如;你的孩子去上学,你给他10元的零花钱,你的孩子还撅着嘴埋怨你给的少,那么一般的大人就会说;“孩子啊,不少了,想当年你老子我读书的时候,每天才几分钱的零用钱,只够买几颗糖的,”
好,到这里那个“想当年老子我……”这些就是时间上的荡开,荡开到当年“老子我”读书时候的情况。这样就有深度了,这里要注意的是由此事联想到彼事,这些事的性质类似。这种就是“类似联想”。
     
那么下面我们看看古诗是如何荡开时间的;《蜀相 》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起句也是“面式”写法,承句是“点式”写法。那么下面我们看转句,转句在字面上好像和承句没有联系,主要是转句也是写丞相的,从祠堂中看丞相的像,联想到丞相的一生中重要的事,     转句是时间时间上的“荡开”,比如;意境,杜甫在祠堂瞻仰诸葛亮,因而联想到三国时候三顾茅庐和出师表的事情。这时间荡开有点大,使诗歌波澜壮阔。这就是联想的作用,这就是转的一种写法。
     
还要地域上的荡开,由这里联想到他乡的人、事。这也是“荡开”了。比如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起
  每逢佳节倍思亲。(承
  遥知兄弟登高处,(转
  遍插茱萸少一人。(合这里我们看看起句是写自己在异乡,转句写到家乡的兄弟,由这里自己登高插茱萸联想到家乡兄弟也登高插茱萸。同类性质,数学中叫“合并同类项”,写诗就是找同类性质,同类特点,同类品格等去联想。或同类事情去联想。这就是“类似联想法”。
这上面这首诗就是地域上的荡开。
     再如;
思想情感的荡开;
《送兄》
唐诗·无名氏
别路云初起(起
离亭叶正稀(承
所嗟人异雁(转
不作一行飞(合
转句,作者发出“我为什么不能变成雁和哥哥一起出门啊”这样的感叹,这就是思想情感的荡开。
那么今天主要讲的是“类似联想法”,请大家回去认真思考,今天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2 03:24 , Processed in 0.05787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