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66|回复: 5

有些爱你难以承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1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那日,我是带着极不情愿地心情走入结婚礼堂的。穿着大红的嫁衣,两腮含泪。所幸的是,没有如同电视剧里一样被蒙着盖头。让我得以看见那些把我当做风景看的围观的村民,也是我以后的邻居乡亲。不真实,真真切切的不真实感。就像是在做噩梦,让人不敢相信。我被动的站在礼堂中央,被动的听着乐礼师在那朗诵着“阳光明媚,歌声飞扬,欢声笑语,天降吉祥!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XX与XX一对新人的结合。”
    “婚礼第一项:一拜天地;”
    “婚礼第二项:二拜高堂;”
    “婚礼第三项,夫妻对拜。。。。”
    我机械的跟着乐礼师的口令行礼,弯腰,叩拜!身旁站着的是我仅仅见过三次,说话不多,相亲相来的新郎。可笑吧?讽刺吧?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竟抗拒不了在“爸妈是为你好”的名义下安排的婚姻,嫁给一个还算不上熟悉的男人。不真实,还是真真切切的不真实感!
    再见,我的青春岁月!再见,我的爱人!请原谅我不能嫁给你。而且,从现在开始也无权再爱你!鞭炮声中,我滴血的心与过去作别,与十七岁就开始爱上的恋人作别!
    “我也曾经是个新嫁娘!”一个苍老的声音,从空中飘来。我瞪着模糊的双眼,漫过众多围观者的身影,看见了一张皱纹密布的脸。她,45度仰望天空,神态如天边的彩霞般绚烂!我猜想,此刻她脑中定是在回味她做新娘时的风光!
    二、
    婚后的日子是枯燥且乏味。身边的面孔每一张都是那么陌生,而那个陌生地环境也让我无所适从。我开始想念那个从小长到大的家和妹妹。他家到我家也就相距四五里路的样子。为了打发时间,我也不骑车,每天早晨就走路回家,傍晚再走回来。实在寂寞极了,我就同路边的野花说话。也有时候,我就踢着路边的石子往前走,和它一路追逐。
    再后来我在路上遇见了结婚那天看见的老太太,她也是走着的,和我同一个方向。我心中一阵窃喜,终于有人和我作伴了。我试探着走近她,柔声问::“奶奶,你去哪儿?”生恐说大了声把她给吓跑了。
    “我去找我老公”她脸都不转,直盯着前方。
    “你老公在哪儿呀?”
    “南京”
    “啊?”我惊讶。她脑子指定有毛病,走路去南京,那还不得走到天荒地老啊!不过我心里这么想我可没这么说,我怕说出来把她气跑了,我还得踢石子去。
    “他在南京做什么”
    “做官,很大的官!”
    “嘻嘻!”
    “你不信?”
    “信,怎么不信呢!”不管我信与不信,姑且听之吧!话说回来,如果我的相信能让她快乐的话,又何乐而不为呢!
    回家后,我把路上遇见老太太的事告诉了老公。他跟我讲起了她的故事。
    三、
    她姓丁,至于叫什么没有人知道。人们都是以那个年代的习惯叫她丁氏。丁氏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在她十五岁的时候嫁到这个陈家庄的。据那些长辈们说,丁氏结婚那日风光得很。雇了几十个短工抬嫁妆,整整排了一里多路。新郎官骑着高头白马在前,八抬的大轿随后,一路吹吹打打甚是排场。不过成亲后却没有圆房。丁氏和她老公陈钦慈是订的娃娃亲,老地主陈允良得了重病,为了冲喜提前娶进了门。但算命的对她善妒刻薄的婆婆说当下不宜圆房,必须在某年某月的某日圆房,方为大吉大利。由于丁氏的娘家势力大,对陈家有利用价值,这不给圆房的事是瞒着丁氏娘家的。也不知道丁氏是出于少女的娇羞矜持,还是被婆婆恐吓了。回娘家的时候也一直没有说破。
    此后的日子就成了陈钦慈和丁氏虽然睡在同一个房间的同一张床上,但婆婆却是睡在中间的。陈钦慈出过洋留过学,回国后一直在南京政府给军阀做事。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回来了就俩人隔着母亲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最终,老地主还是死了。她恶毒的婆婆把责任归咎在丁氏的身上。每天对她恶言相向,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
    直到1949年的某一天,陈钦慈开着车从南京急匆匆地赶来。“扑通”往丁氏面前一跪,声泪惧下的把母亲托付给了她。从此后就不见了踪影。直到很久以后才听到传闻,说是跟着老蒋的部队去了台湾。这丁氏呢,得了丈夫的嘱托,每天侍奉着婆婆,端茶、倒水、倒尿壶。新中国成立后,陈家的土地都被劳苦的人民群众给分了,娘家也是如此。最遭殃的是丁氏。带着双重的地主身份,免不了被劳苦大众揪出来批斗。她每次都是睁着大大的眼默默地承受,谁让她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又嫁给了同样是地主还是国民党的陈钦慈呢!
    就在文化大革命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她的恶婆婆承受不了穷苦的日子,和批斗时那些受过她欺压的村民的唾骂,病了。几个月之后离开了这个她横行霸道了几十年的世界,临死也没有多看丁氏一眼。
    人们看丁氏以德报怨,细致入微的照顾生病的婆婆,又给婆婆养老送终,都开始同情起这个可怜的女人,对她也渐渐好些。很多年过去了,大陆开放了,两岸的人们开始了来往。当年逃往台湾的人也有回来的,就是不见陈钦慈回来。村民们开始以为陈钦慈死了。就有人给丁氏说人家,劝她改嫁。这丁氏长的也好看,圆圆的脸庞,嫩白的皮肤,水汪汪的大眼。往那一坐,整个一观音菩萨!当年我爷爷就喜欢她。可是丁氏却一直说陈钦慈没有死,死也不肯改嫁。也有那不知死活的光棍汉去死皮赖脸地纠缠,每次也都是被丁氏给骂得抱头鼠窜。既然她不领别人好意,久而久之就没有人再关注她了,就好像忘了世界上还有这么个人。
    1998年某一天,陈钦慈终于出现了。他是由政府里某位领导陪同来探亲的,毕竟这陈家庄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不管他在台湾混得如何好,他总得给他的爹娘上个坟吧!当他出现在他们家土房大门口的时候丁氏正在院子里烧火做饭。锅里是清汤清水的下了一点面条,飘着几棵菠菜。那个时候别人家都是红砖瓦房,甚至有的人家盖起了小洋楼,只有他家还是解放前他爹在的时候造的土房。丁氏看见他的时候是一句话也说不出,就只知道瞪着她那双惊慌的眼傻傻地站着。陈钦慈看着锅里的面条当时就哭了,看来他也还是有良心的。闻讯赶来的村干部谄媚地说丁氏是怎样怎样伺候他老娘,又是怎样怎样给村民们挨个儿磕头,才有人肯把他娘的棺木给抬着送进了坟地,葬了的。就只见这陈钦慈深深地望着丁氏。丁氏是被他看得又是拉衣服又是捋头发的,头低得能低到地底下!
    陈钦慈,丁氏,村干部还有政府里的领导和陪同来的一个女人一路浩浩荡荡的给陈的父母上了坟。黄昏的时候,他就和城里的领导一起住宾馆去了,把丁氏还留在了原来的家里。可怜的丁氏这才知道一直跟在她老公身边的女人是他在台湾另娶的妻子。谁也不知道那一整晚丁氏是怎样度过的,也许他出现前的五十年都没有那一夜长吧!
    第二天天还没亮的时候,丁氏就出现在宾馆的大厅了。服务台的小姐不肯让这个穿着破衣烂衫的六十几岁的老太太去他的房间找他,让她在厅里等着。这陈钦慈得了消息后却没有下来见她,直接从后门走了。他有何脸面见她呢?一个女人为他搭进了一生!
    天黑了,还是没有他的踪影。五十年她都等了,那一天的等待却让她疯了。从那日之后,她就开始神志不清。一会儿说老公在南京,一会儿说老公回来了。偶尔也有清醒的时候,神志清楚的她就只是哭,没有声音,只是流泪!
    痴痴傻傻,浑浑噩噩的就过了这么多年!说来也奇怪,这丁氏喜欢看人家娶新娘。而且很安静,从不捣乱。就像我们结婚的时候一样,只是安静的在旁边看着。
    尾声
    结婚的第二年我和老公就出来打工了。带着我们刚出生的孩子。因为两个人没有感情,婚姻一直是磕磕碰碰。每逢春节回老家的时候也曾经看见过丁氏。听村里的人说她也还是和从前一样清苦的生活着,隔三差五地痴傻一次,每次也都是走不远就会被别的村子里的人给送回来。不用说也知道,陈钦慈自1996年的那一天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不管她如何的找,不管她等多久,都不会再出现!
    2009年的时候,我们的婚姻终于走到了尽头。回老家办离婚手续的时候,竟赶上了丁氏的葬礼。听说她是饿死的,她的眼睛早就瞎了,看不见煮饭。村里也没个养老院,就只是给她送些钱和粮。有那好心的三两天的去给她蒸点馒头,要是别人忘记了就会好几天吃不上。村民发现她的时候已经死了大约三天了,锅里放了米和水,但火却点在了炉灶的外面。     望着棺木里那张活了七十多岁却等一个人等了将近六十年的残叶似的面容,我悲从心生:                          为君一日妇,
    误妾百年身。
    浊眼凝枯泪,
    残颜锁旧尘。
发表于 2011-4-3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欣赏了,淡淡的文字淡淡的悲哀。问好楼主,感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君一日妇,  误妾百年身。
善良被礼教践踏的悲哀!文字朴实感人,叙述流畅,欢迎经常来散文小说版面做客!
枯枝牡丹 发表于 2011-3-31 17:53

若是枯枝上牡丹盛开,那该是怎样的一片繁花啊!问好美女斑竹!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 爱上那片海 在小说版安家,期待您的精彩!
峰峦劲松 发表于 2011-4-1 21:11

俺是四海为家,哪儿都溜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4-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欣赏了,淡淡的文字淡淡的悲哀。问好楼主,感谢分享。
左岸灯火 发表于 2011-4-3 20:23

不想写的如此哀怨的,但生活就是如此沉重,有些爱更是让人承载不起!
问好左岸灯火!
发表于 2013-11-22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君一日妇,     误妾百年身。     浊眼凝枯泪,     残颜锁旧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6-16 18:41 , Processed in 1.1399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