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59|回复: 1

[其他] 转-----《金奖对联赏析与创作》之郭凤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3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庆祝“武当大兴六百年”暨第二届“静乐杯”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一等奖:
居至高境界,启迪尘寰,唯真武堪当此位;凭绝妙文章,阐明天道,除老君未见他人。【征联背景】2012年,是永乐皇帝敕建武当山六百周年的重要年份。为了进一步提高道教圣地武当山和静乐宫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中共丹江口市委宣传部、丹江口市宗教局、武当山道教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这次大赛。要求必须紧扣主题,蕴涵武当文化元素,文从字顺,意境深远,构思精巧,语言鲜活。【联作赏析】此联可说是格调高昂,构思精巧,对仗严谨,气势恢弘,32字恰好点中了武当山文化的要义。“居至高境界,启迪尘寰”,起笔便先声夺人,占据了“至高境界”,大有藐视尘寰之意。但接下来却是“启迪”二字,显得亲切庄严。第三句并没有去写“启迪”所达到的效果,笔锋一转,托出了“真武大帝”这位尊神。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对道教作直接评价、免除了评价过高或过低的尴尬,同时又不容置疑地肯定了武当山的地位和“真武”的主神身份。上联起得太高是有风险的,下联能否与之匹配乃至超越上联?这就成了难题。也正是此时,从文化源头处着眼的优势显现了出来,一位伟大的学者和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起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于是:“凭绝妙文章,阐明天道”——这是此联又一妙处:真武是传说中的神,而道教的始祖老子,却是实实在在的人,所著《道德经》是道教的理论基础,当然是“除老君未见他人”。 这一虚一实,乃属诗联对仗之上乘。武当山蕴含了太厚重的中华文化,但愿这幅楹联能成为人们了解他的一把小钥匙。【创作心得】这次大赛是诗、词、联的综合赛事。我是从诗词写起的。由于注重物象而又不甚了解,结果既没能写出具有武当特色的鲜明形象,也舍弃了高度,自己不太不满意。等到写联时,我力求让自己换一个角度,有个新的突破。怎么换呢?苏东坡有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能不能站的更高些,站到“卢山”之外呢?这时我想到了老子。老子是一位前无古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道德经》阐述了自然规律中所蕴含的真理和人面对自然时所应有的心态,不仅成为后来道家的理论基础,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支点。乃是“道”之源头,在这一点上着墨岂不更好?有了这个想法,就需要找到与之相匹配的事物,于是想到了武当山供奉的主神——真武大帝。神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是抽象的,但真武大帝这尊神所具有的内涵却实实在在。首先,他是水神,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认为: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此外,他还是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象征。阴阳交感萌生宇宙万物,反过来,宇宙万物乃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体现,这是道家思想的精华所在,也是“至高境界”。虚拟的神已在上联中启迪尘寰了,接下来就该有更尊贵的人出场,谁?除老君和他的绝妙文章《道德经》外,谁能当得起?到这里,一副对联的雏形已然浮现,几经梳理后,尘埃落定。修辞方面,正像主办方所评价的:尾句以“惟”“除”二字领衔,一正一反,殊途同归,都是“极言非此莫属也!”。此外,上联尾句中嵌有“武当”两字,点出了此联的归属。福建省南平市“延平百合”全国征联大赛一等奖:延展春光,将百片温柔,展作千般美丽;平添喜气,为合家老幼,添来一份祥和。【征联背景】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扩大“延平百合花”的社会影响和海内外的知名度,推动“延平百合花”文化繁荣发展,南平市延平区花卉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南平市诗词楹联学会共同主办了本次赛事。要求参赛作品寓意丰富深刻,立意新颖高雅,体现“延平百合”特色。【联作赏析】该联之所以能够在大赛中拔得头筹,主要有以下几点:1、构思巧妙:该联采用鹤顶格嵌入了“延平”这个地名,同时赋予了百合花具有“延展春光”“平添喜气”的奇妙功能。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为主要角色的闪亮登场做了精心设计。第二分句又不露痕迹地嵌入了“百合”这个主题词,并把“百合花”的温柔美丽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2、文笔新颖:通过仔细观察,作者在了解和掌握百合花生长周期、鳞茎与花朵的特征等细节之后,敢于独辟蹊径,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浓墨重彩地描画了她的妩媚多情、和谐喜庆的独特风格,给人留下了美的享受。3、主题突出:该联脉络清晰,笔法细腻,语言朴实,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特别是重字的巧妙运用,使主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一个“展”字,让沐浴在“春光"中的百合花栩栩如生,绽放出“千般美丽”,给人类带来满园春色,无限憧憬。一个“添”字,让“合家老幼”沉浸在百合花营造的“祥和”的“喜气”氛围之中,也使百合花的美得到了升华。【创作心得】毋庸置疑,楹联是我国古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这朵奇葩或许是过于矜傲吧,很少为其它花卉喝彩,翻看下来,有关花的楹联少之又少。纵然有,也大多是以花喻人,从品行与道德层面落笔,梅、兰、竹、菊、莲等居多。单纯褒扬某种鲜花之美的楹联,我在参加“延平百合”大赛之前还不曾见过。决定参赛后,我心里惶惑了很长时间,找不到思路,不知该怎么写。“百合”之名,源于她那独特的鳞茎,引申出“百年好合”之意,这大家都清楚。最大的可能是众人挤入同一个切入点。能找到别的途径吗?我试着写了一副:“让美丽飘香,圣洁于童年梦里;为清纯着色,缠绵在爱侣心中。”这样写倒是避开了“百年好合”的固有路子,可过于笼统,恐怕没人知道我写的是什么花,与“延平”也毫无干系。百合花品种繁多,各地均有产出,延平百合并不具有突出优势,怎么办?无奈之下,反复查看资料。突然,我注意到了她的花期。百合开花通常要到四月,已是暮春时节。但花期不止于于四月,其后的夏秋季也会绽放,就是说:她将春色延展了。延展、延平,两个“延”字,于是我想到了嵌名联。鲜花能给人们的生活增添喜气,这是多出来的一份喜气,用“平添”二字正好。先有鳞茎后开花,将柔嫩的本质展现为美丽,“百”字是要有的,下联如何应对?我想到了“合”字,“百”为实数,“合”为虚数,虚实结合,对仗成立。“美丽”是花的特性,而“祥和”则是人们从鲜花那里得来的精神感受。至此,这副比翼格嵌名联告成。这是一次以巧取胜的尝试,在大赛匿名公示其间,该联受到许多知名联家的赞扬,让我深受鼓舞,并始终感激着他们。河北省第27届迎春征联一等奖:挥政策长鞭,驾驭时光骏马;振科学壮翼,腾飞华夏神龙。【征联背景】2012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后的第四年,也是“十二五”的第二年,国际经济依然萎靡不振,国内经济也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同时,“十二五”的前景又十分诱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河北省2012年(龙年)迎春征联开始了。【联作赏析】春联每年都很多,能写出内涵,写出气氛,写出时代感的春联才是好春联。该联在大赛中高居榜首,想必不差。细细看来,应得益于以下几点:1、将抽象形象化。我们是龙的传人,将祖国比作神龙应属惯例,这是空间的形象化处理。而上联的“政策长鞭”和“时光骏马”则则巧妙地化用了“鞭长莫及”和“白驹过隙”两个成语,不仅完成了时间的形象化,还将两件事物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使之看得见,摸得着,结合的天衣无缝。2、将概念具体化。国家的政治经济现状和进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描述起来非常困难。而在这里,政策是长鞭,时间是骏马,政策可驾驭时间,立时让复杂的事物变得清晰可见,生动而合理。3、将祝福条理化。春联都含祝福意味,一般会将重点放在喜庆祥吉祥方面,这不难理解,因为人们都向往着美好的未来。这副联的特殊处在于:不仅写出了追求美好未来愿望,更写出了通向美好未来的途径,写出了因果关系,从而也更能激发人们的热情。正因如此,该联成为2012年度河北联坛十大名联中唯一入选的春联。(同时入选的,还有作者的另一幅作品:获第二届“静乐杯”海内外诗联大赛一等奖的:“居至高境界,启迪尘寰,唯真武堪当此位;凭绝妙文章,阐明天道,除老君未见他人。”)【创作心得】大凡春联,无外乎几要素:喜庆和祝福、干支纪年次序、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本着上述几点,我先草拟了一联:“巧驭时光追玉兔;抢抓机遇跃金龙。”在这里,我已经用了“驭”字,古人经常将政治谋略比喻成驾驭技巧,“鞭长莫及”一词便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一文中。然而,写完后发觉“巧驭时光”一词给人的感觉过于模糊,缺乏视觉效果。“抢抓机遇”更是人们用滥的词句,毫无情趣。总体看来是缺乏内涵、缺乏形象、缺乏因果关系和层次感,显得非常干瘪。认识到以上几点,对接下来的思考产生了裨益。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的生产力要由科学的政策来激发和引导,这已被建国六十余年的实践所证明。时间是公平的,但时间加之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就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和走向,这也被无数实践所证明。为什么不能从政策与科学方面着眼和落笔呢?既然政策和策略像一把无形的长鞭,决定着时间的效率和走向,那么时间就该是一匹骏马,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这个“白驹”就是指时间。于是我有了“挥政策长鞭,驾驭时光骏马”的上联。政策对了,会有效地提振全社会的科学水平,而科学的发展必然会加速国家经济的发展,于是便顺理成章地想到了要“振科学壮翼”,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腾飞华夏神龙”!回过头来与前一副联相比,此联显得生动而详实,层次清晰,词句落地有声,气势更不可同日而语。由此我体会到:写楹联不能仅靠语言技巧,经认真思考而产生的正确结果才是成功的关键。“养马岛杯”书香牟平海内外征联大赛一等奖:绿色宜居,蓝色牵情,用红色点燃理想;花香沁梦,酒香醉客,让书香涤净心灵。【征联背景】为进一步提升烟台市牟平区的文化品位,扩大“书香牟平”在海内外的影响,中共烟台市牟平区委宣传部会同《中国楹联报》社、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烟台市楹联家协会,联合主办了“养马岛杯”书香牟平海内外征联大赛。【联作赏析】这是“养马岛杯”书香牟平海内外征联大赛中唯一的一等奖的作品。它语言清丽,情感浓重,饱含着对人类文明的载体——“书”的喜爱和崇敬。大赛的主题是“书香牟平”,联语表述起来要侧重于精神层面。但要写“书香牟平”就必须要体现牟平的美丽,否则“书香”也失去了意义。而牟平之美,泱泱乎盛哉!百言千言恐难及一二,下笔容易,收束极难,弄不好就会淡化主题。此联则不然,它写美而不唯美,让自然之美服务于人的精神之美。联中仅用“绿色、蓝色、花香、酒香”八个字便勾勒出一副有山有海、有色有香的前台世界,而这个世界的幕后主角是人,一切的物象不过是人们“宜居,醉客,牵情,沁梦”的前提条件。这样一来,不仅符合大赛注重精神层面的主旨,也为上下联尾句的出彩做了充分的铺垫,而尾句恰是该联的精彩之处。在蓝色绿色的妖娆之间,红色灿然而起,更加绚烂;于花香酒香的熏陶之后,书香弥散于心灵之内,庄严澄净而圣洁。整副联有如一幅大写意画画,虽无细致描绘却异彩斑斓,营造了极为广阔的视觉空间,留下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创作心得】按惯例,我在动笔前要仔细查阅相关资料,包括牟平及养马岛的历史、地理位置、文化、名人等各个方面。查后得知,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红色底蕴也很深厚,在革命战争年代曾被誉为“胶东的延安”。让我最羡慕的,还是她怀抱昆嵛,面朝大海的秀美风姿和蓊郁葱茏、山花烂漫的人居环境。然而,可大赛的主旨是“书香牟平”,针对牟平近些年掀起的读书热潮。于是,我将自己的感性认知与大赛主旨柔和到一起,进行了以下思考和梳理:牟平很美,牟平人拥有和维护着美丽的家乡,创造和享受着富庶的生活,这些都和国家、地方经济的强盛分不开;国家和地方的强盛是上下同心、共同努力的结果,要保持和发展这种强盛,需要人民具有更高尚的情操与更广博的知识,这就更需要读书学习。在幸福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和享有更多的幸福,这是人们要做的。至此,我似乎已经感觉到了“书香”的味道。然而,要将前面所想的都写进联里却绝无可能,若着重写读书容易陷入说教的窠臼,如果不能凸显读书的作用则会背离大赛宗旨。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是让书香与生活融为一体,既是幸福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创造幸福的动力和途径。生活是美好和富足的,而真正的幸福是拥有和追求梦想,也唯有如此,红色江山才能永远强盛,人们的幸福才能持久。于是我舍弃了众多令人不舍的美丽细节,直接将笔落在了与幸福密切相关的几种颜色和大赛题目中提到的“书香”上。绿色已然享有,蓝色正在追求,用红色点燃的理想是幸福不竭的源泉;花香是天然之美,酒香是富庶与友情之美,让书香涤净的心灵才是无与伦比的圣洁之美!
发表于 2014-8-3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6-9 22:24 , Processed in 1.1233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