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8-31 10:35

华夏一青诗意中国万里行第三站 ----河南登封之观星台、嵩阳书院及座谈会

晚会落下了帷幕,第二天我们开始了文化之游。第一站观星台。
观星台,是中国元代的天文台,是中国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观星台位于登封城东南十二公里的告城镇周公庙内,距周公测景台二十米。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古代建筑中用于祭祀、科技及教育活动的最佳典范之一,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观星台系砖石混合建筑结构﹐由盘旋踏道环绕的台体和自台北壁凹槽内向北平铺的石圭两个部分组成﹐台体呈方形覆斗状﹐四壁用水磨砖砌成。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室统高12.62米。顶边各长8米多﹐基边各长16米多﹐台四壁明显向中心内倾﹐其收分比例表现出中国早期建筑的特徵。台顶小室是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修葺时所建。台下北壁设有对称的两个踏道口﹐人们可以由此登临台顶。在环形踏道及台顶边沿筑有1.05米高的阶栏与女儿墙﹐皆以砖砌壁﹐以石封顶。为了导泄台顶和踏道上的雨水﹐在踏道四隅各设水道一孔﹐水道出水口雕作石龙头状。台的北壁正中﹐有一个直通上下的凹槽﹐其东﹑西两壁有收分﹐南壁上下垂直﹐距石圭南端36厘米。
石圭用来度量日影长短﹐所以又称“量天尺”。它的表面用36方青石板接连平铺而成﹐下部为砖砌基座。石圭长31.196米﹐宽0.53米﹐南端高0.56米﹐北端高0.62米。石圭居子午方向。圭面刻有双股水道。水道南端有注水池﹐呈方形﹔北端有泄水池﹐呈长条形﹐泄水池东﹑西两头凿有泄水孔。池﹑渠底面﹐南高北低﹐注水后可自灌全渠﹐不用时水可排出。泄水池下部﹐有受水石座一方﹐为东西向长方形﹐其上亦刻有水槽一周。
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元初对古代的圭表进行了改革﹐新创比传统“八尺之表”高出五倍的高表。它的结构和测影的方法﹑原理在《元史·天文志》中有较详细的记述。当时建筑在元大都的高表据记载为铜制﹐圭为石制。表高50尺﹐宽2尺4寸﹐厚1尺2寸﹐植于石圭南端的石座中﹐入地及座中14尺﹐石圭以上表身高36尺﹐表上端铸二龙﹐龙身半附表侧﹐半身凌空擎起一根6尺长﹑3寸粗的“横梁”。自梁心至表上端为4尺﹐自石圭上面至梁心40尺。石圭长度为128尺﹐宽4尺5寸﹐厚1尺4寸﹐座高2尺6寸。圭面中心和两旁均刻有尺度﹐用以测量影长。为了克服表高影虚的缺陷﹐测影时﹐石圭上还加置一个根据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景符﹐用以接受日影和梁影。景符下为方框﹐一端设有可旋机轴﹐轴上嵌入一个宽 2寸﹑长4寸﹑中穿孔窍的铜叶﹐其势南低北高﹐依太阳高下调整角度。正午时﹐太阳光穿过景符北侧上的小孔﹐在圭面上形成一很小的太阳倒像。南北移动景符﹐寻找从表端横梁投下的梁影。这条经过景符小孔形成的梁影清晰实在﹑细若发丝。当梁影平分日像时﹐即可度量日影长度。
登封观星台的直壁和石圭正是郭守敬所创高表制度的仅有的实物例证。所不同的是﹐观星台是以砖砌凹槽直壁代替了铜表。经过实地勘测推算。直壁高度和石圭长度等结构与《元史》所载多相符合。石圭以上至直壁上沿高36尺﹐从表槽上沿再向上4尺﹐即为置横梁处﹐恰在小室窗口下沿﹐很适合人们在台顶操作。由此至圭面为40尺。通过仿制横梁﹑景符进行实测﹐证明观星台的测量误差相当于太阳天顶距误差1/3角分。
除了测量日影的功能之外﹐当年的观星台上可能还有观测星象等设施。元初进行“四海测验”时﹐在此地观测北极星的记录﹐已载入《元史·天文志》中:“河南府阳城﹐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太弱”为古代一度的十二分之八)又据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孙承基撰《重修元圣周公祠记》碑载:“砖崇台以观星。台上故有滴漏壶﹐滴下注水﹐流以尺天。”由此可知观星台当是一座具有测影﹑观星和记时等多种功能的天文台。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8-31 10:37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8-31 10:39

柳三与“石榴姐”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8-31 10:43

离开观星台后,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了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高等学府,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南麓。嵩阳书院建制古朴雅致,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五进,廊庑俱全。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嵩阳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是书院中的佼佼者,对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造就人才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历史上嵩阳书院以理学著称于世,以文化赡富,文物奇特名扬古今。嵩山地区自古就是儒家学派活动的重要地区,这里有嵩阳书院、颍谷书院、少室书院、南城书院、存古书院,其中最显赫的为嵩阳书院。“书院嵩高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名。山色溪声留宿雨,菊香竹韵喜新晴。初来岂得无言别,汉柏阴中句偶成。”
2010年8月1日,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8-31 10:49

嵩阳书院两大特色景:大唐碑和将军柏。
大唐碑


大唐碑
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盛应以颂碑”,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吨,仅碑帽就有10多吨重。在民间,“智立唐碑”这个充满智慧的传说故事,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成为品赏大唐碑的重要内容之一。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8-31 10:52

将军柏
嵩阳书院内原有古柏三株,西汉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游嵩岳时,见柏树高大茂盛,遂封为“大将军”,“二将军”和“三将军”。
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三将军柏毁于明末。
关于将军柏树龄一直是个神秘的话题。该树从受封,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赵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经林学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有4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8-31 10:54

书院留影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8-31 10:58

隆重介绍华夏一青冰岛

说实话,初见冰岛的时候,以为她是小女生呢。这次看她和梦蝶两人在一起,好多人也和我一样有了这样的错觉。认为冰岛姐姐呢也是九零后呢。可是一叙年龄,她竟然比马毅秘书长都大两岁。


这是我们马毅秘书长,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吧。:lol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8-31 11:04

隆重介绍我们的美女主持人诗梦晓梅——刘晓梅。
晓梅姐现居廊坊,廊坊燕南诗社的名誉社长,黑龙江商会的秘书长。这次聚会最为辛苦的就是我们晓梅姐。偷偷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晓梅姐和我们一青的枕霞待月,两人竟然是几十年的闺蜜。



晓梅姐诗联具佳。大家可以到论坛上看下她发的作品。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8-31 11:09

再隆重介绍一下我们一青的小女人——紫藤。紫藤诗词古琴针织女红茶艺歌唱书法,样样俱佳。难得的一个小女人。这次她和梦蝶两人,同行同住,没办法。害的我们每次查人数的时候总是会少了她们两。
紫藤虽然看上去年方二八,其实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虽然娇小可人,实际上是化妆品的功劳。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禁止女性使用化妆品了,会如何呀,紫藤?记得有一年无心和紫藤两人住一起的时候,无心看到紫藤早上起来洗脸,竟然用了两个多小时,大吃一惊。说:怪不得大家都叫她男人婆了呀。原来女人是这么的麻烦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8-31 11:15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8-31 11:22

游完嵩阳书院,我们在嵩皇宫吃的午饭。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9-1 14:57

午餐后我们回到了宾馆,因为即将和登封诗词协会搞一个座谈会.
座谈会中,首先谈及了普韵的问题,然后又谈及了诗词写作如何避免雷同的问题。
座谈会中登封诗词协会副会长李业长和枕霞待月、刘晓梅积极发了言。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9-1 15:04

座谈会临结束时,又集体拈了韵。

结束后,大家兴犹未尽,各自有展现了才艺。彩霞姐高歌了一曲,冰河姐也唱了一曲豫剧。小紫藤也唱了一首琴歌。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9-1 15:06


隆重介绍下冰河家老公,这次哥哥也利用假期,开车带陪我们游玩了一天。在此祝冰河两口子永远幸福!

奉旨填词柳三 发表于 2019-9-2 01:20

拈韵

田寶 发表于 2019-9-8 00:10

祝冰河妹妹伉俪幸福快乐{:4_91:}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夏一青诗意中国万里行第三站 ----河南登封之观星台、嵩阳书院及座谈会