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52|回复: 2

清风雅韵老师 第八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7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青三期楹联二班第八讲讲义 对联的句法 讲师 清风雅韵
简式格式:
山衔落日==水洒浮星
正式格式:
出句:山窗竹影添诗韵 [观风]
对句:水镜月弦奏雅风 [ 清风雅韵]
我们用两讲(第五讲和第七讲)讲了对联的结构,下面我们来说说对联的句法。
对联除了要做到对仗和谐,平仄合理,节奏有致,词性相近,还要注意对联的句法问题。
句法问题,实质就是语法和逻辑问题,句法不通,即使联句意义再好,也难为佳句,这是属对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常见的对联(短联)句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  
上下联在形式上平行并列,语气一致,上下联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同一个事物,以表示同一主题的称为并列关系,这种形式的联语常在句中用“也”、“又”、“既……又”等,也可以不用关联,不用关联词,称意合法。
看游俊作成都武侯祠联: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作者抓住最能表现诸葛亮形象的两个方面,“两表”(即《前、后出师表》), “一对”(《隆中对》),对诸葛亮进行了歌颂。表现了他超人的才智和非凡的功绩。联语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出语惊人。此类对联,浓笔重彩.形象鲜明,但如果处理不当,会有单调和重复累赘之弊。
二、连贯关系   上下联按时间顺序叙述连续的事件,或者按意义上的承接关系构成,称连贯关系,关联词多用“已……又……”、“才……又……”等。例如:
台湾省已归日本
颐和园又搭天棚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被逼将台、澎列岛割让日本,其后有些人主张办海军以图强,可慈禧却把海军的公款拿去建供她个人享乐用的颐和园,国人无不气愤,有人写出上联予以讽刺。
三、递进关系
对句和出句的关系从小而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这种关系被称为递进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况”、“更”、“不但……而且”等。如一理发店联: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吹面生
在叙事层次上,下联比上联更深一层,下联化用白居《草》中诗歌句“春风吹又生”,寓意尤浓,此为联句的高妙之处。
有的联省去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而并不减其递进的意思。如一宾馆联:
进门都是客  
到此即为家
联话末用关联词,但仍是表示一种递进关系,放入此类。
四、假设关系 出句提出假设,对句作出结论,这种句法关系称假设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若”、“如”、“便”、“如果……就”、“要是……就”等等。 如启功所撰一联: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上联出句提出假设,对句推出结果,意思是说如果能将名利视为杯水一样清淡,你会觉得农家的清茶胜过酒的香醇。
五、条件关系
即出句提出条件,对句得出结果,这种句法关系就是条件关系。例如:
多勤寡欲==
益寿延年  
天地入胸臆==
文章生风雷
略翻书数则==
便不愧三餐
“多勤寡欲”是条件,“益寿延年”是结果,只有条件具备才能达成结果。以上三联均属此类。
六、转折关系 出句推出条件,对句却从相反的方向去叙说,称转折关系。这种句法在对联中很常见。常用关联词“但”、“却”、“然”等,但也有不用者。如一理发店联: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上联“毫末技艺”在于抑,下联“顶上功夫”,意在扬。
再如:
翁同龢自题联:
文章真处性情见
谈笑深时风雨来
此联虽未用关联词,不难看出仍为转折关系。两种境界有弥缕之感,但其转折处却是山回路转,柳暗花明。关联词的取舍,全在于作者对内容的处理以及作者的文辞好恶,此无定法。
七、选择关系
上下句分别说两件事,表示二者择一,称为选择关系或称取舍关系。常用“宁……不……”、“与其……不如……”、“但”、“不”等,如: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联句以“宁……不……”关联直抒胸臆,表现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英雄气概。
八、因果关系
出句和对句分别推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般出句讲原因、理由,对句讲结果、或做出结论,但也有倒装者。
例如一棉花店联:
聚来千亩雪
化作万家春
前一句是因,是说棉花大丰收的景象,后一句是果,是说大家有了棉衣,再不觉得冬天的严寒。
再如雁门关联: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多故人
此为因果倒装句式,出句是结论,对句是理由,倒装句式,可增添对联的文学色彩。
九、目的关系
出句和对句是表示目的和行动的关系。或者出句是目的,对句是行动或措施,但也有互为倒装者。
看下联:
巧理千家事
增添万户心
出句说的是要做的事,即行动;对句说的是目的。
再看一联: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
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此联为石达开所作。出句是说再不能忍受“夷狄”(清统治者)对我们的压迫,意在行动起来;下联说的是要达到的目的,此联即为倒装式。
以上所举三例均为短联,至于带有短句的长联,读者可以据此理去分析、领会,这里不再赘述。
我们通过对这几种对联句法的了解,以后可以应用到出句,对句和成联上,掌握了这些,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和应对的技法。
我们这里也是借鉴前人的总结,应用到我们现在的学习中,希望对大家提高创作和欣赏对联有所帮助。
第八讲作业:
出句1:蛙鸣声似鼓==
出句2:一棹青山远==
出句3:古寺钟声风送远==
出句4:秋杯劝盏枫林醉===
出句5:雨落平湖翻细浪===
出句6:桃花纸印三潭月==
出句7:野鹤闲云浑忘我==
出句8:欲减罗衣,不料西风寒彻骨=
发表于 2012-6-26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姐姐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辛苦,谢谢妹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3 00:55 , Processed in 0.05736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