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82|回复: 3

茶马古镇-束河、白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11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茶马古镇-束河、白沙

    前些日子,一个高中时同学问我对什么地方最有怀想、最想驻足停留,我沉思良久,最后说是束河或是白沙。她显得很是失望,因为她根本不知道我说的是哪里!原本我也想说是石笋河——四川老家那个青石小街与清水渠江相依相随的小镇,毕竟那里荡漾着儿时的欢笑与泪水,当然还有那毕生难舍的青涩、懵懂的情结。我却说是束河、白沙......。这一切源至于一个偶然的机会。
    07年深秋,当时事业处于低谷的我,对一切好似已心灰意冷,却在贵阳车站意外认识了一位福国寺的金刚上师格里喇嘛,虽然只是短短的两三个钟头的交谈,却对我有了深深的触动,第二天,本应该回四川老家的我却做了一个冲动的决定,去丽江的白沙镇福国寺找格里喇嘛。当然我并没有想过出家,只是想再去拜会一下这位高僧,或说是只想去散散心,让自己过得轻松一点而已。
    白沙,顾名思义,因地表都哦白色沙粒而得名,也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纳西语称“崩石”谐音而得名,而我却无意去深究白沙之来历了。抵达白沙,时至正午,小镇却静如子夜。只因尚未开发,人们依旧过着悠闲自得农耕生活。全镇就一条小街,长不过三、五百米,只零星的几家店铺,自然也没有旅社。朴实的纳西人会讲普通话的人很少,好不容易才打听到福国寺的所在。原以为福国寺会是一座很大很热闹的寺院。可当我站在那两扇破旧的山门之前才知道自己又错了,原来寺院早已破败不堪,扣门而进,旁边的小木楼里下来一位年近七旬老喇嘛,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老喇嘛竟会普通话,尽管听起来有些吃力,但也足够令我们的交流变得容易多了。
    这才知道格里喇嘛本是白塔寺住持,现在是福国寺的大管家,正致力于福国寺的重建筹备工作,估计不久就会开工了,老僧一脸的欣慰。他已经在此独自守候四十余年,平日里全靠善心人士的布施度日。老僧很健谈,给我讲起了福国寺的故事。原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最早最早为木氏土司的家庙。木氏土司请来汉传大乘佛教僧人在此念经修行,成为汉传佛教禅寺,寺名“解脱林”,后由明熹宗朱由校赐名为“福国寺”。 不但赐予寺名,还御笔亲书并精制为金匾赐悬于寺门。
    福国寺是丽江五大寺的母寺,作为云南最大的噶玛噶举寺院,噶玛巴、夏玛巴、大司徒仁波切、嘉察仁波切等都曾在此主持过大法会,佛法极为兴盛,寺中珍藏有许多有关噶玛巴活动的圣迹和文物。清同治时期遭于战火,光绪重建,距今已四百年,无奈文革时期被严重破坏,虽1974年移建城内黑龙潭畔,但已失去原有的宗教文化特色和风格。为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国家宗教政策,继承和保护宗教文化文物,佑福万民。而今仲巴活佛和金刚上师格里喇嘛经多方呼吁和奔走,动员社会力量和民间力量,拟在原址恢复重建,目前所有筹备工作已近尾声,估计即将破土动工了。
    宿寺一晚,秉烛夜谈至深夜,获益良多,自也不虚此行。第二日一早,别过老僧,便直奔老僧说的大宝积宫壁画和玉龙雪山而去,一路甚是惬意,既感叹于先人的文化遗留也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玉龙雪山遇到一群背着画板的登山青年学生,言及白沙的壁画,当然对画我确实是个外行。随即说道对束河的感觉,只说路过,不曾停留。便说你怎么可以不去束河?便向我说及束河如何如何的美,如何如何的让人留念,还有喜饶朗达大师,一个精通所有藏经的非常了不起的修行老者,虽已九十高龄却依旧精神矍铄的藏学家、藏文书法家、佛学研究和实修瑜伽大士。于是我便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奇险俊美而又玲珑秀丽的玉龙雪山,匆匆奔束河而来。
    回到束河已是掌灯时分,透过薄薄的夜色,我便被这细腻、婉约、古朴、清幽的景致所深深地吸引住了。束河、白沙、大研,合称为丽江三大古镇。彼此相距不过三、四公里。大研古镇位于丽江城中,自是繁华拥挤,热闹非凡。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如堆垒之高峰,依山而名,意为“高峰下的村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是纳西族先辈最早的聚居地之一,也是茶马古道上保存最完好的集镇之一,位于白沙与大研之间。
    束河之夜别有一番情趣,都说丽江是艳遇之都,束河却显得异样宁静,悠远。橘红的灯笼柔柔地散发着天然檀香的味道,清浅静幽,在河水的波光里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朦胧中的青瓦红墙错落有致,深深长长的青石小巷清雅婉转,青龙桥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显得斑驳苍老,却依旧不失它当年的英雄气势和庄严厚重,静静地站在桥头,仿佛听见那古老的岁月里马蹄的嗒嗒之声。
    时值深秋,寒意甚重,露天的茶舍里不时还可以看到三、五几人悠闲的坐着,围着火炉煮水品茗,好不惬意!捡一处临水藤椅而坐,旋即变走来一位约莫十五六岁的纳西装束少女,点燃一炉炭火,要来一壶普洱,静静地把自己融入那小桥流水夜色之中,又像是走进了久远的历史长河里了。不知道什么时候,那小姑娘已坐在对面的藤椅之上,白色的搭肩映衬在玫红的绸布上显得格外清雅,没有领檐,却有一圈白色羊毛轻轻地从领口伸展出来,竟是那般的细腻温柔!自有一种俊秀脱俗之美,叫人不得亵渎。
    于是回头看着河流之上的弯弯石桥,柳蔓垂枝,忽而觉得有寒意,不由得将手环抱起来。小姑娘甚解人意,去屋内取来一间纳西族的外套意思我穿上,欣然接过也着着实实做了一会康巴汉子。原来她叫玉舒,还在丽江一中都读书,说觉得我和别人不一样,其他人现在都去四方街了,那会一个人坐在这里喝茶。说明缘由,便向她打听起喜饶朗达来,原来老禅师就住在这里,只是今日身体不好,已住到丽江医院里去了,不由得心底泛起一阵失落,转念一想,老禅师九十高龄,我这一个素不相识的外乡人自是不好再去打扰了,便也释然了许多。
    慵懒的躺在藤椅里,看时光在河流里静静地淌着,远去了所有的浮躁、烦闷,普洱茶香悠悠,使人宁静,也使人遐想。玉舒轻轻地介绍着束河的各个景点,龙潭的雪山倒影、断碑敲音,还有龙门望月、西山红叶......等等。其实我觉得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束河之美,不在于这些小桥与流水缠绵景致,在于她与生俱来的对人的亲和力,在于她古韵古风的灵魂,在于她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尘世里依旧保持自己独有的古朴质感和恬淡自然的生活节奏。    玉舒陪我一整天,带我走遍了束河的各个景点,我终究还是要离开。临行时,玉舒的捧出一套崭新的纳西古装交与我手,大出我意料之外,我只得把随了我多年的那支毕加索留给了她。带着一颗不舍的心,带着这沉沉的纳西服,离开了束河。这一走,却走出了长长的怀想与牵念。
    我想,一定还会回去,在将来的某一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兰心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11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2-9-11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去的地方总会去的,想遇见的人也总会遇见的。即使没有,他们也常常留在牵挂里。
欣赏美图,在你的文字中神游,问好枯木。
发表于 2013-11-2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一定还会回去,在将来的某一天。
好美,我都想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6-1 15:20 , Processed in 0.1329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